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儿童教育家胡叔异七十多年前在他的《小学游戏教学法》中就指出:“儿童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游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好胜心强,模仿性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持久,仅为二十分钟左右,无意注意仍占优势。如果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为持久,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从而更牢固、更多的掌握知识,获得技能。而对小学生来说,激发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游戏了。
1.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小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特别是神经系统不够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而数学知识较难又枯燥,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更别提兴趣了,而数学游戏对教学却能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在数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利用了游戏能吸引学生无意注意的特点,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一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余数要比除数小,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分别把学生分成四组,让每组学生分别从自己的一把小棒中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比赛搭独立的正方形,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看哪个小组搭的又对又快。四个小组很快搭开来了,我根据每组搭的情况请学生说出算式然后板书:9÷4=2(个)……1(根)、10÷4=2(个)……2(根)、11÷4=3(个)……3(根)、12÷4=3(个)。有了操作的基础和直观的算式,我问学生假如是13根、14根、15根、16根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口述结果后,我随意拿出一把小棒,问:“老师用一把小棒拼正方形,如果有剩余,那你知道剩余的小棒根数会是几吗?”学生因为通过操作直观看到了多余的情况,很快就回答出可能是1根、2根、3根。那可能是4根吗?学生说不可能,因为有四根又可以搭一个正方形了。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了。操作游戏为难点的突破提供了形象的依据,不仅避免老师枯燥的阐述,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游戏教学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游戏本身一般都包含智力成份,比如观察、分析、思维、猜想、想象等等。小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即使没有操作性游戏,也可以用儿童化语言让学生进入到游戏环境中,而在游戏环境中的学生更乐意去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二年级数学下册中“三位数的减法”时,有改错的巩固练习。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我这样说:“在森林里,有几棵大树很难受,因为他们生病了,啄木鸟医生正在紧急为他们医治。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帮帮啄木鸟快点减轻大树的痛苦呢?”学生异口同声说:“想!”。我接着说:“那我们首先来找找这三棵大树各得了什么病,然后再治疗怎么样?”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认认真真当起了“小医生”。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很认真,似乎改不出来,大树真的会很难受一样。这样通过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拟人化的游戏环境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完成学习任务,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3. 游戏教学能全方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游戏教学遵循了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游戏中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从而有助于克服害羞、胆怯等心理障碍,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疲劳、并保持身心愉悦。另外乐于游戏的学生也会服从游戏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这些都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例如:小学生计算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口算。那如何训练呢?我有时会采用“开火车,看谁跑得快”的游戏:随机选一列学生,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声音响亮地读题并口算,速度要快,有谁开不下去,大家一起帮,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在一种竞赛游戏中逐渐能正确、快速地进行口算。平时有些基础不太好、有害羞心理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从而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4.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游戏能促使学生相互了解,关系融洽和谐,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例如:低年级小学生在写作业、交作业方面没有时间观念,有时会拖沓,甚至忘交 、不交。我就想出“夺红旗”的办法,哪组收得快,完成得好,这组就可以得星,课上、课后都如此。最终哪组星最多就可以得到红旗。这样做的结果是:如果本组有人玩而交作业迟了,不仅组长、本组其他人也会提醒、督促他,不交的话甚至会责怪他。这样不是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从而省了老师的心了吗?学生也有了集体主义思想,知道是集体就要团结,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内容可以以多种游戏形式出现,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游戏的形式、方式、组织,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由快乐地成长、自主的学习,何愁学生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游戏的旋律唱响在低段数学的教学中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新坝中心小学)
1.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小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特别是神经系统不够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而数学知识较难又枯燥,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更别提兴趣了,而数学游戏对教学却能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在数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利用了游戏能吸引学生无意注意的特点,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一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余数要比除数小,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分别把学生分成四组,让每组学生分别从自己的一把小棒中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比赛搭独立的正方形,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看哪个小组搭的又对又快。四个小组很快搭开来了,我根据每组搭的情况请学生说出算式然后板书:9÷4=2(个)……1(根)、10÷4=2(个)……2(根)、11÷4=3(个)……3(根)、12÷4=3(个)。有了操作的基础和直观的算式,我问学生假如是13根、14根、15根、16根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口述结果后,我随意拿出一把小棒,问:“老师用一把小棒拼正方形,如果有剩余,那你知道剩余的小棒根数会是几吗?”学生因为通过操作直观看到了多余的情况,很快就回答出可能是1根、2根、3根。那可能是4根吗?学生说不可能,因为有四根又可以搭一个正方形了。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了。操作游戏为难点的突破提供了形象的依据,不仅避免老师枯燥的阐述,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游戏教学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游戏本身一般都包含智力成份,比如观察、分析、思维、猜想、想象等等。小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即使没有操作性游戏,也可以用儿童化语言让学生进入到游戏环境中,而在游戏环境中的学生更乐意去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二年级数学下册中“三位数的减法”时,有改错的巩固练习。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我这样说:“在森林里,有几棵大树很难受,因为他们生病了,啄木鸟医生正在紧急为他们医治。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帮帮啄木鸟快点减轻大树的痛苦呢?”学生异口同声说:“想!”。我接着说:“那我们首先来找找这三棵大树各得了什么病,然后再治疗怎么样?”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认认真真当起了“小医生”。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很认真,似乎改不出来,大树真的会很难受一样。这样通过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拟人化的游戏环境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完成学习任务,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3. 游戏教学能全方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游戏教学遵循了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游戏中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从而有助于克服害羞、胆怯等心理障碍,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疲劳、并保持身心愉悦。另外乐于游戏的学生也会服从游戏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这些都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例如:小学生计算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口算。那如何训练呢?我有时会采用“开火车,看谁跑得快”的游戏:随机选一列学生,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声音响亮地读题并口算,速度要快,有谁开不下去,大家一起帮,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在一种竞赛游戏中逐渐能正确、快速地进行口算。平时有些基础不太好、有害羞心理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从而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4.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游戏能促使学生相互了解,关系融洽和谐,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例如:低年级小学生在写作业、交作业方面没有时间观念,有时会拖沓,甚至忘交 、不交。我就想出“夺红旗”的办法,哪组收得快,完成得好,这组就可以得星,课上、课后都如此。最终哪组星最多就可以得到红旗。这样做的结果是:如果本组有人玩而交作业迟了,不仅组长、本组其他人也会提醒、督促他,不交的话甚至会责怪他。这样不是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从而省了老师的心了吗?学生也有了集体主义思想,知道是集体就要团结,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内容可以以多种游戏形式出现,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游戏的形式、方式、组织,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由快乐地成长、自主的学习,何愁学生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游戏的旋律唱响在低段数学的教学中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新坝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