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本文主要是对单枪的运用与教学,以及学生对单枪的认识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戏曲;戏曲兵器单枪;样貌与用途;运用与教学概要
一、戏曲舞台兵器--单枪
古代兵器的主要功能是杀伤对方,但它必须体现一种鲜明的外形,对敌人具有威慑作用。因此,需要一种力量美,而这种力量的美又和兵器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兵器真正的作用。而戏曲舞台上的兵器也是要外观的美和兵器的功能的结合才能形成的,比如戏曲舞台上用的单枪。戏曲舞台上兵器的外观是一种独特的美。首先戏曲舞台上的兵器的外观是与实际上的兵器外观相貌相符合的,其次戏曲舞台上的兵器的外观是由老前辈们为了能够在舞台上更加体现它的美、更能体现兵器的光鲜和亮丽而设计改良的。而戏曲舞台上的兵器的功能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和对兵器的了解运用体现出来的。在戏曲舞台上最能够体现和运用出兵器的功能的就是打把子。
“把子”一作“靶子”,也叫“刀枪把子”初为传统戏曲演出用的武器道具的统称,后引申为武打的同义词。训练演员武打技术的基本功叫“把子功”他和毯子功、腿功并列为演员进行形体基础训练的“三大块”。把子功在戏曲表演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把子功中,单枪是最为常见的兵器道具之一,也是本文要讲述重点。
单枪是戏曲舞台上常用的兵器器道具,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由古代兵器 矛演变而来, 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俗说:“年拳,月棒,久练枪”。在戏曲把子功中也是一样,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而真正的想去学好练好用好,是需要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才能达到。
二、单枪的样貌与用途
在戏曲舞台上的单枪是由枪头、枪纂、枪杆、枪樱子、枪带组成而形成的,枪杆是由藤子棍制成的,枪头、枪纂是由原木制成的。长度一般为一米五左右,也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订做,枪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白色、红色、彩枪等,而所说的颜色是枪杆上绑的枪带的颜色。白色的单枪一般为剧中主要演员使用,和特定的人物使用。如《三江越虎城》中的秦怀玉、《小商河》中的杨再兴、《长坂坡》中的赵云都是使用白色的单枪。红色的单枪是特有的人物使用的比如哪吒,也有哪吒用出手枪的。而彩枪也是比较常见的,当中有黑白相间的其枪樱子也是黑色的;还有蓝白相间的其枪樱子是红色的。一般在舞台上是由二路、三路和边边沿沿的角色使用,多为反派角色使用。
主要用法有:扎、刺、挞、挑、缠、穿、拦、劈、点、拨、涮、抛、舞花等。
单枪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
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如“上下”、“滚肚”“老虎枪”最为体现。单扎、对扎的训练是基本功。拦法,是挡拨防御之法,如“接鼻子”“接腰封”“老虎枪”“掏耳朵”等。动作绕圈不宜大,目的是防对方乘虚而入。此外,还有、点、穿、劈、挑、拨等,都是单枪常用方法,要求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要求灵活多变,活动范围大,步法要轻灵、快速、稳健,腰腿、臂腕之力与枪要合为一体,并要劲透枪尖。
枪樱子也有它的用途。一般情况下枪用的都是红缨子,装缀在枪头,为兵器增添了威壮的气势。这红缨子除了美化了兵器外,还有三种实用功能。其一是当枪尖穿破敌人的肉体,血液便会迸射出来,战场上是没时间擦拭的,这血液便会顺着枪杆往下流,滑腻的血液不仅沾污枪杆,而且还会黏糊到手上,有碍于厮杀。在枪尖上装缀上红缨,便可使血液顺着樱丝分散出去,红色的樱和血液的颜色一致,可相对保持枪杆的整洁,便于继续战斗;另一功能是带有迷惑敌人用途,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便于使出虚晃一枪。此外还有一个功能是戏曲舞台上比较独特的重要功能,就是枪的主要用法当中的抛,在戏曲舞台上被统称为“出手”。无论是单枪、双枪、出手枪再出手当中都是靠枪缨子来增加风阻,避免转速过快。所以枪缨子在抛的过程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单枪的运用及教学概要
(一)单枪的枪姿特点
戳枪式 斜垂式 举枪式 出枪式 搭枪式 端枪式 旁背式 护腰式 背枪式 横提式 恭手式 贴腰式 拧枪式(按枪式) 拉枪式 托枪式 斜拧式 斜提式等态都是戏曲舞台上比较常用的单枪枪姿,在运用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与动作结合,有时是亮相的造型。而贴腰式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姿态,在舞台上的表演中,多为主要角色在念词时的造型并配合台词进行变动,如《长坂坡》中的赵云、《挑滑车》中的高宠、岳飞、兀术都有用到。贴腰式是演员在舞台上表示剧中人物在休息当中的一种表现方式,也可在其他姿势中作为起式和缓式。
在教学中单枪的姿态最少要有八种,也就是被称为的枪八式,而这枪八式当中的姿势是可以根据枪的这些姿态随意变换的,但是要顺,编创出来的这八式要整体上成为一个统一的结构,才能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运用好这些单枪姿态。
(二)、单枪中的枪花
戏曲单枪的枪花主要有:提枪花 劈喉 迎面花 掖花 倒提柳 。在舞台上这些枪花是最为常用的,无论是使用单枪的男性角色、女性角色还是行当包括一些边沿的角色都可以拿来用。一般都用在大把子、荡子和下场花上使用,比如大把子的时候起式或者缓式的时候就可以用,双刀枪对打的一套把子双刀三十二刀里面的下手就是用的枪在起式的时候就用到了倒提柳;再有就是荡子,一套荡子有空手的,也有手里拿着兵刃的,那单枪的有主要角色,也有扮演士兵的一些边沿的角色,尤其这些边沿的角色用的较多。像一套大的荡子四股荡或者五股荡舞台上人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会有人有空闲的时间,而得空的时候不能闲着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就拿倒提柳来补这个空。
在教学当中,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单枪枪花的用法,用在什么地方,比如提枪花多数是用于下场花、出手花等等。应该注意的是怎么能规范好看,枪花的要领很重要。手臂要伸出去、抬腋、手腕不要过于僵硬、不能端肩、眼睛看的位置、枪花的速度等。
四、单枪教学的基本要求
戏曲把子课的教学,必须严格组织,循序渐进。让学生从简单的基本姿态、枪花和各种小五套开始学习。通过单枪的基本姿态、枪花和枪小五套的训练,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持枪造型,学会各种枪花和基本打法。做到工架平稳,一招一式,肩、肘、腕、指各关节初步得到解放。在熟练单枪小五套的基础上,完成小快枪的教学。在教学中先不宜快,严格要求基本姿势的正确,在准确、清楚的前提下逐步加快速度。在小快枪练习熟练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快枪、五腰封、三十二刀、大刀枪等进行练习。在通过训练后,就要进行技术要求,加快动作的连贯性,从一招一式的分解教学,逐步过渡到连贯教学,要做到稳中求快、快而不乱、快而不伤、准中求狠、狠而不拙、动中有静、慢中传神、慢而不断、不松不散、舒展大方、柔中有刚、干净利落、枪杆把位灵活、步法清楚、動作灵活、攻守清楚、敌我分明、双方配合严谨、手眼身法步的结合、亮相要有脆劲、打出情感和节奏、目的性明确、速度快及准确强、既有真实感又有艺术性。
结语:
在学习课和实习排练中,所学所练多包括武打内容,掌握套路多,应用范围广,进而学练技术性强,部位变化大,节奏快的成套把子及各种下场。这样,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细致的观察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情况,使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也有利于增大教学时的训练强度和密度,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充裕的时间反复练习技术动作。经过系统地严格训练,使之掌握戏曲舞台上常见的徒手对打和各种兵器的用法,打法,具备剧中人物在搏斗厮杀时功放进退的表现手段,初步通晓戏曲武打动作的术语和招数,为练好基本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海南 海口 571127)
关键词:戏曲;戏曲兵器单枪;样貌与用途;运用与教学概要
一、戏曲舞台兵器--单枪
古代兵器的主要功能是杀伤对方,但它必须体现一种鲜明的外形,对敌人具有威慑作用。因此,需要一种力量美,而这种力量的美又和兵器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兵器真正的作用。而戏曲舞台上的兵器也是要外观的美和兵器的功能的结合才能形成的,比如戏曲舞台上用的单枪。戏曲舞台上兵器的外观是一种独特的美。首先戏曲舞台上的兵器的外观是与实际上的兵器外观相貌相符合的,其次戏曲舞台上的兵器的外观是由老前辈们为了能够在舞台上更加体现它的美、更能体现兵器的光鲜和亮丽而设计改良的。而戏曲舞台上的兵器的功能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和对兵器的了解运用体现出来的。在戏曲舞台上最能够体现和运用出兵器的功能的就是打把子。
“把子”一作“靶子”,也叫“刀枪把子”初为传统戏曲演出用的武器道具的统称,后引申为武打的同义词。训练演员武打技术的基本功叫“把子功”他和毯子功、腿功并列为演员进行形体基础训练的“三大块”。把子功在戏曲表演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把子功中,单枪是最为常见的兵器道具之一,也是本文要讲述重点。
单枪是戏曲舞台上常用的兵器器道具,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由古代兵器 矛演变而来, 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俗说:“年拳,月棒,久练枪”。在戏曲把子功中也是一样,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而真正的想去学好练好用好,是需要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才能达到。
二、单枪的样貌与用途
在戏曲舞台上的单枪是由枪头、枪纂、枪杆、枪樱子、枪带组成而形成的,枪杆是由藤子棍制成的,枪头、枪纂是由原木制成的。长度一般为一米五左右,也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订做,枪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白色、红色、彩枪等,而所说的颜色是枪杆上绑的枪带的颜色。白色的单枪一般为剧中主要演员使用,和特定的人物使用。如《三江越虎城》中的秦怀玉、《小商河》中的杨再兴、《长坂坡》中的赵云都是使用白色的单枪。红色的单枪是特有的人物使用的比如哪吒,也有哪吒用出手枪的。而彩枪也是比较常见的,当中有黑白相间的其枪樱子也是黑色的;还有蓝白相间的其枪樱子是红色的。一般在舞台上是由二路、三路和边边沿沿的角色使用,多为反派角色使用。
主要用法有:扎、刺、挞、挑、缠、穿、拦、劈、点、拨、涮、抛、舞花等。
单枪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
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如“上下”、“滚肚”“老虎枪”最为体现。单扎、对扎的训练是基本功。拦法,是挡拨防御之法,如“接鼻子”“接腰封”“老虎枪”“掏耳朵”等。动作绕圈不宜大,目的是防对方乘虚而入。此外,还有、点、穿、劈、挑、拨等,都是单枪常用方法,要求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要求灵活多变,活动范围大,步法要轻灵、快速、稳健,腰腿、臂腕之力与枪要合为一体,并要劲透枪尖。
枪樱子也有它的用途。一般情况下枪用的都是红缨子,装缀在枪头,为兵器增添了威壮的气势。这红缨子除了美化了兵器外,还有三种实用功能。其一是当枪尖穿破敌人的肉体,血液便会迸射出来,战场上是没时间擦拭的,这血液便会顺着枪杆往下流,滑腻的血液不仅沾污枪杆,而且还会黏糊到手上,有碍于厮杀。在枪尖上装缀上红缨,便可使血液顺着樱丝分散出去,红色的樱和血液的颜色一致,可相对保持枪杆的整洁,便于继续战斗;另一功能是带有迷惑敌人用途,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便于使出虚晃一枪。此外还有一个功能是戏曲舞台上比较独特的重要功能,就是枪的主要用法当中的抛,在戏曲舞台上被统称为“出手”。无论是单枪、双枪、出手枪再出手当中都是靠枪缨子来增加风阻,避免转速过快。所以枪缨子在抛的过程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单枪的运用及教学概要
(一)单枪的枪姿特点
戳枪式 斜垂式 举枪式 出枪式 搭枪式 端枪式 旁背式 护腰式 背枪式 横提式 恭手式 贴腰式 拧枪式(按枪式) 拉枪式 托枪式 斜拧式 斜提式等态都是戏曲舞台上比较常用的单枪枪姿,在运用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与动作结合,有时是亮相的造型。而贴腰式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姿态,在舞台上的表演中,多为主要角色在念词时的造型并配合台词进行变动,如《长坂坡》中的赵云、《挑滑车》中的高宠、岳飞、兀术都有用到。贴腰式是演员在舞台上表示剧中人物在休息当中的一种表现方式,也可在其他姿势中作为起式和缓式。
在教学中单枪的姿态最少要有八种,也就是被称为的枪八式,而这枪八式当中的姿势是可以根据枪的这些姿态随意变换的,但是要顺,编创出来的这八式要整体上成为一个统一的结构,才能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运用好这些单枪姿态。
(二)、单枪中的枪花
戏曲单枪的枪花主要有:提枪花 劈喉 迎面花 掖花 倒提柳 。在舞台上这些枪花是最为常用的,无论是使用单枪的男性角色、女性角色还是行当包括一些边沿的角色都可以拿来用。一般都用在大把子、荡子和下场花上使用,比如大把子的时候起式或者缓式的时候就可以用,双刀枪对打的一套把子双刀三十二刀里面的下手就是用的枪在起式的时候就用到了倒提柳;再有就是荡子,一套荡子有空手的,也有手里拿着兵刃的,那单枪的有主要角色,也有扮演士兵的一些边沿的角色,尤其这些边沿的角色用的较多。像一套大的荡子四股荡或者五股荡舞台上人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会有人有空闲的时间,而得空的时候不能闲着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就拿倒提柳来补这个空。
在教学当中,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单枪枪花的用法,用在什么地方,比如提枪花多数是用于下场花、出手花等等。应该注意的是怎么能规范好看,枪花的要领很重要。手臂要伸出去、抬腋、手腕不要过于僵硬、不能端肩、眼睛看的位置、枪花的速度等。
四、单枪教学的基本要求
戏曲把子课的教学,必须严格组织,循序渐进。让学生从简单的基本姿态、枪花和各种小五套开始学习。通过单枪的基本姿态、枪花和枪小五套的训练,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持枪造型,学会各种枪花和基本打法。做到工架平稳,一招一式,肩、肘、腕、指各关节初步得到解放。在熟练单枪小五套的基础上,完成小快枪的教学。在教学中先不宜快,严格要求基本姿势的正确,在准确、清楚的前提下逐步加快速度。在小快枪练习熟练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快枪、五腰封、三十二刀、大刀枪等进行练习。在通过训练后,就要进行技术要求,加快动作的连贯性,从一招一式的分解教学,逐步过渡到连贯教学,要做到稳中求快、快而不乱、快而不伤、准中求狠、狠而不拙、动中有静、慢中传神、慢而不断、不松不散、舒展大方、柔中有刚、干净利落、枪杆把位灵活、步法清楚、動作灵活、攻守清楚、敌我分明、双方配合严谨、手眼身法步的结合、亮相要有脆劲、打出情感和节奏、目的性明确、速度快及准确强、既有真实感又有艺术性。
结语:
在学习课和实习排练中,所学所练多包括武打内容,掌握套路多,应用范围广,进而学练技术性强,部位变化大,节奏快的成套把子及各种下场。这样,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细致的观察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情况,使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也有利于增大教学时的训练强度和密度,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充裕的时间反复练习技术动作。经过系统地严格训练,使之掌握戏曲舞台上常见的徒手对打和各种兵器的用法,打法,具备剧中人物在搏斗厮杀时功放进退的表现手段,初步通晓戏曲武打动作的术语和招数,为练好基本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海南 海口 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