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分”教学不仅结合了素质教育的参与合作、尊重差异、体验成功的核心理念和将学生视为独立主体的个性教育观、发展主体能动的创造教育观的现代教育观,而且还顺应了现代教学模式向着“教”与“学”和谐统一于一体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中职课堂 双分教学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迅速的发展,学校招生规模不断加大,从而造成在校学生群体差异日益增加,如果继续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国家职业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社会需求对培养目标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因此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其特殊性,更需要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职业学校课堂实施双分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双分”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双分”教学是在“分层次递进教学”和“分小组合作学习”两个单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发展而来的。“分层次递进教学”认为学生之间不但存在个体差异,也具有某些共同特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将不同的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类型并将某些重要特征类似的学生归为一层,有助于针对这一层学生的共同特质开展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可在群体中增加因材施教的因素。另外为了避免分层带来的负效应,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分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即要求小组成员在身体素质、技能、个性等具有差异性,这样划分使小组成员间具有互补性,使他们在互助的合作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基于以上理论指导下,弥补现有班级课堂教学的不足,双分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它的优越性在于:
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利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尊重差异,最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
4)教师及时根据教学训练反馈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并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双分教学内容
“双分”(即“分层次递进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是依据教学大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素质、技术能力等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依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主体活动、异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实现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教学模式。它是对“分层次递进教学”和“分小组合作学习”的借鉴和发展,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的分层: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即教師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编制成三个由低级到高级呈递进关系的子教学目标,完成目标的将继续高一级目标的学习,完不成目标的继续原来的学习或返回到上一步的学习,教师提供不同的练习手段供学生自主选择,以完成目标。
2、对学生的分层分组:把学生分成3个层次,即较好层、一般层和较差层.分层以后,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表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搭配——异质分组:把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强弱搭配分组,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身体素质、技能、认知能力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小组成员间具有互补性。每个小组总体水平一致,力求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3、教学实践与层次调整:根据各个层次、各个小组的情况实施课堂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适时进行对比分析。并且要结合每个小组学生的测验成绩来评价本小组的学习活动效果。通过平时观察和测验,教师获得关于教学中各动态因素的情况,增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的对学生的层次和合作小组进行调整,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以求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力求使所有学生都掌握所教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双分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实践的迫切需要
面对新一轮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竞争中,改革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1、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群体差异性和多样化、多层次性需要实施双分教学
从职业学校的招生数据统计显示以及课堂中调查发现: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认知、动手实践能力呈现出多种类型。试想,面对这样的职中生源,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目标来衡量,显然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多层次性的需要。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造成课堂难于管理;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优势特长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针对学生实际实施双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优势特长、培养各层次学生成才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2、实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我校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改革方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要和教育改革为导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优势的不同特点,进行多种层次和发展方向的培养。确立了“根据市场定专业,紧扣企业开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的课程改革思路,各专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构建了以培养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以培养岗位能力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综合文化素质为保障”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由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拓展模块构成。学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必须实施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才能满足多层次培养目标的需要。我校依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训顶岗实习”“以赛促学”“高职升学”等几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例如:在高二阶段尝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策略。高职升学班不仅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参与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就业班理论知识基础好、有志向参加高考的学生,则重点强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部分选择创业就业的学生,则在理论知识合格的基础上,按企业标准注重专业技能熟练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增强其适应岗位的能力。同时也考虑关联行业需要,开展计算机、礼仪形体等任选课以及相关知识讲座,尽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就业拓宽道路。通过这种双分教学的模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较大发展,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
目前,大多数中职业学校有着和我校非常相似的生源情况。因此,进一步开展职业中学课堂双分教学实践的尝试和探索,以期提供一种更为完善有效、科学实用,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手段。
参 考 文 献:
[1]刘春生、徐长发主编的《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2] 李茹.“双分”教学模式初探[J].宿州师专学报.第18卷第4期.2003,12。
[3]李茹.葛春林.“双分”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4]韩忠炜.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双分”教学模式理论初探[J],科教文汇。2009,01。
作者简介:
闫俊峰 1982年12月21日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
关键词:中职课堂 双分教学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迅速的发展,学校招生规模不断加大,从而造成在校学生群体差异日益增加,如果继续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国家职业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社会需求对培养目标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因此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其特殊性,更需要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职业学校课堂实施双分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双分”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双分”教学是在“分层次递进教学”和“分小组合作学习”两个单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发展而来的。“分层次递进教学”认为学生之间不但存在个体差异,也具有某些共同特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将不同的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类型并将某些重要特征类似的学生归为一层,有助于针对这一层学生的共同特质开展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可在群体中增加因材施教的因素。另外为了避免分层带来的负效应,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分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即要求小组成员在身体素质、技能、个性等具有差异性,这样划分使小组成员间具有互补性,使他们在互助的合作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基于以上理论指导下,弥补现有班级课堂教学的不足,双分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它的优越性在于:
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利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尊重差异,最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
4)教师及时根据教学训练反馈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并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双分教学内容
“双分”(即“分层次递进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是依据教学大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素质、技术能力等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依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主体活动、异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实现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教学模式。它是对“分层次递进教学”和“分小组合作学习”的借鉴和发展,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的分层: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即教師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编制成三个由低级到高级呈递进关系的子教学目标,完成目标的将继续高一级目标的学习,完不成目标的继续原来的学习或返回到上一步的学习,教师提供不同的练习手段供学生自主选择,以完成目标。
2、对学生的分层分组:把学生分成3个层次,即较好层、一般层和较差层.分层以后,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表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搭配——异质分组:把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强弱搭配分组,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身体素质、技能、认知能力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小组成员间具有互补性。每个小组总体水平一致,力求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3、教学实践与层次调整:根据各个层次、各个小组的情况实施课堂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适时进行对比分析。并且要结合每个小组学生的测验成绩来评价本小组的学习活动效果。通过平时观察和测验,教师获得关于教学中各动态因素的情况,增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的对学生的层次和合作小组进行调整,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以求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力求使所有学生都掌握所教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双分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实践的迫切需要
面对新一轮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竞争中,改革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1、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群体差异性和多样化、多层次性需要实施双分教学
从职业学校的招生数据统计显示以及课堂中调查发现: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认知、动手实践能力呈现出多种类型。试想,面对这样的职中生源,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目标来衡量,显然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多层次性的需要。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造成课堂难于管理;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优势特长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针对学生实际实施双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优势特长、培养各层次学生成才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2、实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我校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改革方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要和教育改革为导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优势的不同特点,进行多种层次和发展方向的培养。确立了“根据市场定专业,紧扣企业开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的课程改革思路,各专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构建了以培养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以培养岗位能力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综合文化素质为保障”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由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拓展模块构成。学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必须实施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才能满足多层次培养目标的需要。我校依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训顶岗实习”“以赛促学”“高职升学”等几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例如:在高二阶段尝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策略。高职升学班不仅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参与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就业班理论知识基础好、有志向参加高考的学生,则重点强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部分选择创业就业的学生,则在理论知识合格的基础上,按企业标准注重专业技能熟练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增强其适应岗位的能力。同时也考虑关联行业需要,开展计算机、礼仪形体等任选课以及相关知识讲座,尽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就业拓宽道路。通过这种双分教学的模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较大发展,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
目前,大多数中职业学校有着和我校非常相似的生源情况。因此,进一步开展职业中学课堂双分教学实践的尝试和探索,以期提供一种更为完善有效、科学实用,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手段。
参 考 文 献:
[1]刘春生、徐长发主编的《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2] 李茹.“双分”教学模式初探[J].宿州师专学报.第18卷第4期.2003,12。
[3]李茹.葛春林.“双分”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4]韩忠炜.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双分”教学模式理论初探[J],科教文汇。2009,01。
作者简介:
闫俊峰 1982年12月21日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