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生动的生活情景激发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情境提炼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有效提高复习课的效果。
【关键词】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188-02
一、问题的提出
复习课一直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教学组织和实施时的方式只有知识点串讲、导学案引导和母题拓展等有限的几种,这是模式都能巩固、拓展知识点,但由于没有情景,只是单纯复习知识,内容略显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影响复习效果。为了在复习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笔者尝试着对“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践性探索。
二、“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
1.概述
“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是一种以主题情景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学形式,通过问题引导,以开放性、发展性、多元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它通过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复习,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知识和技能,归纳、内化,进而得到提升,形成能力。该教学模式通常划分为7个环节:引入蕴含了某一主题知识的真实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自我思考→小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总结→巩固提升。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由过去的告知教学转变为指导学习;由过去一讲到底的课堂转变为开放多元课堂。
2.实施要素
合作小组: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常以4到6人为宜),组内异质构成(即优、中、差生搭配组成),关键是对成员合理分工,角色安排与轮转制度的建立,防止差生参与度不高现象的出现,注意选拔合适的人员作为组长,能带动整组学生的学习。
课堂任务单:以学习目标的设置、问题链的生成、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展示交流的平台创设,反馈、总结提升方案为要素,形成课堂任务单。
科学评价:借鉴多元评价体系,教师对综合小组课堂表现,组内交流、组织表现进行评价,鼓励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来。多角度评价学生,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对“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1.生活化的主题教学情景,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 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身边的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形成较持久的学习兴趣。
如我们在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时,以网络漫画的主人公——小明为例,以他生活的一天为背景,找了若干生活情景,如早起刷牙所用的物质,吃饭闻到饭香,最准确的时间计量器——原子钟,化学实验课,以及广告中的符号等,将物质的微粒性、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原子是构成物质的表示,有效的串联在一起。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化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学科”,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学习化学的欲望。
2.精心组织导学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提升
精心设计导学问题形成“导学图”,是“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層次有梯度的问题设置,将问题和情景主题结合,将问题和《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相结合,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如在复习酸碱盐一节中,通过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环境污染的反思,和设计污水处理过程,并最终选出最合适的方案。这一连串的问题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持续驱动力和相当容量的思维强度,有效地巩固了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化学学科角度构建了学生的物质观。通过导学图的设计将相关知识以问题链的形式“连成线,结成网”,实现了知识的再次构建。
3.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学生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学策略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笔者认为“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可从以下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1)科学配置合作小组,建立学习共同体,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使用的策略,一线的教师,人人都有自己的妙招。但在谈及科学建组,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时,竟然是惊人的一致,认为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譬如以“六人三对”作为一个学习小组时,可以以帮扶型结对、互助型结对、互补型结对为原则进行组合。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角色分工,以便于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2)多元的教学目标和多元的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与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教学模式。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注重教学过程及实际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设想、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问题解决。这种教育模式,通过反复多角度有效运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从多角度,不同层面上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体验过程与方法,从而更深刻地了解知识产生和获得的全过程。
“多一把尺子,多培养一批人才”。评价方法多元化是指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形式多样的组内交流,师生交流,以及练习题的完成,评价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学生进行小调查、小实验、制作小模型等,评价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在评价的主体上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等。评价的呈现形式,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既要有等级,还要有描述结果的评语,评语要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3)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营造以鼓励和激励为主的和谐课堂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来看,在“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中,教师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交往结构,组织丰富多彩的交往实践活动,在教师和同伴的热情鼓励以及团队精神的促进下,学生自主学习思想不断得以激发和强化,进而维持着积极主动、和谐的课堂。
我们以“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课堂的和谐生态、学生的认同反馈以及优良的教学成效是对这种模索的肯定。进一步开发、探索复习课教学模式,将是更为深入,更为艰巨的教育实践,有待大家与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玉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指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1-3,48-51.
[2]庞维国.自主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8-55,85-86.
[3]胡先锦,贾彩燕.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基础理论复习中的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3(9):19-22.
[4]李焱;孙成林.初中化学“主题化探究式复习”的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3-01-10.
[5]徐喜红.“问题解决”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01-25.
【关键词】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188-02
一、问题的提出
复习课一直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教学组织和实施时的方式只有知识点串讲、导学案引导和母题拓展等有限的几种,这是模式都能巩固、拓展知识点,但由于没有情景,只是单纯复习知识,内容略显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影响复习效果。为了在复习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笔者尝试着对“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践性探索。
二、“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
1.概述
“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是一种以主题情景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学形式,通过问题引导,以开放性、发展性、多元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它通过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复习,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知识和技能,归纳、内化,进而得到提升,形成能力。该教学模式通常划分为7个环节:引入蕴含了某一主题知识的真实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自我思考→小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总结→巩固提升。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由过去的告知教学转变为指导学习;由过去一讲到底的课堂转变为开放多元课堂。
2.实施要素
合作小组: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常以4到6人为宜),组内异质构成(即优、中、差生搭配组成),关键是对成员合理分工,角色安排与轮转制度的建立,防止差生参与度不高现象的出现,注意选拔合适的人员作为组长,能带动整组学生的学习。
课堂任务单:以学习目标的设置、问题链的生成、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展示交流的平台创设,反馈、总结提升方案为要素,形成课堂任务单。
科学评价:借鉴多元评价体系,教师对综合小组课堂表现,组内交流、组织表现进行评价,鼓励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来。多角度评价学生,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对“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1.生活化的主题教学情景,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 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身边的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形成较持久的学习兴趣。
如我们在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时,以网络漫画的主人公——小明为例,以他生活的一天为背景,找了若干生活情景,如早起刷牙所用的物质,吃饭闻到饭香,最准确的时间计量器——原子钟,化学实验课,以及广告中的符号等,将物质的微粒性、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原子是构成物质的表示,有效的串联在一起。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化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学科”,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学习化学的欲望。
2.精心组织导学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提升
精心设计导学问题形成“导学图”,是“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層次有梯度的问题设置,将问题和情景主题结合,将问题和《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相结合,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如在复习酸碱盐一节中,通过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环境污染的反思,和设计污水处理过程,并最终选出最合适的方案。这一连串的问题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持续驱动力和相当容量的思维强度,有效地巩固了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化学学科角度构建了学生的物质观。通过导学图的设计将相关知识以问题链的形式“连成线,结成网”,实现了知识的再次构建。
3.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学生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学策略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笔者认为“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可从以下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1)科学配置合作小组,建立学习共同体,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使用的策略,一线的教师,人人都有自己的妙招。但在谈及科学建组,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时,竟然是惊人的一致,认为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譬如以“六人三对”作为一个学习小组时,可以以帮扶型结对、互助型结对、互补型结对为原则进行组合。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角色分工,以便于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2)多元的教学目标和多元的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与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教学模式。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注重教学过程及实际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设想、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问题解决。这种教育模式,通过反复多角度有效运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从多角度,不同层面上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体验过程与方法,从而更深刻地了解知识产生和获得的全过程。
“多一把尺子,多培养一批人才”。评价方法多元化是指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形式多样的组内交流,师生交流,以及练习题的完成,评价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学生进行小调查、小实验、制作小模型等,评价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在评价的主体上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等。评价的呈现形式,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既要有等级,还要有描述结果的评语,评语要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3)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营造以鼓励和激励为主的和谐课堂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来看,在“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中,教师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交往结构,组织丰富多彩的交往实践活动,在教师和同伴的热情鼓励以及团队精神的促进下,学生自主学习思想不断得以激发和强化,进而维持着积极主动、和谐的课堂。
我们以“主题化问题导学”复习模式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课堂的和谐生态、学生的认同反馈以及优良的教学成效是对这种模索的肯定。进一步开发、探索复习课教学模式,将是更为深入,更为艰巨的教育实践,有待大家与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玉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指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1-3,48-51.
[2]庞维国.自主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8-55,85-86.
[3]胡先锦,贾彩燕.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基础理论复习中的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3(9):19-22.
[4]李焱;孙成林.初中化学“主题化探究式复习”的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3-01-10.
[5]徐喜红.“问题解决”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