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本一、本二上线人数连续五年保持增长;
2004年以来两次荣获全市高考进步奖、一次优秀奖;
五年内4次代表全市迎接省级专项验收,次次高标准过关;
中考优秀生人数连年增长,综合率在全市位次逐年前移;
在全市率先实施教师“一评三考”管理机制,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永年县教育系统捷报频传,各项工作呈现出高歌猛进的良好态势,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教育办学行为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尤其近两年来,该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实施“严实精细”管理为抓手,多措并举,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深化教研改革,掀起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新高潮。一系列卓有成效地改革和举措,犹如阵阵疾风,推动永年教育这艘劲舟,向着“教育强县”的目标扬帆奋进、破浪航行。
创新思路,掀开永年教育新篇章
2004年是永年教育史的“分水岭”。2003年底,该县高标准通过了省政府的“普九”第二轮复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全县新建、改建学校203所,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和专室建设实现较大突破,这年2月份,在全省教育工作会上,该县荣获了“全省‘普九’巩固提高先进县”称号。以此为标志,该县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办学的主要精力由过去的以筹措办学经费等“生计”问题为主,转向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快教育质量提升等“专业性”工作为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教育局领导班子的办学思想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家很快就今后工作重心达成共识,“一流的办学条件,必须辅与一流的管理,必须创建一流的教学质量,要想进一步促进事业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改革和创新”。
目标和思路已确定,可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如何推动永年教育这艘劲舟破浪远行?县教育局领导班子经过冷静思考,把目光投向了20万基层师生,主要领导以诚恳虚心的态度,走进校园班级,深入师生之间寻对策、问良计、求妙方,不久,凝聚教育局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的一套“精细化”管理方案渐成雏形,全面实施“严、实、精、细”管理摆在了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面前,一场以“抓管理、促质量”为主题的攻坚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抓实管理,为教育大发展夯实基础
管理出效益,细节定成败。结合全县教育教学实际,该县教育局反复酝酿和修改,终于制定出了涵盖各方面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年实施意见》,21项管理细则迅速发到了各级学校。按照规定,各中小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精心设计学科教学,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中讲规范、求效果,渗透素质教育意识,实现精讲精练,每个教学细节都做到最好;教研室则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作用,组织各学科教研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全县中小学校,查计划、查备课、查作业、听评课,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针对每个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切实帮助改进提高。同时,该县还完善教学质量定期检测发布制度,由县统一命题,每学期分年级进行抽测,几年来,共对48所初中,335所小学的每一个年级都进行了质量抽测,对抽测结果拟写了分析报告,及时查出日常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和纰漏,增强了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成为教育发展的“软肋”,该县教育局在提升师资水平上大做文章。在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2004年以来,每年都要从全省高校毕业生双选会上招贤纳士,引进人才。几年间,先后从河北师大等高校引进优秀大本毕业生623名,分配大中专毕业生1570名,全部充实到了教学一线。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该县教育局在全市率先推行教师“一评三考”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师德素养、专业水平等4个方面l 6项内容的量化考评,将考评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业绩奖惩挂钩: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强化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培训,几年来,通过集中辅导、校内培训等方式,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00多期(次),培训教师2万余人次,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广府北街小学英语教师李燕霞参加工作时,教学业务很不熟练,经过几年的学习培训,在全县青年教师英语讲课赛中,取得了第一名,代表永年参加了邯郸市英语讲课赛,并荣获了一等奖。
深化改革,引来劲风催征帆
在强化日常教学管理的同时,该县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强劲动力和重要补充。结合实施“教育质量年”、“教育管理年”等,该县教育局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首先,从机关和各级校长着手,推行了竞争上岗、全员轮岗制、一岗双责制和校长兼课制,撤消了6个区片工作组,完成了10多个正校级岗位、21个副校级岗位的轮岗工作,取消了总校的专职干事,将局机关、局直单位的151名富余人员充实到了教学一线。基层校长精力集中向教学倾斜,除干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外,还要负责一门学科的教研工作,副校长必须兼任一门课程。目前,全县310名校级干部中,除正职以外,全都执起了教鞭,许多人还担任了主科教学任务,成了学科带头人。
龙头起舞,龙身腾飞。在各级校长的带动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得到落实,新一轮的教学热悄然兴起,课程改革、校本教研、教学科研、送教下乡等活动在全县有声有色地开展。每年暑假,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班子领导、骨干教师2000多人都要参加全县组织的集中培训,定期参加省、市组织的单科培训,推进了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使课改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的导向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几年来,教研室牵头组织承担的省市级课题达45项,结题30项,发表论文1780篇,161篇获省、市级奖励,先后47次派教研员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计会,26次召开提高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研讨会,选派1200多名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评选活动,共有211人(次)获得了省、市国家级奖励。在2006年全国青年数学教师说课选拔赛中,该县城南实验中学教师王俊峰,一路过关斩将,由永年县到邯郸市都勇夺第一,在全省比赛中又独占鳌头,荣获省一等奖,最后参加国家级说课赛评比,又获国家级二等奖。
此外,该县还充分发挥城镇学校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先后组织全县各学科带头人及城区一实、二实、实小等学校的优秀教师,送教到山区、边区和教育教学工作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广大基层教师足不出户,实现了与优秀教师的面对面互动交流。并发挥城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优势,多次组织开展现场会和教学观摩活动,把一些先进理念和方法推广到各个基层学校。
众志成城 做好教育大文章
在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征途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配合成为教育事业超常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2004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永年教育发展十年规划》,对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全面指导。2005年县委七届五次全会又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兴县战略的意见》,再次明确了永年教育发展蓝图,县主要领导多次过问教育工作,每年都要出席教育表彰大会,人大、政协经常组织代表委员到学校调研指导,新任县委书记边飞到任不久,就听取了教育工作汇报,深入到基层学校现场办公,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并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使教育工作者受到极大鼓舞;县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为学校办实事,解难题,特别对教育投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危房改革、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招生考试管理、资助特困生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县有30多所学校因得到县直有关部门的帮助,而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教育事业,河北永洋公司一次性出资20万元资助了16名贫困大学生,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实验小学,紫山特钢投资600万元建了第四实验小学,“贫困生资助工程”全面启动,2006年以来,社会各界筹集扶贫救助金91.21元,救助中小学生、贫困大学生637名……,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帮助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合力。
和着时代的节拍,永年教育走过了风风雨雨,展望未来,勇于创新的教育局一班人,将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系永年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2004年以来两次荣获全市高考进步奖、一次优秀奖;
五年内4次代表全市迎接省级专项验收,次次高标准过关;
中考优秀生人数连年增长,综合率在全市位次逐年前移;
在全市率先实施教师“一评三考”管理机制,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永年县教育系统捷报频传,各项工作呈现出高歌猛进的良好态势,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教育办学行为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尤其近两年来,该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实施“严实精细”管理为抓手,多措并举,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深化教研改革,掀起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新高潮。一系列卓有成效地改革和举措,犹如阵阵疾风,推动永年教育这艘劲舟,向着“教育强县”的目标扬帆奋进、破浪航行。
创新思路,掀开永年教育新篇章
2004年是永年教育史的“分水岭”。2003年底,该县高标准通过了省政府的“普九”第二轮复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全县新建、改建学校203所,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和专室建设实现较大突破,这年2月份,在全省教育工作会上,该县荣获了“全省‘普九’巩固提高先进县”称号。以此为标志,该县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办学的主要精力由过去的以筹措办学经费等“生计”问题为主,转向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快教育质量提升等“专业性”工作为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教育局领导班子的办学思想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家很快就今后工作重心达成共识,“一流的办学条件,必须辅与一流的管理,必须创建一流的教学质量,要想进一步促进事业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改革和创新”。
目标和思路已确定,可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如何推动永年教育这艘劲舟破浪远行?县教育局领导班子经过冷静思考,把目光投向了20万基层师生,主要领导以诚恳虚心的态度,走进校园班级,深入师生之间寻对策、问良计、求妙方,不久,凝聚教育局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的一套“精细化”管理方案渐成雏形,全面实施“严、实、精、细”管理摆在了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面前,一场以“抓管理、促质量”为主题的攻坚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抓实管理,为教育大发展夯实基础
管理出效益,细节定成败。结合全县教育教学实际,该县教育局反复酝酿和修改,终于制定出了涵盖各方面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年实施意见》,21项管理细则迅速发到了各级学校。按照规定,各中小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精心设计学科教学,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中讲规范、求效果,渗透素质教育意识,实现精讲精练,每个教学细节都做到最好;教研室则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作用,组织各学科教研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全县中小学校,查计划、查备课、查作业、听评课,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针对每个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切实帮助改进提高。同时,该县还完善教学质量定期检测发布制度,由县统一命题,每学期分年级进行抽测,几年来,共对48所初中,335所小学的每一个年级都进行了质量抽测,对抽测结果拟写了分析报告,及时查出日常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和纰漏,增强了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成为教育发展的“软肋”,该县教育局在提升师资水平上大做文章。在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2004年以来,每年都要从全省高校毕业生双选会上招贤纳士,引进人才。几年间,先后从河北师大等高校引进优秀大本毕业生623名,分配大中专毕业生1570名,全部充实到了教学一线。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该县教育局在全市率先推行教师“一评三考”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师德素养、专业水平等4个方面l 6项内容的量化考评,将考评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业绩奖惩挂钩: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强化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培训,几年来,通过集中辅导、校内培训等方式,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00多期(次),培训教师2万余人次,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广府北街小学英语教师李燕霞参加工作时,教学业务很不熟练,经过几年的学习培训,在全县青年教师英语讲课赛中,取得了第一名,代表永年参加了邯郸市英语讲课赛,并荣获了一等奖。
深化改革,引来劲风催征帆
在强化日常教学管理的同时,该县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强劲动力和重要补充。结合实施“教育质量年”、“教育管理年”等,该县教育局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首先,从机关和各级校长着手,推行了竞争上岗、全员轮岗制、一岗双责制和校长兼课制,撤消了6个区片工作组,完成了10多个正校级岗位、21个副校级岗位的轮岗工作,取消了总校的专职干事,将局机关、局直单位的151名富余人员充实到了教学一线。基层校长精力集中向教学倾斜,除干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外,还要负责一门学科的教研工作,副校长必须兼任一门课程。目前,全县310名校级干部中,除正职以外,全都执起了教鞭,许多人还担任了主科教学任务,成了学科带头人。
龙头起舞,龙身腾飞。在各级校长的带动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得到落实,新一轮的教学热悄然兴起,课程改革、校本教研、教学科研、送教下乡等活动在全县有声有色地开展。每年暑假,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班子领导、骨干教师2000多人都要参加全县组织的集中培训,定期参加省、市组织的单科培训,推进了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使课改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的导向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几年来,教研室牵头组织承担的省市级课题达45项,结题30项,发表论文1780篇,161篇获省、市级奖励,先后47次派教研员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计会,26次召开提高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研讨会,选派1200多名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评选活动,共有211人(次)获得了省、市国家级奖励。在2006年全国青年数学教师说课选拔赛中,该县城南实验中学教师王俊峰,一路过关斩将,由永年县到邯郸市都勇夺第一,在全省比赛中又独占鳌头,荣获省一等奖,最后参加国家级说课赛评比,又获国家级二等奖。
此外,该县还充分发挥城镇学校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先后组织全县各学科带头人及城区一实、二实、实小等学校的优秀教师,送教到山区、边区和教育教学工作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广大基层教师足不出户,实现了与优秀教师的面对面互动交流。并发挥城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优势,多次组织开展现场会和教学观摩活动,把一些先进理念和方法推广到各个基层学校。
众志成城 做好教育大文章
在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征途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配合成为教育事业超常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2004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永年教育发展十年规划》,对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全面指导。2005年县委七届五次全会又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兴县战略的意见》,再次明确了永年教育发展蓝图,县主要领导多次过问教育工作,每年都要出席教育表彰大会,人大、政协经常组织代表委员到学校调研指导,新任县委书记边飞到任不久,就听取了教育工作汇报,深入到基层学校现场办公,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并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使教育工作者受到极大鼓舞;县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为学校办实事,解难题,特别对教育投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危房改革、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招生考试管理、资助特困生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县有30多所学校因得到县直有关部门的帮助,而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教育事业,河北永洋公司一次性出资20万元资助了16名贫困大学生,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实验小学,紫山特钢投资600万元建了第四实验小学,“贫困生资助工程”全面启动,2006年以来,社会各界筹集扶贫救助金91.21元,救助中小学生、贫困大学生637名……,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帮助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合力。
和着时代的节拍,永年教育走过了风风雨雨,展望未来,勇于创新的教育局一班人,将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系永年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