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训练,是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改变只重视阅读写作,轻视口语训练的现状,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法,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口语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6-02
在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在众多的能力培养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的网络化,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从现代社会来看,读和写是同等重要的。每个受教育的人都必须会谈、会写,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但是,让读和写过多地发挥作用,反而会减弱人的口语表达。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写起文章下笔千言,洋洋洒洒,而说起话来却理屈词穷,结结巴巴。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们运用自然语言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讷讷不能言”已是急需克服的缺陷。会说并且说得越来越好,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新课改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是何等的重要。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下面简介几种口语训练方法。
一、复述法
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表达与沟通,所以我们在学习语言时,一定要注意输入与输出这两条线。阅读对应着写作,听力对应着口语。写作和口语相对于阅读和听力是更高级别的层次,属于语言的输出。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和大量的输入,我国的中职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难提高。所以我们先推荐最基础的方法:复述,就是把读过、听过的语言材料重新叙述一遍。复述可分为三层:(1)详细复述(把原材料的内容原原本本地重述出来);(2)概要复述(类似作文中的缩写,把握整体,理清线索,舍枝去叶,反映原貌的轮廓);(3)扩展复述(对原材料作适当扩充,展开的叙述)。
这是口语训练的初级阶段,通过复述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逐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对于锻炼记忆力与阅读能力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使“听说读”的能力有普遍提高。
二、描述法
描述,是显示事物形状、再现某种场景的表达方式。描述能力是中职生的“短板”之一。在作文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很难描述“人、事、物”。究其原因,是因为当今时代下的孩子们,在工业社会的大环境下,习惯了不断向前进步的“先行目标模式”,上了小学之后升初中,之后再进入高中、大学,孩子们不断向目标前进,就忽略了生活中的细节。所以类似于“我难忘的一件事”这样的命题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头疼的。所以在描述能力的训练上尤其要重视师生交流,要让老师传达出来一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体会生命中的感动。
三、演讲法
口语表达训练的高级阶段可以尝试三分钟命题演讲,也可以设置一个口头小作文。所谓演讲,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传达出你所要传达的思想、观点、感悟。
所以,我们要求演讲力求口语化,其主题必须集中。演讲活动,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即兴演讲这样的环境下,给出一个命题,要迅速进行头脑风暴,思考相关的一切知识点。之后要迅速进行筛选,找出有用的部分,组织说话的结构,进而选择合适的用词来传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十分有益。
四、表演法
在讲到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表演法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事先安排学生排练,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添加台词和动作。在排练和表演过程,对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体验人物性格、心理,进一步领会作品主题思想都大有好处。
表演的内容,可以脱离书本,自编自导一些内容,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和提升组织能力和表达的机会。
五、讨论法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中,许多学生都习惯于翻阅参考书,老师课堂也根据教师用书的模式进行备课,这样及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也应该注重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善于运用讨论法。在讨论中老师既不要轻易下结论,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讨论法,就是要求对某一问题进行有理有据,有因有果的分析。这种方法对开拓学生思维有很大帮助。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多方面的信息交流中,收到最大的学习效益。
六、论辩法
我们在语文课上进行口语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西方的教育体系相比,中国的逻辑思维课程是缺失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的一大助力就是学习辩论。论辩,是一种即兴讲话的表达形式,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它的特点是,说什么、怎么说,完全由说话人临时据情酌定。这种表达形式有社会交际的实践价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我们的口语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口语反应的速度和效率,又要在没有任何文字材料凭借的情况下,即时准确地对所要说的意思作规范化的表达。这是口语训练的高级阶段。当然,为了降低训练的坡度,在训练初期,可采取近似带提纲、半脱稿方式的论辩,也是完全必要的。
辩论是双边活动,最少两人参加,单一方面是议论。双方的观点是对立的,或是或非,这样才有辩论的可能,否则就是谈判。只有合乎思维逻辑的辩论,才可能获胜,否则只能是诡辩。
这种辩论特有的要求,可以开阔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搜索的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开动脑筋,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发散思维。可以加强辩论团体之间的默契、团结协助能力,增加友谊。比较胆小的同学在辩论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在大众面前可以侃侃而谈。
其实从根本上讲,爱说话、会说话或不爱说话、不会说话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要想使每个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提高,就要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听和说的扎实训练。总之,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渗透,密切联系。加强口语训练有助于其他各项能力的共同提高。口语训练,把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善于寻找事物互相间的内在联系。这无疑地能培养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表达力,促进思维敏捷,发展智力。因此,改变那种只重视阅读写作,而忽视口语训练的状况,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责无旁贷。
【关键词】口语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6-02
在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在众多的能力培养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的网络化,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从现代社会来看,读和写是同等重要的。每个受教育的人都必须会谈、会写,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但是,让读和写过多地发挥作用,反而会减弱人的口语表达。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写起文章下笔千言,洋洋洒洒,而说起话来却理屈词穷,结结巴巴。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们运用自然语言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讷讷不能言”已是急需克服的缺陷。会说并且说得越来越好,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新课改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是何等的重要。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下面简介几种口语训练方法。
一、复述法
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表达与沟通,所以我们在学习语言时,一定要注意输入与输出这两条线。阅读对应着写作,听力对应着口语。写作和口语相对于阅读和听力是更高级别的层次,属于语言的输出。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和大量的输入,我国的中职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难提高。所以我们先推荐最基础的方法:复述,就是把读过、听过的语言材料重新叙述一遍。复述可分为三层:(1)详细复述(把原材料的内容原原本本地重述出来);(2)概要复述(类似作文中的缩写,把握整体,理清线索,舍枝去叶,反映原貌的轮廓);(3)扩展复述(对原材料作适当扩充,展开的叙述)。
这是口语训练的初级阶段,通过复述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逐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对于锻炼记忆力与阅读能力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使“听说读”的能力有普遍提高。
二、描述法
描述,是显示事物形状、再现某种场景的表达方式。描述能力是中职生的“短板”之一。在作文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很难描述“人、事、物”。究其原因,是因为当今时代下的孩子们,在工业社会的大环境下,习惯了不断向前进步的“先行目标模式”,上了小学之后升初中,之后再进入高中、大学,孩子们不断向目标前进,就忽略了生活中的细节。所以类似于“我难忘的一件事”这样的命题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头疼的。所以在描述能力的训练上尤其要重视师生交流,要让老师传达出来一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体会生命中的感动。
三、演讲法
口语表达训练的高级阶段可以尝试三分钟命题演讲,也可以设置一个口头小作文。所谓演讲,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传达出你所要传达的思想、观点、感悟。
所以,我们要求演讲力求口语化,其主题必须集中。演讲活动,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即兴演讲这样的环境下,给出一个命题,要迅速进行头脑风暴,思考相关的一切知识点。之后要迅速进行筛选,找出有用的部分,组织说话的结构,进而选择合适的用词来传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十分有益。
四、表演法
在讲到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表演法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事先安排学生排练,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添加台词和动作。在排练和表演过程,对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体验人物性格、心理,进一步领会作品主题思想都大有好处。
表演的内容,可以脱离书本,自编自导一些内容,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和提升组织能力和表达的机会。
五、讨论法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中,许多学生都习惯于翻阅参考书,老师课堂也根据教师用书的模式进行备课,这样及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也应该注重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善于运用讨论法。在讨论中老师既不要轻易下结论,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讨论法,就是要求对某一问题进行有理有据,有因有果的分析。这种方法对开拓学生思维有很大帮助。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多方面的信息交流中,收到最大的学习效益。
六、论辩法
我们在语文课上进行口语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西方的教育体系相比,中国的逻辑思维课程是缺失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的一大助力就是学习辩论。论辩,是一种即兴讲话的表达形式,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它的特点是,说什么、怎么说,完全由说话人临时据情酌定。这种表达形式有社会交际的实践价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我们的口语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口语反应的速度和效率,又要在没有任何文字材料凭借的情况下,即时准确地对所要说的意思作规范化的表达。这是口语训练的高级阶段。当然,为了降低训练的坡度,在训练初期,可采取近似带提纲、半脱稿方式的论辩,也是完全必要的。
辩论是双边活动,最少两人参加,单一方面是议论。双方的观点是对立的,或是或非,这样才有辩论的可能,否则就是谈判。只有合乎思维逻辑的辩论,才可能获胜,否则只能是诡辩。
这种辩论特有的要求,可以开阔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搜索的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开动脑筋,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发散思维。可以加强辩论团体之间的默契、团结协助能力,增加友谊。比较胆小的同学在辩论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在大众面前可以侃侃而谈。
其实从根本上讲,爱说话、会说话或不爱说话、不会说话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要想使每个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提高,就要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听和说的扎实训练。总之,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渗透,密切联系。加强口语训练有助于其他各项能力的共同提高。口语训练,把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善于寻找事物互相间的内在联系。这无疑地能培养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表达力,促进思维敏捷,发展智力。因此,改变那种只重视阅读写作,而忽视口语训练的状况,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