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批评观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ceg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回答李云雷采访中的提问时,洪子诚先生谈过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我在不同的学校演讲,总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为什么没有写路遥之外,还有为什么不写王朔,为什么没有写王小波。为什么?我也有点纳闷。”我是在多年之后才读到这段话,倘或当时有幸聆听洪子诚先生的演讲,我可能也会在提问环节问类似的问题。
  2009年博士毕业后到华东师大中文系教书,仿佛被莫可名状的力量所牵引,工作后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写的路遥,之后从韩寒开始写到王朔、王小波,基本上在洪子诚先生提到的这条延长线上。这条线索上的作家,一方面在当代文学史之中缺席或居于边缘,一方面在改革以来这三十多年成为青年读者热烈的阅读对象,一冷一热,一直持续到今天。对于这个脉络的作家,不能仅仅以痞子文学、大众文学之类来打发,比如王小波《万寿寺》叙述形式之精妙,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作家中,恐怕罕有匹敌。
  文学史总是分裂的,总有一些不容易放进去的作家,比如曾经的张爱玲与沈从文,回到文学史之后改写了文学史。这种“重返”自然不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如王德威先生近年来着力于文学史之中的“抒情传统”,背后有微言大义存焉。容我东施效颦,谈谈从王朔、王小波到韩寒,是否存在一条“反讽传统”。
  这几年來读书,凡是深受触动的,都或隐或显地围绕这个点展开。印象深刻的有特里林《诚与真》、卢卡奇《小说理论》、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海德格尔《尼采》、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尤其是读克尔凯郭尔,如受电击,像《论反讽概念》这样的著作,是在孤独的“个人”第一次出现在思想史的时刻,提前了一个半世纪写给“80后”的。
  在我个人看来,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一样,都是感时而生。学术研究有时如油田勘探,如果想有所成就,最关键的是站在历史能量翻涌的那个位置上。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越来越远离现实人生,慢慢变成陷落在核心期刊、课题项目、职称考核、表格填写的数字游戏。在这套烦琐的科层化规训下,我们渐渐遗忘了这个学科自诞生的那一刻的使命:中国现当代文学始终与现代化的中国血肉相连。
  没有什么预先的计划,我这几年来的研究始终围绕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展开,写了一些零散的文章。这批文章先后发表在《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今天》《天涯》等期刊。“反讽”是克尔凯郭尔所谓的历史转折的第一步,也往往是新的文学出现的第一步。“反讽”无法重建什么,“反讽”是虚无,是历史尽头的剩余,是崩溃了的自由。这种自由在焚毁一切的同时也焚毁自身,叙述变成狂欢般地编织—拆解的自我游戏。怎么借助“反讽”对于陈词滥调的清洗,同时穿越“反讽”走向真正的共同体?这个问题我暂时没有找到答案。我只是注意到在我们这个喜剧时代,王朔、王小波、韩寒笔下的主人公始终在路上漂泊,他们回不去了,似乎也无处可逃。
  作为一个80后的文学批评者,我理解并且尊重老师辈的批评观。他们在自己的青春岁月,刚刚从一个梦魇般的共同体中挣脱出来。对于现实主义的怀疑,对于语言变革的热切,以及对于纯文学的追逐,都在回应着笼罩童年时的“文革”的浓重黑影。父辈的批评同样从“我”开始,但这个“我”带有普罗米修斯般的悲情与壮丽:“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文学批评之所以在80年代迎来了黄金年代,在于有着巨人般的关切。
  往昔的文学批评无疑是光荣的传统,不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故事。对于我这一代人而言,建基于“文学性”的普遍主义神话,已然暴露出内在的封闭。然而,这并不必然招致左翼批评。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要警惕左翼批评蜕变成丧失左翼真正精神内涵的辩护术。而且,文学批评固然应该向宏大的历史空间敞开,但不能被国家叙述所吞噬,不能成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的附庸。文学批评的第一要义是“形式批评”,这将既区隔开业余读者的读后感式批评,又区隔开其他学科过于自负的跨界批评。同时,文学批评在“形式批评”的基础上反思“形式”的历史性,通过语言、情节与叙述形式的分析,进入到社会历史分析。
  我所理解的这种批评的使命,一言以蔽之,即是通过文学,重建个人与共同体的关联。为共同体而奋斗的文学批评,让我们彼此理解、互相关联,真实地生活在历史中的文学批评。在这个意义上,自己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新批评”+“福柯”,以我热爱的“细读”为基础,重新理解当代中国“主体”的治理技术,这套“主体”与“权力”的复杂纠缠,必然在这样或那样的叙述中显影。文学批评的意义感或正基于此,通过“形式分析”抵达“历史分析”,重新建立“文学”与“历史”的关联。身处于改革这又一个“大时代”,诚如别林斯基所说的,“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依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依赖自己的痛苦,也不依赖自己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
  责任编辑 赵 萌
其他文献
由于工作关系,我与文艺界的各色人等多有接触。  和文艺界的人打交道,需特别谨慎。搞文艺的人,都非常有个性,并且动不动就会不分时间场合锋利地表现出他的或她的尖锐的个性,而你还并不一定明白因为哪句话或哪个眼神触犯了他或她。  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我有个搞房地产的朋友,比较有钱。现今中国,如果经商,恰巧是搞房地产的,除了跳楼和跑路的之外,都相当有钱。  有一次饭局,避开众人,他悄悄问我:“能搞到凌老
期刊
一  正吃着饭,秀莲来了。秀莲瞥了一眼梅香的饭桌,一盘干蒸菜叶子,一碗蒜泥,她嘴巴一撇,很不屑的样子,说,就吃这个?梅香嘴巴里嚼着菜叶子,说,我就喜欢这一口。日子久了不吃,馋得慌。秀莲嘴巴又一撇,啧啧了两声,屁股一抬,上了炕,我呀,八辈子不吃也不馋。梅香吃的菜叶子是前几天大闺女回来时攒下的。两个闺女和她爹一个样,都喜大油水,鸡呀鱼呀,硬是吃不够。菜呢,最爱芹菜。芹菜炒肉丝,或把芹菜切成段,在开水里
期刊
马丽梅电话中对王晓玲说,我快挺不住了。  迎着残阳,齐小棋打远就瞧见马丽梅影影绰绰隐现于一团黄晕的光线里。嫂子,我看你像个女神,光芒照遍我们,怎么就挺不住了?齐小棋两臂抱着几个矿泉水瓶子,打趣马丽梅。马丽梅扑扑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轻叹了一声,你说怪不?这几天,天天梦见我去中考,一进考场,腿就软,啥也不会,看那卷子,脑袋刷地一下就空白了。齐小棋与王晓玲嘿嘿乐了。王晓玲微喘,嫂子,肯定是心有所想,
期刊
中午,沙迪尔感觉肚子有一点饿了,他就解下腰巾,从里面拿出一块馕和两块油炸鱼块,坐在一棵横卧在地上的胡杨上,一口馕一口鱼块再一口水。鱼块是昨天上午打的一条三四公斤的大鱼,老婆用油炸了,就当今天的午饭了。他本来不想带馕的,可是老婆说,几天了,才打了一条大鱼,你一个人把鱼块吃完了,别人就得吃馕。老婆说的没错,谁不知道鱼好吃,可哪有那么多的鱼呀?大家都掺着吃,不饿肚子就已经很好了。  现在海子(湖泊)里大
期刊
傍晚,在一个规模不大的快餐店里,总共有三个食客: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还有我。或许是因为食客不多的缘故,餐厅里的照明灯没有完全打开,所以显得有些昏暗。我坐在一个靠窗的角落里独自小酌,年轻人则手捧一碗炸酱面,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与老人相邻。  我发现年轻人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面上,因为他眼睛的余光,一刻都未离开过老人放在桌边的手机。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当那个老人再次侧身点烟的时候,年轻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
期刊
一、保 卫  村里人都叫保卫哑巴,保卫心里不平。  保卫并不是生下来就哑,那会子他都两岁了,差不多就要开口说话,突然半夜起了高烧,他娘抱着他去找神婆子。神婆子拎着钉被子用的大针,手心脚心乱扎了一通,烧倒是退了,保卫却不会说话了,只会呜呜哇哇地叫。叫的啥意思,只有他娘一个人明白。他爹不喜欢,他也就不跟他爹搭腔,呜哇叫只是向着娘。村里人就叫他小哑巴。保卫长大了,就去掉那个“小”字,单叫哑巴。  保卫心
期刊
2015年劳动节期间,央视推出的8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过程中,幕后匠人的故事,从不同的环境再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的生动故事。除了反映中国航天、船舶、高铁等现代制造之外,还将目光投向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宣纸工匠。于是,周东红出现在镜头之中。  一双超凡的手  在世界藝术之林中,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最能体现汉民族文化精髓的艺术门类之一,而这两种艺术门类无不与宣
期刊
程圣野不知自己在那棵枣树下坐了多久,才扛着行李,一步步走向自家小院儿。正北三间瓦房,瓦楞上长着茅草,红砖的院墙倒了一半。他一跨进家门,就听见白鹅“嘎嘎”叫起来。白颂正在檐下收拾棉桃,朝鹅骂一句,鹅便停住了叫声。  程圣野走进屋,女人端进洗脸水来。他放下行李,洗了手脸,看饭菜已经收拾好。女人从昨天的电话中知道他要回来,做了他最爱吃的糖醋里脊和干煸豆角。女人不吃,站在旁边问:“你还专门往家跑一趟?” 
期刊
当下以高校为背景的小说很多,大多数小说不敢直面现实中的问题,或许只是就某些阴暗面打些擦边球,陷入隔靴搔痒的乏味境地。在我看来,如果隐喻式的遮遮掩掩言不及义,反倒不如直陈积弊动人心魄。年轻的夏麦,带着蓬勃的锐气,以女博士的视角,直击痛点,酣畅淋漓。我想,拥有一些高校研究经历的读者,读之更是低眉顿首,深有会意。  翻读这篇《猎鹿游戏》,便可窥探到一些阴暗的侧面,跟社会“潜规则”如出一辙。在校园越来越社
期刊
掩卷,不禁莞尔。  《安徽文学》是一本敢抢吃螃蟹的刊物,就我的涉猎而言,尚未看到哪一家文学期刊如此大胆,倾力推介某一位作者的同时,又不遗余力地抨击该作者的作品。用砸招牌的手段来吸引看客,吃这只螃蟹,必得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安徽文学》做到了,正如它对这个栏目的定位:建构咏叹者、批判者和读者三重审判的文学审美体系。这简直是一个类于乌托邦的宏大想象,得益于编者的魄力和勇气,以及险中求胜的缜密心思。  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