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回答李云雷采访中的提问时,洪子诚先生谈过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我在不同的学校演讲,总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为什么没有写路遥之外,还有为什么不写王朔,为什么没有写王小波。为什么?我也有点纳闷。”我是在多年之后才读到这段话,倘或当时有幸聆听洪子诚先生的演讲,我可能也会在提问环节问类似的问题。
2009年博士毕业后到华东师大中文系教书,仿佛被莫可名状的力量所牵引,工作后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写的路遥,之后从韩寒开始写到王朔、王小波,基本上在洪子诚先生提到的这条延长线上。这条线索上的作家,一方面在当代文学史之中缺席或居于边缘,一方面在改革以来这三十多年成为青年读者热烈的阅读对象,一冷一热,一直持续到今天。对于这个脉络的作家,不能仅仅以痞子文学、大众文学之类来打发,比如王小波《万寿寺》叙述形式之精妙,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作家中,恐怕罕有匹敌。
文学史总是分裂的,总有一些不容易放进去的作家,比如曾经的张爱玲与沈从文,回到文学史之后改写了文学史。这种“重返”自然不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如王德威先生近年来着力于文学史之中的“抒情传统”,背后有微言大义存焉。容我东施效颦,谈谈从王朔、王小波到韩寒,是否存在一条“反讽传统”。
这几年來读书,凡是深受触动的,都或隐或显地围绕这个点展开。印象深刻的有特里林《诚与真》、卢卡奇《小说理论》、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海德格尔《尼采》、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尤其是读克尔凯郭尔,如受电击,像《论反讽概念》这样的著作,是在孤独的“个人”第一次出现在思想史的时刻,提前了一个半世纪写给“80后”的。
在我个人看来,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一样,都是感时而生。学术研究有时如油田勘探,如果想有所成就,最关键的是站在历史能量翻涌的那个位置上。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越来越远离现实人生,慢慢变成陷落在核心期刊、课题项目、职称考核、表格填写的数字游戏。在这套烦琐的科层化规训下,我们渐渐遗忘了这个学科自诞生的那一刻的使命:中国现当代文学始终与现代化的中国血肉相连。
没有什么预先的计划,我这几年来的研究始终围绕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展开,写了一些零散的文章。这批文章先后发表在《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今天》《天涯》等期刊。“反讽”是克尔凯郭尔所谓的历史转折的第一步,也往往是新的文学出现的第一步。“反讽”无法重建什么,“反讽”是虚无,是历史尽头的剩余,是崩溃了的自由。这种自由在焚毁一切的同时也焚毁自身,叙述变成狂欢般地编织—拆解的自我游戏。怎么借助“反讽”对于陈词滥调的清洗,同时穿越“反讽”走向真正的共同体?这个问题我暂时没有找到答案。我只是注意到在我们这个喜剧时代,王朔、王小波、韩寒笔下的主人公始终在路上漂泊,他们回不去了,似乎也无处可逃。
作为一个80后的文学批评者,我理解并且尊重老师辈的批评观。他们在自己的青春岁月,刚刚从一个梦魇般的共同体中挣脱出来。对于现实主义的怀疑,对于语言变革的热切,以及对于纯文学的追逐,都在回应着笼罩童年时的“文革”的浓重黑影。父辈的批评同样从“我”开始,但这个“我”带有普罗米修斯般的悲情与壮丽:“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文学批评之所以在80年代迎来了黄金年代,在于有着巨人般的关切。
往昔的文学批评无疑是光荣的传统,不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故事。对于我这一代人而言,建基于“文学性”的普遍主义神话,已然暴露出内在的封闭。然而,这并不必然招致左翼批评。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要警惕左翼批评蜕变成丧失左翼真正精神内涵的辩护术。而且,文学批评固然应该向宏大的历史空间敞开,但不能被国家叙述所吞噬,不能成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的附庸。文学批评的第一要义是“形式批评”,这将既区隔开业余读者的读后感式批评,又区隔开其他学科过于自负的跨界批评。同时,文学批评在“形式批评”的基础上反思“形式”的历史性,通过语言、情节与叙述形式的分析,进入到社会历史分析。
我所理解的这种批评的使命,一言以蔽之,即是通过文学,重建个人与共同体的关联。为共同体而奋斗的文学批评,让我们彼此理解、互相关联,真实地生活在历史中的文学批评。在这个意义上,自己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新批评”+“福柯”,以我热爱的“细读”为基础,重新理解当代中国“主体”的治理技术,这套“主体”与“权力”的复杂纠缠,必然在这样或那样的叙述中显影。文学批评的意义感或正基于此,通过“形式分析”抵达“历史分析”,重新建立“文学”与“历史”的关联。身处于改革这又一个“大时代”,诚如别林斯基所说的,“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依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依赖自己的痛苦,也不依赖自己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
责任编辑 赵 萌
2009年博士毕业后到华东师大中文系教书,仿佛被莫可名状的力量所牵引,工作后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写的路遥,之后从韩寒开始写到王朔、王小波,基本上在洪子诚先生提到的这条延长线上。这条线索上的作家,一方面在当代文学史之中缺席或居于边缘,一方面在改革以来这三十多年成为青年读者热烈的阅读对象,一冷一热,一直持续到今天。对于这个脉络的作家,不能仅仅以痞子文学、大众文学之类来打发,比如王小波《万寿寺》叙述形式之精妙,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作家中,恐怕罕有匹敌。
文学史总是分裂的,总有一些不容易放进去的作家,比如曾经的张爱玲与沈从文,回到文学史之后改写了文学史。这种“重返”自然不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如王德威先生近年来着力于文学史之中的“抒情传统”,背后有微言大义存焉。容我东施效颦,谈谈从王朔、王小波到韩寒,是否存在一条“反讽传统”。
这几年來读书,凡是深受触动的,都或隐或显地围绕这个点展开。印象深刻的有特里林《诚与真》、卢卡奇《小说理论》、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海德格尔《尼采》、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尤其是读克尔凯郭尔,如受电击,像《论反讽概念》这样的著作,是在孤独的“个人”第一次出现在思想史的时刻,提前了一个半世纪写给“80后”的。
在我个人看来,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一样,都是感时而生。学术研究有时如油田勘探,如果想有所成就,最关键的是站在历史能量翻涌的那个位置上。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越来越远离现实人生,慢慢变成陷落在核心期刊、课题项目、职称考核、表格填写的数字游戏。在这套烦琐的科层化规训下,我们渐渐遗忘了这个学科自诞生的那一刻的使命:中国现当代文学始终与现代化的中国血肉相连。
没有什么预先的计划,我这几年来的研究始终围绕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展开,写了一些零散的文章。这批文章先后发表在《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今天》《天涯》等期刊。“反讽”是克尔凯郭尔所谓的历史转折的第一步,也往往是新的文学出现的第一步。“反讽”无法重建什么,“反讽”是虚无,是历史尽头的剩余,是崩溃了的自由。这种自由在焚毁一切的同时也焚毁自身,叙述变成狂欢般地编织—拆解的自我游戏。怎么借助“反讽”对于陈词滥调的清洗,同时穿越“反讽”走向真正的共同体?这个问题我暂时没有找到答案。我只是注意到在我们这个喜剧时代,王朔、王小波、韩寒笔下的主人公始终在路上漂泊,他们回不去了,似乎也无处可逃。
作为一个80后的文学批评者,我理解并且尊重老师辈的批评观。他们在自己的青春岁月,刚刚从一个梦魇般的共同体中挣脱出来。对于现实主义的怀疑,对于语言变革的热切,以及对于纯文学的追逐,都在回应着笼罩童年时的“文革”的浓重黑影。父辈的批评同样从“我”开始,但这个“我”带有普罗米修斯般的悲情与壮丽:“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文学批评之所以在80年代迎来了黄金年代,在于有着巨人般的关切。
往昔的文学批评无疑是光荣的传统,不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故事。对于我这一代人而言,建基于“文学性”的普遍主义神话,已然暴露出内在的封闭。然而,这并不必然招致左翼批评。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要警惕左翼批评蜕变成丧失左翼真正精神内涵的辩护术。而且,文学批评固然应该向宏大的历史空间敞开,但不能被国家叙述所吞噬,不能成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的附庸。文学批评的第一要义是“形式批评”,这将既区隔开业余读者的读后感式批评,又区隔开其他学科过于自负的跨界批评。同时,文学批评在“形式批评”的基础上反思“形式”的历史性,通过语言、情节与叙述形式的分析,进入到社会历史分析。
我所理解的这种批评的使命,一言以蔽之,即是通过文学,重建个人与共同体的关联。为共同体而奋斗的文学批评,让我们彼此理解、互相关联,真实地生活在历史中的文学批评。在这个意义上,自己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新批评”+“福柯”,以我热爱的“细读”为基础,重新理解当代中国“主体”的治理技术,这套“主体”与“权力”的复杂纠缠,必然在这样或那样的叙述中显影。文学批评的意义感或正基于此,通过“形式分析”抵达“历史分析”,重新建立“文学”与“历史”的关联。身处于改革这又一个“大时代”,诚如别林斯基所说的,“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依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依赖自己的痛苦,也不依赖自己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
责任编辑 赵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