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活活累死
“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货,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
1863年,一位叫玛丽·安沃克利的英国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多小时后因病死亡,伦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了这一骇人的事实,大家的标题出奇的一致:《一个人活活累死》。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标题竟然依然适用!
“过劳死”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的日本,二三十年的时间,竟然已经让所有人耳熟能详,因为这是一个所有人都会面对的问题。
看看最近发生的例子吧:
今年4月曾经报道过的重庆人力三轮车夫辛苦蹬车,晚上也没回家,而是在三轮车后座上“睡着”了。次日清晨,被人在街头发现时,他再也没有醒来,一天所挣的近百元零钞还在口袋里。
4月12日晚,浙江云和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魏剑明到办公室加班后再也没能走出来;此前,浙江温州市龙湾区建设局副局长娄爱亮、浙江仙居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吴天红均因工作过度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英年早逝……
地位不同,境况却一样:连续加班加点地工作。
在效率就是生命的大时代中,人们以“工作奴隶”的形象出现在职场,为了成绩,为了加薪,为了保住工作岗位,每个人都在拼命。累死一个人对家庭而言是重于泰山,而对企业和用人单位不过是轻于鸿毛,但一个人被累死的影响却不应至于此。
压力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动力的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它也会压抑和改变人的本性。诸多生活压力,让男人们每天十几个小时在外,三五个小时在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机器;而诸多就业歧视与潜在的失业危机逼迫着女人忙得不像女人。我们干着工作,加着班,劳碌之外很少能想到生活本来的颜色。今天,我们认真审视因劳累一个个倒下的生命,体味着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下的挣扎。面对死亡的最大意义也许在于:不论你是什么身份,为了我们自己和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从现在开始努力!
(《都市文化报》)
“富不过三代”
非中国独有
英国小伙子胡润所有的《胡润百富》杂志在上海发布了一个有意思的榜单。榜单显示,“富不过三代”并非中国特色,全球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穷孙子”问题。
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了。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中国青年报》)
城市生育目的悄然变化
零点调查日前发布对上海等6大城市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丁克”倾向正在减退,仅1.5%居民明确表示不愿意生育子女。而2002年的相关调查显示,当年城乡居民中不愿生育子女者比例约为4.5%。数据同时显示,人们生育目的也在悄然发在着变化,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不再占有主导地位。为了“增添家庭乐趣”而生育孩子的比例上升至24.8%,城市居民中该比例更是高达30.4%。
(《劳动报》)
我国科技资源
重复浪费严重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日前在四川给科技干部举行讲座时指出,我国科技资源重复浪费严重。
他举例说,某种卫星接收站,美国只建设了16座就足够使用,而中国两年前就已有30座,仅北京就有8座,更可怕的是,今后我国还可能再建50座。他指出,由于能够合理规划科技资源,发达国家的大型科学实验设备利用率比我国高5倍到6倍。
(《中国青年报》)
人体内细胞90%是细菌
人类一直将自己视为万物之灵,完全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但基因专家近日说,在研究了人体内几百种不同细菌的DNA后,他们发现我们也不完全是人,而是共生生物。
科学家说,细菌对我们人体的一些重要功能(如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我们也许应将自己视为共生生物,通过相互依赖获得生存。
曾在“基因组研究所”工作的分子生物学家史蒂文·吉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多少有些像一个由细菌和人类细胞组成的混合体,有人估计,在人体内的细胞中,90%是细菌。”
目前在纽约州立大学工作的吉尔表示:“我们完全依赖这些微生物群体,一旦这个群体的构成出现变化,我们就可能在新陈代谢上出现问题,可能还会患上一些疾病,如发炎性肠炎。”科学家说,人类粪便的50%或更多是由内脏里的细菌构成。在人出生后不久,细菌就开始占据人体内的肠器官,在成人体内有100万亿个细菌,属于1000多个不同的种类。
(《北京晚报》)
绿树鲜花果实
你在山坡上种下一株小树苗。你在想象,几年以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子?A.结满果实的树;B.开满美丽花朵的树;C.已经枯死了;D.只是一棵树而已。
选A你的物质欲望强烈,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你认为如果无法马上看到利益的话,那么努力就会是一件极其无聊的事。你的这种个性在财产的累积上也显露无遗,没有长远计划,而只顾谋取眼前的利益。
选B属于重视美感和情调的唯美派。你的物质欲望不太强烈,也不贪婪,对自己财产的多少不大关心。所以,你比较容易累积自己的财富,够用就好。
选C凡事都是凭直觉行动,从不理会别人的意见。所有的事情都是独断专行,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你有很强烈的金钱欲望,又不是苦干实干的努力型,喜欢追求不切实际的虚幻梦想。
选D你的平衡感相当好,面包、鲜花都要追求。不挥霍,即使心里非常喜欢一件东西,你还是会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荷包,量力而为。凡事你都周详计划,稳扎稳打,决不做冒险和没有把握的事。
(《现代家庭报·家庭医院》)
建筑业事故频发
有五大原因
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针对全国建筑业重大伤亡事故多发情况发出通报。通报说,今年5月,全国建筑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13起,共造成51人死亡,同比分别上升18.2%和34.2%。
通报分析了事故多发的五个主要原因:建设工程各方的主体安全责任不落实;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问题突出;违章作业现象严重;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到位,一些建设工程游离于主管部门监管范围之外;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技能。
(《健康报》)
职业妙喻
会计师:他们知道所有东西的成本,却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考古学家:他们的事业建立在废墟上。
建筑师:他们总是能做出最漂亮的建筑模型,也能做出最糟糕的真实建筑。
银行家: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会把伞借给你;当天下雨时,他们会要求你把伞还给他们。
顾问:他们从你的手腕上把表摘下来,然后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现在几点了。
经济学家:他们明天就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昨天预言的事在今天并没有发生。
编辑: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分清楚哪些是糠,哪些是谷子,然后再将糠变成铅字。
新闻记者:他们用一半的时间对他们知道的事实保持沉默,用另一半的时间去报道那些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
律师:他们写出一篇含有一万字的文件,然后告诉你这仅仅是“摘要”。
现代派画家: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再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
哲学家: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不过好在最终他们总能弄清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教授:他们不停地教导别人,除非他们睡着了。
软件工程师:他们以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去解决一个你还没有发现的问题。
心理学家:你的老婆把所有的烦恼向你倾诉,不用付任何费用;然后你再花钱将这些烦恼向心理学家倾诉。
社会学家:当一个美女走进房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会盯着她,而这时候,社会学家则盯着每一个人。
(《老人报》)
“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货,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
1863年,一位叫玛丽·安沃克利的英国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多小时后因病死亡,伦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了这一骇人的事实,大家的标题出奇的一致:《一个人活活累死》。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标题竟然依然适用!
“过劳死”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的日本,二三十年的时间,竟然已经让所有人耳熟能详,因为这是一个所有人都会面对的问题。
看看最近发生的例子吧:
今年4月曾经报道过的重庆人力三轮车夫辛苦蹬车,晚上也没回家,而是在三轮车后座上“睡着”了。次日清晨,被人在街头发现时,他再也没有醒来,一天所挣的近百元零钞还在口袋里。
4月12日晚,浙江云和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魏剑明到办公室加班后再也没能走出来;此前,浙江温州市龙湾区建设局副局长娄爱亮、浙江仙居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吴天红均因工作过度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英年早逝……
地位不同,境况却一样:连续加班加点地工作。
在效率就是生命的大时代中,人们以“工作奴隶”的形象出现在职场,为了成绩,为了加薪,为了保住工作岗位,每个人都在拼命。累死一个人对家庭而言是重于泰山,而对企业和用人单位不过是轻于鸿毛,但一个人被累死的影响却不应至于此。
压力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动力的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它也会压抑和改变人的本性。诸多生活压力,让男人们每天十几个小时在外,三五个小时在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机器;而诸多就业歧视与潜在的失业危机逼迫着女人忙得不像女人。我们干着工作,加着班,劳碌之外很少能想到生活本来的颜色。今天,我们认真审视因劳累一个个倒下的生命,体味着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下的挣扎。面对死亡的最大意义也许在于:不论你是什么身份,为了我们自己和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从现在开始努力!
(《都市文化报》)
“富不过三代”
非中国独有
英国小伙子胡润所有的《胡润百富》杂志在上海发布了一个有意思的榜单。榜单显示,“富不过三代”并非中国特色,全球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穷孙子”问题。
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了。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中国青年报》)
城市生育目的悄然变化
零点调查日前发布对上海等6大城市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丁克”倾向正在减退,仅1.5%居民明确表示不愿意生育子女。而2002年的相关调查显示,当年城乡居民中不愿生育子女者比例约为4.5%。数据同时显示,人们生育目的也在悄然发在着变化,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不再占有主导地位。为了“增添家庭乐趣”而生育孩子的比例上升至24.8%,城市居民中该比例更是高达30.4%。
(《劳动报》)
我国科技资源
重复浪费严重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日前在四川给科技干部举行讲座时指出,我国科技资源重复浪费严重。
他举例说,某种卫星接收站,美国只建设了16座就足够使用,而中国两年前就已有30座,仅北京就有8座,更可怕的是,今后我国还可能再建50座。他指出,由于能够合理规划科技资源,发达国家的大型科学实验设备利用率比我国高5倍到6倍。
(《中国青年报》)
人体内细胞90%是细菌
人类一直将自己视为万物之灵,完全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但基因专家近日说,在研究了人体内几百种不同细菌的DNA后,他们发现我们也不完全是人,而是共生生物。
科学家说,细菌对我们人体的一些重要功能(如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我们也许应将自己视为共生生物,通过相互依赖获得生存。
曾在“基因组研究所”工作的分子生物学家史蒂文·吉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多少有些像一个由细菌和人类细胞组成的混合体,有人估计,在人体内的细胞中,90%是细菌。”
目前在纽约州立大学工作的吉尔表示:“我们完全依赖这些微生物群体,一旦这个群体的构成出现变化,我们就可能在新陈代谢上出现问题,可能还会患上一些疾病,如发炎性肠炎。”科学家说,人类粪便的50%或更多是由内脏里的细菌构成。在人出生后不久,细菌就开始占据人体内的肠器官,在成人体内有100万亿个细菌,属于1000多个不同的种类。
(《北京晚报》)
绿树鲜花果实
你在山坡上种下一株小树苗。你在想象,几年以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子?A.结满果实的树;B.开满美丽花朵的树;C.已经枯死了;D.只是一棵树而已。
选A你的物质欲望强烈,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你认为如果无法马上看到利益的话,那么努力就会是一件极其无聊的事。你的这种个性在财产的累积上也显露无遗,没有长远计划,而只顾谋取眼前的利益。
选B属于重视美感和情调的唯美派。你的物质欲望不太强烈,也不贪婪,对自己财产的多少不大关心。所以,你比较容易累积自己的财富,够用就好。
选C凡事都是凭直觉行动,从不理会别人的意见。所有的事情都是独断专行,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你有很强烈的金钱欲望,又不是苦干实干的努力型,喜欢追求不切实际的虚幻梦想。
选D你的平衡感相当好,面包、鲜花都要追求。不挥霍,即使心里非常喜欢一件东西,你还是会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荷包,量力而为。凡事你都周详计划,稳扎稳打,决不做冒险和没有把握的事。
(《现代家庭报·家庭医院》)
建筑业事故频发
有五大原因
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针对全国建筑业重大伤亡事故多发情况发出通报。通报说,今年5月,全国建筑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13起,共造成51人死亡,同比分别上升18.2%和34.2%。
通报分析了事故多发的五个主要原因:建设工程各方的主体安全责任不落实;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问题突出;违章作业现象严重;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到位,一些建设工程游离于主管部门监管范围之外;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技能。
(《健康报》)
职业妙喻
会计师:他们知道所有东西的成本,却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考古学家:他们的事业建立在废墟上。
建筑师:他们总是能做出最漂亮的建筑模型,也能做出最糟糕的真实建筑。
银行家: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会把伞借给你;当天下雨时,他们会要求你把伞还给他们。
顾问:他们从你的手腕上把表摘下来,然后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现在几点了。
经济学家:他们明天就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昨天预言的事在今天并没有发生。
编辑: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分清楚哪些是糠,哪些是谷子,然后再将糠变成铅字。
新闻记者:他们用一半的时间对他们知道的事实保持沉默,用另一半的时间去报道那些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
律师:他们写出一篇含有一万字的文件,然后告诉你这仅仅是“摘要”。
现代派画家: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再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
哲学家: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不过好在最终他们总能弄清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教授:他们不停地教导别人,除非他们睡着了。
软件工程师:他们以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去解决一个你还没有发现的问题。
心理学家:你的老婆把所有的烦恼向你倾诉,不用付任何费用;然后你再花钱将这些烦恼向心理学家倾诉。
社会学家:当一个美女走进房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会盯着她,而这时候,社会学家则盯着每一个人。
(《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