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白姑”:傈僳族指树仪式的田野调查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傈僳语“尼白姑”意为指树仪式,仪式为每位祖先的亡灵指定一棵树作为守护,将亡灵送达祖先灵魂栖息地,使之登上家堂享受后人供奉,并庇佑家人.仪式分为召集诸神祭祀亡灵、送达祖界指定祖先树及登上家堂成为“憋扒”等步骤.“尼白姑”是人类学的过渡仪式,旨在实现亡灵从“尼白”升格为“憋扒”,仪式过程是傈僳族生活史诗的展演,是傈僳先民祈福和美好愿望的表达,仪式发挥了人生终极关怀的杜会功能,亦是傈僳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他文献
真谛与玄奘之学关于“境相”的理论差别十分大,这主要表现在“外在结构”和“所用术语”的巨大分歧.然而,两学在“内在理论结构”上对于“所缘和境相”定义和划分的差别上却
陶弘景作于南齐永元元年(499)的 《授陆敬游十赉文》,是十分特别的宗教文学作品,其文体主要渊源于《册魏公九锡文》,但也有道教内部的仙文脉络,主要的思想依据是模仿人世的天
从田野调查和日志资料整理发现箐口村存在频繁的祭祀活动,以大牲畜特别是牛为牺牲的祭祀是箐口村有代表性的祭祀活动.从经济学视角看,牛充任牺牲的祭祀行为对当地人而言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