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转基因食品到核电站,科研人员和设计者无论是从个人名利欲望还是世界大同理想出发,都从理论上想方设法地去证实其可行性与安全性。但这种“安全性”仅仅是假设在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就是没有地震海啸,也没有员工疏忽,更没有偷工减料和贪污腐败,但世界从来就不是真空的,一旦出了问题,可不是几个核专家就可以负得了责任的。
2011年3月15日,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了当选首相不到一年时间的菅直人心上,从来没有哪一任首相面临过如此艰难的抉择,它关乎日本国家与国民的未来。
日本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点,面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可能加重的局面,日本首相菅直人发布了告国民书,要求核电站附近居民避难。孚若斯特·沙利文国际咨询公司的能源部门咨询经理曹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此刻的菅直人面临两难的选择:封堆,则福岛会变成切尔诺贝利一般的死城无人区,日本从地理上被拦腰截断,经济随之瘫痪,将面临沦为“二流国家”的危险;但若不封堆,一旦放射物大量外泄,则首都东京及附近经济圈(占日本经济80%)不保,经济面临崩溃。”但频繁换人的日本朝野,缺乏富有经验和领导力的首相,菅直人始终犹豫不决。
核电站一度是日本引以为自豪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危机国民的潘多拉之盒。
日本缘何痴迷核电?
此次核事故发生之后,本是到日本负责救援的美国航空母舰为了躲避核泄漏而离开。军事专家宋晓军觉得,作为盟友,美国航母如此“贪生怕死”的行为是不合适的。但宋晓军认为,日本民众对于美国核动力战舰驻日本来就很反感,因为美国核动力潜艇曾3次在日本海域发生核泄漏。“日本民众对‘核’是十分敏感的,日语中不管泄漏还是核弹爆炸都称为‘原爆’,很多日本动漫中也有这种描述。”毕竟,那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弹攻击的国家。
目前,日本拥有核电站55座,仅次于美国的104座和法国的59座,核能发电量占全国电力供应的约30%。但惊人的是,根据文化学者裴钰在微博中公布的计算数据:日本的核电站密度却是世界第一的,美国平均9万平方公里有1座核电站,但日本每0.67万平方公里内就有1座核电站,按照日本这个核电站密度计算,北京市就会拥有2座,香港会有6座,广东省会有26座,中国会有1400座!
而且,日本意欲增建14座核电站的计划在日本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曹寅对本刊记者说:“日本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应该用核能,整个国家就处于地震带上面,而且经历过东京大地震、坂神大地震等地震灾害。发展核能是非常不理智的决定。”那么问题来了,深受“核之害”而对“核”如此敏感的日本人,为何会接受那么高密度的核电站呢?
首先,日本资源自给率低,考虑到核能不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有利,日本开始发展核能。曹寅认为,在日本能够替代核能的能源是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主要进口自中东、印尼和澳大利亚,但由于价格始终处于波动状态,日本采用了成本看似较低的核能。另一方面,太阳能和风能占日本电力供应总量的比重不超过10%,并无法替代核能,这也是日本“核能狂飙突进”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企业的推动。曹寅提到,法国的核能比例占到了电力供应的70%,核电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法国的很多产业部门当中,像施耐德、阿尔斯通等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能部门,通过核电打造出了很多大企业,所以法国已然无法摆脱核电了。企业推动的因素同样存在于日本,福岛核电站属于日本三大电力公司之一的东京电力公司,规模占到日本全国电力行业的三分之一,也通过核电站赚了不少财富,所以一直是核电项目在日本的积极推动者。
那么,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混乱的东京电力公司
这是一家非常赚钱却非常混乱的公司。
曹寅介绍说:“福岛核电站使用的还是比较落后的沸水堆技术,冷却器只有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一旦出口或入口坏掉,冷却系统就瘫痪掉了。但现在还有压水堆、重水堆、轻水堆、先进沸水堆等很多先进技术,中国的核电站主要是压水堆为主。那么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前,冷却安全控制系统多是非能动的,要求人工灌注。但在切尔诺贝利故事之后,全球的绝大多数核电站都改建成了能动式的,就是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有冷却水自动灌注下来,就像抽水马桶一样,但这次出事的福岛核电站不是。这就是东京电力公司的问题,这种落后的设备该退役了,如果不退役,可以改建,为什么不改建?再有,东京电力公司之前就多次隐瞒一些小事故。”
一个小故事或许可以说明东电公司的管理混乱。核电站出事之后,曾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的仙谷由人打电话到东电公司应急办公室,想要了解第一手情况,仙谷觉得凭借自己的身份无论如何也能讨个说法出来。结果没等他说完问题,东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没好气地打断他说,要了解情况你打电话给服务热线吧。连内阁大臣都被吃闭门羹,这家公司的脾气果然不小。所以此次核电厂出事之后,日本民众始终怀疑东京电力公司隐瞒情况。连菅直人都大骂道:电视台都报道了,为什么东电公司在事故现场还不说呢?
确实,从理论上和设计上,核电站都应该是安全的,但是9.0级的大地震和海啸可能是核电站设计者所始料未及的。本次核事故发生之后,就有网友说,日本人向来被认为是极其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民族,为何会在核电站设计中忘记地震与海啸的因素呢?但实际上,比地震和海啸更无法预料到的,恐怕是人为的疏忽。
此次出事的福岛核电站2号机组,就是人为疏忽造成的。据身在大阪的本刊特约撰稿人桥本隆则介绍,14日,2号机组冷却装置注水泵停止注水,导致了水位下降,核燃料棒露出,如此重大的事故,就是因为东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作业时走神,忘记确认了注水泵的燃料量,燃料用完,注水泵才停止工作的。
但这个疏忽,绝不是一次偶然的事故,如果用平井宪夫的话来说,那可能就是日本核电厂工作现场的家常便饭。那么,平井宪夫是谁呢?
更混乱的日本核电厂
核事故发生后,台湾的每日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网站开始转载一位名叫平井宪夫的人所写的文章,身为曾经的核电厂技工、日本核事故调查委员会顾问以及日本核电劳工救济中心代表,他在文中揭露了日本多家电力公司属下核电站的内幕。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曾受到过质疑,但本刊日本特约撰稿人桥本隆则证实,该文发表于日本《朝日新闻》的纸质版。这位拥有20余年核电站现场监督工作经验的老人,因为受过100次以上的核辐射污染,于1997年1月因癌症去世,那些文字是他去世之前所写。
在1995年的坂神大地震时,平井宪夫看到被毁的新干线线路高架桥,混凝土里还夹着施工初期的定型木片,焊接处也乱七八糟,他就想到了他工作的核电站。他写道:“这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不用心,其实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太过于注重‘理论上的安全’了。”
平井宪夫写道,在他工作的日本核电厂里,铁丝掉进原子炉、工具掉进配管里卡住的事情屡见不鲜,因为“有真功夫的老师傅”太少了。“核电厂的设计蓝图,总是以技术顶尖的工人为前提的,但是很少有人问问,现场的人到底有没有这种能耐。”建筑商发现后,就把工程图尽量详细化,让对核电厂一无所知的年轻工人也能看懂。“这些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重大。”
福岛核电厂就发生过因为铁丝掉进原子炉,差点引发了席卷全球的大事故,但责任或许也不在于工人。平井宪夫介绍说,工人入场时要换防护服,最重要的是,在那畏惧核辐射污染的巨大心理压力和恐惧之下,肉眼凡胎之人谁能不出差错呢?
平井宪夫写道,大家都只知道美国的三哩岛和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但其实日本也发生过核安全事故。1991年在关西电力美滨核电厂,因为细小的配管破碎,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冷却水就差0.7秒就要泄漏到海水里了,那威力绝对不小于切尔诺贝利。幸好是个经验丰富的当机立断打开紧急冷却部件,才避免了一场灾祸。
真正令他担心的还有那些“被关闭”的废旧核电厂。他写道,为了防止生锈后坏死发生核泄漏,即便是机组停止发电,核电机组依然要导入水正常运转,零件老化了还要维修更换。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电力公司,会为那么已经不能发电赚钱的废核电厂花很多钱维护吗?
如今,日本的低级核废料存放在青森县的核废料基地,要管理300年;高级核废料要冷却30至50年,降温后再存放1万年。连日本的首相都更换得如此频繁,平井宪夫怀疑地问,300年后还有人管理它们吗?
平井宪夫还在文章中指出,日本政府缺乏中止一项错误政策的勇气。曾任日本原子力局局长的岛村武久曾在退休之后写了一本叫做《原子力讲义》的书,日本并非电力不足,只是不好意思拒绝美国,手上囤积了太多的铀等物质无法消化。
尽管这篇文章的很多内容备受争议,但它所传达的观念却是有警醒作用的,那就是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运营、废弃处理等等环节,的确都是按照理论上科学的方法和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但任何一个环节中任何一个工人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仅仅“理论上正确”是远远不够的。加之核电厂由商业化公司运营,迫于利润追求和商业竞争压力,日本核电厂的存在状况与安全性堪忧。
最让人担心的其实不是核技术,而是会由于懒惰、疏忽、恐惧等各种原因而玩忽职守的家伙——人。
从未停止过的反核化
“核能发电是个不断燃烧、不断反应的东西,人类所能够做的就是控制它,你能控制它20年,但你能控制它100年吗?一旦有疏忽就会出现像福岛核电站这样恶劣的事情。”曹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不仅是地震和海啸会引发日本核电站的核事故,全球核电站也在风和日丽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或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问题。2003年,澳大利亚核科技机构统计,从2001年至2003年,澳大利亚卢卡斯高地的核电站累积丢失了18公斤核原料铀,其中有9.7公斤的浓缩铀,而原子弹就是高浓度的铀。
日本核事故发生之后,德国就爆发了数万人参与的反核活动,要求德国政府关停德国境内所有的核电站。但实际上,德国的核电比例很小,而且德国政府已经宣布不再建核电站,并将在2020年之前关停德国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甚至曾经将已经建好但并未使用的核电站改建成了游乐场。发达的太阳能技术也为德国关停核电站提供了替代能源的可能,曹寅介绍说全世界有50%的太阳能晶片组件是在德国安装的。
在三里岛核事故之后,民间反核电的呼声高涨,美国人在30年之间也很少再提及新建核电站的事情。然而,在奥巴马总统上台之后,高调宣布节能减排运动,核电项目再次被讨论,而此次日本的事故,应该是为奥巴马的核能兴建计划画上了一个句号。
为了建议德国总统伍尔夫拒绝签署核电协议,德国女作家夏洛特·罗什在2010年11月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说:“如果他不签字,我愿意和他上床,我丈夫已经同意了,当然还必须要征得第一夫人的同意。”当然,这是全世界大量反核电人士中最出位的一个。也有人调侃罗什说,如果奥巴马同意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她是否也愿意献身呢?拍摄过电影《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也是积极的反核电人士。
从转基因食品到核电站,科研人员和设计者无论是从个人名利欲望还是世界大同理想出发,都从理论上想方设法地去证实其可行性与安全性。但这种“安全性”仅仅是假设在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就是没有地震海啸,也没有员工疏忽,更没有偷工减料和贪污腐败,但世界可不是真空实验室。
2011年3月15日,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了当选首相不到一年时间的菅直人心上,从来没有哪一任首相面临过如此艰难的抉择,它关乎日本国家与国民的未来。
日本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点,面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可能加重的局面,日本首相菅直人发布了告国民书,要求核电站附近居民避难。孚若斯特·沙利文国际咨询公司的能源部门咨询经理曹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此刻的菅直人面临两难的选择:封堆,则福岛会变成切尔诺贝利一般的死城无人区,日本从地理上被拦腰截断,经济随之瘫痪,将面临沦为“二流国家”的危险;但若不封堆,一旦放射物大量外泄,则首都东京及附近经济圈(占日本经济80%)不保,经济面临崩溃。”但频繁换人的日本朝野,缺乏富有经验和领导力的首相,菅直人始终犹豫不决。
核电站一度是日本引以为自豪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危机国民的潘多拉之盒。
日本缘何痴迷核电?
此次核事故发生之后,本是到日本负责救援的美国航空母舰为了躲避核泄漏而离开。军事专家宋晓军觉得,作为盟友,美国航母如此“贪生怕死”的行为是不合适的。但宋晓军认为,日本民众对于美国核动力战舰驻日本来就很反感,因为美国核动力潜艇曾3次在日本海域发生核泄漏。“日本民众对‘核’是十分敏感的,日语中不管泄漏还是核弹爆炸都称为‘原爆’,很多日本动漫中也有这种描述。”毕竟,那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弹攻击的国家。
目前,日本拥有核电站55座,仅次于美国的104座和法国的59座,核能发电量占全国电力供应的约30%。但惊人的是,根据文化学者裴钰在微博中公布的计算数据:日本的核电站密度却是世界第一的,美国平均9万平方公里有1座核电站,但日本每0.67万平方公里内就有1座核电站,按照日本这个核电站密度计算,北京市就会拥有2座,香港会有6座,广东省会有26座,中国会有1400座!
而且,日本意欲增建14座核电站的计划在日本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曹寅对本刊记者说:“日本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应该用核能,整个国家就处于地震带上面,而且经历过东京大地震、坂神大地震等地震灾害。发展核能是非常不理智的决定。”那么问题来了,深受“核之害”而对“核”如此敏感的日本人,为何会接受那么高密度的核电站呢?
首先,日本资源自给率低,考虑到核能不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有利,日本开始发展核能。曹寅认为,在日本能够替代核能的能源是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主要进口自中东、印尼和澳大利亚,但由于价格始终处于波动状态,日本采用了成本看似较低的核能。另一方面,太阳能和风能占日本电力供应总量的比重不超过10%,并无法替代核能,这也是日本“核能狂飙突进”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企业的推动。曹寅提到,法国的核能比例占到了电力供应的70%,核电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法国的很多产业部门当中,像施耐德、阿尔斯通等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能部门,通过核电打造出了很多大企业,所以法国已然无法摆脱核电了。企业推动的因素同样存在于日本,福岛核电站属于日本三大电力公司之一的东京电力公司,规模占到日本全国电力行业的三分之一,也通过核电站赚了不少财富,所以一直是核电项目在日本的积极推动者。
那么,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混乱的东京电力公司
这是一家非常赚钱却非常混乱的公司。
曹寅介绍说:“福岛核电站使用的还是比较落后的沸水堆技术,冷却器只有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一旦出口或入口坏掉,冷却系统就瘫痪掉了。但现在还有压水堆、重水堆、轻水堆、先进沸水堆等很多先进技术,中国的核电站主要是压水堆为主。那么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前,冷却安全控制系统多是非能动的,要求人工灌注。但在切尔诺贝利故事之后,全球的绝大多数核电站都改建成了能动式的,就是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有冷却水自动灌注下来,就像抽水马桶一样,但这次出事的福岛核电站不是。这就是东京电力公司的问题,这种落后的设备该退役了,如果不退役,可以改建,为什么不改建?再有,东京电力公司之前就多次隐瞒一些小事故。”
一个小故事或许可以说明东电公司的管理混乱。核电站出事之后,曾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的仙谷由人打电话到东电公司应急办公室,想要了解第一手情况,仙谷觉得凭借自己的身份无论如何也能讨个说法出来。结果没等他说完问题,东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没好气地打断他说,要了解情况你打电话给服务热线吧。连内阁大臣都被吃闭门羹,这家公司的脾气果然不小。所以此次核电厂出事之后,日本民众始终怀疑东京电力公司隐瞒情况。连菅直人都大骂道:电视台都报道了,为什么东电公司在事故现场还不说呢?
确实,从理论上和设计上,核电站都应该是安全的,但是9.0级的大地震和海啸可能是核电站设计者所始料未及的。本次核事故发生之后,就有网友说,日本人向来被认为是极其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民族,为何会在核电站设计中忘记地震与海啸的因素呢?但实际上,比地震和海啸更无法预料到的,恐怕是人为的疏忽。
此次出事的福岛核电站2号机组,就是人为疏忽造成的。据身在大阪的本刊特约撰稿人桥本隆则介绍,14日,2号机组冷却装置注水泵停止注水,导致了水位下降,核燃料棒露出,如此重大的事故,就是因为东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作业时走神,忘记确认了注水泵的燃料量,燃料用完,注水泵才停止工作的。
但这个疏忽,绝不是一次偶然的事故,如果用平井宪夫的话来说,那可能就是日本核电厂工作现场的家常便饭。那么,平井宪夫是谁呢?
更混乱的日本核电厂
核事故发生后,台湾的每日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网站开始转载一位名叫平井宪夫的人所写的文章,身为曾经的核电厂技工、日本核事故调查委员会顾问以及日本核电劳工救济中心代表,他在文中揭露了日本多家电力公司属下核电站的内幕。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曾受到过质疑,但本刊日本特约撰稿人桥本隆则证实,该文发表于日本《朝日新闻》的纸质版。这位拥有20余年核电站现场监督工作经验的老人,因为受过100次以上的核辐射污染,于1997年1月因癌症去世,那些文字是他去世之前所写。
在1995年的坂神大地震时,平井宪夫看到被毁的新干线线路高架桥,混凝土里还夹着施工初期的定型木片,焊接处也乱七八糟,他就想到了他工作的核电站。他写道:“这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不用心,其实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太过于注重‘理论上的安全’了。”
平井宪夫写道,在他工作的日本核电厂里,铁丝掉进原子炉、工具掉进配管里卡住的事情屡见不鲜,因为“有真功夫的老师傅”太少了。“核电厂的设计蓝图,总是以技术顶尖的工人为前提的,但是很少有人问问,现场的人到底有没有这种能耐。”建筑商发现后,就把工程图尽量详细化,让对核电厂一无所知的年轻工人也能看懂。“这些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重大。”
福岛核电厂就发生过因为铁丝掉进原子炉,差点引发了席卷全球的大事故,但责任或许也不在于工人。平井宪夫介绍说,工人入场时要换防护服,最重要的是,在那畏惧核辐射污染的巨大心理压力和恐惧之下,肉眼凡胎之人谁能不出差错呢?
平井宪夫写道,大家都只知道美国的三哩岛和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但其实日本也发生过核安全事故。1991年在关西电力美滨核电厂,因为细小的配管破碎,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冷却水就差0.7秒就要泄漏到海水里了,那威力绝对不小于切尔诺贝利。幸好是个经验丰富的当机立断打开紧急冷却部件,才避免了一场灾祸。
真正令他担心的还有那些“被关闭”的废旧核电厂。他写道,为了防止生锈后坏死发生核泄漏,即便是机组停止发电,核电机组依然要导入水正常运转,零件老化了还要维修更换。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电力公司,会为那么已经不能发电赚钱的废核电厂花很多钱维护吗?
如今,日本的低级核废料存放在青森县的核废料基地,要管理300年;高级核废料要冷却30至50年,降温后再存放1万年。连日本的首相都更换得如此频繁,平井宪夫怀疑地问,300年后还有人管理它们吗?
平井宪夫还在文章中指出,日本政府缺乏中止一项错误政策的勇气。曾任日本原子力局局长的岛村武久曾在退休之后写了一本叫做《原子力讲义》的书,日本并非电力不足,只是不好意思拒绝美国,手上囤积了太多的铀等物质无法消化。
尽管这篇文章的很多内容备受争议,但它所传达的观念却是有警醒作用的,那就是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运营、废弃处理等等环节,的确都是按照理论上科学的方法和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但任何一个环节中任何一个工人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仅仅“理论上正确”是远远不够的。加之核电厂由商业化公司运营,迫于利润追求和商业竞争压力,日本核电厂的存在状况与安全性堪忧。
最让人担心的其实不是核技术,而是会由于懒惰、疏忽、恐惧等各种原因而玩忽职守的家伙——人。
从未停止过的反核化
“核能发电是个不断燃烧、不断反应的东西,人类所能够做的就是控制它,你能控制它20年,但你能控制它100年吗?一旦有疏忽就会出现像福岛核电站这样恶劣的事情。”曹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不仅是地震和海啸会引发日本核电站的核事故,全球核电站也在风和日丽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或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问题。2003年,澳大利亚核科技机构统计,从2001年至2003年,澳大利亚卢卡斯高地的核电站累积丢失了18公斤核原料铀,其中有9.7公斤的浓缩铀,而原子弹就是高浓度的铀。
日本核事故发生之后,德国就爆发了数万人参与的反核活动,要求德国政府关停德国境内所有的核电站。但实际上,德国的核电比例很小,而且德国政府已经宣布不再建核电站,并将在2020年之前关停德国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甚至曾经将已经建好但并未使用的核电站改建成了游乐场。发达的太阳能技术也为德国关停核电站提供了替代能源的可能,曹寅介绍说全世界有50%的太阳能晶片组件是在德国安装的。
在三里岛核事故之后,民间反核电的呼声高涨,美国人在30年之间也很少再提及新建核电站的事情。然而,在奥巴马总统上台之后,高调宣布节能减排运动,核电项目再次被讨论,而此次日本的事故,应该是为奥巴马的核能兴建计划画上了一个句号。
为了建议德国总统伍尔夫拒绝签署核电协议,德国女作家夏洛特·罗什在2010年11月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说:“如果他不签字,我愿意和他上床,我丈夫已经同意了,当然还必须要征得第一夫人的同意。”当然,这是全世界大量反核电人士中最出位的一个。也有人调侃罗什说,如果奥巴马同意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她是否也愿意献身呢?拍摄过电影《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也是积极的反核电人士。
从转基因食品到核电站,科研人员和设计者无论是从个人名利欲望还是世界大同理想出发,都从理论上想方设法地去证实其可行性与安全性。但这种“安全性”仅仅是假设在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就是没有地震海啸,也没有员工疏忽,更没有偷工减料和贪污腐败,但世界可不是真空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