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应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材。
一、教学视角的转变
基于以上的理念,笔者针对城市学生对乡村缺乏了解,对学习歌曲《绿藤儿爬满小窗口》兴趣一般的情况,引申出“乡村与音乐”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将音乐文化与农村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宽视野,体会音乐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美好感受。这样一来,让学生带着课题去学习,他们探究的兴趣顿时高涨起来。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从课内到课外。为了让学生实际地体验,课前,我布置学生利用“五一”长假到乡村游玩,收集课题“乡村与音乐”的音源、物品、特产、图片等,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之中。
(二)从本学科到跨学科。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每个组收集的不同的资料,分组讨论,运用综合性艺术表演,根据学生特长分工,策划表现出学生对歌曲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对情感的再现进行新的艺术创造。课堂上,学生在创设情景、服饰设计和环境布置、歌舞、创编歌词等方面的表现中,涉及了表演、美术、舞蹈、文学等相关艺术,学会了将不同的艺术门类在音乐学习中的协调和融合。
(三)注重弘扬民族音乐教育。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注重发挥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功能,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都主张儿童学习音乐与学习语言一样,应当用本民族的母语歌唱,以培养儿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如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都从不同的角度实践着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柯达伊曾说过,一个民族如不把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本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上,其结果最终是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他认为儿童都是首先使用母语学习讲话的,儿童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歌唱,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儿童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和体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一堂课要上得学生小手常举,小口常开,小脸通红,教师就要创造种吸引,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力量,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成功的喜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个吸引的过程,良好的教学情境叫以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身到音乐实践中去,促进情感体验。因此,我特别珍惜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积极创设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情境中产生听、唱、说、舞、演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音乐课堂教学应充分抓住儿童对音乐活动的浓烈兴趣,培养儿童的良好性格。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一)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这堂课上,让学生自己亲身去参与乡村音乐活动,体验生活中音乐的乐趣,自己去寻找乡村中和音乐有关的事物,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并运用音乐方式同他人进行交流和情感沟通。通过讨论、设计乡村服饰、创编歌词、用乡村物品表演、最后的汇报展示,从不同层面丰富了学生体验,提供了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
(二)强调创造探索精神。课堂上,学生运用各种音乐方式创设了乡村的自然情景和生活场景,还根据场景创编了相应的歌词。果园:孩子提着果篮摘瓜。喊着“嘿哟嘿哟”的号子、有节奏地摇着拨浪鼓卖瓜;竹乡:孩子吃着竹筒饭,跳着竹竿舞,在竹林里捉迷藏,欣赏竹器演奏的竹乐;山乡:孩子在草地上打虎跳、玩泥弹子、随着石头敲击出的节奏学小鸟唱歌;水乡:孩子,划着船员、打水仗,赤膊在小胸脯上拍出无拘无束的节奏。
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自寻音源材料,并制作成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如:果园的孩子拍打瓜果;竹乡的孩子用竹竿、竹斗笠、竹匾等竹器演奏竹乐;山乡的孩子学鸟叫、敲打石头;水乡的孩子玩水、光着膀子拍打身体。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了适当的乐器和音源,设计了一定的音乐情景或生活情节。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并与音乐表现联系了起来。
(三)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要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演出中陶冶这种情操。
这堂课,因为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学生合作的地方很多,收集音乐材料,与他人交流,共同设计,共同创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汇报表演。培养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与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并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结合了起来。
本课巧妙地抓住农家庭院旁的小窗口这一生活的“窗口”,课堂学习后,可以请班上农村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生活变化,课后向父母或爷爷奶奶询问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农民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懂得要好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进一步体验了音乐与生活和大自然的密切联系。熟悉了乡土的音乐语言和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认识了文化传统,扩展了视野。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感受了生活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表演能力的提高要领带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比较鉴别,使学生明确在表演中的优缺点。教师不必苛求其艺术水平如何,但要求学生尽量发挥其表演潜能,使他们在表演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理解、有所提高。
这堂课中,我提出的竞赛要求包括几个方面:饰物、音响、编词、歌舞、表演。并相应地设立了最佳饰物奖、最佳节奏音响奖、最佳歌舞奖、最佳表演奖。我还设立了“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个人奖,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评价,并提出新的努力目标。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对表演进行评价,既鼓励了学生的表演,也让学生明确了提高表演水平的要求和技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评论。
总之,要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效果,我们一线音乐教师须从教学视角、教学方式、教学重心、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一、教学视角的转变
基于以上的理念,笔者针对城市学生对乡村缺乏了解,对学习歌曲《绿藤儿爬满小窗口》兴趣一般的情况,引申出“乡村与音乐”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将音乐文化与农村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宽视野,体会音乐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美好感受。这样一来,让学生带着课题去学习,他们探究的兴趣顿时高涨起来。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从课内到课外。为了让学生实际地体验,课前,我布置学生利用“五一”长假到乡村游玩,收集课题“乡村与音乐”的音源、物品、特产、图片等,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之中。
(二)从本学科到跨学科。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每个组收集的不同的资料,分组讨论,运用综合性艺术表演,根据学生特长分工,策划表现出学生对歌曲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对情感的再现进行新的艺术创造。课堂上,学生在创设情景、服饰设计和环境布置、歌舞、创编歌词等方面的表现中,涉及了表演、美术、舞蹈、文学等相关艺术,学会了将不同的艺术门类在音乐学习中的协调和融合。
(三)注重弘扬民族音乐教育。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注重发挥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功能,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都主张儿童学习音乐与学习语言一样,应当用本民族的母语歌唱,以培养儿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如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都从不同的角度实践着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柯达伊曾说过,一个民族如不把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本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上,其结果最终是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他认为儿童都是首先使用母语学习讲话的,儿童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歌唱,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儿童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和体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一堂课要上得学生小手常举,小口常开,小脸通红,教师就要创造种吸引,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力量,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成功的喜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个吸引的过程,良好的教学情境叫以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身到音乐实践中去,促进情感体验。因此,我特别珍惜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积极创设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情境中产生听、唱、说、舞、演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音乐课堂教学应充分抓住儿童对音乐活动的浓烈兴趣,培养儿童的良好性格。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一)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这堂课上,让学生自己亲身去参与乡村音乐活动,体验生活中音乐的乐趣,自己去寻找乡村中和音乐有关的事物,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并运用音乐方式同他人进行交流和情感沟通。通过讨论、设计乡村服饰、创编歌词、用乡村物品表演、最后的汇报展示,从不同层面丰富了学生体验,提供了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
(二)强调创造探索精神。课堂上,学生运用各种音乐方式创设了乡村的自然情景和生活场景,还根据场景创编了相应的歌词。果园:孩子提着果篮摘瓜。喊着“嘿哟嘿哟”的号子、有节奏地摇着拨浪鼓卖瓜;竹乡:孩子吃着竹筒饭,跳着竹竿舞,在竹林里捉迷藏,欣赏竹器演奏的竹乐;山乡:孩子在草地上打虎跳、玩泥弹子、随着石头敲击出的节奏学小鸟唱歌;水乡:孩子,划着船员、打水仗,赤膊在小胸脯上拍出无拘无束的节奏。
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自寻音源材料,并制作成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如:果园的孩子拍打瓜果;竹乡的孩子用竹竿、竹斗笠、竹匾等竹器演奏竹乐;山乡的孩子学鸟叫、敲打石头;水乡的孩子玩水、光着膀子拍打身体。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了适当的乐器和音源,设计了一定的音乐情景或生活情节。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并与音乐表现联系了起来。
(三)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要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演出中陶冶这种情操。
这堂课,因为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学生合作的地方很多,收集音乐材料,与他人交流,共同设计,共同创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汇报表演。培养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与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并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结合了起来。
本课巧妙地抓住农家庭院旁的小窗口这一生活的“窗口”,课堂学习后,可以请班上农村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生活变化,课后向父母或爷爷奶奶询问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农民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懂得要好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进一步体验了音乐与生活和大自然的密切联系。熟悉了乡土的音乐语言和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认识了文化传统,扩展了视野。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感受了生活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表演能力的提高要领带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比较鉴别,使学生明确在表演中的优缺点。教师不必苛求其艺术水平如何,但要求学生尽量发挥其表演潜能,使他们在表演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理解、有所提高。
这堂课中,我提出的竞赛要求包括几个方面:饰物、音响、编词、歌舞、表演。并相应地设立了最佳饰物奖、最佳节奏音响奖、最佳歌舞奖、最佳表演奖。我还设立了“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个人奖,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评价,并提出新的努力目标。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对表演进行评价,既鼓励了学生的表演,也让学生明确了提高表演水平的要求和技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评论。
总之,要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效果,我们一线音乐教师须从教学视角、教学方式、教学重心、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