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起”的语用,对“起”语义的发展演化进行了梳理归纳,以便有助于记忆和掌握。
[关键词] 起 语义 认知 语用
在现代汉语中“起”作为一个基本词汇,使用频率极高。然而它的词义却很繁杂,对学习者而言,要掌握如此庞大的词义系统,如果只是一个一个词义单独孤立的机械记忆,实为不易。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起”的词义进行梳理,通过词义的发展演化归纳其意义、用法,以化繁为简,利于掌握。
《说文解字》:“起,能立也,从走巳声。”由此可见,“起”的本义是“起立”。《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本义,即“由坐、卧、爬而站立”。如:起来、起立。
任何动作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内进行,动作随时间的推移发展。因此“起”的本义涉及到四个认知域:①时间②空间③方向④动觉。同时“起”的其它语义都是以此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发展演变而来的。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是描写语义结构式所涉及的概念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对每一事物的认知是以认知域为背景或基体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起”的本义所涉及的四个基本认知域中,“空间”只是一个点,而它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是方向与动作,而它们又是以“时、空”为背景的。如图:
一、对“起”动词用法的分析
1.一般情况下,人只有在睡眠时才处于卧的状态。所以由卧而立就往往表示“醒来、起床”,如:早睡早起、你怎么还不起。这里凸显的仍是方向感(由下到上),与英语中的起床get up 一样,人们注意到的是方向。
与此类似的还有“起包、起疙瘩、起痱子、起房子”等,它们强调的都是从平面(较低)出现了较为突出的事物(包、房子等),所以“起”又有了“长出”、“搭建”的意义。
2.嵌入物体内部的钉子低于平面,所以钉子的拔出也有从下而上的动作,因而我们还会说“起钉子”。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词的意义能够从A发展到B,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一个阶段,即这个词同时具有A和B两种意义。正是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词义才得到了发展。在“起钉子”这个语境中,“起”一方面主要凸显由下而上的动作方向,但另一方面又有了从里到外取出的临时语境含义。而在“起地窖”中,因为地窖往往在地下,所以仍存在着方向,但是到里面取出东西的印象已大大增强了。当这一印象进一步凸显,我们就可以说“起猪圈”,此时上下的方向感已经完全丧失。所以“起”又可以表示“把收藏或嵌入到里面的东西弄出来”的意义。
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总是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具体到抽象。语言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语言的运用必然符合这一规律。
从“起”表示“把存放收藏在物理空间的东西取出”发展到“到某一机构去领取东西”,正是由物理空间通过隐喻作用向人类社会投射的结果。如:“起护照、起路条、起行李票”等,所以“起”又可以表示“办手续领取(证件)”。
3.人是直立行走的,其“能立”之后必然是要四处活动,而不是静止不动,可以说立的目的也在于动。反映在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起身”一词,即“身体直立起来”的意思,“起”从来不单独使用,它后面常常紧跟动作动词。如,我们不说“*他起身。”而是说“他起身离开。”“她起身一欠,道了个万福。”
虽然“起身”凸显的还是方向,但受其语用环境的限制开始涉及到空间位置的转移,到了“起飞”一词时,就已经将空间与方向放到了同等的位置上,一方面是飞机从地面到空中的升高过程(由下到上),另一方面是离开起点飞向别处的位置的改变。进一步发展,在“起开、起运”中,方向已经完全丧失,受到凸显的是空间位置。所以“起”还可以表示“离开原来的位置”。 而且这时的空间位置已经不是本义中的“点”,而成为了一个路径,如下图所示,此时“起”的语义范围扩大为:
4.“起”的动作有一个初始状态(坐、卧等),这一初始状态反映到空间就是一个起点,所以“起”可以用来表示空间上的开始之处。如:“从这起是柏油马路。”这一意义通过隐喻从空间投射到时间,“起”就可以表示时间的开始点。如:“从今天起施行夏令制。”所以“起”又可以表示“开始”。
词义的发展总是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语境义,语境义稳固化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义项。“稿子的开始创作”可以叫“起稿”,在这里“起”表示“拟定”,又如“起草、起稿”;“风的开始”可以叫做“起风”,“怀疑的开始”可以叫做“起疑”,所以“起”又可以表示“发生”。又如:“起笔、你这病是怎么起的?”所以“起”的“拟定、发生”含义都是从其“开始”的义项发展而来的。
以上是“起”做动作动词时词义间的联系,从其作动作动词的用法进一步泛化可以发展出其作补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对其补语用法的分析
1.从“起” 凸显方向,表示由下到上的动作可以引申出其作补语时表示向上的动作。如:
踮起脚尖举起杠铃拿起笔抓起石头搭起帐篷
语言运用中人们往往用有形的事物来象征抽象的概念、感觉等。如用重的东西来比喻压力,“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所以人们会用“挑起担子”来象征“承担责任,顶住压力”,如“他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当这些隐喻固化,就成为词义的一部分了。所以“起”还可以表示“禁得住”,如“买得起,经得起”等。
2.从“起”表示“空间的开始”引申而来的其做补语表示“动作开始”的用法。如:
队伍从这排起从何说起从哪谈起
当“起”跟在状态动词或者延续性动词后面表示开始时,由于动作一旦开始就将持续下去,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起”就获得了表示“动作的延续”的用法。如:
皱起眉头点起篝火唱起歌
同理,“起”表示“动作的完成”的用法也是在具体的语境中逐步获得的,并稳固化的。例如:
“她一进屋就收拾起东西,又是擦桌,又是扫地。”这里“起”表示动作的开始和持续。而在另一语境中“她收拾起东西转身离开。”是“把东西收拾完后转身离开”,这里“起”就表示“完成”。所以“起”还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如:收起你那一套吧。
“起”做补语,跟在动词的后面,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又可以表示“动作的延续”,还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这除了与具体表语言运用的语境有关之外,还有其内在的原因。认知语法将语义定义为主观意象,每一个语义对应一种意象。动词勾画或凸显的是事物的状态、关系、动作或过程。“起”这一动作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这也就为其既能表示开始、又能表示持续、还能表示完成的用法提供了一个语义基础。
三、总结归纳
以上我们描述了“起”的语义发展演变,现归纳如下:
尽管“起”的词义很繁杂,但是一词多义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是一词多义产生的内在认知基础和规律。而人们在学习语言时无需也不可能学习每一个含义,但学习者在学习了基本含义之后,就能按照认知的规律进行思维,推导出在不同语境下该词的确切含义,并很容易掌握它。所以希望通过上面我们对“起”语义之间联系的总结,能有助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Eve Sweetser2002《从语源学到语用学:语义结构的隐喻和文化内涵》,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健民,河南黄淮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起 语义 认知 语用
在现代汉语中“起”作为一个基本词汇,使用频率极高。然而它的词义却很繁杂,对学习者而言,要掌握如此庞大的词义系统,如果只是一个一个词义单独孤立的机械记忆,实为不易。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起”的词义进行梳理,通过词义的发展演化归纳其意义、用法,以化繁为简,利于掌握。
《说文解字》:“起,能立也,从走巳声。”由此可见,“起”的本义是“起立”。《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本义,即“由坐、卧、爬而站立”。如:起来、起立。
任何动作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内进行,动作随时间的推移发展。因此“起”的本义涉及到四个认知域:①时间②空间③方向④动觉。同时“起”的其它语义都是以此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发展演变而来的。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是描写语义结构式所涉及的概念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对每一事物的认知是以认知域为背景或基体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起”的本义所涉及的四个基本认知域中,“空间”只是一个点,而它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是方向与动作,而它们又是以“时、空”为背景的。如图:
一、对“起”动词用法的分析
1.一般情况下,人只有在睡眠时才处于卧的状态。所以由卧而立就往往表示“醒来、起床”,如:早睡早起、你怎么还不起。这里凸显的仍是方向感(由下到上),与英语中的起床get up 一样,人们注意到的是方向。
与此类似的还有“起包、起疙瘩、起痱子、起房子”等,它们强调的都是从平面(较低)出现了较为突出的事物(包、房子等),所以“起”又有了“长出”、“搭建”的意义。
2.嵌入物体内部的钉子低于平面,所以钉子的拔出也有从下而上的动作,因而我们还会说“起钉子”。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词的意义能够从A发展到B,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一个阶段,即这个词同时具有A和B两种意义。正是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词义才得到了发展。在“起钉子”这个语境中,“起”一方面主要凸显由下而上的动作方向,但另一方面又有了从里到外取出的临时语境含义。而在“起地窖”中,因为地窖往往在地下,所以仍存在着方向,但是到里面取出东西的印象已大大增强了。当这一印象进一步凸显,我们就可以说“起猪圈”,此时上下的方向感已经完全丧失。所以“起”又可以表示“把收藏或嵌入到里面的东西弄出来”的意义。
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总是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具体到抽象。语言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语言的运用必然符合这一规律。
从“起”表示“把存放收藏在物理空间的东西取出”发展到“到某一机构去领取东西”,正是由物理空间通过隐喻作用向人类社会投射的结果。如:“起护照、起路条、起行李票”等,所以“起”又可以表示“办手续领取(证件)”。
3.人是直立行走的,其“能立”之后必然是要四处活动,而不是静止不动,可以说立的目的也在于动。反映在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起身”一词,即“身体直立起来”的意思,“起”从来不单独使用,它后面常常紧跟动作动词。如,我们不说“*他起身。”而是说“他起身离开。”“她起身一欠,道了个万福。”
虽然“起身”凸显的还是方向,但受其语用环境的限制开始涉及到空间位置的转移,到了“起飞”一词时,就已经将空间与方向放到了同等的位置上,一方面是飞机从地面到空中的升高过程(由下到上),另一方面是离开起点飞向别处的位置的改变。进一步发展,在“起开、起运”中,方向已经完全丧失,受到凸显的是空间位置。所以“起”还可以表示“离开原来的位置”。 而且这时的空间位置已经不是本义中的“点”,而成为了一个路径,如下图所示,此时“起”的语义范围扩大为:
4.“起”的动作有一个初始状态(坐、卧等),这一初始状态反映到空间就是一个起点,所以“起”可以用来表示空间上的开始之处。如:“从这起是柏油马路。”这一意义通过隐喻从空间投射到时间,“起”就可以表示时间的开始点。如:“从今天起施行夏令制。”所以“起”又可以表示“开始”。
词义的发展总是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语境义,语境义稳固化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义项。“稿子的开始创作”可以叫“起稿”,在这里“起”表示“拟定”,又如“起草、起稿”;“风的开始”可以叫做“起风”,“怀疑的开始”可以叫做“起疑”,所以“起”又可以表示“发生”。又如:“起笔、你这病是怎么起的?”所以“起”的“拟定、发生”含义都是从其“开始”的义项发展而来的。
以上是“起”做动作动词时词义间的联系,从其作动作动词的用法进一步泛化可以发展出其作补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对其补语用法的分析
1.从“起” 凸显方向,表示由下到上的动作可以引申出其作补语时表示向上的动作。如:
踮起脚尖举起杠铃拿起笔抓起石头搭起帐篷
语言运用中人们往往用有形的事物来象征抽象的概念、感觉等。如用重的东西来比喻压力,“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所以人们会用“挑起担子”来象征“承担责任,顶住压力”,如“他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当这些隐喻固化,就成为词义的一部分了。所以“起”还可以表示“禁得住”,如“买得起,经得起”等。
2.从“起”表示“空间的开始”引申而来的其做补语表示“动作开始”的用法。如:
队伍从这排起从何说起从哪谈起
当“起”跟在状态动词或者延续性动词后面表示开始时,由于动作一旦开始就将持续下去,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起”就获得了表示“动作的延续”的用法。如:
皱起眉头点起篝火唱起歌
同理,“起”表示“动作的完成”的用法也是在具体的语境中逐步获得的,并稳固化的。例如:
“她一进屋就收拾起东西,又是擦桌,又是扫地。”这里“起”表示动作的开始和持续。而在另一语境中“她收拾起东西转身离开。”是“把东西收拾完后转身离开”,这里“起”就表示“完成”。所以“起”还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如:收起你那一套吧。
“起”做补语,跟在动词的后面,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又可以表示“动作的延续”,还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这除了与具体表语言运用的语境有关之外,还有其内在的原因。认知语法将语义定义为主观意象,每一个语义对应一种意象。动词勾画或凸显的是事物的状态、关系、动作或过程。“起”这一动作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这也就为其既能表示开始、又能表示持续、还能表示完成的用法提供了一个语义基础。
三、总结归纳
以上我们描述了“起”的语义发展演变,现归纳如下:
尽管“起”的词义很繁杂,但是一词多义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是一词多义产生的内在认知基础和规律。而人们在学习语言时无需也不可能学习每一个含义,但学习者在学习了基本含义之后,就能按照认知的规律进行思维,推导出在不同语境下该词的确切含义,并很容易掌握它。所以希望通过上面我们对“起”语义之间联系的总结,能有助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Eve Sweetser2002《从语源学到语用学:语义结构的隐喻和文化内涵》,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健民,河南黄淮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