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下班路上,有家长来电话,是昊昊妈妈。 一年级的昊昊是个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除非写作业,否则他的双手一刻不停。而且他有超强的“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特长,可以随时随地大声接别人的话。 他的父母带他去测试智商,不出我意料,他的IQ非常高,118。我从来不认为他的智商有问题,只是他的注意力有些问题。而注意力问题,则要追溯到昊昊在婴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昊昊断奶以后,一直由老家爷爷奶奶养。老人家让电视机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班路上,有家长来电话,是昊昊妈妈。
一年级的昊昊是个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除非写作业,否则他的双手一刻不停。而且他有超强的“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特长,可以随时随地大声接别人的话。
他的父母带他去测试智商,不出我意料,他的IQ非常高,118。我从来不认为他的智商有问题,只是他的注意力有些问题。而注意力问题,则要追溯到昊昊在婴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昊昊断奶以后,一直由老家爷爷奶奶养。老人家让电视机充当孩子早教的保姆。长期被电视机里夸张的声音、绚丽的图画等强刺激长大的孩子,他对弱刺激——老师和父母的正常语音就失去一定的敏感了。
他最近每天放学,到了校门口,一定会可怜兮兮地问我:“老师,我今天上课有没有调皮啊?”他是个不记事的孩子,每天做错事挨批评,不出三分钟就忘得干干净净。大概爸爸妈妈需要他每天汇报在校表现,所以他天天放学前来跟我求证。
今天的电话里,昊昊妈妈跟我核实一块橡皮的事。
昨天晚上,昊昊妈妈10点多下班到家,孩子正被爸爸罚站在阳台上。原因是,写作业的时候找不着橡皮了,而爸爸早上是把橡皮放在他文具盒里的。爸爸反复追问昊昊,橡皮到底哪里去了,昊昊就是说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昊昊爸爸不是担心丢一块橡皮,而是担心他是不是上课又玩橡皮被老师发现没收了。
昊昊妈妈说:“我们问了很多遍,他才承认,是上课的时候玩,橡皮被您收走了。是这样吗?”我不急着回答。
昊昊妈妈又说:“昨晚我们教育他,要在今天向您道歉,保证上课不再玩橡皮。结果刚才放学的时候,他跟我说,您已经把橡皮还给他了。我问他有没有跟沈老师道歉,他说没有,他自己到您那里把橡皮拿回去了。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我很同情昊昊,也同情焦虑的昊昊爸妈。我表达了我的看法:“昊昊妈妈,我跟您表达一个观点,希望您能接纳。家长和孩子学校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联系,但其实,保持一定的家校分离,更利于教育孩子。也就是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如果老师不联系你们,证明孩子在学校里没有太大问题。孩子还小,对自己犯的错是不记得的,面对你们反复追问,他只好胡扯‘橡皮被沈老师没收了’,事实上我没有没收他的橡皮。但我不认为他是在撒谎,而是他实在太累、太想结束你们的审问,才信口开河。如果你们还要验证他是在撒谎,并继续追問他‘为什么撒谎’,那让孩子怎么办呢?他也许只能再胡扯一通。很多时候,小孩子所谓的‘撒谎’就是这样产生的。”
昊昊妈妈对我说的有些不解——老师居然反对家长就孩子在学校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
我继续说道:“今天放学的时候,昊昊又来问我‘老师我上课有没有调皮啊’。我告诉他‘你今天中午休息时很专注地在折纸玩,表现很好’。其实,体育课下课,他被体育老师单独批评的时候,我看到了,但是我没有再批评他。因为体育老师已经教育过他了,如果我再去批评他,再把此事转告你们,然后你们再批评一遍,那么,他的不良行为其实是先后三次被强调,这样反而会加深他对不良行为的印象,下次,同样的毛病可能还会再犯。”
我提供女儿小时候的案例跟昊昊妈妈分享:“我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段时间不肯午睡,还天天把浴巾折腾出声音影响别的小朋友。老师和我天天批评,可是毫无效果。后来,我意识到,我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对不良行为的印象。她的不良表现,有老师的教育就够了。在我放弃批评之后,孩子的这个问题也不再出现了。”
父母守在孩子身边,完善孩子的家庭教育;教师在教室,完成对孩子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可以并行,甚至靠近,但不必错位。
编辑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其他文献
脱离母体来到世界,这是孩子与母亲的第一次告别。入园、毕业、结婚、死亡等,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一次告别。对孩子来说,学会告别,才能学会成长。 印象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公婆来苏州看望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女儿的眼泪一直在流,婆婆抱着女儿安慰道:“宝贝不哭,想我们了,就回家看看。”女儿委屈地说:“我不想和你们分开。” 在孩子心里,她总是害怕告别的。我能够体悟到女儿内心的不舍,毕竟和爷爷奶奶相聚的时光很愉
随着二宝时代的来临,“让孩子学会分享”成为不少家庭教育的重点。作为一个二宝妈,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一样,家长在给孩子灌输分享理念时,请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因為分享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孩子无私的分享让我自责 去年夏季,我给10岁的儿子报名参加了夏令营。夏令营进行到一半时,我去看他。 临出发前,我特地买了一个全家桶。刚到孩子班上,孩子们立即欢呼起来。儿子撸起袖子开始分派这额
Q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8岁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插嘴大人讲话。有时候我正跟朋友聊天,或是跟重要人士打电话谈论某事,孩子突然插嘴进来,孩子这种行为令我很烦恼。我该如何引导孩子改掉插话的习惯? A“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这大概是大人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孩子随便打断别人讲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和坏习惯,但有时候,也说明孩子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未必是坏事。家长不必太过心烦,而应该对
春节假期的一个晚上,孩子妈妈有事外出,只有我和儿子在家。我们玩了一阵子,又读了会书。时间比较晚了,小家伙时不时地问我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他开始想妈妈了。 我告诉他,我和他是同样的心情,也希望妈妈早点回来,只是妈妈有事,所以不能马上回来。儿子虽然口头上对这个解释表示接受,但仍旧念叨着,希望给妈妈打电话。 我问他:“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喜欢受到别人的打扰吗?”他回答说不喜欢。“那么,妈妈也一样
这周美术课,我决定带孩子上一节手工课。踏着铃声走进一年级教室,发现教室里又脏又乱,学生们个个东倒西歪,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美术老师!美术老师!”学生看到我很开心地拍手,欢呼声四起。 “今天铃声一响,你们就能乖乖坐在位置上,不错哦!”孩子们赶紧又把背挺了挺。“要是桌子也能像你们一样精神就更好了。”孩子们立即开始移桌子,整理桌面,我竖起大拇指,他们的笑脸就漾开了。 综合小练习开始,孩子们八仙
“咣当——”挂钟掉下来发出的声响,打断了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我回过身,见有些“好事者”已先我而至出事地点。 “没什么好看的,赶紧回座位早读!”挂钟已摔破,我不想因此影响班级早读。 前面的同学还在频频回头,猜测这是怎么回事。我对这件事已心中有数:小雨是生活委员,做事认真负责,大概我昨天随口说了句“挂钟有点歪”,她今早去扶正埋下的“祸根”吧。一了解,果然如此。 我深呼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没什
开不开心都唱歌 郭飞歌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父母是中小学老师,有一个姐姐。飞歌从小就有很强的表现欲,经常像蝴蝶一样,一边唱歌一边在大人身边跑来跑去。 飞歌很喜欢唱歌,每当她对一首新歌感兴趣,妈妈孙月霞就会下载下来,让她反复听。飞歌手捧歌词,跟着哼唱,表情、声音都很动情。 有一次,孙月霞在做家务,突然听见姐妹俩吵架的声音。原来她们在争抢一根漂亮的扎头绳。本着大的要谦让小的原则,孙月霞对大女儿进行
侄女到我家来写作文,方格稿纸在书桌上摊开,我瞥了一眼,题目是《我喜欢读书》。对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写个一兩百字的作文是不成问题的,我便由她去写,自己搬了马扎凳坐在她对面看书。可是,作文刚写了一段,小侄女就停下来,咬着铅笔,不时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 肯定是卡壳了。我放下手里的书,坐到她身边,她也依偎过来。她说,这次作文,老师规定必须超过350字,她担心完不成这个任务。 侄女现在的语文老师我认识
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叫陈耘,一年级开始她就教我们班数学,到现在已經陪伴我们走过了近六年的学习生活。在这六年里,陈老师和我们一起经历了好多故事,她对我们时而严厉,时而慈爱……在我看来,她更像是在学习、生活中处处给予我们关爱的妈妈。 记得有一年春天,流感肆虐,我不幸中招。那天恰逢数学单元测验,考试进行到一半,鼻涕开始“无所顾忌”,很快纸巾用完了,我又打了个喷嚏,鼻涕再也不受控制地往外流。 忽然,背后伸
“嘿,怎么又发愣啦?一首诗抄了20分钟,你都快成‘名磨’啦?”被妈妈数落的是我的同桌刘小贝。他穿衣慢,吃饭慢,写字慢,做事磨磨唧唧的,同学们都叫他“磨磨”。而磨磨总是眨着黑葡萄般的眼睛,脸上挂着调皮的笑。 早晨,太阳露出地平线,妈妈叫磨磨起床,十分钟后,磨磨只穿了半只袖子,又进入梦乡了。“啊,都七点半了,要迟到啦!”妈妈的嘴巴像爆竹似的一通“噼里啪啦”,可对磨磨来说,妈妈的话就是嘴抹石灰——白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