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创新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均等化的有效性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30个省、直辖市2008—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断点回归方法探究“十二五”规划政策实施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均等化的影响,及政策实施后科技创新能否有效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均等化实现。再辅以“投射-实施后”政策理论分析方法,发现“十二五”规划政策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均等化实现具有正向效用。为此,文章从完善政策评估体系建设、丰富评估方法,发挥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平衡农村、边疆民族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基层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科学研究是一种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个人志趣的探索世界的活动,然而在科学研究与社会依存度高的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呈现出集体行动的逻辑。受集体行动逻辑的影响,强势的行政权力打破科研项目申报的自发格局,浓郁的工具理性造成学术价值的裂变,异质性的活动群体趋向同质性偏好。基于此,自我建构、协作共赢、变革性领导和异质性互补是实现科学研究项目申报的现实选择。
马克思主义城乡观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城乡关系发展的原动力,城乡关系演进必然经历城乡对立分割、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我国城乡关系演化路径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科学性和前瞻性。由于二元结构的桎梏和二元制度的影响不可能彻底消除,财政支农政策和城乡关系发展的路径仍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循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消除二元制度壁垒,为财政支持农业和城乡关系发展积累物质财富和制度保障,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局面。
作为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所在,技术媒介在不断创构新的审美文化形态的同时,也改变着媒介在审美文化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在梳理人类传统审美境域中的媒介意象、探究传统媒介审美生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考察了作为当代抑或“后人类”时代媒介形态的人工智能所具备的媒介性征及其审美生产机制,进而对这一媒介形态反身指向的人类自身进行理性思考,辩证研判技术媒介与人类审美生产的复杂关联,完善人类对世界、对情感的认知,并充分感受自身的价值所在。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旨在消除贫困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道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根本方向和发展路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立足中国社会贫困现状的基础上创立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文章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阐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历程,深层透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内核在于:一切为了人民是扶贫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依靠人民是扶贫工作的动力源、一切由人民共享是扶贫工作的落脚点。进而指出,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实践价值在于如期打赢脱贫攻
在封闭式公共场所内,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行为所侵害的安宁权没有受到限制,而在非封闭式公共场所内,则受到限制,但应依据必要性原则、谦抑性原则以及损益相抵原则在个案中判断限制程度。不论何种公共场所以及何种限制,公共场所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行为侵害安宁权的归责原则都以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为主,过错推定责任归责原则为辅。在外放行为构成多人侵权时,不管是一般分别侵权行为、半叠加分别侵权行为还是竞合侵权行为,都需要分别承担各自情况的责任:按份或连带责任、连带及单独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当然,非封闭式公共场所下安宁权的限制或者常见
价值取向是立法的重要导向,决定立法的方向与目标。纵观我国信用修复立法价值选择存在强调宜缓不宜快,主张宜粗不宜细,重公法轻私法,重实体轻程序的不良倾向,致使相关制度杂乱、冲突、重复、矛盾现象明显,进而导致信用修复发展受抑制和发展无序并存现象。因而,注重立法及时性、增强立法可操作性、加强私法领域立法和完善相关程序立法应是今后信用修复立法的应然价值选择。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出版中以其框架的优势及去中心化、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的特点,对传统图书出版产生了冲击。图书出版在人们获取知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因其自身建设等不足让其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区块链技术使传统图书出版在主题来源、内容推荐、出版流程和版权保护方面都实现了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农”问题解决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逐渐完善,但流转过程中仍然出现有法难依、基层政府不作为、土地市场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匮乏等诸多问题。立足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和一般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从1957年创刊起,无论是从主办者、主编、编委会成员,还是从已经刊发的作品来看,《收获》都已经拥有丰厚的象征资本,是首屈一指的文学名刊、大刊。具有文学权威性的《收获》在80年代连续三年刊发实验文学作品,包括实验小说、实验话剧、实验诗歌等,其中小说作者范围基本涵盖了日后文学史家所谓的“先锋小说家”群体。它将全国四处分散的“实验”作家们聚集起来,集聚产生力量,使得“弱势”的实验文学凭借其象征资本迅速为批评界接受,并走向文坛中心。
苦难的人生赋予牛汉独特的生命体验。诗人从生命体验出发,获得诗歌创作的源泉。牛汉的诗融入鲜活的生命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给生命以诗意的表达。打开牛汉充满生命气息的诗卷,展示出一个广阔的生命世界。他塑造许许多多的形象,呈现不同的生命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植物生命形态,动物生命形态和“他者”生命形态。诗人自觉将这些生命形态纳入艺术世界,培育了诗歌创作的生长点,拓展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空间。同时,在诗歌创作艺术上也留下了遗憾。这些都给我们带来宝贵的诗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