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文豪巨匠层出不穷,词人骚客星光灿烂。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汉末的“建安七子”,从“唐宋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及“唐宋派”,苏轼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文人之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堪称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有《 东坡文集》、 东坡东府》等。
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爱国爱民、勤于政务、忠于职守、为民请命,为后人永远铭记;作为一位文学大师,他是中国超一流大文豪中最富有传统思想底蕴和传统文化积淀的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富有人情化的感情基础,他的文学造诣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深刻性、思想性,一直深深地泽被后世,成为我们民族不朽发展动力的宝贵源泉。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这样评价苏轼:“东坡之词旷”。林语堂先生把苏轼当作自己心灵的老师, 说他是人间独一无二的人物。叶嘉莹先生以“超旷”二字来评价他。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也称自己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千百年来, 人们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 苏轼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完美地阐释了他词文的摇曳之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完美地阐释了他词文的达观之美;“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椅寄倦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阐释了他的洒脱之美。《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示了他的豪放,《水调歌头》展示了他的浪漫之美。苏轼把他的旷达、他的豪放、他的不拘一格,文字的方式做了最好的诠释。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苏轼出生寒门,22岁虽中进士第一名,但由于政见不容于人,在党争大起大落的北宋,一生三次被贬;加上与其感情甚笃的妻子王弗及爱子早逝。这些痛苦袭来,均非常人所能忍受。家庭的悲欢离合和仕途的跌宕起伏,没有让苏轼退缩与胆怯,而是学会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他享受功名事业、江山风月、天伦之乐;在风雨交加的逆境里,他品位孤独凄凉、宦海浮沉、人生无常。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够把苦难和悲伤咀嚼成苦涩之美,超凡脱俗、爽朗豁达使得他的作品愈加充满艺术的魅力、哲理的深度和人生的感悟。他自称“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对任何事情、任何人、任何遭遇都充满爱心。
苏轼是超脱的,是豪迈的,是豁达的,更是智慧的。苏轼论记,不同与一般泛泛之论。史论中有思辩之美,政论中有思辩之美,游记中有思辩之美。 他的思辩不带有纯学术性或纯说教性的强辩和诡辩,而是以文学家的素养与天分去思考,因而呈现给读者娓娓道来的思辩之美,给人以启发,引起共鸣。
他不但能从正统思想做一般性的推论推证,而且能汲取各种思想从更深广的方面立论。《留侯论》论张良之所以成功,全得益于一个“忍”;《放鹤亭记》中,借云龙山人放鹤引申发挥,认为放鹤和饮酒这两种嗜好,可以致祸也可以为乐,关键在谁行之;《石钟山记》重新发掘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更重在批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主观作风。
他敢于在前人未道处出新意,或索性推倒前人,大作翻案文章,观点振聋发聩、新颖独特、引人深思。在《贾谊论》中,他一反常人认为贾谊不得志是因为汉文帝不能用人的成论,认为贾谊是“志大而量小”,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而是希冀一次谋划即获重用。通过论证告诫有志之士应开阔胸怀,善于等待时机。
对哲学问题作深刻的阐述,也是苏文的一大特色,几乎贯穿他文章的大部。这些阐释,是对“禅”的认同,也是对“道”的顿悟;是对自我的回忆,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在《宝绘堂记》里,他提出“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在《超然台记》中,首先不是写台之修建与胜景,而是“先发超然之意,然后入事”。“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限。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理性认识。
此外,豪放、智慧的苏轼身上偶尔也灵动地闪烁着幽默和诙谐。
他的一些杂文、题跋中常常流露出诙谐风趣之美,《刘伯伦非达》一文里,对“刘伯伦常以锸自随,曰‘死便埋我’”进行挖苦,指出若真是达者,“死则已矣,何必更埋”。《石崇婢知人》里貌似玩笑的话语,对贪得无厌的王敦进行嘲讽。他的很多杂文、散文还体现了他质朴的民本思想之美,如《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寓含了对“苛政猛于虎”的叹息;《喜雨亭记》抒发了“无雨不能乐此亭,是亭以雨故方成”的爱民如子的清官形象。以苏轼之才,发苏子之思,成苏文之美,总结和发扬了传统,宣示和开创了未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连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都深感“瞠然不能及”,类若“流连光景之辞”,笔者“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苏轼是一位将现实性和超越性融为一体的智者,他的人生智慧来自于对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理想与实践。儒家思想构成了苏轼的人格精神主流,让他在怀有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的同时,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道佛思想则构成了苏轼的人生哲学,他的顽强、乐观、超然、积极的人生态度离不开此。
颠沛一生的苏轼虽然仕途偃蹇,命运多舛,长期外放,流落他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失去对生活的火热情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豪放旷达。“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苏轼,他以自己的豪放、智慧和不羁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2.
[3]东坡志林[M] .学津讨原本.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爱国爱民、勤于政务、忠于职守、为民请命,为后人永远铭记;作为一位文学大师,他是中国超一流大文豪中最富有传统思想底蕴和传统文化积淀的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富有人情化的感情基础,他的文学造诣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深刻性、思想性,一直深深地泽被后世,成为我们民族不朽发展动力的宝贵源泉。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这样评价苏轼:“东坡之词旷”。林语堂先生把苏轼当作自己心灵的老师, 说他是人间独一无二的人物。叶嘉莹先生以“超旷”二字来评价他。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也称自己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千百年来, 人们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 苏轼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完美地阐释了他词文的摇曳之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完美地阐释了他词文的达观之美;“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椅寄倦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阐释了他的洒脱之美。《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示了他的豪放,《水调歌头》展示了他的浪漫之美。苏轼把他的旷达、他的豪放、他的不拘一格,文字的方式做了最好的诠释。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苏轼出生寒门,22岁虽中进士第一名,但由于政见不容于人,在党争大起大落的北宋,一生三次被贬;加上与其感情甚笃的妻子王弗及爱子早逝。这些痛苦袭来,均非常人所能忍受。家庭的悲欢离合和仕途的跌宕起伏,没有让苏轼退缩与胆怯,而是学会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他享受功名事业、江山风月、天伦之乐;在风雨交加的逆境里,他品位孤独凄凉、宦海浮沉、人生无常。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够把苦难和悲伤咀嚼成苦涩之美,超凡脱俗、爽朗豁达使得他的作品愈加充满艺术的魅力、哲理的深度和人生的感悟。他自称“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对任何事情、任何人、任何遭遇都充满爱心。
苏轼是超脱的,是豪迈的,是豁达的,更是智慧的。苏轼论记,不同与一般泛泛之论。史论中有思辩之美,政论中有思辩之美,游记中有思辩之美。 他的思辩不带有纯学术性或纯说教性的强辩和诡辩,而是以文学家的素养与天分去思考,因而呈现给读者娓娓道来的思辩之美,给人以启发,引起共鸣。
他不但能从正统思想做一般性的推论推证,而且能汲取各种思想从更深广的方面立论。《留侯论》论张良之所以成功,全得益于一个“忍”;《放鹤亭记》中,借云龙山人放鹤引申发挥,认为放鹤和饮酒这两种嗜好,可以致祸也可以为乐,关键在谁行之;《石钟山记》重新发掘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更重在批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主观作风。
他敢于在前人未道处出新意,或索性推倒前人,大作翻案文章,观点振聋发聩、新颖独特、引人深思。在《贾谊论》中,他一反常人认为贾谊不得志是因为汉文帝不能用人的成论,认为贾谊是“志大而量小”,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而是希冀一次谋划即获重用。通过论证告诫有志之士应开阔胸怀,善于等待时机。
对哲学问题作深刻的阐述,也是苏文的一大特色,几乎贯穿他文章的大部。这些阐释,是对“禅”的认同,也是对“道”的顿悟;是对自我的回忆,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在《宝绘堂记》里,他提出“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在《超然台记》中,首先不是写台之修建与胜景,而是“先发超然之意,然后入事”。“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限。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理性认识。
此外,豪放、智慧的苏轼身上偶尔也灵动地闪烁着幽默和诙谐。
他的一些杂文、题跋中常常流露出诙谐风趣之美,《刘伯伦非达》一文里,对“刘伯伦常以锸自随,曰‘死便埋我’”进行挖苦,指出若真是达者,“死则已矣,何必更埋”。《石崇婢知人》里貌似玩笑的话语,对贪得无厌的王敦进行嘲讽。他的很多杂文、散文还体现了他质朴的民本思想之美,如《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寓含了对“苛政猛于虎”的叹息;《喜雨亭记》抒发了“无雨不能乐此亭,是亭以雨故方成”的爱民如子的清官形象。以苏轼之才,发苏子之思,成苏文之美,总结和发扬了传统,宣示和开创了未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连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都深感“瞠然不能及”,类若“流连光景之辞”,笔者“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苏轼是一位将现实性和超越性融为一体的智者,他的人生智慧来自于对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理想与实践。儒家思想构成了苏轼的人格精神主流,让他在怀有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的同时,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道佛思想则构成了苏轼的人生哲学,他的顽强、乐观、超然、积极的人生态度离不开此。
颠沛一生的苏轼虽然仕途偃蹇,命运多舛,长期外放,流落他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失去对生活的火热情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豪放旷达。“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苏轼,他以自己的豪放、智慧和不羁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2.
[3]东坡志林[M] .学津讨原本.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