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探析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尤其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传统数学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对与教材上类似问题的解决有较强的驾驭能力,但面对陌生的问题常常缺乏必要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直接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薄弱。苏教版教材对解决问题做出了重大调整,增设了“解决问题策略”这一独立的章节。如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的教学更有效更实际,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理解为基石,构建数学模型
  “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因素,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自然无从下手。实际上,不少学生在问题的理解上就发生了偏差,这与教师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联系,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帮学生读题,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表象上看学生会因此受益,提高解决问题的机率,其实学生失去了理解数学问题并进行数学建模的机会,当学生独立面对问题时,很有可能会出现理解性的偏差。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独立读题并理解,将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单元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50米,宽22米,深2米,现在要在离池底1.5米处画一条水位线,线长多少米?用水泥重新粉刷游泳池,如果每袋水泥能够粉刷25平方米的面积,共需要多少袋水泥?”课堂上用电子白板出示问题后,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读题,自己去理解问题,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问题表示出来。不少学生画图表示,也有的学生利用实物来模拟出问题模型,最终大家达成共识:水位线的长度就是长方体底面的周长,只不过这一圈线画在离池底1.5米处,这里的1.5米是一个无关条件,而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只需要先求出长方體水泥的表面积(5个面),然后用表面积除以25就可以求出需要水泥的袋数。这样的教学,建立在解决问题基础上,让学生借助于自己的思考,用实物或图形去建模数学模型,形成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分析问题,形成思路
  确定了问题的本质之后,学生就需要从已知条件入手来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当已知和未知之间的通道贯通时,学生的思路便形成了。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多说说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展示给大家,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间有所启示,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有所促进。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乘法”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样的问题:“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增加了72.9,原来的小数是多少?”学生在自主读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们提出了两种设想,其一是从份数的角度去分析,将原来的小数看作1份,将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小数便扩大10倍,所以现在的小数是10份,增加的就相当于9份,这样便可以直接用72.9除以9而求出原来的小数。其二也是抓住小数移动的本质规律,将原来的数设为X,则现在的数就是10X,从而通过列方程将问题予以解决。学生们经过交流碰撞,智慧得以生长,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增强。
  优化方法,提高认识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方面切入,做出不同的猜想。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转变思路、另辟蹊径的意识,让学生学会优化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方法的认识。
  比如,在“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环节,教师用电子白板呈现这样的问题:“学校组织45名学生去游乐场,每张门票80元,购买这个游乐场的团体票(达到50人以上)可以打八折,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准备如何购买票才最划算。”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展开探究。有人认为,因参加游玩的人数不足50人,所以无法购买团体票,问题中出现的团体票信息是一个干扰条件;有人认为打折后肯定划算。此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不要轻易下结论,而需根据这个问题分析计算出两种不同购票方式的总价,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再确定最佳的购票方式。
  在反思中提升应用能力
  反思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引领、点拨、指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得与失,让学生在反思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圆柱的体积计算”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长方体容器的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18厘米,里面装有12厘米高的水,现在将一个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体完全没入其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的解决办法很繁复,有的学生的解决办法比较巧妙。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力求从中探究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教”与“学”过程,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从问题本身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探究最佳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什么是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
最初见到冯纪忠先生是在新生入学时听先生讲解专业情况,作为一个刚从高中进入同济大学的学生第一次了解到房屋设计原来需要许多专业合作才能完成的,而建筑师则是其中的总指挥,作
定位:一个提升人文精神的象征性的城市地标。一个展现当代生态理念的绿色建筑。一个国内外黄金珠宝展销和贸易中心。一个国内黄金珠宝研发设计中心。一个深圳文化旅游中心。建
自然是什么?1)自然是一种并不破坏环境,自给自足并且依赖于周边环境所存在的有机体。2)自然的范畴包括为不同的目标和功能所设计的全部事物。3)自然是一种对不可见力的物质表达。
“水清木华”高层住宅社区设计荣获了首届中国优秀环境设计大赛金奖:该项目的最大特色是一个为住户提供很好的遮荫场所的架空结构层。环绕着中心区的六幢高层,设置了不同形式和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n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Methods:Using consecutiv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hydrocortisone to build Sh
摘要:语文不仅是小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还是他们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基础,不过作文教学始终是难点之一,受到师生双方的共同困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应用任务驱动法,利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思考、灵活创作,写出更加优质的作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任务驱动法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任务,以强烈的问题动机为驱动,积极运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
作为体育老师,要把小学生从室内吸引到室外来,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温暖,让他们在环境优美、宽阔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中歪歪扭扭地“拖小猪”,在小路上踩“梅花桩”,在花园里玩“刀剑笑”,在树荫下“跳房子”……孩子们是多么喜欢老师亲手为他们制作的这些户外教学工具啊!在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效的工具设计与运用,在开展小学体育活动、增强小学体质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制户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