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虎被誉为"百兽之王",威武雄壮,虎啸风驰,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同时,又因其威猛强悍的形象而被看作是人类驱灾避害、祈福纳祥的辟邪神器.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虎通常被尊崇为全能守护之神.无论是道教中的护法神,亦或佛教中的四方瑞兽之一,大多以神灵坐骑的形式出现而备受尊崇.作为虎的故乡,虎文化是数千年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重要的表现内容,通过刺绣、剪纸和年画等民间工艺形式在中华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留下精彩印记.历代中国人通过对老虎形象的归纳提炼并意象生成,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还表达出人们对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被誉为"百兽之王",威武雄壮,虎啸风驰,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同时,又因其威猛强悍的形象而被看作是人类驱灾避害、祈福纳祥的辟邪神器.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虎通常被尊崇为全能守护之神.无论是道教中的护法神,亦或佛教中的四方瑞兽之一,大多以神灵坐骑的形式出现而备受尊崇.作为虎的故乡,虎文化是数千年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重要的表现内容,通过刺绣、剪纸和年画等民间工艺形式在中华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留下精彩印记.历代中国人通过对老虎形象的归纳提炼并意象生成,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还表达出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传承中华中庸和谐的人生理想和人文诉求.每逢虎年,各类虎元素的装饰点缀街头,虎虎生风,祈愿吉祥.
其他文献
诗意模式、参与式模式与自反模式是纪录片的三种基本表述型,它们也处于民族志影像的发展脉络中,并在不断变迁的价值建构和文化阐释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目前,基于网络平台的自媒体影像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也正在形成媒介化的社会景观.收集用户生成内容甚至是机器生成内容来建构完整影像作品的实践逐渐增多.院线纪录电影《烟火人间》延续了诗意电影的表述方式,并采用了大时空跨度的用户生成内容作为素材来源,因此又部分具有参与式和反身性影像的特点.与此同时,它既不能被视为传统的诗意电影,也不能被视为完整的参与式影像作品.那么,这
学术期刊《美国人类学家》"世界人类学"版块的新任编辑们对"世界人类学"的主要倡导者巴西人类学家古斯塔沃·林斯·里贝罗进行视频采访,并将采访纪录发表于《美国人类学家》的网站.在采访中,里贝罗批评了当今世界的人类学及人类学家之间的全球等级格局,美国及其他人类学知识生产中心的人类学家们对处于中心之外的人类学研究缺乏应有的了解,而非中心的人类学研究难以获得全球人类学的知晓.他呼吁并坚信,人类学和人类学家能够突破当前的政治、经济、语言和文化权力困局,实现跨国的人类学沟通与合作.
《棕榈、酒与见证者》一书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大卫·帕金于1972年出版的民族志著作.此书描述了肯尼亚东部吉利亚马人从再分配式经济模式向资本主义式经济模式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兴的企业家群体与传统的老年人群体形成了既对立又相互利用的关系.新生力量的壮大并没有摧毁传统,而是对传统加以利用,形成了作者称之为"习俗的悖论"的现象.《棕榈、酒与见证者》一书受到了马克思、韦伯以及当时的实体主义经济人类学、曼彻斯特学派人类学的影响,并反过来对相关议题的深化做出了推进.
以20世纪以来国际史诗研究主线为背景,勾勒中国史诗研究的晚近发展样貌,择要评骘若干学术专题上的突进和特色.在世纪之交前后的十几年中,中国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大致完成——从偏重文学方法和聚焦文本解析,转向综合关注史诗生发语境、演述过程、流布规律、社会功能、接受情况等环节.今后,以更开阔的视野、更自信的姿态、更精审的工具、更多样的研究路径从事史诗研究的学者,将有能力高举中国史诗学术的旗帜,在国际学界发出更大的中国声音.将中国史诗研究放在世界史诗研究的全局中,更能看清其学术渊源、脉络及发展方向.
1872年英国学者史密斯发现《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洪水故事,这个发现因挑战了希伯来《圣经》中的洪水叙事的原创性而备受关注,《吉尔伽美什史诗》也一时成为《圣经》版洪水的源头.随着楔文研究的深入,更多和更早的洪水文本逐渐浮出水面,《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洪水故事的来源也成了问题.根据考古材料和通过文本分析得出初步结论:标准版《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洪水故事来自古巴比伦版《吉尔伽美什史诗》.
透过《贝奥武夫》文本形成前后的特定历史,借助中世纪作者读者所习惯的写作阅读方法,解读这部史诗经典独特的核心思想,从而揭示《贝奥武夫》古日耳曼英雄世界中深刻的基督教精神.认为用古英语写成的《贝奥武夫》是中世纪英国的唯一一部,同时也是日耳曼文化圈中的第一部史诗作品.就整体而言,这部史诗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古日耳曼英雄世界传统理念的充分诠释.当然,我们在评价这样的重要文学力作之时,除了关注它的故事情节及其表现笔法之外,或许还应透过表层进一步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领会像《贝奥武夫
中国农民画是新中国初期"新美术"一个特殊的现象,它在与民俗艺术、精英艺术的对立范畴中建立起了自己的艺术形态.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相伴出现的文化现象,与乡村社会变迁形影相随,并揭示出了乡村知识人亲近并认同农耕文化的一种生存风格.七十年中国农民画的发展过程表达了农民自己和地方社会的多重诉求,建构了一个农民与国家、农民与地方之间展开的长时段和延时性的对话关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农民画运动的出现及其丰富的实践过程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解决"农民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另类的现代性贡献.
《上元灯彩图》画作中的上元灯"节日狂欢"符号、"从下往上看"鳌山灯组符号,构成了解明代南京夫子庙区域人文风俗的"系列图像".图像本身不能让受众直接进入明代南京夫子庙区域的社会镜像,但可以通过图像与民俗的关系、图像与历史的关系、图像与细节的关系,看出彼时的民俗画创作者(赞助人)如何看待平民;男性如何看待女性;统治阶层、中产阶层怎样看待百姓的态度.《上元灯彩图》画作中的历史图像通过解构与重构明朝时期"旁观"成年女性的第三者形象、售卖雨花石的小童等"小人物"的身份,建构民俗符号意义,对于研究
少数民族广场舞因其主体为少数民族农民工而具有许多与主体为市民的城市广场舞不同的特点.城市化的左脚舞运用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舞蹈、乐器及服饰等文化符号在城市中构造了与传统乡村文化紧密联系的具有丰富文化意义的地方并超越了地方的界限.乡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城市中发展变化的民族歌舞又成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来源.钟摆式流动于城乡的农民工有可能成为在城乡两个空间创造具有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地方的行动者.城市与乡村中生成的新的城市地方与乡村地方的交叠性,既是城乡互哺的表征,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成果.
岭南地区的"新石器化"进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道路.在更新世末期的环境改变之下,世界多地转向各种形式的"食物生产",渐次进入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采取的是"富裕渔猎采集"的食物生产模式,社会形态同样迈入了新石器时代.在大约距今6000年,长江流域的农业文化侵入岭南,打破了岭南渔猎采集文化的格局,或可称之为岭南地区的第二次"新石器化",事实上也是农业文化的征服过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在文化面貌上的进一步统一,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