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类学”:抵抗中心霸权,跨国沟通合作,建构多元化格局——对巴西人类学家古斯塔沃·林斯·里贝罗的访谈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ya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期刊《美国人类学家》"世界人类学"版块的新任编辑们对"世界人类学"的主要倡导者巴西人类学家古斯塔沃·林斯·里贝罗进行视频采访,并将采访纪录发表于《美国人类学家》的网站.在采访中,里贝罗批评了当今世界的人类学及人类学家之间的全球等级格局,美国及其他人类学知识生产中心的人类学家们对处于中心之外的人类学研究缺乏应有的了解,而非中心的人类学研究难以获得全球人类学的知晓.他呼吁并坚信,人类学和人类学家能够突破当前的政治、经济、语言和文化权力困局,实现跨国的人类学沟通与合作.
其他文献
不言而喻,凡是读人类学的,特别是基于中国人类学的传统或习惯,其入门的仪式过程必然会是从对某一个村落的认知开始的,即以村落为案例去细密地展开自己的田野工作,从田野发现中提出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某一论题的适切思考,由此提炼出相应的概念和理论.因此也就不会奇怪,在许多专业的中国人类学研究者那里,其最开始的研究往往便会落实在某个具体的村落上面,那个村子在那一时段的故事、事件与生活便成为写作一部村落民族志的基础,而能够在一个村落之中所展开的实地田野调查,自然也便成了中国人类学者成长历程的一种共同记忆了.
期刊
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认同的支撑.这一事实决定了铸牢共同体意识必须考虑到集体与个体二者.民族是由陌生人所构成的共同体,这样的聚合之所以能成为共同体是因为其成员具有一个统一的认同.这是一个从"想象"到成为现实的过程.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的时代,因而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除了必须考虑到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所应有的客观的,甚至可以测度的社会和文化要素之外,还应当思考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如何进一步凝聚共同体内部社会团结的问题.建设道德共同体应该是一个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正确处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关系三个维度逐步认识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性、民族矛盾的阶级根源、辩证看待民族主义思想,从而在革命实践中成功探索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制度路径,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类学的抗争研究并非单纯以弱势群体作为对象,虽然他们备受关注,但其意义在于关怀这种被施以权力枷锁而生活在不幸中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抗争研究迅速发展,人类学家不仅描述抗争者的苦难,还承认他们的能动性,挖掘反抗的可能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中存在的理论问题,"抗争"曾被视为一个过时的概念.进入了21世纪之后,随着全球范围内新的社会运动涌现,人类学家续接抗争研究的路线、修正以往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概念推进抗争研究.
旨在从"南岭走廊"瑶人研究的历史场景出发,以徐益棠、杨成志、费孝通学术思想的不同面向为中心线索,将学术作品、代表性学人及其上下内外关系视为审慎的对象,由此还原某个特定时段里的学术研究本相.具言之,20世纪前期的瑶人研究曾经呈现出思想理路上的相异流脉,即推崇新兴的科学实证与延续理想主义色彩的历史想象以及两者之结合.通过比较,发现瑶族研究的理想形态,即构建一种既包容国家、社会概念又发挥文明想象,既强调理性结构亦彰显非理性要素的均衡、宽容与整体的瑶族研究体系.
中国民族地区文化景观同质化和泛化的实质在于,景观打造时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经济逻辑,而没有充分考虑地方社会的历史文化脉络.这使得文化持有者的记忆和认知未能充分表达,景观与地方、历史、人、文化相互隔离.四川松岗"天街"景观的个案表明人类学关于景观和历史的分析有助于统合景观的"生产"与"建构",从一种过程论的关系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在"多相"和"多元"之间建立关联,化解景观的"解域化"困境.在现实和历史的关联中寻找景观作为文化的本体意义,尊重多元主体的表达,能够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景观的可持续
作为人类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民族志实践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学家一种挥之不去的人格分裂症候,它始终困扰并深刻影响着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实践.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这种普遍的心理疾患,源自生活在异域的人类学家与自身文化长期割裂产生的漂泊感.而在微信民族志中,这种人格分裂症候仍然表现得极为真切.追根溯源,人类学家群体身上这一普遍的人格分裂症候,其实源于民族志实践中剧场性与真实性之间的深刻悖论.深入剖析这一悖论对于"人格分裂"症候的诊断意义重大.
图像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一直是视觉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的考察摄影实践进行考察,可以理清这一时期摄影技术、视觉观念及其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在民国时期摄影观念转向的大背景下,以陈万里为代表的考察摄影实践,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对于摄影媒介的一种创造性地使用.将其置于民国知识分子的"国土考察"和这一时期的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更大历史背景中,可以发现"考察摄影"成为一种利用摄影媒介对于历史展开的当代叙述;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摄影实践与当时总体性的民族国家建构和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关联
中国节日影像志聚焦中国传统节日,以影像撰志,集中邀请节日文化持有者从主位视角对节日事项做口头阐述.此法虽源于口述历史,却因节日周期性的时间节奏、稳定性的空间形态以及共享性的文化模式而不同于一般的口述历史,进而形成节日口述特殊的技术路径和特有的学术品格.节日口述中的人与事件呈周期性交互关系,口述的事件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口述的行为在"参与-回忆-再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节日影像口述具有在场性、主体性、集体性和互动性的实践特征,针对不同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意义.
诗意模式、参与式模式与自反模式是纪录片的三种基本表述型,它们也处于民族志影像的发展脉络中,并在不断变迁的价值建构和文化阐释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目前,基于网络平台的自媒体影像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也正在形成媒介化的社会景观.收集用户生成内容甚至是机器生成内容来建构完整影像作品的实践逐渐增多.院线纪录电影《烟火人间》延续了诗意电影的表述方式,并采用了大时空跨度的用户生成内容作为素材来源,因此又部分具有参与式和反身性影像的特点.与此同时,它既不能被视为传统的诗意电影,也不能被视为完整的参与式影像作品.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