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审美综合能力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xiaox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要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形式,使人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从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构建学生审美心里结构以及建立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阐述如何在音乐中实施审美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实施审美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是用感情的语言说话,并且用一种使人直接感觉到的形式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在其固有的表现形式中所表现的内容,更容易在感情上使人接受,也更容易达到审美的效果。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一、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个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的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美的最后价值永远是以情感的直接验证为根据。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情感是音乐审美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是第一位的。
  (一)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一切审美教育都是通过直觉感受进行的,因为只有这种直接的审美感觉才可以接受到生动,具体的美感信息,也才能运用形象思维求得对美的形态准确的把握和品味。音乐有它的外部形态,如波动起伏的旋律,张驰相间的节奏,强弱变化的力度.....这些外部形态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完美的音乐形式,而对这些音乐形式直接的把握和认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依据。只有音乐,但没有感知音乐的耳朵,是无法进行审美教育的。施教者只有听懂了音乐,才能达到吃透教材,驾驭教材的要求;受教育者也只有听懂了音乐,才能完成审美感受和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应融于教学实践中。例如,在唱歌教学或演奏活动中,听辨自己或同学演唱、演奏效果,从中寻找掌握音乐要素,以及表现音乐情感方面的优缺点,进而提高其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丰富情感体验的审美过程,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情感得到拓展和深化。如: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演唱时要身临其境,投入到歌词的氛围和乐曲的意境中去,想像自己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中,一望无际,天上有洁白的云朵,地上有成群的羊儿,自己就是牧民,用嘹亮的歌声抒发对家乡大草原的热爱之情,有了这样美的想象,从内心涌出来的真挚感情就是最好的情感美,你的歌声自然会打动听众,使听众陶醉。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联想,从而使学生尽量的融入音乐,感受音乐。
  (三)应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音乐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音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不同的见解,勇敢的发表自身的体会、自身的见解,这才可能实现音乐教学的自主探究、创造性过程,实现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
  二、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高职学生,在音乐鉴赏中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比如在欣赏教学中必须通过情感的通道才能获得音乐美的真谛。由于音乐作品本身并不是情感,而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在欣赏过程中,对情感的感知和领悟必须要进行情感体验的激发和诱导。例如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大音阶感觉愉快雄健,小音阶感觉悲哀抑郁;不同的节奏及句法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节奏多紧张而句法短促的表现奋发急怒,节奏和缓而句法悠长表现婉约柔和。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是在丰富的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上理解认识的参与,使音响感知。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向更深刻,更清晰的高级阶段发展。”所以,在情感欣赏的基础上,让理性思维进一步介入,逼近可以使学生全面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也是充分揭示和感受音乐美的本质,体现音乐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讲述作品时,还要注意尊重音乐的审美规律。按照音乐的特点来诠释作品。只有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交融在音乐欣赏的全过程,才能构成完善的审美教育活动。
  三、实施审美教育,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音乐审美教育是一个由审美对象,施教者,受教者三者共同组成的精神运转网络。音乐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具体内容,它作为审美媒介,是重要的中介环节。在审美教育中,通过它的运动,表现和完成,产生美感信息的传递,往复和交流,只有通过音乐的中介作用,施教者和受教者方能产生有价值意义的联系,也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完美与和谐,完成审美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审美价值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和质量。音乐的雅俗层次还应该与学生的爱好,能力和水平保持一定的对应性,譬如说,贝多芬的交响乐虽然饱含着崇高雄伟的阳刚之美,蕴含着深邃的人生道理,但却不能为低幼儿童所感知。
  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心理活动既是产生音乐的内在原动力,又是支配音乐审美教育总体网络系统运动的传动枢纽。在这个同对象双主体的庞大构架中,传导,感受,创造音乐美都取决于教师,学生这两个主体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基因。对审美对象来说,双主体的心理活动具有共同性,共同接受同一音乐审美信息,但就双主体的心理活动水平来说,又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必须居于领先地位。一种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结构状态不仅由审美对象,先导主体和接受主体多项构成,而且相互之间呈一种双向往复的运转状态。
  四、实施审美教育,建立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
  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符合一定审美理想的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中培养出的。对于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取舍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自觉定向的价值取向的建立。只有当人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判断以及相伴随的情感体验,是符合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取向的时候,才可以被人认为是受到了美的教育的。这是因为,仅仅通过教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甚至某种创造才能,仍建立不起美的品格的,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和自由的发展,必须用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美的精神来培养的。
  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对审美音乐作出正确解释,使学生进入真正的音乐审美世界,品尝到音乐的美。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美感教育。主要引导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审美需要,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感美、识美、创美所要求的各方面能力等。其次是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形态、形式、风格等构成因素的认知能力,包括传授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等。再次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教养,让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主要是培养学生完美的个性,包括协同其他教育,实现素质教育;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等。因此学校要落实好音乐审美教育,就应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使音乐课程的这些独特价值得以突出、强调和体现,体现新时期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
  结语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音乐教育中,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小平,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莘子冬,盛殿勇.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简析[J].教学与管理.2010,(30).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任务。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型的高职教学目标和要求。建构主义教学
新民县三道岗子乡三七家子村,共有186户,其中承包土地的为162户,816口人,360个劳力,总耕地面积4,533亩(包括今年增加的600亩,是军队占地退回的),人均5.5亩。1978年时,是一个
信息公平、知识共享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大宣传力度,有特色、有针对性地使社会读者了解馆藏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社会读者自身的信息素养;加
针对职业院校开设的微电子专业一直缺乏合适的教材,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基础版)》一书。该书是基于课程改革研发的高职高专教材,将权威性、针对性和实
摘要:分别从呼吸气口、音乐的内心听觉、团队协作、二度创作等具体方面谈论当大学生人格,专业,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萨克斯 重奏 大学生 素质培养  萨克斯的出现是音乐的奇迹,它波颤音的即兴式,自由的声音代表了浪漫与现代的激情。它音色圆润,音量变幅较大,能演奏各种抒情和精彩片段,模仿力极强,有鲜明的个性,是任何乐器不能企及的。在学校组织的探究实践学习中,我们将萨克斯重奏作为话题,组织研究。这次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科技革命已经涉及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领域,音乐教育的方式和手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作为音乐专业中作曲理论基础课程四大件之一的配器法课程,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音乐教育者的关注。配器是一门研究多声部音乐写作的技术理论课程,是探讨各种乐队中的各类、各组乐器的结构、性能、音色、音域、音区、演奏法及其在乐队中的一般用法的学科;也是探讨各种乐队中的各类
摘要:民族声乐作为我国历史文化沉淀的精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演唱形态优美,是一种艺术感强烈、民族感鲜明,具有音乐科学性和时代性的一种音乐艺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体现中国文化思想的传统艺术形态,作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教者,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特点 发声状态 “哼鸣”唱法  人的声音分为真声和假声,在我们唱歌的时候对这两种声音的交叉应用极为广泛,也
老年聊天会是老年群众自教自学、自娱自乐、轻松活泼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有助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高校老年聊天会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活动方式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