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孤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ly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1
  Gone with the wind.一切都飘散在硝烟炮火中。唯有她斯佳丽,虽然沧桑历尽,却从未倒下,魂灵永不散去。一枝暗夜玫瑰,在风中怒放,兀自芳香。
  塔拉庄园的红土地如往日一般生机勃勃。夕阳簇拥着玫瑰色的晚霞,落在美丽的脸庞上不肯离去。斯佳丽倚着窗子静静地眺望远方。瑞特,瑞特!眼下她的家园再难遭人掠夺和破坏了,她不必再担惊受怕。但玫荔永远离开了她,阿希礼最终渐渐淡出她的世界。那么她还剩下什么?瑞特,回来吧。
  在战争爆发以前,斯佳丽同塔拉庄园一样,美丽、明快而富有生气。她懂得如何用一双活泼的淡绿色的眼睛迷住男人,她懂得如何眨动浓密的睫毛而显得妩媚动人。她不懂诗歌,也不懂艺术,她似乎只懂得怎样做一个魅力无穷的女人。偏偏全世界的男人都来爱她,偏偏这些男人里面没有阿希礼。然而骄傲如斯佳丽,她相信没有哪个男人是她所得不到的。于是她花费了十二年的光阴来追求这个一直生活在过去的文弱君子,同时背负着玫兰妮赐给她的那沉重的十字架。而当她最终发现她并不爱阿希礼,也并不需要他时,又毫不犹豫地将这段漫长而艰辛的感情抛弃,转身试图抓住另一段错失的爱情。然而此时的瑞特已经远走,她磨光了他倾注在她身上掂量不动的爱。
  这就是斯佳丽。不如说,这只是斯佳丽的一面罢了。她敢爱敢恨,与其说她信仰上帝,不如说她信仰她的欲望。只要她得到,从来都是想尽办法甚至不择手段,简直没有道德底线可言。母亲的谆谆教诲,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渐渐模糊。也许一开始她也曾抱有愧疚之情,但很快就连这种愧疚也消灭无几。上帝从来都不能帮助她解决得不到爱人和饥寒交迫的痛苦,但是她自己可以。她强烈的欲望可以驱使她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她任性、果决又无所顾忌,只要阿希礼能够投入她的怀抱,玫兰妮的名誉、查尔斯的感情,这些毫不相干的人和事可以统统不顾。只要她能够不饿肚子,只要她能保住塔拉庄园,种地、骗婚又何妨?她想同阿希礼私奔时,甚至那作为一位女性应该固守的矜持也可以丢掉——当然,在她的眼里,许多淑女应守的规矩不过都是鬼扯而已。大声告诉阿希礼她爱他,有何不可呢?他若是愛她,应当知道这些。这话听着多么刺耳,但这恰恰就是斯佳丽·奥哈拉的迷人之处。至少在瑞特眼里如此。
  战争悄悄降临在塔拉庄园,降临在亚特兰大。笼罩了整个美国南部。斯佳丽经历了母亲与父亲的相继离世,以及塔拉庄园几曾近乎遭到毁灭。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像个黑人一样下地干活,每天醒来都要为一天的伙食发愁。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扛起了整个塔拉庄园的重担,为了一家人没日没夜地奋斗。善良的玫兰妮深爱着她,把她为这个家所经受的一切苦难都看在眼里,感动她无私的付出。殊不知斯佳丽的种种作为,不过都是在为她所信仰和需要的付诸行动罢了。她可以为了对阿希礼的承诺费劲全力照看玫兰妮,可以为了塔拉的未来吃尽苦头,自然也可以骗走妹妹苏埃伦的情人来交上税款保住她的家,亦或是无情地驱使囚犯为她的工厂做活挣更多的钱。在斯佳丽眼里,高尚和卑劣从来都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勇敢这个词汇也全无落脚之地,在她心口炽热跳动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欲望。这是玫兰妮所理解不到的,她的世界太过纯洁,向来就缺乏人性的阴暗。
  到斯佳丽二十八岁为止,她一共结了三次婚。第一次为了赌气,后两次为了钱。听来可笑却真实,正是一个任性、现实的女性情急之下的作为。她的现实,是与阿希礼最大的不同之处。这是一位永远生活在过去的翩翩公子,他为战争忧伤,为自己忧伤,却无能为力。她一直不懂,所以一直爱他。而她斯佳丽呢?她总是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她从不逃避。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足以承受任何打击。当埃伦病故,杰拉尔德突然去世的时候,她无疑是十分悲痛的,却不流一滴眼泪。她会说:我现在不去想它,等到我能够忍受的了时再去想吧。或者是:我明天再去想它,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最终连瑞特也离她而去时,她也是这么告诉自己的。她有办法不让所有的坏事挡住自己前进的视线,即使再艰难,斯佳丽也宁可拖着悲伤向前,而非停留在原地作无谓的哭泣。
  这就是斯佳丽·奥哈拉。那朵黑夜里兀自芬芳的玫瑰。她无疑是血肉丰满而又复杂的。她自私残忍,有时甚至不得不依靠一点可怜的良知聊以自慰。可是她勇敢、坦率并且执着。她不顾礼节和教条的禁锢,三番两次地结婚、像个男人一般抛头露面,打理生意挣钱发家。她多么现实。我们爱一朵玫瑰,绝非由于我们看不见那尖利的花刺,而正是因为这扎人的花刺衬托着鲜艳的花瓣,芬芳的花香又掩盖着刺鼻的泥腥,才令人感到真实而可贵。
  在那个现实主义文学盛行的年代,这一部《乱世佳人》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在于这一个个立体人格的塑造。其余的诸多作品,虽然意在向我们宣扬纯洁的真、善、美,和摒弃与之势不两立的虚伪、邪恶,但那些人物却无一不是平面的、遥远的,并且不真实。在这部书里,即使最高洁如玫兰妮·汉密顿,也懂得宽容是适度的,且在尊严面前决非没有原则。她赞许斯佳丽为了大家的安危而杀人,在众人用难听的言辞议论斯佳丽的时候挺身而出,怒斥流言蜚语从而保护她爱的人。
  人是多面的,并且是矛盾的。我们时常有着玫兰妮之善良,亦有着斯佳丽之私欲。或者说,我们既是玫兰妮,亦是斯佳丽。我们读这部书到最激动之处,常常是深切体味到斯佳丽内心的善念与邪念斗争的时候。
  或许这样一个真实的奥哈拉小姐,一旦出现在我们身边,大多人同样会和书中那一众太太小姐一般对她议论纷纷。可是在于她身处的那个时代,所面对的无奈实在是太多太多。而她恰巧是这种无奈的最佳写照,她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的精彩、引人入胜。
  一朵唤作斯佳丽·奥哈拉的玫瑰,在那个漫长的黑夜里,孤芳自赏,永不言败。
其他文献
摘 要:黄宾虹先生作为传统中国画四大家之一,其绘画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金石书法用笔风格的融入。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揉入了金石碑学的用笔,在流畅的画笔运行中,加入金石刻文的迟涩和凝重,营造出“内美静中参”的境界。本文通过对黄“金石入画”的特点由来进行阐述,结合金石古文的风格来对黄作品中“金石入画”的力与美进行赏析,提出黄宾虹将中国画的笔墨提炼推进到极致,作为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建树的大师,其称号是当之无愧
摘 要:詹姆逊对文本的解读,不仅注重明确的叙事,而且注重的是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因此他认为文学批评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历史文本本身恢复“充分的言语”,所以詹姆逊的视野是很开阔的,并且作为一个标榜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在接受广泛的文论思想的同时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吸收和辩证的借鉴,并在文类批评中提出了“符码转换”的思想,可以说为我们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詹姆逊;政治无意识;文
摘 要:2017年开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受访者的个人成长、情感经历、背景故事与经典佳作相结合的形式,选择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朗读者》这档节目的持续走红与其独具特色的开场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开场白的主题性、现场性及生动性在这档节目里运用各类辞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朗读者》前七期的开场白为研究对象,采用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的辞格定义,解读《朗读者》的开
冬神死去时  北国的军队正在溃退  他所豢养的彗星、暴雪、狂风  一颗颗尖叫着掉下来  地上万物蠢蠢欲动  低声浅唱,汇聚成嗡嗡的雷声  命运女神高高举起长矛  顿时大雨如注  沉睡多时的大海  被婉转动听的鋼琴声唤醒  海神波塞冬的白马昂首奔跑  在碧绿的草原上  苏醒的松鼠打着哈欠  一眨眼就消失在花园里  恋人们在长街上依依惜别  月亮躲了起来不忍睹视  所有人都准备新的生活  猪圈马厩打扫
摘 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兼具通俗性与高雅性备受读者喜爱。本文从张爱玲小说中的亲子关系出发,探索张爱玲消解温情的亲情书写,进一步把握张爱玲特殊的文学表达。  关键词:张爱玲;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喻赛琼(1997.8-),女,汉族,湖南省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时李义山因“牛李党争”的波及,故参加博学宏词科未中。在帮助料理完恩师令狐楚的丧事后,应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初入泾原幕。不幸落选的李商隐来到甘肃泾原,登临安定城楼,发端幽思,“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身世、抨击腐朽融为一体”(《李商隐诗
摘 要:日本特有的内外文化影响着日语语言的表达方式,是日语语言最为显著的语言特征。基于此,本文说明了日本社会对于内外文化的界定,分析了授受关系中的内外文化,阐述了日语语言特性中的内外文化。  关键词:日语;内外文化;敬语  作者简介:袁媛(1983.2-),女,汉族,湖北黄石人。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引言: 
摘 要:《羊脂球》描述了一个关于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与人性美丑的故事。古往今来,妓女遭人歧视或被人怜悯,而名为“羊脂球”的妓女,却成为了一个值得人尊重的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莫泊桑运用大量的对比手法,将“羊脂球”的美好品质无限凸显、更加鲜活。可以说,贯穿全文的对比艺术是这部百世流芳的作品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对比;《羊脂球》;莫泊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雷雨》中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就在于他有着复杂的人物性格。他既是一个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在众人面前又是一个道貌岸然、庄重严肃的伪君子;但在其内心深处,也有怀恋旧爱之情及对旧爱的愧疚之心。这些正反映了人性的复杂,这一人物形象也因为这种复杂性格的深入刻画而显得丰满、真实。本文通过对剧本的分析,以探讨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摘 要:《所以》将当代知识女性叶紫不断追寻希望而又不断遭遇失败与绝望的内心旅程,重在揭示家庭、爱情、婚姻、社会以及人生带给女主人公叶紫沉重地思考:希望还是存在的,那就是保持耐心,拥有超然洒脱的心境,再一次审视你周边的人和事,还有爱和善存在着,这会给你以信念,让你勇敢地走下去。  关键词:叶紫;知识女性;命运;生存意识  作者简介:米娜(1986-),女,回族,甘肃天水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