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归纳总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102-03
互联网已广泛渗入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网络为载体、针对网络影响、面向广大网民而开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内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较多,但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方法体系来研究的重要的理论成果较少。笔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进行大胆探究。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的含义
近年来,学者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界定主要有四种:一是曾令辉为代表的把网络思想政治界定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政治观、道德观,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1]二是杨立英为代表的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2]三是刘梅为代表的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依据现代传媒理论和思想宣传理论,以网络为载体,利用网络的特点与影响,针对广大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和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方法概念的解析,笔者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定义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就是教育主体依据现代传媒理论和思想宣传理论,以网络为载体,利用网络的特点与效力,针对广大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程序、手段等。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的确立依据
(一)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
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一定的思想和理论被人们接受之后,便成为人们自我控制的精神力量。
(二)灌输理论
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是通过学习、教育、宣传等自觉方式形成,而不是自发形成的。早在20世纪初,列宁就在《怎么办?》一书中,针对当时俄国的社会民主党内存在的崇拜自发性的工联主义倾向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向广大网民灌输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观念等。
(三)现代传媒理论
网络是现代传媒重要的载体,它具有传播速度快、普及范围广、消耗成本低、效果明显的特点。现代传媒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具有以下四方面重要功能:获取与传递信息的功能、文化功能、监督功能、舆论功能。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必然的趋势。
(四)现实依据
从现实来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电脑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网络已经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广大的大中小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因此,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社会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的适用对象和运用条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对象为一切掌握了一定浏览网页技术的网民。所有网民都是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只要善于开发引导,都能受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熏陶,从而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需条件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条件更加简单,只需要一台能够联通网络的计算机即可。具体来讲,网络的普及程度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条件;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客观保障;全社会的充分重视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保证。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的具体操作方式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可归为四种类型:
1.信息提供型。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具有强大存储、检索和传播功能的信息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通过专门的网站、网页、栏目或消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2.正向引导型。[5]就是教育主体针对收集、发现、捕捉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片面或不正确、不真实的舆论倾向和热点问题,有意地通过在网上发布正向引导信息,来帮助和引导网民形成正向的思想认知。
3.交流互动型。就是教育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交互的特性,通过在线论坛、在线聊天或BBS等信息进行即时交流的方式,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和教育,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同时交流。
4.管理约束型。就是依托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通过网上的法律知识宣传、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明示,网下的跟踪惩戒和处理等措施,来教育、约束和引导网民的思想行为。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的不同,其实现途径也不完全一致。
1.“信息提供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过程,就是教育主体在完成对相关信息资源的筛选、整理并上网后,主要依赖于教育受体对信息资源进行反应、选择、整合和内化。受体对于信息的关注、喜好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2.“正向引导型”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就是教育主体能够根据受体的思想和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因而教育的目的性和主导性更强。这种实现过程是一种矛盾的、动态的发展过程。[6]
3.“交流互动型”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就是主体和受体之间在思想交流、沟通的基础上经历教育与被教育、说服和被说服的引导过程。这种方式的实质是教育主体和受体之间一对一的思想认识的碰撞。
4.“管理约束型”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主要通过法律、规章以及制度等方面的他律来强制约束、促进和养成良好的行为。这种方式的目的指向性和效力性一般比较单一,当出现多个不同类型的不当行为时,往往需要运用不同的法规、制度等来约束、规范和引导。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原则
1.务求实效原则。在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情况下,建立切实可行的网络运作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网络管理体系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显得尤为关键。
2.美观吸引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的前提是学生对教育主体所创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点击浏览。因此,网络思想教育必须把吸引力建设放在首位。
3.以人为本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建立亲近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现实需求的网络平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主动出击,开辟网上思想教育新阵地。建立一批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思想教育专题网站。
2.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在网络开通如BBS在线交流的平台,疏导人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设计体现符合时代特点的、有较强吸引力的各类思想教育软件;创办符合人们学习、生活和娱乐的电子刊物,形成浓郁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们思想素养的提升。
3.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亲和感;着力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规范网上行为方式;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与咨询,防治网络心理疾病。
4.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掌握“网控权”。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起“信息海关”;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5.加强网络思想教育者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出现的新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在使用过程中还应认真把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同时高度关注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网络管理监控力度,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惩戒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 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47.
[2]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3:66.
[3]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2).
[4] 王想平,梁雪梅.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过程[J].网上德育,2004(5).
[5] 冯春芳,成长春.网络思想政治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4(6).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字]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102-03
互联网已广泛渗入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网络为载体、针对网络影响、面向广大网民而开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内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较多,但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方法体系来研究的重要的理论成果较少。笔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进行大胆探究。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的含义
近年来,学者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界定主要有四种:一是曾令辉为代表的把网络思想政治界定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政治观、道德观,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1]二是杨立英为代表的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2]三是刘梅为代表的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依据现代传媒理论和思想宣传理论,以网络为载体,利用网络的特点与影响,针对广大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和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方法概念的解析,笔者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定义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就是教育主体依据现代传媒理论和思想宣传理论,以网络为载体,利用网络的特点与效力,针对广大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程序、手段等。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的确立依据
(一)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
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一定的思想和理论被人们接受之后,便成为人们自我控制的精神力量。
(二)灌输理论
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是通过学习、教育、宣传等自觉方式形成,而不是自发形成的。早在20世纪初,列宁就在《怎么办?》一书中,针对当时俄国的社会民主党内存在的崇拜自发性的工联主义倾向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向广大网民灌输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观念等。
(三)现代传媒理论
网络是现代传媒重要的载体,它具有传播速度快、普及范围广、消耗成本低、效果明显的特点。现代传媒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具有以下四方面重要功能:获取与传递信息的功能、文化功能、监督功能、舆论功能。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必然的趋势。
(四)现实依据
从现实来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电脑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网络已经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广大的大中小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因此,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社会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的适用对象和运用条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对象为一切掌握了一定浏览网页技术的网民。所有网民都是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只要善于开发引导,都能受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熏陶,从而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需条件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条件更加简单,只需要一台能够联通网络的计算机即可。具体来讲,网络的普及程度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条件;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客观保障;全社会的充分重视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保证。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的具体操作方式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可归为四种类型:
1.信息提供型。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具有强大存储、检索和传播功能的信息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通过专门的网站、网页、栏目或消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2.正向引导型。[5]就是教育主体针对收集、发现、捕捉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片面或不正确、不真实的舆论倾向和热点问题,有意地通过在网上发布正向引导信息,来帮助和引导网民形成正向的思想认知。
3.交流互动型。就是教育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交互的特性,通过在线论坛、在线聊天或BBS等信息进行即时交流的方式,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和教育,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同时交流。
4.管理约束型。就是依托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通过网上的法律知识宣传、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明示,网下的跟踪惩戒和处理等措施,来教育、约束和引导网民的思想行为。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的不同,其实现途径也不完全一致。
1.“信息提供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过程,就是教育主体在完成对相关信息资源的筛选、整理并上网后,主要依赖于教育受体对信息资源进行反应、选择、整合和内化。受体对于信息的关注、喜好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2.“正向引导型”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就是教育主体能够根据受体的思想和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因而教育的目的性和主导性更强。这种实现过程是一种矛盾的、动态的发展过程。[6]
3.“交流互动型”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就是主体和受体之间在思想交流、沟通的基础上经历教育与被教育、说服和被说服的引导过程。这种方式的实质是教育主体和受体之间一对一的思想认识的碰撞。
4.“管理约束型”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主要通过法律、规章以及制度等方面的他律来强制约束、促进和养成良好的行为。这种方式的目的指向性和效力性一般比较单一,当出现多个不同类型的不当行为时,往往需要运用不同的法规、制度等来约束、规范和引导。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原则
1.务求实效原则。在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情况下,建立切实可行的网络运作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网络管理体系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显得尤为关键。
2.美观吸引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的前提是学生对教育主体所创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点击浏览。因此,网络思想教育必须把吸引力建设放在首位。
3.以人为本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建立亲近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现实需求的网络平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主动出击,开辟网上思想教育新阵地。建立一批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思想教育专题网站。
2.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在网络开通如BBS在线交流的平台,疏导人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设计体现符合时代特点的、有较强吸引力的各类思想教育软件;创办符合人们学习、生活和娱乐的电子刊物,形成浓郁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们思想素养的提升。
3.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亲和感;着力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规范网上行为方式;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与咨询,防治网络心理疾病。
4.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掌握“网控权”。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起“信息海关”;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5.加强网络思想教育者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出现的新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在使用过程中还应认真把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同时高度关注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网络管理监控力度,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惩戒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 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47.
[2]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3:66.
[3]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2).
[4] 王想平,梁雪梅.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过程[J].网上德育,2004(5).
[5] 冯春芳,成长春.网络思想政治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4(6).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