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宙斯派遣潘多拉传递魔盒,并告诫她,千万不能打开魔盒偷看。宙斯的告诫让潘多拉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她偷偷打开了魔盒,放出了里面的妖魔……
——摘自《希腊神话故事》
上官女士是我在一场家庭教育报告会上认识的一位母亲,因为她的姓比较少见,所以记住了。一个周末,她打电话来预约咨询,第二天却带来了两位母亲,赵女士和刘女士,说她们“同病相怜”,要一起咨询。原来,她们的孩子都出现了较严重的逆反行为,只不过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问题:不禁不为,愈禁愈为
赵女士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入学不到一周就在学校摔断了左臂。说到这次事故,赵女士又好气又好笑:“我那儿子,脑筋可能有点不灵光。刚开学,班主任在班上三令五申,不得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到操场一角的器械区玩耍,因为那里有单杠、双杠、爬竿什么的,以免发生意外。还说,你们还太小,等长大一点就能去那里玩了。你猜怎么着?我那傻儿子偏偏要一个人去玩,结果从双杠上掉下来,左臂骨折!您说,我儿子是不是脑子里缺根筋啊?”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一般,却是全校出名的调皮鬼,如果哪周没闯祸,老师就怀疑他是不是生病了。“他屁股下面像是抹了油,上课坐不住,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一下课他就疯,说粗话,骂人,打架。老师批评他,他就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翻白眼瞪老师,转身就变本加厉地欺负同学。对这样逆反的学生,老师很头疼,我不知多少次被叫到学校挨老师的批评。唉!”刘女士叹了一口气,接着说,“这孩子,在家里也是一样,成天跟我对着干。我让他往东,他偏往西,我让他追狗,他偏抓鸡。比如,他从来不肯写作业,我一提醒,他就发脾气,不吃饭,不睡觉,不理人。再比如,天下雨了,他问我穿运动鞋还是户外鞋。这还用说吗?当然是穿有防水功能的户外鞋!于是我说穿户外鞋吧。可那浑小子居然马上选择运动鞋,还说一边走路一边洗脚真舒服。这不是成心气我吗?您说,我怎么生下这么个逆子!”
上官女士的女儿我认识,叫宋晓蕾,是本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大约一年前,她上高一的时候,曾暗恋班上的一名男生,本来是青春期正常现象,却把上官女士吓得不轻。这回,晓蕾又出现了新的状况。上官女士发现,一向听话的晓蕾好像进入了“逆反期”,说话没轻没重、没是没非。比如,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集结号》,进行革命思想教育。晓蕾很反感,说:“打仗真刺激,好看,可是死就死了呗,找什么找?挖什么挖?反正死了。”还说,“我最讨厌张涵予那张苦大仇深的脸,一点不时尚。”她还把学生尊敬老师看成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说成是出卖朋友,把劝阻同学打架看成多管闲事,还骂刻苦学习、热心助人的同学是傻瓜。上官女士担心,这样下去,女儿会误入歧途,可她没有办法跟女儿沟通。“我找她谈心,她有抵触情绪,听不进去,还说我和老师是一伙儿的,成心跟她过不去。我听人说,女孩子思想不能乱,思想一乱,行为就没规矩了,指不定做出什么吓人的事哩!”
三个孩子的问题,表面看都是逆反心理在起作用,但细究起来,都属于“潘多拉现象”。希腊神话中说,一天,宙斯派遣潘多拉传递魔盒,并告诫她,千万不能打开魔盒偷看。宙斯的告诫让潘多拉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她偷偷打开了魔盒,放出了里面的妖魔……现代心理学认为,当人对某个禁令感到理由不充分时,就会难以遏制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心理失去平衡,出现违反禁令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潘多拉现象”。
赵女士焦急地问:“您说的潘多拉现象,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我说:“好奇是求知的基本动机,探究精神更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法宝,如果善加利用,是难得的优点,但如果忽视孩子的好奇心,打压孩子的探究欲望,就要出问题了。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心智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最容易出现潘多拉现象;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每个孩子都叫潘多拉,表现为言语、行为离经叛道,对父母、老师的禁令‘不禁不为,愈禁愈为’。潘多拉现象是孩子逆反行为的原因之一。”
解析:青春叛逆,环境使然
刘女士问:“我儿子就是典型的‘不禁不为,愈禁愈为’!可是,您所说的潘多拉现象,在他身上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说:“心理学认为,好奇和探究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反应,是人在长期生物进化中形成的具有生物意义的稳定需要。但是,当有人对某事不说明原因地简单禁止,会使这件事对人有特殊的吸引力,引起各种推测和假设,最终违反禁令。”我进一步解释,形成潘多拉现象,不外乎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孩子的心理不成熟。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是他们学习的基本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迷信、不盲从,敢于质疑权威,因为他们心里本来就没有多少规则。有些老师、家长禁止他们做某事,却又不说明具体原因,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打架”、“不要上网玩游戏”之类禁令成为反面的宣传,孩子们非常乐意冒险去探个究竟。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导致潘多拉现象的形成。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常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孩子的有益探索。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时简单粗暴,期望值过高,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孩子又找不到排解的方法,便在情感上抵制家长。当这种抵制成为习惯,就会“不禁不为,愈禁愈为”。
第三,老师自身素质欠佳。比如,有些老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和颜悦色,无原则地宽容,对成绩差、调皮的学生横眉冷对,声色俱厉。学生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无论“优等生”还是“差生”,都会对老师有看法,尤其是后者,还会恨老师,不喜欢这个老师教的课,甚至上课故意捣乱。
第四,同伴之间相互模仿。中小学生对同伴的依赖很明显,相互影响也很大,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心理需求、相近的爱好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很容易相互认同。如果同伴群体中有反英雄、出风头、唱反调等不良风气,很容易成为一种“潮流”,使不愿“落伍”的孩子跟风模仿。
第五,大众传播不负责任。毋庸讳言,当下的大众传媒在内容选择和制作方式上有过重的娱乐化和商业化色彩,无形中向中小学生传播了一些不良文化,与课堂上教授的主流文化形成强烈对比;换言之,大众传媒本身也存在潘多拉现象,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总之,”我总结道,“孩子的好奇心和探求未知的欲望就像一粒种子,它必然要萌芽、开花、结果,但成长的好坏要看环境给它提供了什么。所以,可以说孩子的潘多拉现象是环境造成的。”
上官女士问:“那么,潘多拉现象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危害?”
我说:“潘多拉现象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潘多拉现象所带来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为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探究孩子逆反心理的化解艺术,争取主动权。”
赵女士问:“潘多拉现象无所谓好坏,您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它好的一方面吗?”
我说:“好吧。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特别贪玩,不喜欢读书。其父苏洵很忧虑,昼夜苦思,得一良策。此后,苏轼苏辙兄弟发现,爸爸总是躲在没人的地方鬼鬼祟祟地读书,有人来了就马上把书藏起来。他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心想,爸爸一定在读特别有趣的书,想独吞,不想让他们分享。于是,他们趁爸爸不在的时候把书偷出来看。当他们被书本身的趣味吸引,父亲偷偷读书的神秘感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苏洵的这个小把戏就是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复制宙斯和潘多拉的故事,只不过他是把看起来枯燥的读书变成了一场寻宝游戏,引导儿子们读书学习。”
三位母亲面面相觑,仿佛在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当家长啊!
疏导:充分尊重,说明道理
刘女士问:“现在,潘多拉现象在我的儿子身上几乎全是消极的一面,又该如何引导呢?”
我说:“据您所说,孩子现在已经发展到与长辈全面对抗的阶段,可能此前他受到过许多他认为不公正的待遇,比如家长的呵斥,老师的批评,等等。他不信任,也不屈服于长辈,与家长和老师感情冷漠,是他逆反的主要原因。但也不排除另一个原因,即他是用标志性的逆反行为标榜自己,以引起长辈的关注。”
“用捣乱来引起关注?”刘女士不解地问。
“是的。当好的表现不能引起关注,反倒会引起误会,孩子就会顺着长辈的意思,做个捣乱的孩子。要知道,引起长辈关注是孩子的特点和本能,哪怕是用捣乱、欺负同学这种招来批评的方式。因此,要引导孩子向善,首先要关注他。”
刘女士委屈地说:“怎么不关注啊?我天天都在想怎么教育他,天天都祈祷他别再闯祸!”
我说:“那就换一种关注的方式吧。爱他,赞赏他,尊重他。这些良性信息一定是孩子渴望的。另外,别忘了给孩子上进的信心。我曾经辅导过这样一个男孩,有一个细节,就是利用潘多拉现象,或许对你有启发。”我说,那个男孩有与长辈对抗的心理定势,而且严重自卑。有一天,我对他说,我要给他父母写封信,请他带回去。男孩一脸不情愿,翻眼看我。他可能在想,指不定信中说了他多少坏话。我把信折好,塞到信封里,然后到另一个房间找胶水。在窗外,我观察男孩。男孩犹豫再三,还是把信打开了,匆匆忙忙地读起来。他脸上的阴云一点点散去,笑意渐渐浮现,因为信上全是夸他的话。等他读完,把信纸照原样折好,放回信封,我才若无其事地推门进去。我发现,他不再翻眼看我了,好像我是他的朋友。第二天他的妈妈打电话来,说孩子回家后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乖得不得了。“这个孩子也做了一回潘多拉,不过,他放出的不是妖魔,而是欣赏、赞美、同情和信任。孩子需要这些美好的信息,家长不该吝啬。”
赵女士在一旁等不及了,问:“那我儿子呢,该怎么引导?”
我说:“破解潘多拉现象,除了刚才说的要充分尊重孩子以外,第二个要点就是要跟孩子说明道理,避免事物神秘感诱使孩子做危险的尝试。如果老师带孩子到操场器械区,现场演示那些危险,破除了神秘感,孩子们自然会当心。要知道,孩子们趋利避害的本能比成人要强烈得多。同样道理,告诫孩子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要闯红灯,道理要讲透,不妨找些交通事故的图片,让孩子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孩子自然会配合。”
上官女士插话道:“我也应该跟女儿把道理讲明白,帮助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吗?”
我说:“没错!不同的是,跟高中学生讲道理需要掌握更高的技巧,否则不是他们的对手。”
“哎呀!讲道理不是我的强项,您教教我吧。”上官女士焦急地说。赵女士和刘女士也附和。
我笑道:“其实,最高的技巧是赢得孩子的信任,而亲情的力量是父母强有力的武器,因为孩子是依赖父母,信任父母的,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如果得不到,他们才会逆反。他们这样做,既是报复父母,也是另辟蹊径,用相反的、更刺激的方式激活父母关注孩子的脑细胞。”
几天后,上官女士打电话来,说她建了一个QQ群,召集了十多位母亲,邀请我加入。我找到那个QQ群,不禁莞尔,因为群的名字是“潘多拉的妈妈”。
【编辑:陈彤】
——摘自《希腊神话故事》
上官女士是我在一场家庭教育报告会上认识的一位母亲,因为她的姓比较少见,所以记住了。一个周末,她打电话来预约咨询,第二天却带来了两位母亲,赵女士和刘女士,说她们“同病相怜”,要一起咨询。原来,她们的孩子都出现了较严重的逆反行为,只不过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问题:不禁不为,愈禁愈为
赵女士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入学不到一周就在学校摔断了左臂。说到这次事故,赵女士又好气又好笑:“我那儿子,脑筋可能有点不灵光。刚开学,班主任在班上三令五申,不得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到操场一角的器械区玩耍,因为那里有单杠、双杠、爬竿什么的,以免发生意外。还说,你们还太小,等长大一点就能去那里玩了。你猜怎么着?我那傻儿子偏偏要一个人去玩,结果从双杠上掉下来,左臂骨折!您说,我儿子是不是脑子里缺根筋啊?”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一般,却是全校出名的调皮鬼,如果哪周没闯祸,老师就怀疑他是不是生病了。“他屁股下面像是抹了油,上课坐不住,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一下课他就疯,说粗话,骂人,打架。老师批评他,他就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翻白眼瞪老师,转身就变本加厉地欺负同学。对这样逆反的学生,老师很头疼,我不知多少次被叫到学校挨老师的批评。唉!”刘女士叹了一口气,接着说,“这孩子,在家里也是一样,成天跟我对着干。我让他往东,他偏往西,我让他追狗,他偏抓鸡。比如,他从来不肯写作业,我一提醒,他就发脾气,不吃饭,不睡觉,不理人。再比如,天下雨了,他问我穿运动鞋还是户外鞋。这还用说吗?当然是穿有防水功能的户外鞋!于是我说穿户外鞋吧。可那浑小子居然马上选择运动鞋,还说一边走路一边洗脚真舒服。这不是成心气我吗?您说,我怎么生下这么个逆子!”
上官女士的女儿我认识,叫宋晓蕾,是本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大约一年前,她上高一的时候,曾暗恋班上的一名男生,本来是青春期正常现象,却把上官女士吓得不轻。这回,晓蕾又出现了新的状况。上官女士发现,一向听话的晓蕾好像进入了“逆反期”,说话没轻没重、没是没非。比如,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集结号》,进行革命思想教育。晓蕾很反感,说:“打仗真刺激,好看,可是死就死了呗,找什么找?挖什么挖?反正死了。”还说,“我最讨厌张涵予那张苦大仇深的脸,一点不时尚。”她还把学生尊敬老师看成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说成是出卖朋友,把劝阻同学打架看成多管闲事,还骂刻苦学习、热心助人的同学是傻瓜。上官女士担心,这样下去,女儿会误入歧途,可她没有办法跟女儿沟通。“我找她谈心,她有抵触情绪,听不进去,还说我和老师是一伙儿的,成心跟她过不去。我听人说,女孩子思想不能乱,思想一乱,行为就没规矩了,指不定做出什么吓人的事哩!”
三个孩子的问题,表面看都是逆反心理在起作用,但细究起来,都属于“潘多拉现象”。希腊神话中说,一天,宙斯派遣潘多拉传递魔盒,并告诫她,千万不能打开魔盒偷看。宙斯的告诫让潘多拉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她偷偷打开了魔盒,放出了里面的妖魔……现代心理学认为,当人对某个禁令感到理由不充分时,就会难以遏制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心理失去平衡,出现违反禁令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潘多拉现象”。
赵女士焦急地问:“您说的潘多拉现象,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我说:“好奇是求知的基本动机,探究精神更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法宝,如果善加利用,是难得的优点,但如果忽视孩子的好奇心,打压孩子的探究欲望,就要出问题了。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心智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最容易出现潘多拉现象;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每个孩子都叫潘多拉,表现为言语、行为离经叛道,对父母、老师的禁令‘不禁不为,愈禁愈为’。潘多拉现象是孩子逆反行为的原因之一。”
解析:青春叛逆,环境使然
刘女士问:“我儿子就是典型的‘不禁不为,愈禁愈为’!可是,您所说的潘多拉现象,在他身上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说:“心理学认为,好奇和探究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反应,是人在长期生物进化中形成的具有生物意义的稳定需要。但是,当有人对某事不说明原因地简单禁止,会使这件事对人有特殊的吸引力,引起各种推测和假设,最终违反禁令。”我进一步解释,形成潘多拉现象,不外乎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孩子的心理不成熟。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是他们学习的基本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迷信、不盲从,敢于质疑权威,因为他们心里本来就没有多少规则。有些老师、家长禁止他们做某事,却又不说明具体原因,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打架”、“不要上网玩游戏”之类禁令成为反面的宣传,孩子们非常乐意冒险去探个究竟。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导致潘多拉现象的形成。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常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孩子的有益探索。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时简单粗暴,期望值过高,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孩子又找不到排解的方法,便在情感上抵制家长。当这种抵制成为习惯,就会“不禁不为,愈禁愈为”。
第三,老师自身素质欠佳。比如,有些老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和颜悦色,无原则地宽容,对成绩差、调皮的学生横眉冷对,声色俱厉。学生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无论“优等生”还是“差生”,都会对老师有看法,尤其是后者,还会恨老师,不喜欢这个老师教的课,甚至上课故意捣乱。
第四,同伴之间相互模仿。中小学生对同伴的依赖很明显,相互影响也很大,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心理需求、相近的爱好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很容易相互认同。如果同伴群体中有反英雄、出风头、唱反调等不良风气,很容易成为一种“潮流”,使不愿“落伍”的孩子跟风模仿。
第五,大众传播不负责任。毋庸讳言,当下的大众传媒在内容选择和制作方式上有过重的娱乐化和商业化色彩,无形中向中小学生传播了一些不良文化,与课堂上教授的主流文化形成强烈对比;换言之,大众传媒本身也存在潘多拉现象,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总之,”我总结道,“孩子的好奇心和探求未知的欲望就像一粒种子,它必然要萌芽、开花、结果,但成长的好坏要看环境给它提供了什么。所以,可以说孩子的潘多拉现象是环境造成的。”
上官女士问:“那么,潘多拉现象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危害?”
我说:“潘多拉现象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潘多拉现象所带来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为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探究孩子逆反心理的化解艺术,争取主动权。”
赵女士问:“潘多拉现象无所谓好坏,您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它好的一方面吗?”
我说:“好吧。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特别贪玩,不喜欢读书。其父苏洵很忧虑,昼夜苦思,得一良策。此后,苏轼苏辙兄弟发现,爸爸总是躲在没人的地方鬼鬼祟祟地读书,有人来了就马上把书藏起来。他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心想,爸爸一定在读特别有趣的书,想独吞,不想让他们分享。于是,他们趁爸爸不在的时候把书偷出来看。当他们被书本身的趣味吸引,父亲偷偷读书的神秘感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苏洵的这个小把戏就是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复制宙斯和潘多拉的故事,只不过他是把看起来枯燥的读书变成了一场寻宝游戏,引导儿子们读书学习。”
三位母亲面面相觑,仿佛在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当家长啊!
疏导:充分尊重,说明道理
刘女士问:“现在,潘多拉现象在我的儿子身上几乎全是消极的一面,又该如何引导呢?”
我说:“据您所说,孩子现在已经发展到与长辈全面对抗的阶段,可能此前他受到过许多他认为不公正的待遇,比如家长的呵斥,老师的批评,等等。他不信任,也不屈服于长辈,与家长和老师感情冷漠,是他逆反的主要原因。但也不排除另一个原因,即他是用标志性的逆反行为标榜自己,以引起长辈的关注。”
“用捣乱来引起关注?”刘女士不解地问。
“是的。当好的表现不能引起关注,反倒会引起误会,孩子就会顺着长辈的意思,做个捣乱的孩子。要知道,引起长辈关注是孩子的特点和本能,哪怕是用捣乱、欺负同学这种招来批评的方式。因此,要引导孩子向善,首先要关注他。”
刘女士委屈地说:“怎么不关注啊?我天天都在想怎么教育他,天天都祈祷他别再闯祸!”
我说:“那就换一种关注的方式吧。爱他,赞赏他,尊重他。这些良性信息一定是孩子渴望的。另外,别忘了给孩子上进的信心。我曾经辅导过这样一个男孩,有一个细节,就是利用潘多拉现象,或许对你有启发。”我说,那个男孩有与长辈对抗的心理定势,而且严重自卑。有一天,我对他说,我要给他父母写封信,请他带回去。男孩一脸不情愿,翻眼看我。他可能在想,指不定信中说了他多少坏话。我把信折好,塞到信封里,然后到另一个房间找胶水。在窗外,我观察男孩。男孩犹豫再三,还是把信打开了,匆匆忙忙地读起来。他脸上的阴云一点点散去,笑意渐渐浮现,因为信上全是夸他的话。等他读完,把信纸照原样折好,放回信封,我才若无其事地推门进去。我发现,他不再翻眼看我了,好像我是他的朋友。第二天他的妈妈打电话来,说孩子回家后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乖得不得了。“这个孩子也做了一回潘多拉,不过,他放出的不是妖魔,而是欣赏、赞美、同情和信任。孩子需要这些美好的信息,家长不该吝啬。”
赵女士在一旁等不及了,问:“那我儿子呢,该怎么引导?”
我说:“破解潘多拉现象,除了刚才说的要充分尊重孩子以外,第二个要点就是要跟孩子说明道理,避免事物神秘感诱使孩子做危险的尝试。如果老师带孩子到操场器械区,现场演示那些危险,破除了神秘感,孩子们自然会当心。要知道,孩子们趋利避害的本能比成人要强烈得多。同样道理,告诫孩子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要闯红灯,道理要讲透,不妨找些交通事故的图片,让孩子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孩子自然会配合。”
上官女士插话道:“我也应该跟女儿把道理讲明白,帮助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吗?”
我说:“没错!不同的是,跟高中学生讲道理需要掌握更高的技巧,否则不是他们的对手。”
“哎呀!讲道理不是我的强项,您教教我吧。”上官女士焦急地说。赵女士和刘女士也附和。
我笑道:“其实,最高的技巧是赢得孩子的信任,而亲情的力量是父母强有力的武器,因为孩子是依赖父母,信任父母的,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如果得不到,他们才会逆反。他们这样做,既是报复父母,也是另辟蹊径,用相反的、更刺激的方式激活父母关注孩子的脑细胞。”
几天后,上官女士打电话来,说她建了一个QQ群,召集了十多位母亲,邀请我加入。我找到那个QQ群,不禁莞尔,因为群的名字是“潘多拉的妈妈”。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