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万没想到,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啊?”不仅让演员翟天临的“学霸”人设瞬间崩塌,还将著名学术网站知网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么,“年度之问”的主角知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论文完稿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去知网查重。因为国内判断学生的论文是否存在抄袭,主要以知网提供的查重结果为依据。这是一个绕不开的步骤,“无知网,不论文”。
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知识资源库。知网已经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拥有各种资源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是人们使用频次最高的检索和学术资源下载网站。它的背后是同方股份,由清华股份控股。
知网是由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牵头筹建的,也就是现任知网董事长王明亮。彼时,没有什么专业网站提供论文检索服务,写论文需要的相关资料只能靠学生自己找渠道搜集。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当老师的王明亮从中发现了商业机会,向清华大学提议创办一个学术电子信息数据库。就这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正式立项了。
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各大高校纷纷引用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论文检索系统,然而这些高校没想到的是。在他们利用其查询检索资料的同时,也将自己手中的学术论文资源“送”给了对方。这些论文资源为知网前身中国期刊网的创建,以及后来它在中国论文数据库领域的垄断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别看现在的知网1年收入有近10亿元,净利润1.96亿元,独霸学术界,但在2011年之前,知网仅仅是一个基础数据工程,个人用户在写论文时才会用到的查询和获取参考资料的渠道和工具,学校也将其看作是图书馆的数字化拓展。总的来说。用户付费需求低,知网的商业化也因此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据说。每年的高校征订期,王明亮还要跑去找清华大学寻求支持,希望相关领导能够帮忙联系一下各大高校来年订阅知网数据。
知网的商业化转折点在2007年。自2007年起,许多高校开始要求硕士研究生论文和博士论文进行论文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允许论文答辩。这是机会啊!于是王明亮紧赶着上线了论文检测系统。
事实证明,王明亮踩对了点。紧接着,2011年教育部发文要求本科毕业论文也要进行检测。知网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学术论文数据,毫无疑问,它的论文检测系统提供的查重结果成为各大高校判定是否学术不端的重要依据。
从这一年开始,王明亮不需要再去求着各大高校订阅知网数据了,因为知网已经成为了他们年度采购清单中的必备品。
教育部相继颁布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则彻底将知网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依靠论文查重检测和论文下载收费,知网成为了清华控股下的一只“现金牛”。
截至2017年底。中国知网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全文下载量每年达到了20亿篇次。
伴随着知网名气高涨的,还有用户对它的怨声载道,因为知网涨价幅度过高。
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知网开始实行使用费每年10%涨幅的定价策略。此前,知网的使用费相对较低,加上订阅了知网后。能省下订阅其他学术期刊的费用,因此高校等用户也能接受。
但是,自从知网的查重系统被各大高校引进后,知网的使用费一路飙升。从2010年到2016年,知网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已经远远超过10%。尤其是2014年知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从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法人独资,并作为良性资产并入上市公司清华同方之后,知网更是有恃无恐地涨价。
“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的合同期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公告中的“数据库商”便是知网。2016年,这份北京大学的公告彻底引爆了舆论。连北京大学都买不起知网使用权了,这得多高的使用费啊?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也曾发布知网停用通知,理由便是续订价格涨价离谱,且双方谈判非常艰难;而从2013年底起,云南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旗下所属的近10所省属重点高校就已停用了知网。
在学校与知网的谈判过程中,知网一直扮演着比较强势的角色,对大幅提高的年度使用费没有任何说法和商讨余地。
对于武汉理工大学的公告。知网的回复是:如果到期后不按现价格续约,就立即断开数据库连接。果然,还没到期,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就发现知网账号已经失效了。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曾经的他,你爱理不理;现在的他,你高攀不起。”
面对这样不平等的商业谈判,机构用户们也毫无办法。武汉理工大学和北京大学最终还是向知网妥协了。毕竟。不爽是一回事,实际需求又是另一回事。虽然大家一直在找其替代品,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烦恼的还有写论文的学生们,论文完稿后需要自己到知网进行预查重,以防不能通过学校的学术审查。但是知网仅向高校开放查重服务,所以代论文查重这样的灰色产业便水到渠成地诞生了。
某些高校的知网账户管理员会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提供知网论文查重服务,本科论文200元/篇,硕博士论文350元/篇。一般一篇论文至少要检测两三次。这样下来,一篇论文查重至少就得花费1000元,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是承受不起的。
市场上没有其他论文数据库吗?有。比如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它们的价格只有知网的零头,知网1年的使用费都能够买维普数据库10年的使用权了,但是它们的数据库资源都没有知网那么齐全。
与机构用户们日益增加的埋怨相反的是,知网营收的蒸蒸日上。据清华同方2018年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收入超过5亿元,预计全年收入过10亿元,毛利率超过61%。
如果一篇论文被知网收录,即便是著作人本人下载也需要付费,还不能参与其中的费用分成。这一点颇为外界所诟病。
知网对高校涨价,可以看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但是知网用别人的论文去牟利,而原著作人不但不能分一杯羹,连下载自己的论文也需要付费,这就涉及到了版权纠纷。“我为什么要花钱去下载我自己的文章?”
2017年底,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起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的首例维权案一审胜诉。此前,文著协发现知网通过电子化复制,将其他期刊刊载的汪曾祺作品《受戒》,通过知网等向公众提供付费下载,并获取非法收益,侵犯了作品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最终,知网承担了2000元的连带赔偿责任,以及文著协的合理开支10000元。然而,并不是所有被侵权的著作权人都能通过上诉拿到这笔赔偿,因为知网与期刊出版社、著作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
大部分杂志社在征稿时,会在杂志上不起眼的位置做一个声明。要求著作人在投稿时默认将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使用权一并转给期刊,只有少数期刊和出版单位才会与著作人签署一对一的信息网络传播使用权授权協议。而期刊和出版社从知网处获利后,很少会将知网支付的稿酬付给著作人。知网则只会以知网卡和少量现金作为报酬,比如一篇10万字的博士论文也就值400元的知网阅读卡和100元现金……
知网就是一个知识版权运营商,身为上游的那些著作人相当于免费为知网提供资源。而知网则以相当暴利的商业模式将这些论文资源输送给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等下游需求方。拿着别人的成果,赚取金钱,这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
但是,知网是否知晓,它正在逐渐背离自己的创建初衷?金钱不应该成为隔绝学术信息的壁垒,对于类似知网这样的机构,应当寻求公益性与商业性的最大平衡。
那么,“年度之问”的主角知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无知网不论文
论文完稿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去知网查重。因为国内判断学生的论文是否存在抄袭,主要以知网提供的查重结果为依据。这是一个绕不开的步骤,“无知网,不论文”。
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知识资源库。知网已经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拥有各种资源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是人们使用频次最高的检索和学术资源下载网站。它的背后是同方股份,由清华股份控股。
知网是由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牵头筹建的,也就是现任知网董事长王明亮。彼时,没有什么专业网站提供论文检索服务,写论文需要的相关资料只能靠学生自己找渠道搜集。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当老师的王明亮从中发现了商业机会,向清华大学提议创办一个学术电子信息数据库。就这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正式立项了。
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各大高校纷纷引用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论文检索系统,然而这些高校没想到的是。在他们利用其查询检索资料的同时,也将自己手中的学术论文资源“送”给了对方。这些论文资源为知网前身中国期刊网的创建,以及后来它在中国论文数据库领域的垄断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别看现在的知网1年收入有近10亿元,净利润1.96亿元,独霸学术界,但在2011年之前,知网仅仅是一个基础数据工程,个人用户在写论文时才会用到的查询和获取参考资料的渠道和工具,学校也将其看作是图书馆的数字化拓展。总的来说。用户付费需求低,知网的商业化也因此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据说。每年的高校征订期,王明亮还要跑去找清华大学寻求支持,希望相关领导能够帮忙联系一下各大高校来年订阅知网数据。
知网的商业化转折点在2007年。自2007年起,许多高校开始要求硕士研究生论文和博士论文进行论文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允许论文答辩。这是机会啊!于是王明亮紧赶着上线了论文检测系统。
事实证明,王明亮踩对了点。紧接着,2011年教育部发文要求本科毕业论文也要进行检测。知网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学术论文数据,毫无疑问,它的论文检测系统提供的查重结果成为各大高校判定是否学术不端的重要依据。
从这一年开始,王明亮不需要再去求着各大高校订阅知网数据了,因为知网已经成为了他们年度采购清单中的必备品。
教育部相继颁布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则彻底将知网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依靠论文查重检测和论文下载收费,知网成为了清华控股下的一只“现金牛”。
截至2017年底。中国知网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全文下载量每年达到了20亿篇次。
垄断者的任性
伴随着知网名气高涨的,还有用户对它的怨声载道,因为知网涨价幅度过高。
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知网开始实行使用费每年10%涨幅的定价策略。此前,知网的使用费相对较低,加上订阅了知网后。能省下订阅其他学术期刊的费用,因此高校等用户也能接受。
但是,自从知网的查重系统被各大高校引进后,知网的使用费一路飙升。从2010年到2016年,知网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已经远远超过10%。尤其是2014年知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从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法人独资,并作为良性资产并入上市公司清华同方之后,知网更是有恃无恐地涨价。
“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的合同期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公告中的“数据库商”便是知网。2016年,这份北京大学的公告彻底引爆了舆论。连北京大学都买不起知网使用权了,这得多高的使用费啊?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也曾发布知网停用通知,理由便是续订价格涨价离谱,且双方谈判非常艰难;而从2013年底起,云南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旗下所属的近10所省属重点高校就已停用了知网。
在学校与知网的谈判过程中,知网一直扮演着比较强势的角色,对大幅提高的年度使用费没有任何说法和商讨余地。
对于武汉理工大学的公告。知网的回复是:如果到期后不按现价格续约,就立即断开数据库连接。果然,还没到期,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就发现知网账号已经失效了。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曾经的他,你爱理不理;现在的他,你高攀不起。”
面对这样不平等的商业谈判,机构用户们也毫无办法。武汉理工大学和北京大学最终还是向知网妥协了。毕竟。不爽是一回事,实际需求又是另一回事。虽然大家一直在找其替代品,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烦恼的还有写论文的学生们,论文完稿后需要自己到知网进行预查重,以防不能通过学校的学术审查。但是知网仅向高校开放查重服务,所以代论文查重这样的灰色产业便水到渠成地诞生了。
某些高校的知网账户管理员会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提供知网论文查重服务,本科论文200元/篇,硕博士论文350元/篇。一般一篇论文至少要检测两三次。这样下来,一篇论文查重至少就得花费1000元,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是承受不起的。
市场上没有其他论文数据库吗?有。比如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它们的价格只有知网的零头,知网1年的使用费都能够买维普数据库10年的使用权了,但是它们的数据库资源都没有知网那么齐全。
与机构用户们日益增加的埋怨相反的是,知网营收的蒸蒸日上。据清华同方2018年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收入超过5亿元,预计全年收入过10亿元,毛利率超过61%。
这是一门暴利生意
如果一篇论文被知网收录,即便是著作人本人下载也需要付费,还不能参与其中的费用分成。这一点颇为外界所诟病。
知网对高校涨价,可以看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但是知网用别人的论文去牟利,而原著作人不但不能分一杯羹,连下载自己的论文也需要付费,这就涉及到了版权纠纷。“我为什么要花钱去下载我自己的文章?”
2017年底,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起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的首例维权案一审胜诉。此前,文著协发现知网通过电子化复制,将其他期刊刊载的汪曾祺作品《受戒》,通过知网等向公众提供付费下载,并获取非法收益,侵犯了作品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2018年上半年收入超过5亿元,预计全年收入过10亿元,毛利率超过61%。
最终,知网承担了2000元的连带赔偿责任,以及文著协的合理开支10000元。然而,并不是所有被侵权的著作权人都能通过上诉拿到这笔赔偿,因为知网与期刊出版社、著作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
大部分杂志社在征稿时,会在杂志上不起眼的位置做一个声明。要求著作人在投稿时默认将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使用权一并转给期刊,只有少数期刊和出版单位才会与著作人签署一对一的信息网络传播使用权授权協议。而期刊和出版社从知网处获利后,很少会将知网支付的稿酬付给著作人。知网则只会以知网卡和少量现金作为报酬,比如一篇10万字的博士论文也就值400元的知网阅读卡和100元现金……
知网就是一个知识版权运营商,身为上游的那些著作人相当于免费为知网提供资源。而知网则以相当暴利的商业模式将这些论文资源输送给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等下游需求方。拿着别人的成果,赚取金钱,这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
但是,知网是否知晓,它正在逐渐背离自己的创建初衷?金钱不应该成为隔绝学术信息的壁垒,对于类似知网这样的机构,应当寻求公益性与商业性的最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