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na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学生总是被动地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学,而教师大多用单一的讲授的形式授课。这样,学生的接受学习状态当然只能是被动的。甚至化学实验也把学生实验当成演示实验来做,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改变高中化学无效、低效教学,实现有效、优质教学。结合EEPO有效教育的项目实验,带着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这一化学教师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作了一些探讨,认为有以下的几种策略。
  一、激发兴趣,增强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方法有:
  1.口诀法。对一些枯燥无味难记的知识采用编口诀,顺口溜等办法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学习氧气的制法时,采用谐音的办法,编了这样的口诀:“茶庄定点收利息。”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氧气的实验步骤。再如,还有化合价的口诀是:“氢正一,氧负二,一价金属钾钠银,二价金属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铜、汞二价最常见,硫二氯一常为负,记住单质价为零。”。用口诀法进行教学,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2.探讨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争论,然后再顺势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如让学生向燃烧旺盛的煤炉里添加煤,火焰为什么会变蓝?学生讨论非常积极,各抒己见,提出了种种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通过讲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一知识印象更深刻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4.打擂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擂台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2.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三、创新教法,巧借信息
  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生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
  2.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3.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以生为本,自主探究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规律。
  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如果不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几个结论如何能让学生记住呢?即使学生机械地记住了也不能运用,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中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
  2.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现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4.开展專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专题研讨式教学,体现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新颖、活泼、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查阅资料,提问、质疑和尝试解决问题,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并且答案是开放式的而不唯一。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中国教育报,2007-05-08,第6版
  [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1998(1):61-7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与妇科常见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2年06月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瘤)、卵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无论在知识基础上还是思维方法上,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造成了学生高中物理学习的障碍.新课程改革注重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
生物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摆脱目前已经习以为常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特定的情境,适时、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究学习生物,使生物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从而由单一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转换成“积极的”、“探索者”的角色,进入到主动学习状态,在过程中体验学习感受,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在做的
[背景]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临床上以症状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好发于20~40岁。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MS
刘慈欣曾在采访中说,自己最尊敬的科幻小说作家为阿瑟·克拉克,《三体》的发表也有致敬偶像的含义。且在创作作品时,刘慈欣会沿用阿瑟·克拉克的部分观点,《三体》受其影响较
目的:研究IL-10对哮喘小鼠的肺部过敏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讨论IL-10在哮喘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30只6-8周龄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哮喘组,IL
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和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就物理学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而言,无一不是物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概括所得,因此,物理学这门自然科学,体现了很多科学精神,我们要培育学生的科學精神。  1、 培养学生乐观察、勤思考的科学精神  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时,应介绍“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忽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眼见不如手动,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同学们的才智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教学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过程,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让学
期刊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是作为主要的因素,而有效的教学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在教学当中具有共同的特征。在新课程的教学当中,通常对教师的定位就是学生的引导者、发展者以及合作者,同时,在地理教学当中的有效性也就是指教师不仅要教知识,还应传达正确的人生信念,品质道德,并对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正确的途径相结合,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收益逐渐的转化为高效收益。  一、构建有效教学的主要模
目的:通过分析1080例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汉民族的尿石成分及血清、尿液生化检测,探讨新疆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与代谢异常之关系。方法:分析维吾尔族(571例)、哈萨克族(45例)与汉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