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uibu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通过美术活动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感知体验和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沟通;方法;问题
  
  在过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着较普遍、较为严重的灌输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是整个社会的产物。其原因,一方面缺少可借鉴的有效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教学本身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缺陷,作为美术教师深有感受,大学中注重的是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学生对美术理论课的学习只不过是应对考试,但到了高中,才知道是“黔驴技穷”。几年的美术教学,自己发现美术鉴赏课中存在以下常见的现象:
  1.把美术课上成“专业课”
  在美术鉴赏作品分析中,关于绘画作品中的构图、形式,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绘画专业语言。有些教师一讲到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还好说,学生至少还有点分析能力,讲色彩就必然分析“环境色,对比色,互补色”,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再透彻,学生也只会听得索然无味,于是干脆呼呼大睡。
  2.美术课上的“故事会”
  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来笑声,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鉴赏作品的能力。
  3.美术课上的“标准答案”
  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自己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也会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4.美术课上的“模糊领域”
  美术鉴赏课也有一片“模糊领域”,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用什么方法来让学生理解呢?是艺术家生平历史,还是作品在拍卖会上的价格,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大量的美术理论常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经过课堂实践与调查发现:某些美术欣赏课堂变成“表演舞台”,课堂上看上去绚丽多彩、热闹非凡,实际上却偏离了教学主题。不少老师为了突出“新、奇、趣”而挖空心思地创造迷人地问题情境。“创新”这个词被喊得沸沸扬扬,而实际我们能做到的又有多少?我们的创新精神是不是有点缺乏?
  对高中美术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我有着自己的一点看法:高中课业重,课余时间有限,这要求中学生美术课内容要当场完成。一节课要想充分利用好,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既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同时也要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住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总结了几点浅显的建议: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炼,多给自己“充电”
  一个好的美术老师,应该是具有与信息基本同步,知识面广,兴趣多,讲课方式多样,课堂语言丰富,富于创新与冒险精神等特点。对美术史及鉴赏作品要有一种全盘的把握理解和深入的体验,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不断的学习、“充电”来补充自己。
  二、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美术课与其它学科不一样,课堂气氛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就要求教师在语言上可适当地幽默一点,尽量口语化。在阐明一些美术理论知识时,教师应尽量避免用呆板、空洞的语言陈述,多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歇后语,力求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效果会更好;在欣赏作品时可结合有关作品内容或作者的趣闻轶事,使学生如同听故事般地被吸引到作品中来。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辅助教学,如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播放作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欣赏的同时还可以播放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音乐。如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欣赏中,放一曲由出土编钟敲奏的音乐,那么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就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一些建筑、雕塑、博物馆、展览馆等,把课堂设在教室以外。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氛围会更加浓厚。总而言之,教师只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才能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导入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的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引入当今热点话题,巧设悬念。例如,引用画家齐白石的作品《白菜蝈蝈》曾拍卖过143万元的天价,教师提出问题:《白菜蝈蝈》是何种画?大家听说过画家齐白石,知道他的故事吗?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这样的设计,旨在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这样的课程设计,肯定比对课文呆板、单调的陈述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设计一堂完美的美术欣赏课,就如同完美的“作品”一般,这样的“作品”相信会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欣赏课的兴趣。
  四、多欣赏中国画,增加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有必要更多地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不要舍近求远,而忽略中华民族的审美优势。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艺术文化更应该值得我们了解和学习。
  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让我们携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我国第一台小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本刊讯(记者李云平)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和电子工业部华东计算机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小巨型计算机,于3月在上海通过国家技术签定。
使用286以上微机的用户都知道,CMOS中有一个关于设置口令的功能,即PASSWORD。它通过PGDN和PGUP可以将口令状态设置成SETUP和ALWAYS。前者计算机可以照常启动进入DOS系统,只
今天我们要建设四个现代化,需要成千上万优秀人才;我们要繁荣文学艺术,需要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的戏剧创作要发展、
作为农业大区的周口地区,近年来积极探索并组织实施了面向21世纪的“粮食工程”,即按照集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将高科技与密集型劳动相结
江苏实施“沃土计划”据《江苏日报》报道,江苏省将实施以“增肥补钾工程”为龙头,地方建设为中心的“沃土计划”,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工作。全省年亩均还草量将达到150公斤以上,秸秆还
记得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故事:美国的一家电视台招一位儿童节目主持人,在最后入围的应聘者面试的时候,考官问道:“请问什么叫快乐?如何快乐?”应聘者的回答千奇百怪。聪明一点的
电脑己不再是本讽的智者,而可以纵情欢唱,侃侃而谈了,这其中少不了声卡的功劳。声卡是干什么的,选择时应考虑些什么,且听本文为你细细道来。 The computer is no longer satirica
有人曾预言: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作为这个即将来临的伟大时代的标志物——电脑,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社会上曾流行“下世纪将是电脑时代,谁不掌握电
随着人类进入电子时代,舞台空间也在无止境地扩展。新的戏剧展现手段,给予人们在艺术享受方面的选择余地愈来愈宽广了。这就必然要使我们已习惯的剧场艺术产生质的变化。信
“中国粮食及农业:前景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不久前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国总理姜春云到会并就中国粮食及农业问题阐述了我国政府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姜春云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