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几百年下来,国人多忘了辣椒是舶来品,还以为四川同胞从春秋战国以来都吃辣呢。
一般人提到川菜、湘菜,第一个反应就是辣。我国本有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的说法,这话并无比较高下的意思,只是说明这几个省份的特色菜肴,都以辣著称。
辣椒是明代后期以后才进入中国,在此之前,中国并无辣的概念,提到刺激的食材,多以辛来形容。《说文解字》说:味辛,辛痛即泣出,指出食物味道一旦辛,吃了就要流眼泪,这与现代科学家认为辣不是味觉而是痛觉相同。可是《说文解字》中并没有辣字,说明了辣不是一个古代的概念。
中国古代辛味的来源包括蒜、葱、姜与花椒。花椒与辣椒都称为椒,可不是同一科的作物。花椒古代写成茮或是莍,《神农本草经》有蜀椒、秦椒的纪载,解释这种芸香科植物的原产地。花椒含有水芹香烯、香草醇等等几种挥发性芳香物质,香气浓烈;可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还能除寄生虫、去腥、促进食欲,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香料。花椒结实累累,象征子孙繁衍,《诗经.唐风》有椒聊之实,藩衍盈升,一向为国人所喜。另一方面,花椒可以刺激血管,古人相信有壮阳之效,所以汉代王后家总要在宫廷中以花椒和泥,涂装一间特别的寝宫,供王后与皇帝合卺之用,班固在《西都赋》说: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希望王后早生贵子,保障后家。汉代许多外戚之祸,恐怕花椒逃不了干系。
到了唐代,我国出现新的辣味来源:胡椒。七世纪时,唐高宗下令编修《新修本草》,是我国最早的药典,记载各种植物的药性。书中提到,胡椒,味辛,大温,无毒。生西戎,调食用之,味甚辛辣。九世纪的段成式在《酉阳杂殂》中也说:胡椒出摩伽陁国,形似汉椒,至辛辣。段成式特别提到,胡椒子于叶中,与花椒不同,但味道相似,故以胡椒称之。对国人而言,胡椒的功能有限,并不普遍,唐宋之间,仍多以咸、酸入味。
杜甫祖籍湖北襄阳,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天宝年间(742-756)他先到长安居留一段时间,其后又避安禄山之乱,停留在成都,留下许多描绘日常生活的诗句。例如公元760年所写的〈泛溪诗〉说: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将新鲜的江鱼切成小片,调入盐、醋,成为生鱼脍,加上现采的藕,都是随处可得的平民美食。公元763年,杜甫与友人前往汉洲(四川广汉)旅游,写了《陪王汉川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诗,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用江鱼细切成鱼脍,加上莼菜丝,豆豉调味,已经相当满意。这些菜色,均无辣味。
五代的陶谷是陕西彬县人,强记嗜学、博通经史,在后晋、后唐当过官,北宋以后,仍任职朝廷。他的《清异录》记载许多有趣的事,例如蜀中有道士卖“自然羮”,一个碗中放两条鱼,鳞、须、肠、胃皆在,鳞上还有圆月般的黑纹,羹汁如淡水。食客得自己剔去鳞、肠食用,味道香美。据说第二年发生时疫,凡吃过自然羮的人都没事。故事虽然有点玄,可是自然羹汁如淡水,说明当时蜀人并不嗜辣。
苏东坡生活于十一世纪,原为四川眉山人,曾在湖北、浙江、山东等地任官,还曾被贬谪到海南岛,最后死于江苏常州。他留下许多与饮食相关的文字,大家比较孰悉的是《猪肉颂》,说:净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苏东坡做这道菜时,并没有太多的调味。他另外记载《煮鱼法》,将鱼整好入锅,下盐,用大白菜一起炖煮,加上葱白、生姜及萝卜泥,起锅时加上几片桔子皮,再简单不过,也没有见到今日川味水煮鱼的阵仗。
明朝末年,辣椒进入中国,因为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维生素B及各种微量元素,还能促进食欲,成了许多地区饮食中的重要元素。几百年下来,国人多忘了辣椒是舶来品,还以为四川同胞从春秋战国以来都吃辣呢。
一般人提到川菜、湘菜,第一个反应就是辣。我国本有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的说法,这话并无比较高下的意思,只是说明这几个省份的特色菜肴,都以辣著称。
辣椒是明代后期以后才进入中国,在此之前,中国并无辣的概念,提到刺激的食材,多以辛来形容。《说文解字》说:味辛,辛痛即泣出,指出食物味道一旦辛,吃了就要流眼泪,这与现代科学家认为辣不是味觉而是痛觉相同。可是《说文解字》中并没有辣字,说明了辣不是一个古代的概念。
中国古代辛味的来源包括蒜、葱、姜与花椒。花椒与辣椒都称为椒,可不是同一科的作物。花椒古代写成茮或是莍,《神农本草经》有蜀椒、秦椒的纪载,解释这种芸香科植物的原产地。花椒含有水芹香烯、香草醇等等几种挥发性芳香物质,香气浓烈;可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还能除寄生虫、去腥、促进食欲,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香料。花椒结实累累,象征子孙繁衍,《诗经.唐风》有椒聊之实,藩衍盈升,一向为国人所喜。另一方面,花椒可以刺激血管,古人相信有壮阳之效,所以汉代王后家总要在宫廷中以花椒和泥,涂装一间特别的寝宫,供王后与皇帝合卺之用,班固在《西都赋》说: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希望王后早生贵子,保障后家。汉代许多外戚之祸,恐怕花椒逃不了干系。
到了唐代,我国出现新的辣味来源:胡椒。七世纪时,唐高宗下令编修《新修本草》,是我国最早的药典,记载各种植物的药性。书中提到,胡椒,味辛,大温,无毒。生西戎,调食用之,味甚辛辣。九世纪的段成式在《酉阳杂殂》中也说:胡椒出摩伽陁国,形似汉椒,至辛辣。段成式特别提到,胡椒子于叶中,与花椒不同,但味道相似,故以胡椒称之。对国人而言,胡椒的功能有限,并不普遍,唐宋之间,仍多以咸、酸入味。
杜甫祖籍湖北襄阳,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天宝年间(742-756)他先到长安居留一段时间,其后又避安禄山之乱,停留在成都,留下许多描绘日常生活的诗句。例如公元760年所写的〈泛溪诗〉说: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将新鲜的江鱼切成小片,调入盐、醋,成为生鱼脍,加上现采的藕,都是随处可得的平民美食。公元763年,杜甫与友人前往汉洲(四川广汉)旅游,写了《陪王汉川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诗,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用江鱼细切成鱼脍,加上莼菜丝,豆豉调味,已经相当满意。这些菜色,均无辣味。
五代的陶谷是陕西彬县人,强记嗜学、博通经史,在后晋、后唐当过官,北宋以后,仍任职朝廷。他的《清异录》记载许多有趣的事,例如蜀中有道士卖“自然羮”,一个碗中放两条鱼,鳞、须、肠、胃皆在,鳞上还有圆月般的黑纹,羹汁如淡水。食客得自己剔去鳞、肠食用,味道香美。据说第二年发生时疫,凡吃过自然羮的人都没事。故事虽然有点玄,可是自然羹汁如淡水,说明当时蜀人并不嗜辣。
苏东坡生活于十一世纪,原为四川眉山人,曾在湖北、浙江、山东等地任官,还曾被贬谪到海南岛,最后死于江苏常州。他留下许多与饮食相关的文字,大家比较孰悉的是《猪肉颂》,说:净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苏东坡做这道菜时,并没有太多的调味。他另外记载《煮鱼法》,将鱼整好入锅,下盐,用大白菜一起炖煮,加上葱白、生姜及萝卜泥,起锅时加上几片桔子皮,再简单不过,也没有见到今日川味水煮鱼的阵仗。
明朝末年,辣椒进入中国,因为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维生素B及各种微量元素,还能促进食欲,成了许多地区饮食中的重要元素。几百年下来,国人多忘了辣椒是舶来品,还以为四川同胞从春秋战国以来都吃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