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从教材整体出发,以整个单元系统为考察对象,围绕单元目标,制定单元任务,统一单元话题背景,提炼线索,整合学习资源并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由于单元整体教学着眼于高处,从整个语言体系的建构出发,因此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是有其规律可循的,本文即是笔者根据亲身实践经验,以PEP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hopping”为例,总结并说明单元整体教学的三个基本步骤。
一、 解读教材 着眼整体
任何教学设计都不能脱离教材,另定目标。因此首要任务是要充分解读教材。提取教材目标,把握教材整体结构,领悟教材价值取向,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做准备。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这正是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教师要把整个英语体系看作一个金字塔,明确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成螺旋状分布在金字塔上。因此在做教材分析时要从整体到局部地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建构式学习。
以小学英语PEP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Shopping”为例:
1. 从整个小学阶段着眼。
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需要掌握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购物的本领。三年级时学生还没有接触购物的话题,因此用英语购物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目标。在旧教材中,购物也是出现在四年级,然而在五六年级中没有复现和进一步提高的要求,新教材是否在五六年级段对此话题加以复现或提高,老师们还不明确。如果有,教师们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此话题做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展。
2. 分析“Shopping”这个话题在本册教材中的位置。
这个话题处于四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课文对话中所涉及的购物品种主要包含了第五单元“Clothes”当中的词汇,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名词单复数形式与be动词的相应变化——在前几个单元都曾出现。因此这个单元除了拥有掌握新知的功能外,还担负着复习功能。
3. 分析并罗列本单元各维度教学目标。
结合它在本册书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功能,确立本单元基本教学目标为:
(1)能听懂并会运用购物时的基本句型: “--How much is it/ are they? --It’s / They’re …yuan/dollars.” 能三会掌握新的物品名称:sunglasses, umbrella, scarf, gloves。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价格有所了解。
(2)能用英语评价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 “The … is /are very/ too ….” 能三会掌握描述商品的词语:pretty, nice, cheap, expensive。
(3)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物品名称,尤其是来自第五单元的,属于服饰的名词。例如: dress, sweater等等。能综合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4)能仿写本单元的主要句型,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
(5)进一步理解名词单复数形式和be动词的相应变化。
(6)能将shopping的话题与其他话题相结合,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二、 完善话题 提炼线索
小学英语教学围绕几大话题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也是基于话题的教学。
PEP教材本身已经为学生和老师们提供了现成的话题,但教师在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中会发现,教材中提供的话题有时不便直接运用。仍以“Shopping”这单元为例阐述缘由。
分析教材后发现“Shopping”这个单元除了语音模块,其他各部分内容都与购物有关,几乎每个情境都是买东西。那么为什么而购物呢?课文中的所有对话都缺少一个目的,因此教师们要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提供一个统一的背景,让购物这个话题有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教师们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确立本单元的话题为:”Shopping for the fashion show”。 具体背景为:儿童节要来了,Sarah等同学要参加服装秀的表演,大家要为表演而购物。如此一来,购物这个话题便有了实际的语言功能。
接下来,教师们要分析本单元各板块的内在联系,为故事背景提炼一条线索,让所有购物内容围绕同意线索。让各让学生随着话题的深入,情节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学习各板块知识和技能。根据研讨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线索为: What to buy——Where to buy——How to buy。What to buy 对应词汇学习,Where to buy 对应篇章学习,How to buy对应对话学习。
这就是单元整合后的基本教学顺序,它将各模块内容重组、再造,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不仅有线索,有情境,也更合理,更有意义。由此可见,单元整体教学更能优化教材的使用。
三、 基于教材 整合资源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把“Shopping”这个单元初步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但这三部分不等于三课时。通过研讨,本单元依然分六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课时 话题 所涉教材 具体目标
Period 1 Children’s day is coming. 56、57页 了解整单元的学习目标;做情节铺垫。
Period 2 What to buy? 59、62页 在“I want to buy…. Because I want to be a …boy/girl. Look! The …is/are ….”的句型下学习sunglasses, scarf, umbrella, gloves,pretty, cheap, expensive, nice这些新词汇,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需要什么,能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商品。初步感知句型 “How much…?” 。 Period 3 Where to buy? 63、65页 学习三江和家乐福两家商场的海报,比较商品质量和价格,选择合适的商场,再次感知句型“How much…?” 。仿写句子:The (sunglasses) is/are (cheap) in Carrefour.
Period 4 How to buy? 58、61页 学习买手套的对话,会用 “How much is it?” 和 “How much are they?”询问价格并能模仿服务员进行回答。学习如何用英语购物。
Period 5 The fashion show 64页 服饰购买完毕,孩子们表演fashion show。这课时引导学生穿上自己喜欢的服饰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并介绍自己的衣物。“This is my…. It’s/ They’re …. I like it/ them very much.” 同学之间还进行调查:“How much is /are the…? ”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目标词汇和句型。
Period 6 Let’s spell 60页 结合本册教材的所有语音知识,单列一课时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从以上的课时内容安排可以看出,单元整合,不仅是重新排列了各section的教学顺序,还对对话内容和语篇内容做了适合学情的改编。在学习目标词汇时,大胆加入了 “I want to buy… Because I want to be …”的句型。“buy”和“because”都是新词,通过实践发现,不同学校的学生对 “buy”的学习都没有负担感,但对 “because”一词的运用略显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此句型改为 “I want to be … I want to buy…”。
在原教材中商场打折海报的阅读出现在所有单词和对话教学之后,这也是PEP教材的特点,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加灵动,让打折海报的阅读出现在买东西之前,这更加符合客观事实,也更便于教学情节的推进。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单元整体教学是对教材的创新性使用。 《义务教学英语课程标准》在给老师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因此,教师要大胆地使用教材,而不要过于谨慎和拘束。
虽说运用教材要大胆,要有创新性,但过犹不及。在组织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还是应当以教材所提供的人物、情节以及背景为主,综合课外资源以及教师自创资源加以整合。
在我区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曾尝试绘本改编,绘本创作等方式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其中也显现出个别问题值得探讨。例如,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仅抽取教材中的知识技能目标而抛弃教材中的人物和情境,另外收集或创造教学资源。笔者认为,教科书作为学习材料,是全体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资源,其编写具有背景、角色的统一性,逻辑上的递进性和科学性。抛弃教材中的情节和内容是一种浪费,教师再创文本又难免受到教师自身学科素养制约,且耗时耗力。因此,笔者还是建议教师们做基于教材的资源整合。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教材本身的示范性和灵动性。通过实践发现,此理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英语基础,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继续加深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2]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
[3] 柳夕浪 “课程整合:为儿童的意义创生而动”, 《中小学管理》 2013年第5期
[4] 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鲍淑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之语篇教学策略》讲座,宁波市江东区教研活动,2014年5月
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是有其规律可循的,本文即是笔者根据亲身实践经验,以PEP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hopping”为例,总结并说明单元整体教学的三个基本步骤。
一、 解读教材 着眼整体
任何教学设计都不能脱离教材,另定目标。因此首要任务是要充分解读教材。提取教材目标,把握教材整体结构,领悟教材价值取向,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做准备。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这正是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教师要把整个英语体系看作一个金字塔,明确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成螺旋状分布在金字塔上。因此在做教材分析时要从整体到局部地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建构式学习。
以小学英语PEP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Shopping”为例:
1. 从整个小学阶段着眼。
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需要掌握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购物的本领。三年级时学生还没有接触购物的话题,因此用英语购物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目标。在旧教材中,购物也是出现在四年级,然而在五六年级中没有复现和进一步提高的要求,新教材是否在五六年级段对此话题加以复现或提高,老师们还不明确。如果有,教师们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此话题做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展。
2. 分析“Shopping”这个话题在本册教材中的位置。
这个话题处于四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课文对话中所涉及的购物品种主要包含了第五单元“Clothes”当中的词汇,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名词单复数形式与be动词的相应变化——在前几个单元都曾出现。因此这个单元除了拥有掌握新知的功能外,还担负着复习功能。
3. 分析并罗列本单元各维度教学目标。
结合它在本册书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功能,确立本单元基本教学目标为:
(1)能听懂并会运用购物时的基本句型: “--How much is it/ are they? --It’s / They’re …yuan/dollars.” 能三会掌握新的物品名称:sunglasses, umbrella, scarf, gloves。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价格有所了解。
(2)能用英语评价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 “The … is /are very/ too ….” 能三会掌握描述商品的词语:pretty, nice, cheap, expensive。
(3)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物品名称,尤其是来自第五单元的,属于服饰的名词。例如: dress, sweater等等。能综合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4)能仿写本单元的主要句型,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
(5)进一步理解名词单复数形式和be动词的相应变化。
(6)能将shopping的话题与其他话题相结合,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二、 完善话题 提炼线索
小学英语教学围绕几大话题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也是基于话题的教学。
PEP教材本身已经为学生和老师们提供了现成的话题,但教师在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中会发现,教材中提供的话题有时不便直接运用。仍以“Shopping”这单元为例阐述缘由。
分析教材后发现“Shopping”这个单元除了语音模块,其他各部分内容都与购物有关,几乎每个情境都是买东西。那么为什么而购物呢?课文中的所有对话都缺少一个目的,因此教师们要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提供一个统一的背景,让购物这个话题有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教师们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确立本单元的话题为:”Shopping for the fashion show”。 具体背景为:儿童节要来了,Sarah等同学要参加服装秀的表演,大家要为表演而购物。如此一来,购物这个话题便有了实际的语言功能。
接下来,教师们要分析本单元各板块的内在联系,为故事背景提炼一条线索,让所有购物内容围绕同意线索。让各让学生随着话题的深入,情节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学习各板块知识和技能。根据研讨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线索为: What to buy——Where to buy——How to buy。What to buy 对应词汇学习,Where to buy 对应篇章学习,How to buy对应对话学习。
这就是单元整合后的基本教学顺序,它将各模块内容重组、再造,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不仅有线索,有情境,也更合理,更有意义。由此可见,单元整体教学更能优化教材的使用。
三、 基于教材 整合资源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把“Shopping”这个单元初步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但这三部分不等于三课时。通过研讨,本单元依然分六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课时 话题 所涉教材 具体目标
Period 1 Children’s day is coming. 56、57页 了解整单元的学习目标;做情节铺垫。
Period 2 What to buy? 59、62页 在“I want to buy…. Because I want to be a …boy/girl. Look! The …is/are ….”的句型下学习sunglasses, scarf, umbrella, gloves,pretty, cheap, expensive, nice这些新词汇,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需要什么,能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商品。初步感知句型 “How much…?” 。 Period 3 Where to buy? 63、65页 学习三江和家乐福两家商场的海报,比较商品质量和价格,选择合适的商场,再次感知句型“How much…?” 。仿写句子:The (sunglasses) is/are (cheap) in Carrefour.
Period 4 How to buy? 58、61页 学习买手套的对话,会用 “How much is it?” 和 “How much are they?”询问价格并能模仿服务员进行回答。学习如何用英语购物。
Period 5 The fashion show 64页 服饰购买完毕,孩子们表演fashion show。这课时引导学生穿上自己喜欢的服饰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并介绍自己的衣物。“This is my…. It’s/ They’re …. I like it/ them very much.” 同学之间还进行调查:“How much is /are the…? ”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目标词汇和句型。
Period 6 Let’s spell 60页 结合本册教材的所有语音知识,单列一课时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从以上的课时内容安排可以看出,单元整合,不仅是重新排列了各section的教学顺序,还对对话内容和语篇内容做了适合学情的改编。在学习目标词汇时,大胆加入了 “I want to buy… Because I want to be …”的句型。“buy”和“because”都是新词,通过实践发现,不同学校的学生对 “buy”的学习都没有负担感,但对 “because”一词的运用略显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此句型改为 “I want to be … I want to buy…”。
在原教材中商场打折海报的阅读出现在所有单词和对话教学之后,这也是PEP教材的特点,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加灵动,让打折海报的阅读出现在买东西之前,这更加符合客观事实,也更便于教学情节的推进。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单元整体教学是对教材的创新性使用。 《义务教学英语课程标准》在给老师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因此,教师要大胆地使用教材,而不要过于谨慎和拘束。
虽说运用教材要大胆,要有创新性,但过犹不及。在组织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还是应当以教材所提供的人物、情节以及背景为主,综合课外资源以及教师自创资源加以整合。
在我区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曾尝试绘本改编,绘本创作等方式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其中也显现出个别问题值得探讨。例如,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仅抽取教材中的知识技能目标而抛弃教材中的人物和情境,另外收集或创造教学资源。笔者认为,教科书作为学习材料,是全体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资源,其编写具有背景、角色的统一性,逻辑上的递进性和科学性。抛弃教材中的情节和内容是一种浪费,教师再创文本又难免受到教师自身学科素养制约,且耗时耗力。因此,笔者还是建议教师们做基于教材的资源整合。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教材本身的示范性和灵动性。通过实践发现,此理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英语基础,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继续加深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2]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
[3] 柳夕浪 “课程整合:为儿童的意义创生而动”, 《中小学管理》 2013年第5期
[4] 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鲍淑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之语篇教学策略》讲座,宁波市江东区教研活动,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