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龙应台的落寞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龙应台的《目送》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主要叙写了目送儿子与父亲渐行渐远的过程,其中母子、父女之深情,读来让人动容。同时,文中对生命的体悟,同样让人感慨万千。本文试着从理清文章的结构、品读文章精彩的细节、把握文章深层主旨的角度来赏析《目送》,走近龙应台,体会她的落寞,感受她的坦然。
  【关键词】龙应台 《目送》 生命 落寞
  因受邀担任市教育局组织的2A级优质课的评委,我一整天都沉浸在龙应台《目送》的感动中。一天之内共听了六节《目送》的同题异构课,我一遍一遍地感受着龙应台的无奈与落寞,当最后一位老师播放龙应台自己朗读的《目送》时,我仿佛现场聆听龙应台的告白,她不急不缓、不轻不重,娓娓道来,叙说着她的故事与感受,有着淡淡的落寞,但不悲伤,那是一种历尽沧桑、洞悉生死后的平静与坦然。
  初读文章,文中和结尾两段完全相同的感悟文字一下子就触痛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情绪一时无法平复。“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两段文字的内涵不尽相同,但都是龙应台对生与死、别与离的理性认识,龙应台带给读者关乎“生死大问”的思考。
  文章看似写得随意简单,实则构思精巧,用词精确,寓意精深。通读全文,很容易发现,“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这句话将文章前后两部分看似零散的内容串联起来,既点明了作者“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时的落寞之情,又说明了这种感情的产生和目送两种背影有关。一是作者作为母亲三次目送儿子离开的情景;一是作者作为女儿三次目送父亲离开的情景。细细品读文章,则发现文中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就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索,解读全文可以从这句话入手。
  先看作者三次目送儿子离开的情景描写。作者首先叙写自己送儿子华安去上小学,一开始“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儿子往前走,“不断地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这些文字将儿子对母亲的依恋描述得真切;而待到华安十六岁赴美去做交换生,他却已是很明显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了,我“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而儿子却是“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这些描述中,一“挪”一“闪”,对比鲜明;“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强调母亲对儿子的一点点要求儿子都不能满足,表明随着儿子长大,开始疏远母亲;再往后,二十一岁的儿子就读她任教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乘母亲的车,即使同车也是形如陌路。“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描写将儿子随着逐渐成熟而对母亲精神上日渐疏离的情绪,以及母亲心底那份无从言说的寂寞都表现了出来。
  三次不同阶段的目送儿子,儿子“渐行渐远”,想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这前后目送儿子情景的对比,凸显了作者“落寞”的情感。
  文中叙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另一个背影”就是父亲的背影。作者通过回忆三次目送父亲来诠释生命中另一种无奈。作者首先回忆的是当年“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的情景,父亲将车“停在侧门的窄巷边”“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直到小货车转弯不见,她还站在原地。父亲对女儿的爱可谓深沉,用心良苦,处处给女儿关爱。
  多年后,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时光,他已经不能自理,“头低垂到胸口”,“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去照顾他,当赶回台北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此时的父亲连个人尊严都不能顾及,又怎能顾及女儿的感受,父亲就这样一步一步从情感上远离女儿。
  对父亲最后一次深深地凝望,是作者目送父亲的棺木缓缓滑入火葬场的炉门。虽说“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但父女已经阴阳相隔生死相离,父亲就这样“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女儿的视线里。作者淡淡的笔触下渗透着淡淡的哀伤,在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时,生命的惆怅感油然而生。人生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无奈,人与人纵然一生相扶相伴临到离世之时再依依不舍也要经历那必然的分离。
  两次“目送”,一次是成长,一次是永别,龙应台先生能用冷静、隐忍的笔触,以真挚、朴素的方式,展现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生命中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最刻骨铭的伤痛。当然,这篇文章并不完全在表现生命必然的无奈与痛苦,作者在这样的无奈中有了自己深刻的生命感悟,“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就是作者生命感悟的直接表达。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目送,生命在目送中前行,岁月在目送中流淌,无法停止,也无法追逐,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在这世上,有些路终归要一个人走,只是希望我们今世的缘分能够更长一些,我们此生的凝望能再深情一点。面对成长独立而要尊重他信任他支持他,放手让他去飞翔;面对衰老死亡而要倍加珍惜现在、心怀感恩、铭记亲情。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学会懂得花满春枝的悲欢,学会珍惜身边至亲的眷念,学会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市盛泽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多样,但究其根本,离不开诗词的载体——语言,而作为古诗词的言语系统是声韵丰厚的,笔者针对诗词语言的本质特征提出实践性的方法——“吟赏教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一方面实践于教学,希望做到有益传承,有效教学。  首先,激趣——教学的锁钥。  唯有让学生有兴趣,方可引领他们进入吟诵的大门。在教学中先有意让学生观看和聆听一些老先生的吟诗视频和音频,在欣赏中由不接受到慢慢产生兴趣,并利用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对人物、景物或事物的细枝末节进行准确传神的描写。叙事抒情类散文常借助细节描写来达到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情感或深化作品主题的效果。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叙写家事抒发亲情怀念的散文,也是有“明文第一”之称的归有光的代表作品。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借项脊轩的变迁
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唯分是命”的尴尬。研读《新课标》,咀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采用多种办法“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手脑并用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认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少年。他深受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戕害却又浑然不知,甚至愿意为了这场非正义的战争牺牲生命,幻想着自己的名字有朝一日也能刻上阵亡将士纪念碑。战争摧残了他的肉体,更摧毁了他的心灵,致使他无法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  可笔者始终有一个疑问,如果“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对战争缺乏认识的少年又为什么会对自己身处何地一事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无眠的诗人最是能体会夜的漫长。一张素琴,有月,有风,是否可以度过这孤寂的不眠之夜呢?身着一袭轻柔白衣的阮籍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呢?明月透过薄薄的帷帐,撇下朦胧的光色,恍惚了诗人的心情。清风如有意,吹开了诗人的衣襟,手中的琴声只剩下忧伤了吧,有一下,没一下,让夜更加的寂静了。是的,寂静,专属于夜的寂静,在寂静中生了寂寞,在寂寞里有了哀伤。其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眠
离别是一个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主题,它牵动着古今中外多少人的心弦。因此它也成为古今诗人长咏不衰的重要内容。  离别本是伤感与无奈的,但有时这离别却又美得让人心醉。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离别诗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美”与“愁”完美的融合,不着痕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歌一开篇就用一种极其轻柔、和缓的动作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柔美的情境。接着,徐志摩在后面的三个诗节中运用了三个
素质教育理念下较为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逐渐完善的阶段,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较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指导活动,有助于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调动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对作者来说,他会根据具体的主题思想和表达内容,恰当地选择某种文体模式,建构自己的作品。对读者而言,他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某种体裁类型,去解读、接受文本传达的信息。可见,文体意识是读写技能的一种体现。  因此,不论是阅读鉴赏还是写作实践,学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文体意识,这
笔者听过张玉新老师执教的三节语文课:《断魂枪》《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这三节课可以用九个字概括:明学情,抓细处,显本质。明学情体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抓细处表现出教学过程的精细性,显本质体现了授课者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针对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在讲《断魂枪》时,张老师采取课前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叙述《
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规定: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同时指出,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包括课外的阅读活动、写作活动、说话活动、写字活动和参观访问活动。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中、高考多用课外材料考查学生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外阅读教学。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搞好课外阅读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现在虽然倡导减负,但作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