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妈妈们在幼儿园的角色,像服务于幼儿园的义工老师。在有些幼儿园,虽然有老师,却要组织PIT(家长教师协会),每个妈妈都要做额外的工作。每个班都有班长和几名委员,负责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除了规定的任务以外,在有些幼儿园,也有很多妈妈自愿报名参加的社团活动,比如合唱团、手工针线、人形木偶剧、故事绘本阅读、园艺和舞台演剧等,有些活动还经常举行一些汇报演出。虽然很费时间和精力,但其实这些社团活动同时也是服务于幼儿园的,妈妈们—般为了孩子都会积极投入进去。
生活在日本的小猪妈妈的体验
参加演刷活动
今天是小猪猪入园后的第一次妈妈会,国内所说的家长会,在日本就直接被称为“妈妈会”了,因为来参加的全是妈妈。
小猪猪所在的幼稚园把孩子们按照年龄大小分为年长组、年中组和年少组,每个组又分为好几个班。小猪猪自然属于年少组,今天的妈妈会是年少组的妈妈会。
上午10点,年少组各班的妈妈们全部集合在体育馆。体育馆布置得很漂亮,全部都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制作完成的。
这次妈妈会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向妈妈们介绍幼稚园里的各类社团,鼓励妈妈们踊跃报名参加。在园长讲完话以后,便是各个社团的代表上台介绍、表演。别看只是个简单的介绍,妈妈们都好认真地对待,很精彩哦!很多妈妈因为还有比较小的孩子要照顾,居然抱着背着照样上台,真的好佩服这些日本妈妈。
这是演剧社团,妈妈们边表演边在介绍。有一个身后还背着孩子的妈妈,就是每天和我一起等巴士送孩子的其中一位。她身上背的孩子才6个月大,她一共三个孩子,最大的读小学2年级,中间的就在这家幼儿园的年中组。要是我有3个孩子,估计我已经忙得不知道天南地北了,但是她居然还参加了幼稚园的演剧社团,每次排练都是背着孩子上。
社团介绍结束以后,便是每个班级单独围成一个圈,妈妈们互相认识、作自我介绍。没有任何老师,全是妈妈们自己组织。参加故事绘本朗读活动
会场设在园内的大樱花树下,首先就是搬大木板铺在地上供孩子们坐,没有—个老师插手,全是这个社团的妈妈们亲自动手。除此之外,还要从室内搬来音响设备,桌子等等一些物品,也全是妈妈们自己搬。会场布置完毕,看到老师带领孩子们出来了,维持会场秩序也都是妈妈们在做。
表演开始,妈妈们就像老师一样在最前面绘声绘色地朗读绘本,不参与朗读的妈妈站在不同的位置,拿着绘本一页一页翻给孩子们看。朗读表演结束后,妈妈们在台前站成一排带领孩子们跳操。绘本朗读期间,有孩子下位到处跑,也是妈妈们去劝说制止,老师根本不插手。很多事情让我大为吃惊,在国内,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应该都是老师来做的吧?
表演朗读会结束后,社团妈妈们收拾会场,然后集合在图书室讨论今天的朗读会,我也参加了。她们好像把这个事情当做工作一样,就像公司在开讨论大会,一个人一个笔记本,每个人发表意见,探讨今天表演的不足和该改进的地方。足足开了2个小时会议,让我太惊讶和感动了。妈妈们把配合幼稚园、育儿的事情当作事业一样,这就是日本的全职妈妈!
除了这些社团活动以外,昨天我还收到了小猪猪班级的来信,是关于各个班级的茶话会的通知。不知道是不是每月一次,这次的茶话会是下个星期四举行。每个妈妈交500元日币参加,茶话会的主要内容是选出班级各项委员代表。我看到有很大一篇文字介绍关于幼稚园各月活动需要妈妈配合的事情,什么运动会金牌的制作、各班级旗帜的制作、和孩子们一起玩的各类游戏的企划、生日会游戏的企划等等等等,超级多。这么多事情需要妈妈们配合参与,能不说妈妈就是幼稚园里的义工老师吗?
这些日本妈妈基本都是全职主妇,都是几个孩子的妈妈,配合幼稚园的活动时,很多都是背着小的来参与,回家后还要做饭、做家务。国内很多没有亲眼见过的人也许是无法相信的,这些日本妈妈真的太厉害了,我从心里面佩服!
生活在人本的百合妈妈的体验
让人感动的谢恩会
日本的学校新生入学和公司机关新人入职都是四月开始,三月是学生毕业,老职员退休的多离别的季节。今天,百合去幼儿园参加了大班的最后一场联谊会。从4月开始,这个班的孩子们就要分开各上各的小学了。妈妈们和班主任挨个做最后的告别,说出最后的感谢和知心话。刚开始讲话的妈妈们还在控制自己的情绪,积压的伤感越来越难控制,后来大家纷纷拿出手绢拭眼角。有的人声音哽咽,有的人几乎无法说出话来。
小亚的幼儿园的谢恩会就在晚上上举行,宴会按照一般的顺序进行,先是幼儿园的理事长、园长分别致词,接着大家边吃边喝边聊。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主持人宣布要给大家—个惊喜。喧闹的人们安静下来翘首等待,白色的幻灯片屏幕被变魔术似的拿了出来。灯被关掉,屏幕上开始上演电影,内容竟是这一年来幼儿园各式各样活动的片断,其中有很多小插曲是我们不知道的。影片里还穿插着每一个老师的祝福,每一个孩子的入园时的样子,讲述自己将来的梦想和愿望。影片持续了二十多分钟,会场里已经是一片抽噎声。妈妈主持人也是泣不成声,透露制作这部影片的计划早在去年春天就已经酝酿,负责拍摄和取材的妈妈们带着孩子偷偷的一点点的拍了将近一年。
在小亚这所幼儿园,老师会组织PTA(家长教师协会),每个妈妈都要做额外的工作。每个班都有班长和几名委员,负责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轮不上的每个人每年至少也有三件任务,辅助老师们做各式各样的事情。比如,夏天的幼儿园内热热闹闹的庙会,从搭台到进货以及边做边卖小吃的都是我们这些妈妈们担当。夏天孩子们每天要游泳,妈妈们就要轮流去给小班的孩子们脱穿衣服。孩子们要郊游,总有几位妈妈跟着协助老师。运动会上头一天准备和布置,以及会场上吹哨静忙的都是妈妈们。妈妈们还精心准备每周一次的故事会,过年时的打年糕会。此外,还有妈妈合唱团,在圣诞节和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为大家送上美丽的歌曲等等等等。这些妈妈们不是只为自己的孩子,也是为所有的孩子默默地作了很多工作。幼儿园不仅仅是给照顾孩子的场所,也是妈妈和老师们齐心合力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神圣的地方。
所以,这样的谢恩会,主角不是要毕业的孩子们,而是心心相连的妈妈和老师们。只有付出了那么多心血,才会在孩子们幼儿园毕业时嚎啕大哭。
生活在日本的洋洋妈的体验
约定,主人和客人都要遵守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后经常去小朋友家玩,然后说好时间,妈妈去接。妈妈都知道,孩子玩得高兴时,打断他的兴致接回家并不容易。“不要”,“再玩一会”……耍赖、哭闹是常事。这在孩子身上,表现不分国籍,但是,妈妈的反应却很不同。
我在国内常看到,作为客人的妈妈,对孩子软硬兼施。作为主人的妈妈,此时多半是热情挽留:“再玩一会儿没关系”。于是,“一会儿”,“再一会儿”,约定,就变成形同虚设。
我刚有孩子那会儿,遇到别的日本孩子在我家不想回去,我也是热情挽留。但是,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婉言拒绝我的热 情,毫无商量余地把孩子带回家。后来发现,作为主人的日本妈妈,做法也都非常一致:不管我去哪家接孩子,对方的妈妈都会言语温柔、语气坚定地劝我的孩子,“说好了,妈妈来接了,就要回去,欢迎下次再来玩。”
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有逐客之嫌。如果大家彼此都有这个共识,也就不存在失礼、丢面子的问题。而孩子在一次次的不留情面的“逐客”中,也会知道耍赖哭闹毫无用处,必须遵守约定,慢慢也就习惯成自然。
“你乖吗?”和“你快乐吗?”
“你乖吗?”和“你快乐吗?”是两句很简单的问话,却表达了中国父母和日本父母对孩子的不同要求和期待,也体现了两国的文化差异。
每次带孩子回国,要去奶奶家和外婆家。常会有亲戚朋友问孩子:“在奶奶家乖吗?在外婆家听话吗?”那时,儿子洋洋的中文理解表达能力有限,他就问我什么是“乖”,我告诉他,“就是听话的好孩子。”他很惊讶,“我当然是好孩子了。”
我知道,这个道理跟从小在日本长大的洋洋是说不清楚了。因为在日本,从没有人问过他乖不乖,是不是好孩子,在他脑子里,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这是不用问的。
每次探亲回日本后,老师见面都只问他:“回中国快乐吗?你在奶奶家快乐吗?”不仅是回国,如果我们外出旅游回来,周围的人们也是问,“你快乐吗?”
每天妈妈来幼儿园接孩子,我也只听到妈妈问孩子,“你今天开心吗?”
我生了双胞胎妹妹后,忙得根本没办法带洋洋出去玩,热心的邻居要带他去动物园,我和先生高兴地送洋洋出门,并同时用中文叮嘱了一句“听阿姨的话”。
后来觉得这句话在这种场合如果用日语说起来很别扭,就咨询了几位日本妈妈,她们都认为应该说,“玩得开心点儿!”顶多加一句“小心点儿”。
小哥哥和双胞胎妹妹
儿子3岁时,我生了双胞胎女儿,前来探望的客人不少。女儿4个月时,回国住了一段时间,来的人更多了,但是来访的客人出现了有趣的“中日差别”。
在日本时,来访的朋友都会留意不要冷落了小哥哥。只要给双胞胎小妹妹带礼物,必定也有小哥哥的一份,当然都是很小的小礼品,而且在夸赞小妹妹可爱的同时,也一定会恭喜小哥哥,一下子就有了两个可爱的妹妹。于是,儿子也很喜欢有客人来,跑前跑后很是活跃。
在国内,前来探望的亲朋同样是来看双胞胎的,却没有人顾及到小哥哥,都是围在双胞胎妹妹周围评头论足,夸赞和礼物自然也只有双胞胎的份,欢声笑语也和小哥哥无关。即使有人注意到站在旁边的小哥哥,也都是说,“你当哥哥了,要懂事,听妈妈的话。”
原本一看到来客人就凑上前的小哥哥,几次被冷落下来,再看到客人来访,就会无精打采地自己到一边去玩。我留意到这一点,每次和客人寒暄过后,都会陪他玩一会儿。
更有趣的是,在国内来访的客人中,有很多是我母亲的同事,教育学专家;而日本访客,都是不懂教育学理论的普通人。
有一位刚生了双胞胎的妈妈带着小姐姐来我们幼儿园,幼儿园的日本老师就说,不要冷落了那个大的,特意送她一小包饼干,和她多说了几句话,虽然那个“小姐姐”也不过两、三岁,看上去什么都不懂。
生活在日本的小猪妈妈的体验
参加演刷活动
今天是小猪猪入园后的第一次妈妈会,国内所说的家长会,在日本就直接被称为“妈妈会”了,因为来参加的全是妈妈。
小猪猪所在的幼稚园把孩子们按照年龄大小分为年长组、年中组和年少组,每个组又分为好几个班。小猪猪自然属于年少组,今天的妈妈会是年少组的妈妈会。
上午10点,年少组各班的妈妈们全部集合在体育馆。体育馆布置得很漂亮,全部都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制作完成的。
这次妈妈会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向妈妈们介绍幼稚园里的各类社团,鼓励妈妈们踊跃报名参加。在园长讲完话以后,便是各个社团的代表上台介绍、表演。别看只是个简单的介绍,妈妈们都好认真地对待,很精彩哦!很多妈妈因为还有比较小的孩子要照顾,居然抱着背着照样上台,真的好佩服这些日本妈妈。
这是演剧社团,妈妈们边表演边在介绍。有一个身后还背着孩子的妈妈,就是每天和我一起等巴士送孩子的其中一位。她身上背的孩子才6个月大,她一共三个孩子,最大的读小学2年级,中间的就在这家幼儿园的年中组。要是我有3个孩子,估计我已经忙得不知道天南地北了,但是她居然还参加了幼稚园的演剧社团,每次排练都是背着孩子上。
社团介绍结束以后,便是每个班级单独围成一个圈,妈妈们互相认识、作自我介绍。没有任何老师,全是妈妈们自己组织。参加故事绘本朗读活动
会场设在园内的大樱花树下,首先就是搬大木板铺在地上供孩子们坐,没有—个老师插手,全是这个社团的妈妈们亲自动手。除此之外,还要从室内搬来音响设备,桌子等等一些物品,也全是妈妈们自己搬。会场布置完毕,看到老师带领孩子们出来了,维持会场秩序也都是妈妈们在做。
表演开始,妈妈们就像老师一样在最前面绘声绘色地朗读绘本,不参与朗读的妈妈站在不同的位置,拿着绘本一页一页翻给孩子们看。朗读表演结束后,妈妈们在台前站成一排带领孩子们跳操。绘本朗读期间,有孩子下位到处跑,也是妈妈们去劝说制止,老师根本不插手。很多事情让我大为吃惊,在国内,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应该都是老师来做的吧?
表演朗读会结束后,社团妈妈们收拾会场,然后集合在图书室讨论今天的朗读会,我也参加了。她们好像把这个事情当做工作一样,就像公司在开讨论大会,一个人一个笔记本,每个人发表意见,探讨今天表演的不足和该改进的地方。足足开了2个小时会议,让我太惊讶和感动了。妈妈们把配合幼稚园、育儿的事情当作事业一样,这就是日本的全职妈妈!
除了这些社团活动以外,昨天我还收到了小猪猪班级的来信,是关于各个班级的茶话会的通知。不知道是不是每月一次,这次的茶话会是下个星期四举行。每个妈妈交500元日币参加,茶话会的主要内容是选出班级各项委员代表。我看到有很大一篇文字介绍关于幼稚园各月活动需要妈妈配合的事情,什么运动会金牌的制作、各班级旗帜的制作、和孩子们一起玩的各类游戏的企划、生日会游戏的企划等等等等,超级多。这么多事情需要妈妈们配合参与,能不说妈妈就是幼稚园里的义工老师吗?
这些日本妈妈基本都是全职主妇,都是几个孩子的妈妈,配合幼稚园的活动时,很多都是背着小的来参与,回家后还要做饭、做家务。国内很多没有亲眼见过的人也许是无法相信的,这些日本妈妈真的太厉害了,我从心里面佩服!
生活在人本的百合妈妈的体验
让人感动的谢恩会
日本的学校新生入学和公司机关新人入职都是四月开始,三月是学生毕业,老职员退休的多离别的季节。今天,百合去幼儿园参加了大班的最后一场联谊会。从4月开始,这个班的孩子们就要分开各上各的小学了。妈妈们和班主任挨个做最后的告别,说出最后的感谢和知心话。刚开始讲话的妈妈们还在控制自己的情绪,积压的伤感越来越难控制,后来大家纷纷拿出手绢拭眼角。有的人声音哽咽,有的人几乎无法说出话来。
小亚的幼儿园的谢恩会就在晚上上举行,宴会按照一般的顺序进行,先是幼儿园的理事长、园长分别致词,接着大家边吃边喝边聊。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主持人宣布要给大家—个惊喜。喧闹的人们安静下来翘首等待,白色的幻灯片屏幕被变魔术似的拿了出来。灯被关掉,屏幕上开始上演电影,内容竟是这一年来幼儿园各式各样活动的片断,其中有很多小插曲是我们不知道的。影片里还穿插着每一个老师的祝福,每一个孩子的入园时的样子,讲述自己将来的梦想和愿望。影片持续了二十多分钟,会场里已经是一片抽噎声。妈妈主持人也是泣不成声,透露制作这部影片的计划早在去年春天就已经酝酿,负责拍摄和取材的妈妈们带着孩子偷偷的一点点的拍了将近一年。
在小亚这所幼儿园,老师会组织PTA(家长教师协会),每个妈妈都要做额外的工作。每个班都有班长和几名委员,负责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轮不上的每个人每年至少也有三件任务,辅助老师们做各式各样的事情。比如,夏天的幼儿园内热热闹闹的庙会,从搭台到进货以及边做边卖小吃的都是我们这些妈妈们担当。夏天孩子们每天要游泳,妈妈们就要轮流去给小班的孩子们脱穿衣服。孩子们要郊游,总有几位妈妈跟着协助老师。运动会上头一天准备和布置,以及会场上吹哨静忙的都是妈妈们。妈妈们还精心准备每周一次的故事会,过年时的打年糕会。此外,还有妈妈合唱团,在圣诞节和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为大家送上美丽的歌曲等等等等。这些妈妈们不是只为自己的孩子,也是为所有的孩子默默地作了很多工作。幼儿园不仅仅是给照顾孩子的场所,也是妈妈和老师们齐心合力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神圣的地方。
所以,这样的谢恩会,主角不是要毕业的孩子们,而是心心相连的妈妈和老师们。只有付出了那么多心血,才会在孩子们幼儿园毕业时嚎啕大哭。
生活在日本的洋洋妈的体验
约定,主人和客人都要遵守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后经常去小朋友家玩,然后说好时间,妈妈去接。妈妈都知道,孩子玩得高兴时,打断他的兴致接回家并不容易。“不要”,“再玩一会”……耍赖、哭闹是常事。这在孩子身上,表现不分国籍,但是,妈妈的反应却很不同。
我在国内常看到,作为客人的妈妈,对孩子软硬兼施。作为主人的妈妈,此时多半是热情挽留:“再玩一会儿没关系”。于是,“一会儿”,“再一会儿”,约定,就变成形同虚设。
我刚有孩子那会儿,遇到别的日本孩子在我家不想回去,我也是热情挽留。但是,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婉言拒绝我的热 情,毫无商量余地把孩子带回家。后来发现,作为主人的日本妈妈,做法也都非常一致:不管我去哪家接孩子,对方的妈妈都会言语温柔、语气坚定地劝我的孩子,“说好了,妈妈来接了,就要回去,欢迎下次再来玩。”
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有逐客之嫌。如果大家彼此都有这个共识,也就不存在失礼、丢面子的问题。而孩子在一次次的不留情面的“逐客”中,也会知道耍赖哭闹毫无用处,必须遵守约定,慢慢也就习惯成自然。
“你乖吗?”和“你快乐吗?”
“你乖吗?”和“你快乐吗?”是两句很简单的问话,却表达了中国父母和日本父母对孩子的不同要求和期待,也体现了两国的文化差异。
每次带孩子回国,要去奶奶家和外婆家。常会有亲戚朋友问孩子:“在奶奶家乖吗?在外婆家听话吗?”那时,儿子洋洋的中文理解表达能力有限,他就问我什么是“乖”,我告诉他,“就是听话的好孩子。”他很惊讶,“我当然是好孩子了。”
我知道,这个道理跟从小在日本长大的洋洋是说不清楚了。因为在日本,从没有人问过他乖不乖,是不是好孩子,在他脑子里,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这是不用问的。
每次探亲回日本后,老师见面都只问他:“回中国快乐吗?你在奶奶家快乐吗?”不仅是回国,如果我们外出旅游回来,周围的人们也是问,“你快乐吗?”
每天妈妈来幼儿园接孩子,我也只听到妈妈问孩子,“你今天开心吗?”
我生了双胞胎妹妹后,忙得根本没办法带洋洋出去玩,热心的邻居要带他去动物园,我和先生高兴地送洋洋出门,并同时用中文叮嘱了一句“听阿姨的话”。
后来觉得这句话在这种场合如果用日语说起来很别扭,就咨询了几位日本妈妈,她们都认为应该说,“玩得开心点儿!”顶多加一句“小心点儿”。
小哥哥和双胞胎妹妹
儿子3岁时,我生了双胞胎女儿,前来探望的客人不少。女儿4个月时,回国住了一段时间,来的人更多了,但是来访的客人出现了有趣的“中日差别”。
在日本时,来访的朋友都会留意不要冷落了小哥哥。只要给双胞胎小妹妹带礼物,必定也有小哥哥的一份,当然都是很小的小礼品,而且在夸赞小妹妹可爱的同时,也一定会恭喜小哥哥,一下子就有了两个可爱的妹妹。于是,儿子也很喜欢有客人来,跑前跑后很是活跃。
在国内,前来探望的亲朋同样是来看双胞胎的,却没有人顾及到小哥哥,都是围在双胞胎妹妹周围评头论足,夸赞和礼物自然也只有双胞胎的份,欢声笑语也和小哥哥无关。即使有人注意到站在旁边的小哥哥,也都是说,“你当哥哥了,要懂事,听妈妈的话。”
原本一看到来客人就凑上前的小哥哥,几次被冷落下来,再看到客人来访,就会无精打采地自己到一边去玩。我留意到这一点,每次和客人寒暄过后,都会陪他玩一会儿。
更有趣的是,在国内来访的客人中,有很多是我母亲的同事,教育学专家;而日本访客,都是不懂教育学理论的普通人。
有一位刚生了双胞胎的妈妈带着小姐姐来我们幼儿园,幼儿园的日本老师就说,不要冷落了那个大的,特意送她一小包饼干,和她多说了几句话,虽然那个“小姐姐”也不过两、三岁,看上去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