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的向导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铃木镇一(Shinichi Suzuki)教授是闻名世界的小提琴教育家,他对小提琴初学者的启蒙教育拥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一套独创的教学体系。他的教育理念不仅适用于弦乐教学,对其他乐器的教学,乃至整个音乐教育领域都颇有影响。
  威廉·斯达尔(William Starr)教授是享有国际声誉的铃木教育家,也是美国铃木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斯达尔教授著有多本关于铃木教学法及其教学理念的著作,《小提琴家铃木》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持琴,铃木有自己的观点。他建议学生首先把琴架在下巴和肩膀之间,然后把头转向左边。最开始,学生应当学习不依靠左手的支撑来持琴。左手臂可以垂放于身体左侧,或者搭在右肩膀上。这是一个教授学生如何持琴的好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夹琴时,左手只需要轻轻地触碰琴脖子,而不需要过分用力的感觉,左手只是起到辅助作用。铃木指定的夹琴位置,我个人不认为对所有人都适用。对于手臂较短的学生来说,这个位置是合适的,但是对于手臂较长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打开双肩,把琴再往左边移动一点,头也略微向左靠,接着左手自然抬起,轻靠在琴脖子边上,这样,整个持琴的动作就完成了。
  铃木用了几个词来总结这一持琴姿势:“鼻子,弦,手臂,脚……呈一条直线。”这种持琴方式同时对运弓“走直”也有所帮助。对于琴和下巴的位置关系,我建议学生可以把琴略微向左边移一点,而不一定要放在下巴的正下方。在练琴或是演奏过程中,偶尔看一下弦是可以的,但眼睛不要一直盯着弦看。
  对于左手手指在琴上的位置、高度以及灵活性,铃木没有很详细地阐述。他只是提到大拇指的第一关节应当接触到琴脖子。保尔·罗兰(Paul Rolland,美国小提琴教育家)在初学者的食指根部关节画了一个“神奇的X”(图中X处),告诉他们食指与琴脖子的接触点在这里。与之不同的是,铃木却是在食指的第二关节(图中Y处)做记号。
  由于大拇指和食指的位置已固定,铃木的左手持琴姿势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我看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手指长度及手掌大小来决定大拇指和其他手指与琴脖子的接触点,会更为妥当。
  关于右手握弓的方法,跟罗兰一样,铃木也强调了一个“环形”的重要性,即右手大拇指和中指相对形成的圈。铃木让学生先在铅笔上练习握弓。在学会了如何用弯曲的大拇指和中指拾铅笔后,铃木才让学生开始练习握弓。这时候,右手大拇指不是放在弓根内侧(正常握弓时大拇指的位置),而是放在弓杆下方外部,这是铃木独创的一种初学者的握弓方式。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这种很有创意的握弓方式的好处,直到我的学生这么练习后,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基础的学生,他们的大拇指都不再那么僵硬了,而是自然地弯曲了起来。学生也觉得大拇指放在弓杆下方外部时,手最为放松。铃木建议学生用这种握弓方式练习一段时间,使他们习惯大拇指这种弯曲和放松的状态,再把大拇指移回弓杆内部的“小凳子”上。
  对于铃木让学生在运弓时抬起握弓的食指,以避免养成食指压弓的坏习惯这点,我持保留意见。个人认为右手食指确实应该放松,但刻意抬起食指反而会增加食指不经意的紧张度。我也尝试过在运弓过程中抬起食指,但食指随即变得不自然,且右手也随之变得非常僵硬。我们要牢记初学者对于弓是没有掌控能力的,抬起食指运弓不仅会给他们增加负担,甚至会误导他们对于弓的平衡概念。
  铃木还创造了一种握弓游戏,即把弓倒过来握,握住弓尖。他在集体课上带领学生拉奏《小星星》,目标是即使弓倒过来握,也要拉出和正常握弓时一样的音量。这种握弓方式我也尝试了几次,但效果并不太好,我明显感觉到右手手指和手臂非常紧张。所以这在初学者身上是否适用,需经进一步探究。
  铃木最著名的“母语理论”(一种以借鉴母语学习为方法原理的音乐教学)同样适用于小提琴学习。他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从早练到晚的自然的过程。许多人问他音乐才能是否是天生的,铃木觉得不是。他坚信每个孩子在出生那刻起就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所谓的音乐才能在日后也都是可以进一步发展的。
  铃木强调了每天练琴时间的重要性和益处。他没有给出孩子每天练琴时间的具体长度,但是他的观点是即使是初学者,也应该坚持每天练琴数小时。他举了每天练琴五分钟和每天练琴三小时的例子,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两者都是每天练琴,但是效果却是天壤之别。铃木还确信,如果一个每天只练五分钟的人想要取得每天练三小时的人的成绩,那他将要花费九年的时间,而另一个人只需花费三个月。我认为,每天长时间的练习对于稍大一些的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年幼的初学者来说真的适用吗?首先,每天练琴三小时,练什么呢?其次,家长如何把这三小时分成几个时段?这两个问题铃木都没有做解释。在铃木的理论里,家长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在小课中,家长应当全神贯注听讲,时刻关注孩子的拉奏,每堂课都必须认真做笔记。在集体课中,家长不仅要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孩子的演奏,并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在家里,家长就是老师,特别是对年幼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可能记住课上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所以家长就要在孩子练琴时扮演老师的角色,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复述给孩子听,同时指导孩子正确练琴。
  对于集体课,铃木建议每月一次或至少两月一次。集体课的很多优势显而易见。集体课上让学生在同伴和家长面前拉奏,也是为将来在音乐会中演出做准备。看到水平较好的学生拉奏,对年幼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当然,集体课尽量不要营造过于浓厚的竞争气氛,但是适当的竞争意识可以促使学生更勤奋地练习,更好地演奏。
  铃木鼓励学生多多参加音乐会的演奏。“铃木教学法”中学生的第一场音乐会非常简单,甚至可以在家里举行。音乐会开始了,学生把琴握在身体前方,走到家人面前,鞠躬,这样就完成了他们的第一场音乐会。我对于铃木提出的“频繁的音乐会经历”的观点十分赞同。在他人面前表演并接受掌声和鼓励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同时也是帮助他们克服舞台恐惧的好办法。
  关于“听音”(listening)与“读谱”(sight-reading),铃木侧重于听音的训练。他的学生在初学时不看谱学曲子,而是聆听老师演奏,随后模仿练琴,“读谱”则是到第五册才开始逐步引入。但我个人认为,读谱应当和听音同步开始训练。听音训练耳朵,读谱训练眼睛,这两点需同时进行,且平衡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作曲家聂耳  聂耳1912年2月15日生于昆明,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课余时师从民间音乐家学习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加入学生音乐团,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语组,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930年,他来到上海,1931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并开始自学作曲理论。1932年,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
期刊
《全新脑袋》演绎人生感受  1992年,作曲家威廉姆·芬(William Finn)凭借音乐剧《假音人》(Falsettos)获得托尼奖最佳词曲创作奖,站上了事业的巅峰。但是在同一年,他被查出患有脑肿瘤,所幸手术相当成功。从鬼门关上捡回一条命的芬,也终于有机会摆脱生活的压力与纷扰,安静的康复过程让他感觉像是换了一个“全新的大脑”。后来,他将自己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谱成了曲,创作出了一部既可爱又带着生
期刊
《总是关于音乐》  (“……es ging immer um Musik”)作者:尼古拉斯·哈农库特  (Nikolaus Harnoncourt)德国Residenz出版社,2014年出版  这本是古乐指挥大师哈农库特的新书,但实际上更像是一本他近二十年间接受采访内容的汇集册。哈农库特1929年出生于柏林,在奥地利的格拉茨长大,青少年时就对演奏古大提琴颇有心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开始了对本真
期刊
成公亮口述回忆录历时数年,日前终于面世。书名《秋籁居忆旧》,严晓星执笔,中华书局出版。封面设计朴素而富于怀旧气息,一张偌大的黑白老照片占据其上,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合影于上海音乐学院门前,最右侧依稀可辨是青年成公亮。  2014年末,往南艺探望病中的成先生。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斜斜地照进屋里,他端坐病榻之上,却难掩兴奋:“有两件事情终于要解决了!一是琴谱,一是口述。”许是激动的缘故,一扫憔悴之色,双目
期刊
万众瞩目的美国第六十九届托尼奖的提名名单于当地时间2015年4月28日揭晓。两位金球奖明星得主“单身毒妈”玛丽·露易斯·帕克(Mary Louise Parker)和银幕硬汉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为大家宣读了这份万众瞩目的名单。  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收获了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导演、男女主角等十二项提名,毫无争议地成为今年
期刊
2015年5月7日,这场“中美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上演。音乐会云集了美国“罗马大奖”获得者梁雷先生、哈佛大学作曲教师理查德·鲍顿(Richard Beaudion)先生以及上海新生一代青年作曲家与学子们的室内乐新作,所有的作品都是中国首演。音乐会聚焦于目前热议的两个主题——中国和环保,通过对中国古曲、古诗、古词的追忆,以及简洁的乐器编制、节俭的灯光素材等笔法,绿色低碳的理念
期刊
如今,中国的交响乐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蓬勃发展。据基金会2015年最新统计,全国共有六十二家职业交响乐团,非职业交响乐团更是达到了几百家。我历时三年,采访了十余家职业交响乐团的指挥和乐团管理者,这些交响乐人畅谈了各自乐团的历史、发展、现状、特色,也谈了面临的处境和困难。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支乐团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充满着各种艰辛、困苦,也收获了荣誉和口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中国交
期刊
2015年7月,一支朝气蓬勃的交响乐团即将首次踏足中国,由北至南展开一次跨越七个城市的巡演之旅。红色裤子、星条旗帆布鞋,还有无尽的活力和朝气,这支全部由十六至十九岁的美国青年组成的交响乐团犹如一股从美国吹来的清风,洋溢着美式的阳光与自信。随团演出的是指挥家夏尔·迪图瓦以及中国钢琴家李云迪。卡内基音乐厅还特地委约谭盾为乐团创作了一部新作品《森林:风与鸟的密语》。  在乐团启程前往中国前,我特地采访了
期刊
对海顿而言,旋律“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是创作中最困难的部分”。对莫扎特而言,旋律是“音乐的精髓,一个好的旋律作曲家会让我想到一匹优质赛马,而一个对位法作曲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匹驿马”。当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逐步转向无调性的十二音序列音乐时,他仍坚持认为,“旋律是制度变迁中的唯一幸存者”。连更为大胆激进的现代派作曲家勋伯格也承认,“没有什么比被称作一个更优秀的‘柴科夫斯基’更令我向往的了。人们将会熟悉我的
期刊
在我知道的人中,名“安宁”的有几位,但是钢琴家安宁却只有一个。他对我来说,不远也不近。说不远,是因为六七年前在三联书店引进出版音乐评论家焦元溥的钢琴家访谈录《游艺黑白》一书,安宁是少数几位被列其中的华裔钢琴家,其师承及谈吐风格予我印象深刻。只是从我知道安宁至今,仍无缘领教他的音乐魅力,这倒使我与他的距离越来越“不近”了。  2014年12月一到,便有两位朋友向我提起了安宁。一位是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