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关于音乐》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是关于音乐》
  (“……es ging immer um Musik”)作者:尼古拉斯·哈农库特
  (Nikolaus Harnoncourt)德国Residenz出版社,2014年出版
  这本是古乐指挥大师哈农库特的新书,但实际上更像是一本他近二十年间接受采访内容的汇集册。哈农库特1929年出生于柏林,在奥地利的格拉茨长大,青少年时就对演奏古大提琴颇有心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开始了对本真主义演释的普及,随之声名大振,大批古乐录音今天已可谓瓜熟蒂落。本书哈农库特的话题围绕着对乐谱与时间资料的考证心得,在海顿和莫扎特上花的笔墨尤多,同时也为“音乐教育体系的重建工作”给出了期盼——这与指挥家长野健的新书《请您期待奇迹》是一致的。
  不过,忠实本真演释并不意味着哈农库特是一个独断而固执的家伙,很多时候他同样会与传统的交响乐团合作。书中揭示,所谓的“音乐的语言性”是哈农库特音乐准则的根本。换言之,音乐是他的一种语言,所以学习历史上的那些早期“语态”用法是很有必要的。那些令很多人不习惯的较快速度、锐利轻盈的古乐口吻又何尝不是完整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呢?何况,“我的眼里,艺术总有着‘逆反’(oppositionell)的属性,这意味着它总是偏差于习俗和挑衅。艺术家永远不会是纯粹的颂扬者”。
  《风景中的音乐》
  (Music in the Landscape)
  作者:马歇尔(Em Marshall)
  英国Robert Hale出版社,2011年出版
  作者马歇尔是英国音乐节(English Music Festival)的总监暨创办人,他在本书中探讨了英国独有的地貌与风景对于作曲家们的影响。
  无疑,十九世纪末的英国作曲家深受英国传统民歌的熏陶,而土壤味十足的民歌所唱的内容又与风景脱不开联系。且看那田园油画般的乡村美景,数不清的变化层次与光影组合,从圆滑转折的河谷,到凄冷暗淡的高山、野味十足的海岸线,无不带给了作曲家无限的灵感。比如,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里那波澜起伏的主题是不是可以与英国中西部马尔文山峦的起伏联系在一起呢?据说,布里顿对萨福克郡的北海海岸更加钟爱一点;作曲家艾尔兰(John Ireland )的《麦顿》(Mai-Dun)取材于英国铁器时代的山丘堡垒梅登堡,康沃尔郡的廷塔杰尔城堡则是巴克斯著名音诗的素材。
  一言概之,作曲家们也许不能选择在哪里出生,但基本能选择在哪里生活、思考与创作。本书的纸张很厚,照片也相当精美,特别是英格兰迷们都应该入手一本。
  《录音历史:从1888年到1931年的英格兰录音工业》
  (Recording History:The British Record Industry,1888-1931)
  作者:彼得·马特兰(Peter Martland)
  英国Scarecrow出版社,2012年出版
  在这本翔实的录音工业回顾专著里,作者马特兰依靠大量历史文献,重现了英格兰从1888年到1931年的录音工业的每一步发展,在同一研究领域里算得上奠基之作。书中讲述了第一批录制唱片艺术家的情况——如意大利歌剧男高音卡鲁索获得过丰厚收入;帕德雷夫斯基四年三十张录音的合同价值五千磅……我们也许猜不到,第一张英国古典销量超百万的唱片,是1927年圣殿教堂合唱团的门德尔松赞美诗《听我祷告》。
  书中提到,由于音乐“收、送”的双方不再局限于音乐厅的狭窄空间,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转变,而大众音乐审美口味的潜移默化是必然的事。一句话:今天的音乐世界,没有录音工业的积淀(包括诸多录音制式之间的烽火战役)是难以想象的。在摄影资料方面,该书囊括了不少珍贵的先锋人物及其产品的合影,还提供了一些那个时代的有趣广告。《留声机》杂志干脆将其评价为:“关于录音工业话题的无价资料,还没有第二本可以匹敌,任何未来的同类书籍都是狗尾续貂……”补充一句,英国唱片工业虽然昌盛,美国人爱迪生却一直持有着留声机的国际专利哦!
其他文献
美籍俄国作曲家、钢琴家莱奥·奥恩斯坦(Leo Ornstein)  奥恩斯坦1892年12月2日生于俄国乌克兰克列缅丘格,2002年2月24日卒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绿湾,享年一百零九岁。奥恩斯坦早年在基辅师从沃拉德默·普查尔斯基学习钢琴,1904年经钢琴家霍夫曼推荐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格拉祖诺夫学习作曲。1907年随家人移居美国,考入朱利亚音乐学校,1911年在纽约首演,后常在欧美各地巡演。奥恩
期刊
德国钢琴大师格哈德·奥皮茨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音乐会已过去一周,但他的演奏带给我的共鸣、感动,乃至震撼、反思,却始终回荡心中。当听完第二场音乐会后,我由衷感慨“这样的演奏,真实的可贵!”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向来被视为钢琴文献中的“新约圣经”,而这次的奥皮茨正像是那个在读“圣经”的人。他在这些作品面前的虔诚与谦恭令人感佩,也让原本并未打算每场必到的我决定不再错过这爱乐生活
期刊
“虽然有着和马勒一样的精神境界,比起同时代的一流作曲家们,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Zemlinsky)在性格上更为谦和折衷。而正是他的折衷主义证明了他的音乐才华,策姆林斯基对音乐的敏感和热情使他全身心地投入自己。”  策姆林斯基生前常常被误解和低估,但哲学家、音乐评论家西奥多·阿多诺(Theodo Adorno)的以上评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位作曲家。据阿多诺的观点,策姆林斯基就
期刊
上海的春天,时而小雨淅淅沥沥,可以一杯咖啡一本书,继而思绪万千;时而又春暖花开、风和日丽,是三五好友或举家游园踏青、赏鸟语花香的好时节,若再有音乐相伴,岂不美哉?此等乐事不必“踏破铁鞋”,尽在今年的上海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对,你没有听错,2015已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圆满落幕的不再是单场的音乐会,而是足足两天的音乐节。如此视听盛宴,叫人意犹未尽。  这次的辰山音乐节,观众不仅能够享受在落日余霞、星光点
期刊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文化史中有一个极有意趣的话题,与哲学和音乐都有关,那就是维特根斯坦兄弟——保罗和路德维希,也即钢琴家哥哥和哲学家弟弟。这一看似偶然的组合隐喻着某种真实。且不提柏拉图在《斐多篇》所言“哲学是最好的音乐”,或者尼采将音乐奉为至高的艺术,单是从哲学的角度看保罗,或者从音乐的角度看路德维希,便足以使这个话题意趣倍增。  亚历山大·沃所著的《维特根斯坦之家》是聚焦这一话题的少数著作之一,
期刊
夸张飘逸的长卷发,乌黑发亮的皮衣,装饰着铆钉铁链的尖头鞋,浓烈的哥特气息扑面而来。你以为我在说某个为拼出位用媚俗符号包裹自身的朋克歌手,或者某一季《风尚志》的潮流播报吗?不,我说的是纳曼尼亚·拉杜洛维奇:年轻、前卫、有磁性的舞台表现力,似乎有永远挖掘不完的新奇……而他恰好是一位古典小提琴演奏家。  用炙手可热来形容八O后的拉杜洛维奇并不贴切。或许应当这么说,这位来自东方、技巧纯熟,基因里镌刻着奇特
期刊
2015年6月19日,《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2013)》(以下简称“钢琴百年经典”)新书首发式暨专场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隆重举行。当天早些时候,我和“钢琴百年经典”一书的主编、中国钢琴界的“泰斗”李名强老师,聊起了这套书在编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故事要从1957年说起。那一年,二十一岁的李名强第一次出国,去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布拉格之春”第三届斯美塔那国际钢琴比赛。到了那
期刊
俄罗斯裔美国籍大提琴家格里高利·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1903-1976)是一位身高超过六尺四寸的巨人,有着热情而丰富多彩的个性,他的演奏格调高雅、技术精湛、音色富于变化。他曾在莫斯科大剧院乐队、柏林爱乐乐团这样的世界著名乐团中任大提琴声部首席,也曾和纽约爱乐、费城管弦乐团等世界顶尖乐团合作演出,他为HMV、EMI录制的唱片也深受听众追捧。除此以外,皮亚蒂戈尔斯基还
期刊
中国作曲家聂耳  聂耳1912年2月15日生于昆明,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课余时师从民间音乐家学习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加入学生音乐团,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语组,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930年,他来到上海,1931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并开始自学作曲理论。1932年,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
期刊
《全新脑袋》演绎人生感受  1992年,作曲家威廉姆·芬(William Finn)凭借音乐剧《假音人》(Falsettos)获得托尼奖最佳词曲创作奖,站上了事业的巅峰。但是在同一年,他被查出患有脑肿瘤,所幸手术相当成功。从鬼门关上捡回一条命的芬,也终于有机会摆脱生活的压力与纷扰,安静的康复过程让他感觉像是换了一个“全新的大脑”。后来,他将自己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谱成了曲,创作出了一部既可爱又带着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