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幼儿 主体性意识 感官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A-0094-02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幼儿对知识的获取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建构的,是在与教学环境互动过程中由幼儿自己“发现”的。据此,教学的任务即是有效地协助和引导幼儿开展探究式的认知学习。通过凸显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理解等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幼儿自发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此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其感官教育论著中指出,幼儿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在其心智成长的各种“敏感期”内,儿童会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显然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接触是以幼儿的感官接受外界信息为起始的。而这种感官能力又是教学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载体和基础。因此,在培养幼儿主体性意识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意识地开发训练幼儿的感官能力,引导幼儿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使幼儿认知、辨异、思考等智力潜能得以充分发展,以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手段,以互动性、启发性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替代传统的、让幼儿被动参与的填鸭式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和能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意识。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介绍我园在幼儿主体性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情况。
一、充分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
(一)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有了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将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案例《保护牙齿》课文中,讲到利用醋可以将蛋壳泡软,在课堂上我们利用实验让幼儿观察整个蛋壳被泡软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这时再告诉小朋友晚上睡觉之前要刷牙的原理与该实验原理相同。整个过程因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所以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时,也要让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观察规律。例如,观察物体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注意物体细小的变化。实践证明,幼儿记忆自己观察所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传授的要牢固得多。
(二)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很多家长认为在幼儿园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为时尚早,甚至有的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重点不是看幼儿动手做了什么,而是在整个动手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和思考。
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以课堂为辅,以家庭为主。在学校集体活动中可以提供益智类的玩具游戏。例如,积木、拼图、可拆装汽车、插塑等,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拼插自己喜爱的物体。另外,折纸、剪纸之类的美工活动是训练幼儿动手的极好方法。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学会灵活使用剪刀,使他们从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要求3岁的孩子随便剪纸片,4岁的孩子则升级为让他们按轮廓把图案剪下来。教幼儿折些简单的物品,如房子、小鱼、小鸟等,通过正折、反折、前后旋转、展开等,反复练习,使幼儿从不会到会,从折不整齐到整齐,从不美观到美观的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家庭生活中要让家长鼓励幼儿自己穿衣、穿鞋、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有了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调动幼儿自己动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很多家长对幼儿的思考能力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幼儿能够背诵很多唐诗、认识很多汉字就是等同于幼儿具有了很好的思考能力。其实幼儿的思考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背书和识字这些大脑活动上,更主要的是对一种现象的观察后的思考。例如,对“木”“林”“森”这三个字的学习,幼儿如果只是简单地机械记忆,就不会理解其中的含义。而拥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幼儿在见到“木”“林”“森”时就会试着猜它们的意思。在培养幼儿思考能力时,家长、教师的启发很重要,要远远强于“手把手”地教。比如,孩子认知颜色时,可让孩子在十二色环中找出最重要的三原色,建立用这三种颜色可调配出各种不同颜色的概念,让幼儿探究三原色中每两种颜色的混合所发生的变化。具体做法为:透明玻璃杯中分别放人三原色。第一次活动,让孩子感知颜色的变化。在空杯子中倒入红色颜料,再加入黄色颜料,通过操作让孩子自己发现:红加黄变出橙色。第二次活动增加材料品种做实验。结果孩子发现红加蓝变出紫色,黄加蓝变出绿色。当两种颜料的投放比例不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当三原色的三种颜料混在一起又会变出啥颜色呢?第三次第四次……一遍又一遍,孩子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得出结论,独立地解决了问题。可见,在学习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到,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凡是自己能想的就鼓励他思考,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家长还要适时地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主动去思考,启发孩子想问题,而不是有问必答。
二、培养幼儿主体性意识的途径
(一)通过心理干预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
要培养幼儿主体性意识,必须充分、科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对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和游戏学习中的一些细节来对幼儿施加某种积极影响,最后对幼儿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若要使教师和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产生良性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幼儿从家庭环境中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心中不免会产生某种恐惧和抵触心理。要想使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充分释放自己,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幼儿心理层面的一些负面影响。这时候对教师的要求是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当好“家长”。当幼儿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教师要主动地和他们交流,并充分地使用肢体语言来关怀幼儿,如拥抱、拉手等,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这时,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内容应该是幼儿一些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一些家庭情况,“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啊?”“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啊?”“今天是谁把你送来幼儿园的啊?”“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啊?”等等。当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做到耐心倾听,即使幼儿的表达不连贯也要点头赞许,与其产生良好互动。交流时教师还应轻轻地环抱着幼儿,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 教师除了要在心理上关心呵护幼儿外,还要在幼儿的生活上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由于现在的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多数被父母娇惯着,所以大多数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应当首先给幼儿示范,激发幼儿兴趣,然后鼓励幼儿积极动手。例如,教幼儿穿衣服、用碗筷、如厕等,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耐心、细致,在幼儿成功完成任务时给予表扬鼓励,逐渐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此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学习进步的快乐与成就感。
(二)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
由于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动、好奇的特点,那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努力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立体挂图、动画显示等教学手段,调动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通过看卡通人物和故事情节激发模仿欲,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完成自己的事情时,可以设定场景“小兔子妈妈下班回家了”,让小朋友扮演小白兔妈妈,当小白兔宝宝乱放家里的玩具,妈妈回家后发现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时,老师可适当启发小朋友:“房间乱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小朋友就会自觉地想到收拾、打扫房间。
此外,教师可以设定具体情境并巧设疑问,来诱使幼儿主动思考。在设定的情境中诱发幼儿思考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不急于肯定或者否定小朋友给出的答案,此时应该使用“为什么”“哪个小朋友再说说自己的想法”“你说得真棒”等询问和鼓励性的语言,促进孩子继续思考,进一步探索。
(三)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
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认知规律。幼儿的认知往往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获得,是幼儿在经历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培养、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就要将教学内容物化、形象化。例如,可以利用实物、玩具、图片、数卡,将认数、排序、分类等实际学习内容物化、形象化,来增加幼儿对数、量、形、空间、方位等概念的认识。除了教学内容具体化,同时还要让幼儿亲自感受或者参与到这些具体的、真实的教学内容中,这样幼儿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亲自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以形成感官印象。例如,纸折风车可以感受风的存在、叠纸质小船让幼儿感受水中物体沉浮的概念等。另外,还可以为幼儿创设多种动手活动区,如手工坊中的彩泥捏塑、彩纸造型、剪窗花、民间刺绣、巧用报纸等富于变化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总之,对幼儿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方法还有很多,主要原则就是通过幼儿力所能及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黎雪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A-0094-02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幼儿对知识的获取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建构的,是在与教学环境互动过程中由幼儿自己“发现”的。据此,教学的任务即是有效地协助和引导幼儿开展探究式的认知学习。通过凸显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理解等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幼儿自发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此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其感官教育论著中指出,幼儿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在其心智成长的各种“敏感期”内,儿童会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显然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接触是以幼儿的感官接受外界信息为起始的。而这种感官能力又是教学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载体和基础。因此,在培养幼儿主体性意识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意识地开发训练幼儿的感官能力,引导幼儿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使幼儿认知、辨异、思考等智力潜能得以充分发展,以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手段,以互动性、启发性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替代传统的、让幼儿被动参与的填鸭式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和能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意识。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介绍我园在幼儿主体性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情况。
一、充分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
(一)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有了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将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案例《保护牙齿》课文中,讲到利用醋可以将蛋壳泡软,在课堂上我们利用实验让幼儿观察整个蛋壳被泡软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这时再告诉小朋友晚上睡觉之前要刷牙的原理与该实验原理相同。整个过程因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所以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时,也要让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观察规律。例如,观察物体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注意物体细小的变化。实践证明,幼儿记忆自己观察所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传授的要牢固得多。
(二)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很多家长认为在幼儿园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为时尚早,甚至有的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重点不是看幼儿动手做了什么,而是在整个动手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和思考。
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以课堂为辅,以家庭为主。在学校集体活动中可以提供益智类的玩具游戏。例如,积木、拼图、可拆装汽车、插塑等,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拼插自己喜爱的物体。另外,折纸、剪纸之类的美工活动是训练幼儿动手的极好方法。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学会灵活使用剪刀,使他们从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要求3岁的孩子随便剪纸片,4岁的孩子则升级为让他们按轮廓把图案剪下来。教幼儿折些简单的物品,如房子、小鱼、小鸟等,通过正折、反折、前后旋转、展开等,反复练习,使幼儿从不会到会,从折不整齐到整齐,从不美观到美观的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家庭生活中要让家长鼓励幼儿自己穿衣、穿鞋、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有了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调动幼儿自己动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很多家长对幼儿的思考能力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幼儿能够背诵很多唐诗、认识很多汉字就是等同于幼儿具有了很好的思考能力。其实幼儿的思考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背书和识字这些大脑活动上,更主要的是对一种现象的观察后的思考。例如,对“木”“林”“森”这三个字的学习,幼儿如果只是简单地机械记忆,就不会理解其中的含义。而拥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幼儿在见到“木”“林”“森”时就会试着猜它们的意思。在培养幼儿思考能力时,家长、教师的启发很重要,要远远强于“手把手”地教。比如,孩子认知颜色时,可让孩子在十二色环中找出最重要的三原色,建立用这三种颜色可调配出各种不同颜色的概念,让幼儿探究三原色中每两种颜色的混合所发生的变化。具体做法为:透明玻璃杯中分别放人三原色。第一次活动,让孩子感知颜色的变化。在空杯子中倒入红色颜料,再加入黄色颜料,通过操作让孩子自己发现:红加黄变出橙色。第二次活动增加材料品种做实验。结果孩子发现红加蓝变出紫色,黄加蓝变出绿色。当两种颜料的投放比例不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当三原色的三种颜料混在一起又会变出啥颜色呢?第三次第四次……一遍又一遍,孩子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得出结论,独立地解决了问题。可见,在学习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到,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凡是自己能想的就鼓励他思考,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家长还要适时地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主动去思考,启发孩子想问题,而不是有问必答。
二、培养幼儿主体性意识的途径
(一)通过心理干预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
要培养幼儿主体性意识,必须充分、科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对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和游戏学习中的一些细节来对幼儿施加某种积极影响,最后对幼儿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若要使教师和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产生良性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幼儿从家庭环境中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心中不免会产生某种恐惧和抵触心理。要想使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充分释放自己,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幼儿心理层面的一些负面影响。这时候对教师的要求是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当好“家长”。当幼儿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教师要主动地和他们交流,并充分地使用肢体语言来关怀幼儿,如拥抱、拉手等,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这时,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内容应该是幼儿一些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一些家庭情况,“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啊?”“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啊?”“今天是谁把你送来幼儿园的啊?”“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啊?”等等。当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做到耐心倾听,即使幼儿的表达不连贯也要点头赞许,与其产生良好互动。交流时教师还应轻轻地环抱着幼儿,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 教师除了要在心理上关心呵护幼儿外,还要在幼儿的生活上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由于现在的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多数被父母娇惯着,所以大多数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应当首先给幼儿示范,激发幼儿兴趣,然后鼓励幼儿积极动手。例如,教幼儿穿衣服、用碗筷、如厕等,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耐心、细致,在幼儿成功完成任务时给予表扬鼓励,逐渐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此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学习进步的快乐与成就感。
(二)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
由于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动、好奇的特点,那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努力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立体挂图、动画显示等教学手段,调动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通过看卡通人物和故事情节激发模仿欲,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完成自己的事情时,可以设定场景“小兔子妈妈下班回家了”,让小朋友扮演小白兔妈妈,当小白兔宝宝乱放家里的玩具,妈妈回家后发现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时,老师可适当启发小朋友:“房间乱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小朋友就会自觉地想到收拾、打扫房间。
此外,教师可以设定具体情境并巧设疑问,来诱使幼儿主动思考。在设定的情境中诱发幼儿思考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不急于肯定或者否定小朋友给出的答案,此时应该使用“为什么”“哪个小朋友再说说自己的想法”“你说得真棒”等询问和鼓励性的语言,促进孩子继续思考,进一步探索。
(三)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
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认知规律。幼儿的认知往往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获得,是幼儿在经历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培养、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就要将教学内容物化、形象化。例如,可以利用实物、玩具、图片、数卡,将认数、排序、分类等实际学习内容物化、形象化,来增加幼儿对数、量、形、空间、方位等概念的认识。除了教学内容具体化,同时还要让幼儿亲自感受或者参与到这些具体的、真实的教学内容中,这样幼儿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亲自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以形成感官印象。例如,纸折风车可以感受风的存在、叠纸质小船让幼儿感受水中物体沉浮的概念等。另外,还可以为幼儿创设多种动手活动区,如手工坊中的彩泥捏塑、彩纸造型、剪窗花、民间刺绣、巧用报纸等富于变化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总之,对幼儿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方法还有很多,主要原则就是通过幼儿力所能及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意识,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