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今年的奥斯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情况,唯一令人遗憾的可能就是评委会落下了这部《游客》。以任何标准去衡量,这部北欧影片都应该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最终,它被悄无声息地忘掉了。或许,它更适合那些更注重艺术范儿和思辨性的电影节,而不是奥斯卡这样好看而热闹的堂会。
《游客》是那种“拷问型”的电影,如果你没有胆量,最好就别去看了。谁说《消失的爱人》是2014年最易导致分手的电影?那只是因为你还没看过《游客》。北欧电影中的冷峻和内敛,以及自带的锋利都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极其聪明地从生活中一个极小的细节中生发出一连串逼问,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绝大多数电影都是依靠一个个情节、一个个小故事推动事件发展和情绪变化的,但这部《游客》却勇敢地只使用了仅仅一个动机,就足以推动着全部情绪的堆积。
这部电影的故事犹如它的发生地一样安静,一家人难得一起休假,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去滑雪。大家坐在雪山旁的户外餐厅吃饭。雪山发生了轻微的雪崩,原本人们都认为不会影响到自己,还纷纷掏出相机拍照。很快,崩塌的雪雾开始卷向餐厅的方向。这个时候,男主人公本能地逃离了餐厅,留下了惊慌失措的妈妈和两个孩子。一分钟后,大家发现不过是虚惊一场,纷纷说说笑笑地回到餐桌旁。而主人公一家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游客》的戏剧核心就是丈夫这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但它引爆了所有情绪,也引发出所有拷问。极少有电影能够仅仅依靠一个“动机”引发出的思辨就能与观众发生长久的共鸣,这一点,并不知名的年轻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表现得足以称得上惊艳。他安排的那几场夫妻俩在浴室刷牙的戏,精准阐释了什么叫貌合神离。那些俗常中透出的冰冷更为彻骨。
在此之前,那部北欧的高分佳作《狩猎》虽与此相仿,但那个故事中毕竟那还有一个事件,而且颇具社会话题性,而这一次的《游客》中,丈夫的这个动作完全只是出于人应激反应的本能,但它却抖落出人心与人性中无比微妙而深邃的细屑。
导演聪明地将拷问递进了三个层次。首先,这个逃跑的动作引发了家庭内部的冷战和爆发。这个动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偶然的下意识,还是标示着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根本不值得托付?这个逃生的行为到底是否应该与道德标准挂钩?随后,剧情延展至由两位处于热恋中的朋友来访,妻子忍不住向他们讲述了这件事。朋友在劝解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陷入了被动的拷问之中。年轻女孩问自己的男友,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个男人之前某些懒散的行为以及一次失败的婚姻,似乎都成为了缺乏责任感的佐证,由此,拷问从一个家庭内部渗透到第二个家庭。好了,电影最有趣的部分来了,第三层拷问从屏幕延伸出来,伸向观众。每个人都成为了被拷问者,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到底会有怎样的反应?夫妻二人争吵的过程中,有各种拆解人性的桥段,男人的抵赖辩解,女人的坚持和哭泣,都让人越发绝望。你会发现看似稳定的关系中,早就布满细密的裂痕。
除去精神上的拷问之外,对于镜头语言的严苛要求,也让这部电影足以睥睨这一整年的艺术片。那座奢华酒店里交错的拱粱,封闭的结构,对应着永远白雪皑皑的外景,以及夜间如同外星景象的雪地灯光,配合着故意安排出的、带有“做作感”的交响乐配乐,让每一个镜头极其憋闷又极其炸裂。导演还有意引入了一个酒店清洁工,担任旁观偷窥视角,看着这对夫妇因为这件无法言说的事情争吵、崩溃和解。这个陌生人视角配合着具有抽离感的雪夜外景,为影片添加了神秘的哲学意味。
更加巧妙的是影片的结尾,它没有设定真正意义上和解的大团圆,也没有让家庭彻底分崩离析,而是使用了一幕巧妙的难辨真伪的戏剧。最终,一家四口再次一起滑雪,妈妈却在大雪中遇险,爸爸在孩子面前上演了一次犹如童话翻版般的英雄救美段落。没人知道这是父母排演出的一幕还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但它发生的时机凑巧得令人无法相信。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只能用一支虚假的弥合剂作为我们苟且生活的解药。
《游客》是那种“拷问型”的电影,如果你没有胆量,最好就别去看了。谁说《消失的爱人》是2014年最易导致分手的电影?那只是因为你还没看过《游客》。北欧电影中的冷峻和内敛,以及自带的锋利都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极其聪明地从生活中一个极小的细节中生发出一连串逼问,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绝大多数电影都是依靠一个个情节、一个个小故事推动事件发展和情绪变化的,但这部《游客》却勇敢地只使用了仅仅一个动机,就足以推动着全部情绪的堆积。
这部电影的故事犹如它的发生地一样安静,一家人难得一起休假,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去滑雪。大家坐在雪山旁的户外餐厅吃饭。雪山发生了轻微的雪崩,原本人们都认为不会影响到自己,还纷纷掏出相机拍照。很快,崩塌的雪雾开始卷向餐厅的方向。这个时候,男主人公本能地逃离了餐厅,留下了惊慌失措的妈妈和两个孩子。一分钟后,大家发现不过是虚惊一场,纷纷说说笑笑地回到餐桌旁。而主人公一家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游客》的戏剧核心就是丈夫这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但它引爆了所有情绪,也引发出所有拷问。极少有电影能够仅仅依靠一个“动机”引发出的思辨就能与观众发生长久的共鸣,这一点,并不知名的年轻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表现得足以称得上惊艳。他安排的那几场夫妻俩在浴室刷牙的戏,精准阐释了什么叫貌合神离。那些俗常中透出的冰冷更为彻骨。
在此之前,那部北欧的高分佳作《狩猎》虽与此相仿,但那个故事中毕竟那还有一个事件,而且颇具社会话题性,而这一次的《游客》中,丈夫的这个动作完全只是出于人应激反应的本能,但它却抖落出人心与人性中无比微妙而深邃的细屑。
导演聪明地将拷问递进了三个层次。首先,这个逃跑的动作引发了家庭内部的冷战和爆发。这个动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偶然的下意识,还是标示着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根本不值得托付?这个逃生的行为到底是否应该与道德标准挂钩?随后,剧情延展至由两位处于热恋中的朋友来访,妻子忍不住向他们讲述了这件事。朋友在劝解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陷入了被动的拷问之中。年轻女孩问自己的男友,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个男人之前某些懒散的行为以及一次失败的婚姻,似乎都成为了缺乏责任感的佐证,由此,拷问从一个家庭内部渗透到第二个家庭。好了,电影最有趣的部分来了,第三层拷问从屏幕延伸出来,伸向观众。每个人都成为了被拷问者,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到底会有怎样的反应?夫妻二人争吵的过程中,有各种拆解人性的桥段,男人的抵赖辩解,女人的坚持和哭泣,都让人越发绝望。你会发现看似稳定的关系中,早就布满细密的裂痕。
除去精神上的拷问之外,对于镜头语言的严苛要求,也让这部电影足以睥睨这一整年的艺术片。那座奢华酒店里交错的拱粱,封闭的结构,对应着永远白雪皑皑的外景,以及夜间如同外星景象的雪地灯光,配合着故意安排出的、带有“做作感”的交响乐配乐,让每一个镜头极其憋闷又极其炸裂。导演还有意引入了一个酒店清洁工,担任旁观偷窥视角,看着这对夫妇因为这件无法言说的事情争吵、崩溃和解。这个陌生人视角配合着具有抽离感的雪夜外景,为影片添加了神秘的哲学意味。
更加巧妙的是影片的结尾,它没有设定真正意义上和解的大团圆,也没有让家庭彻底分崩离析,而是使用了一幕巧妙的难辨真伪的戏剧。最终,一家四口再次一起滑雪,妈妈却在大雪中遇险,爸爸在孩子面前上演了一次犹如童话翻版般的英雄救美段落。没人知道这是父母排演出的一幕还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但它发生的时机凑巧得令人无法相信。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只能用一支虚假的弥合剂作为我们苟且生活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