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是江西省南昌市“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南昌市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南昌市社会扶贫情况概述
1、市直帮扶单位扶贫情况。2008年上半年市直各帮扶单位共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959.8万元,干部职工捐款捐物达51.9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户就达1672户,慰问金45万元;领导干部深入到帮扶点达2741人次,其中市领导深入帮扶点84人次,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帮扶点995人次。上半年共实施各类建设项目114个,其中整修道路27条、48.2公里,新建、维修学校22处,新建、维修水利设施32处,改水改厕16处,建设卫生所17所;引导帮助重点村发展主导产业57项,组织动员贫困农民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063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3111次,组织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10959人。
2、企业帮扶情况。2007年4月24日,清华泰豪、国鸿实业等101家南昌市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对接活动在红谷滩会展中心举行,标志着由市委统战部、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市中小企业局、市工商联、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开展的“百企帮百村”活动正式启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帮扶企业对扶贫开发重点村水、电、路、校等项目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如煌上煌集团、恒大集团、汇仁集团分别斥资20万元、18万元、15万元,帮助重点村修建排灌站和硬化自然村公路。在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中,帮扶企业始终坚持自觉自愿,推进项目帮扶,积极稳妥地推进活动的有效开展;支持发展农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推动产业强村、工业富村;扶持发展主导产业,调整和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繁荣农村经济;资助水利设施维修、铺路架桥、校舍改造、改水改厕等;热心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救助弱势群体等。
二、南昌市社会扶贫取得的成效
1、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发展村级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是前提。不管是市直帮扶单位还是帮扶企业都把帮助定点扶贫村完善基础设施当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经过努力,为广大贫困村修建了村级公路;完善了教育设施;改造了水利设施;改善了村级医疗文化卫生设施。南昌市地税局对南昌县武阳镇南坊村进行定点帮扶,该局拨付专款22万元,并帮助该村向市有关部门争取专项资金10万元,为该村村级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对老教学楼进行加固修葺,将原破旧砖砌围墙改建成敞开式铁艺围栏,新建了部分教学楼、辅助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共440平方米,新建了一座20蹲位的自动冲水式公厕以及对校园操场的场地平整、硬化、绿化。此项工程,为该村村民子女就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2、村民贫困情况得到好转。在开展社会帮扶活动中,各帮扶单位还积极为村民资助大量的资金物资、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富民惠民。一是安置闲置劳动力务工,推动农民增收。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的企业优先安排被帮扶村的闲置劳动力到企业务工,为帮扶村的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增收之路。二是培养致富能手,带动多渠道增收。南昌市体育局专门请南昌市成功的水产企业家到上塘村,为村民上课,增加他们精养水产品的专业知识,提供技术帮助。该村的水产品精养户从无到有,今年已发展到3户,预计产值要超过60万元。两年多来,该局共帮助组织上塘村村民参加县、乡、村举办的职业技能及劳务输出培训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村指导种养业12人次,培训村民432人次。三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民营企业家不仅扶贫而且扶智,主动关心帮扶村的失学儿童,尽力解决他们上学难问题。清华泰豪集团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提高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降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对帮扶村富盛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失学儿童由公司资助帮助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四是走访特困户和孤寡老人。每年春节前,南昌市工商联领导对贫困户、五保户给予高度的关心,并亲自带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三年来共筹资27800元走访119户困难户、五保户。
3、主导产业得到壮大。按照“一村一品”的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帮扶单位和企业加大了帮助定点扶贫村发展主导产业的力度。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万余元为新建县松湖镇黄家村建起了两个菌菇基地,一个是室内菌菇基地,总面积3000多平米,种植菌包7万余个,按0.6-0.7年试产情况看,每个菌包至少一年可获利1.2万元,仅此项每年至少能为村创收8.5万余元。今年又开发了鱼塘养鱼业,养殖水面达到20多亩。安义县黄洲镇在南昌市审计局、市公安局和市外侨办等帮扶单位的挂点帮扶下,主导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启动。黄洲村200亩早熟梨,圳溪村300亩马蹄和1000亩花卉苗木成为引领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新兴产业。全省第一家标准化鲜菜出口基地已成为该镇一大主导产业,圳溪村的马蹄连片栽种,新福村的3000亩翠冠梨基地、茅店村的花生基地和圳溪村的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也已建成。
三、不足之处
1、有些单位的帮扶积极性不够。在社会帮扶中,大多数单位都能积极组织实施帮扶工作,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为贫困村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但也有少数单位帮扶工作不够积极,行动缓、进度慢、力度小、效果差,有的单位帮扶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报送的统计数据和文字材料缺乏时效性、逻辑性、真实性。
2、少数企业对帮扶工作的认识有差距,企业参与层次较低。大多数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还更多的仅仅停留在捐助资金这一低层次上,没有利用国家的政策,进行涉农项目投资,形成一些有带动作用的大产业,未能形成长远发展的格局。
3、企业与帮扶村合力未形成。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帮扶,就是要利用企业的优势,转换思路,开展产业带村、项目兴村等多种形式的村企合作,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但是目前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参差不齐,有的民营企业经反复引导还存在不愿意帮扶现象,未能凝聚起更大的力量办更多的事情,有的帮扶村与民营企业沟通较少,没有形成合力。
4、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村领导班子和农民的思想观念亟待改善,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企业想根据自身的情况帮扶,村干部、群众又有别的想法。农户参与发展主导产业的面不够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今后的工作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帮扶单位调查了解各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农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此外,产业式扶贫开发要求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为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这就给干部提供了一个熟悉市场经济和提高发展经济能力的机会。因此,帮扶工作不容忽视,要在前一阶段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不能有所松懈,要制定详细的工作部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
2、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是要让民营企业充分认识“百企帮百村”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深入定点帮扶村实地考察,摸清帮扶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切实制定帮扶计划,遵循“政府倡导、企业自愿、村企互动、互惠互利、实效长效”的原则,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协调推进。三是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督导力度,总结先进经验,发现不足,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给以大力宣传,对发展新农村建设中的落后企业进行督促。
3、要真正的深入群众。帮扶单位和企业必须克服把帮扶活动当成额外负担的思想,坚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所需、所求,了解被帮扶村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自身优势,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多为农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获得农村群众对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同,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建活动。同时要通过各种宣传、培训、示范来提高村民的自我发展意识。
[责任编辑:李丽娜]
一、南昌市社会扶贫情况概述
1、市直帮扶单位扶贫情况。2008年上半年市直各帮扶单位共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959.8万元,干部职工捐款捐物达51.9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户就达1672户,慰问金45万元;领导干部深入到帮扶点达2741人次,其中市领导深入帮扶点84人次,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帮扶点995人次。上半年共实施各类建设项目114个,其中整修道路27条、48.2公里,新建、维修学校22处,新建、维修水利设施32处,改水改厕16处,建设卫生所17所;引导帮助重点村发展主导产业57项,组织动员贫困农民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063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3111次,组织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10959人。
2、企业帮扶情况。2007年4月24日,清华泰豪、国鸿实业等101家南昌市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对接活动在红谷滩会展中心举行,标志着由市委统战部、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市中小企业局、市工商联、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开展的“百企帮百村”活动正式启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帮扶企业对扶贫开发重点村水、电、路、校等项目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如煌上煌集团、恒大集团、汇仁集团分别斥资20万元、18万元、15万元,帮助重点村修建排灌站和硬化自然村公路。在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中,帮扶企业始终坚持自觉自愿,推进项目帮扶,积极稳妥地推进活动的有效开展;支持发展农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推动产业强村、工业富村;扶持发展主导产业,调整和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繁荣农村经济;资助水利设施维修、铺路架桥、校舍改造、改水改厕等;热心农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救助弱势群体等。
二、南昌市社会扶贫取得的成效
1、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发展村级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是前提。不管是市直帮扶单位还是帮扶企业都把帮助定点扶贫村完善基础设施当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经过努力,为广大贫困村修建了村级公路;完善了教育设施;改造了水利设施;改善了村级医疗文化卫生设施。南昌市地税局对南昌县武阳镇南坊村进行定点帮扶,该局拨付专款22万元,并帮助该村向市有关部门争取专项资金10万元,为该村村级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对老教学楼进行加固修葺,将原破旧砖砌围墙改建成敞开式铁艺围栏,新建了部分教学楼、辅助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共440平方米,新建了一座20蹲位的自动冲水式公厕以及对校园操场的场地平整、硬化、绿化。此项工程,为该村村民子女就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2、村民贫困情况得到好转。在开展社会帮扶活动中,各帮扶单位还积极为村民资助大量的资金物资、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富民惠民。一是安置闲置劳动力务工,推动农民增收。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的企业优先安排被帮扶村的闲置劳动力到企业务工,为帮扶村的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增收之路。二是培养致富能手,带动多渠道增收。南昌市体育局专门请南昌市成功的水产企业家到上塘村,为村民上课,增加他们精养水产品的专业知识,提供技术帮助。该村的水产品精养户从无到有,今年已发展到3户,预计产值要超过60万元。两年多来,该局共帮助组织上塘村村民参加县、乡、村举办的职业技能及劳务输出培训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村指导种养业12人次,培训村民432人次。三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民营企业家不仅扶贫而且扶智,主动关心帮扶村的失学儿童,尽力解决他们上学难问题。清华泰豪集团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提高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降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对帮扶村富盛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失学儿童由公司资助帮助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四是走访特困户和孤寡老人。每年春节前,南昌市工商联领导对贫困户、五保户给予高度的关心,并亲自带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三年来共筹资27800元走访119户困难户、五保户。
3、主导产业得到壮大。按照“一村一品”的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帮扶单位和企业加大了帮助定点扶贫村发展主导产业的力度。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万余元为新建县松湖镇黄家村建起了两个菌菇基地,一个是室内菌菇基地,总面积3000多平米,种植菌包7万余个,按0.6-0.7年试产情况看,每个菌包至少一年可获利1.2万元,仅此项每年至少能为村创收8.5万余元。今年又开发了鱼塘养鱼业,养殖水面达到20多亩。安义县黄洲镇在南昌市审计局、市公安局和市外侨办等帮扶单位的挂点帮扶下,主导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启动。黄洲村200亩早熟梨,圳溪村300亩马蹄和1000亩花卉苗木成为引领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新兴产业。全省第一家标准化鲜菜出口基地已成为该镇一大主导产业,圳溪村的马蹄连片栽种,新福村的3000亩翠冠梨基地、茅店村的花生基地和圳溪村的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也已建成。
三、不足之处
1、有些单位的帮扶积极性不够。在社会帮扶中,大多数单位都能积极组织实施帮扶工作,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为贫困村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但也有少数单位帮扶工作不够积极,行动缓、进度慢、力度小、效果差,有的单位帮扶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报送的统计数据和文字材料缺乏时效性、逻辑性、真实性。
2、少数企业对帮扶工作的认识有差距,企业参与层次较低。大多数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还更多的仅仅停留在捐助资金这一低层次上,没有利用国家的政策,进行涉农项目投资,形成一些有带动作用的大产业,未能形成长远发展的格局。
3、企业与帮扶村合力未形成。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帮扶,就是要利用企业的优势,转换思路,开展产业带村、项目兴村等多种形式的村企合作,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但是目前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参差不齐,有的民营企业经反复引导还存在不愿意帮扶现象,未能凝聚起更大的力量办更多的事情,有的帮扶村与民营企业沟通较少,没有形成合力。
4、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村领导班子和农民的思想观念亟待改善,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企业想根据自身的情况帮扶,村干部、群众又有别的想法。农户参与发展主导产业的面不够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今后的工作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帮扶单位调查了解各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农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此外,产业式扶贫开发要求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为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这就给干部提供了一个熟悉市场经济和提高发展经济能力的机会。因此,帮扶工作不容忽视,要在前一阶段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不能有所松懈,要制定详细的工作部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
2、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是要让民营企业充分认识“百企帮百村”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深入定点帮扶村实地考察,摸清帮扶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切实制定帮扶计划,遵循“政府倡导、企业自愿、村企互动、互惠互利、实效长效”的原则,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协调推进。三是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督导力度,总结先进经验,发现不足,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给以大力宣传,对发展新农村建设中的落后企业进行督促。
3、要真正的深入群众。帮扶单位和企业必须克服把帮扶活动当成额外负担的思想,坚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所需、所求,了解被帮扶村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自身优势,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多为农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获得农村群众对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同,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建活动。同时要通过各种宣传、培训、示范来提高村民的自我发展意识。
[责任编辑: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