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历史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精心设疑,创造情景,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合作探究,讨论学习,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实施电化教学,生动形象,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和一个生机勃勃、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动”起来;大脑“动”;嘴巴“动”;全方位“动”
  中学历史新的课程标准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动”。只有让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相结合,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和一个生机勃勃、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历史课程就是人类已经过去史实的再述,怎样把死的历史知识讲活、学活、用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精心设疑,创造情景,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
  思考才能获“活”,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巧选设疑,让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让其大脑随着层层疑问高速运转,从而揭开层层面纱,明白真谛。如在讲授《辛亥革命》一课时,我在三处精心设问:一是同盟会纲领的解释,二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涵,三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先让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个总体知识框架的把握,再巧细设问:什么是“民族”、“民权”、“民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同以前的宪法相比,有何本质的区别?为何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为何又有人说它失败了?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有层层剥茧,凸现真面目的感觉,且环环相扣,让学生的大脑处于不停的转动之中。通过巧设探究问题或再现历史场景(如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盛大的交接仪式感受中国的强大),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是需要一把被点燃的火把,让我们精心设计的问题或创设的情景,使学生的大脑“动”起来,让历史学习真正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2.合作探究,讨论学习,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多动脑,而且要多动嘴。合作探究,谈论学习,可以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善于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共同探究,展开讨论,作出评判,各自发表意见,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如何对秦始皇做出恰当的评价”这一主题时,我通过分小组,让学生充分讨论,大胆动嘴,运用所学史实和所收集资料,提出自己对秦始皇的看法,只见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一阵唇枪舌战,闪烁的是智慧的火花,最后形成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因为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完成了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是一个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另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暴君,因为他在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酷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一切,都为秦朝迅速灭亡埋下了祸根。通过明辨,使学生对秦始皇的功过有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学会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学会了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再如,学西安事变时,通过学习西安事变的背景,认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我组织学生设问:如果你处在当时的环境,将如何处理这件事?学生就“杀蒋”、“放蒋”问题,引证列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必要一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3.实施电化教学,生动形象,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精心准备电化教学课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电子白板,播放图片、视频,进行实物展出等多种方式,用动态的方式使历史知识鲜活起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栩栩如生的场景中,犹如身临其境,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授中国古代的卓越工程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用动态的方式,让学生一路走来,第一站:都江堰,身为四川人,我们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是千百年来受益于都江堰,而且很多同学都有实地游览的经历,在我播放都江堰的组成及所起的作用时,同学们兴致盎然的解说它的外江、内江、宝瓶口、飞沙堰它们各自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犹然一个实地的导游,栩栩如生。第二站:秦长城,气势磅礴、蜿蜒盘旋的视频让学生目不暇接,它不仅饱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泪的结晶,尽管今天已经不具有军事防御的功用了,但为北方的游牧文明和南方的农耕文明的交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享誉世界。同学们畅游在这些卓越的古代建筑之中,流连忘返。
  总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的大脑、嘴巴、全方位的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和一个生机勃勃、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言堂、满堂灌、”等老生常谈的现象,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出现教育落后的局面。而“小学语文探究教学方法”正是语文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新时期的现代教学方法。这教法主要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探究实践养成学习习惯”进行论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健康的全面的发展成长。  关键词:探究教学方法(Inq
期刊
摘 要:语文素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当今“应试教育”仍有较大市场的背景下,语文的工具性功能非但得不到正确的定位,反而被削弱与淡化。语文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老师、学生在语文复习、备考存在着误区与困惑,最终学生中或高考语文成绩都不理想。同时,语文的人文性功能也被扭曲。大家知道:语文工具性功能是基础,语文人文性功能是本源。语文人文性功能的恢复必将大大促进语文工具性功能的发展。因此,在近几年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重点介绍如何学好汉语。  关键词:语言学习;关键期;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除本民族的语言之外,如果再能掌握汉语,不仅可以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而且还能了解到最新信息,引导人们参与市场竞争。  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其特点。如汉字,是象形文字,字数多、笔画多,如果单靠机械记忆只能事半功倍。如何采用好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就要采取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加入了诸多新内容。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进行探析: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艺术教育;整合  1.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
期刊
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学系统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环节。只有分析好幼儿的基本特征,才能制定出符合幼儿教学规律的教学目标,继而实施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幼儿生理发育规律具有一定的认识,并注重幼儿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幼儿心理发展持有不同的观点,但纵观这些观点不难发
期刊
培根曾经说过:“阅读使人充实……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说明读书对人的合理全面发展尤为重要。教师要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种教师实际行为,不是一句空话。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读书能启迪人的智慧,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推出了新的课程目标,而要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推进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之间,我们既要考虑“新课程目标的内涵有哪些”,又要考虑“如何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等问题。所以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说走进了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能力设计;有效性  三维目标是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
期刊
新教材的特点是将生动的图片和资料呈现结学生,淡化了知识体系,强化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是教学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旧式的“你问我背提问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那么如在新课程教学中设计课堂提问呢?又如何在提问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呢?  1.新颖的探究性提问  新教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那么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则体现教师对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课改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之大趋势。因此,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影响之大,作用特殊,举足重轻。然而,到底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一直是难点,令人望而生畏。笔者认为,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关键在于把握好以下关系。  1.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研究问题。  强调学生自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学校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常规教学显得更加迫切与必要。追求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下共同关注、探索的课题。在近几年初中信息技术科教学教改中,我从三方面进行探究:第一,课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重点是把学生喜欢网络游戏这种兴趣转移到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上来;第二,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规律,采取“任务驱动、分层教学”模式;第三,运用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