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关于医院与医生的纪录片,十集,播出在医患、医媒矛盾最胶着的微妙时期,全面地呈现医生真实的工作状态,其中不乏“曝光”失败案例,却在社会引起很大的正面反响
一部由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的十集医疗类新闻纪实片《人间世》,和以往看到的医院故事有些不同。第一集开篇,就是两位年轻病人“不治”的案例——32岁的急性心衰病人朱建峰和24岁的海鲜中毒病人邹磊。一共5个案例,其中3个案例中的患者最终不治。
這一集取名为《救命》,有人开玩笑说,救命就是很难救命;第二集《理解》,记录了急救车不被理解,舍近求远、周转不畅的现实。十集的片子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比如一位做试管婴儿失败的失独母亲,一台被迫中止的手术,一位手术做了9小时、直到手抽筋的院士,一位怀孕了被查出癌症的准妈妈……
片子刚播出,就引起不小社会反响,相应的微博微信阅读量也很快攀至十万 。
“我们不想做非黑即白的报道,不写非黑即白的人生,而是想展示黑白之间的灰度。”《人间世》总导演周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起初,他们担心是不是呈现了太多人生的残酷、生命的痛苦。然而,“人性的光辉是很奇怪的,当你遭遇困境的时候,当生命遭遇悬崖的时候,才会看到生命力的存在”。
他们更希望,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反映社会变革时期,和谐医患关系如何艰难前行,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的表达,去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
医院主动提出拍摄医学局限性
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宣传处处长王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部纪录片能够在上海拍摄并完成,绝非偶然。
在此之前,另两部医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来吧,孩子》都是他们与电视台深度合作的产品,反响不错。上海医疗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三大健康指标连续多年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表现出“医学不总是妙手回春、不总是人定胜天”的想法,其实是医院自己提出来的。周全记得,早在2014年,在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召集的22家医院协调会上,一些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说,能不能通过纪录片客观反映一下,尽管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但还是有局限性,有可为和不可为。
周全深以为然。他们与上海卫计委很快达成共识。“医生们长期戴口罩,现在,我们要拉下口罩、拿起话筒。”
他们一直希望做实证类报道,要体验、蹲点、沉浸入某一个领域,做长时间观察,回归到社会记录的本原。为此,他们拟定了不少体验对象:社区居委会、街道派出所,甚至是一家深夜酒吧。记者团队,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下属的深度报道团队,共四人,每人另外配两名助理编导,此前他们曾完成315打假、食品安全黑幕等报道。
“拍摄无禁区,播出要沟通”,双方确立了合作原则。电视台想好了“理解”“希望”等几个关键词,但没有预设立场,更不知道将会拍到什么。上海卫计委则为此片成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和医学专业委员会,就片中案例审看、把关。
从2015年初起,记者们穿着白大褂,像见习医生一样蹲守各大医院,做前期调研。“前3个月,完全没有办法跟医生讲话。他说专业术语,还夹杂着英文单词,我们都不懂,只能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记者董路翔说。
有一次,他在手术室里围观。临走时碰了一下主刀医生,告诉他自己要走了。不料医生立刻僵住不动,说“我脏了”。董路翔当时没有概念,医生的无菌环境会被自己的一个指头破坏掉。
在瑞金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赵强主任对于记者秦博的到来没什么避讳,依旧像往常一样工作。医疗小组开会,赵强照常批评某位医生:“你不能光看病人目前的病情,他后来的预症你想到了吗?这样方案是不是正确的?”说着说着,意识到记者秦博就在旁边,赵强便稍稍收敛一点儿。
还有一次,赵强查房时和病人聊天,旁边一个小箱子从输液架子上突然掉了下来。他当场发了脾气,直接在现场把护士叫过来追责:“这个东西是要放到中间的,是谁让你放到这边的?是谁?”
这段指责护士的画面出现在了纪录片中。赵强,这位做完手术要喝可乐、雷厉风行的医生,在秦博的镜头下显示出了真性情的日常状态。他为秦博讲解人工心脏泵的工作原理,还在复杂、困难的手术之前,主动叫上秦博。他的微信签名是,“每天都要开心”, 与别人的“开心”不同,他的“开心”是指“开心脏的手术”。
“赵强医生有一个特点,他只关心自己的专业,别的不是不关心,是他想不到。”起初担心医生对媒体有所保留、利用专业知识屏蔽记者的秦博,最终在瑞金医院拍摄完成了大部分素材。
慢慢地,医生们接纳了记者的存在。有一次拍摄肾移植手术,两名医生周佩军和王祥慧,不约而同在手术快完成时,提醒秦博说,最珍贵的礼物在病床下面。秦博挺纳闷,往下一看,是病人的尿袋子——有尿液,说明新的肾脏开始正常运作了。医生捧着带着血水的尿液袋,像个孩子般开心地笑,还直接指挥摄像,说“赶紧拍特写、赶紧拍特写”。
由秦博制作的第一集《救命》,5位病人中有3位在手术中去世。医生开玩笑说电视台太“狠”,拍摄的二三十个案例中,成功的几乎都没用。瑞金医院领导也很担心,主题和立意能理解,但毕竟以失败病例为主的纪录片从未出现过,观众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家大医院的“失败”呢?
最敏感的还是医务处。处理医患关系多了,医务处几乎养成了一种惯性,十分注重基层医生的操作标准。审看时,医务处希望删掉一个几乎是一闪而过的镜头——一位护士,戴的口罩一边没有遮住鼻孔,而是滑落到嘴唇上方。院方担心,这个镜头可能引起争议。 他的成就感,来自于病人的亲身感受,而不是必然死亡的结果。当老人们离开,他会想成是一位老朋友离开了,但在生命最后路口,自己是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有尊严的送别。
不论是黑子明,还是车在前,医生们这种对于生死的坦然,会被认为是“麻木”与“冷漠”。记者秦博曾被一位病患提醒,“哎呀,我觉得你这个人挺不错的,但是你在医院待的时间长了,可千万别麻木了。”
秦博起初还这么提醒自己,但他后来发现,这种“麻木”是必然的,因为医生很难再对日常工作一惊一乍;但是,“麻木”其实是打引号的,“因为医生知道自己最该做的是什么,保持热情还是最重要的”。
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秦博记录下了一位34岁病人朱剑辉的抢救过程。病人突发细菌性心肌炎、极度心衰,状况紧急到来不及上手术台,布帘子一拉,医生和护士就在监护室的病床上准备开胸手术。
当时,三个医生轮番心肺复苏,两个医生在大腿做静脉管。床头医生按十下停一下,床尾医生就趁这短暂的间隙在病人大腿割一刀做插管,动作反复交替。不料,床尾医生突然大叫一声:“不行了,不行了,主动脉瘪掉了,我管子插不进去。”连手术条件都不具备,这位病人最终去世。
“那一次,我能感觉到整个团队非常沮丧。”秦博说。下班后,医生们第一次提出要去蒸桑拿,休息一下。一路上,有医生说病人急诊来得太晚;还有医生埋怨病人6岁时做的心脏手术是在哪家医院做的,发现瓣膜不全怎么不补上、或者安上人工瓣膜。还有的医生分析,器材准备如果再快一点,如果早个几秒钟,也许就好了呢?
对生死坦然,并不意味着放弃努力与希望。“我最看重的是这些医生身上的理想主义。尽管医患关系很紧张,尽管这个社会可能没有变得特别好,但是这不妨碍我冒着风险去救人——这是两回事儿。”秦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接触了多次抢救之后,他觉得,面对病人濒死,医生是一定想着把病人捞回来的,“有时候甚至比病人家属还纯粹”。
所有人需要面对的,
是人类终极问题
“我们不是不救,是已经救过了,没办法了。他已经百分之百脑死亡了,还让他躺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要面对现实……”2016年6月30日下午,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面对着三位病人家属,苦口婆心。
病人44岁,患帕金森综合症,10天前转到ICU,很快转为脑死亡。然而,家属们无法接受这一切,病人依靠一台呼吸机维持至今。在中国社会,传统的死亡概念仍然是,心跳停止、自主呼吸消失,才算死亡。
实际上,中国死亡标准二元并立,脑死亡标准在医学界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我国通过了脑死亡标准,但没有就“如何认定死亡”立法。因此,“家属没有让我们拔掉呼吸器,我们就不能拔掉呼吸机,在这里压着,等着家属来接受这件事”,这位脑死亡10天的病人,最近让车在前医生比较纠结。
《人间世》里,记录了一个器官捐献案例。一对父母,在获知24岁的儿子脑死亡后,忍着剧痛,捐献出了儿子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肺脏和两个眼角膜。另外,还有一颗被浪费的心脏。因为没有绿色通道,深夜上海没有民航航班,心脏无法在4小时内到达北京。
事实上,这个案例曾被建议不要播出。2015年被称为我国“器官捐献元年”,然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器官捐献通过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来进行,相关信息由OPO录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根据结果分配。不过,目前主要是肾脏、肝脏,心脏还没有录入。
拍摄越深入,记者们越发现医疗制度、体系的不合理之处。比如,医保,经常有外地病人问医生,这个手术能報销多少?每个省的报销制度不一样,还随时变化,一线医生很难摸清楚。患者不满、医生无奈,误会由此产生。
其实,误会无处不在。有一次,病人手术后,麻药劲儿还没过。医生跟病人说,张大嘴、深呼吸。不巧,这病人姓张。第二天,医生就被投诉了,原因是给患者起外号。后来,医生就只说“放轻松”。
记者们还拍到了急救车被压床而无法出车。因医院病床饱和,已经没有多余的床位,病人只得在急救床上接受治疗,急救车只能等待。有一个人喝多了,掉进井里摔伤,被急救车送到医院。然而,因为他希望得到赔偿,怎么都不肯从床上下来,急救车只能停在医院门口等着,无法离开。
他们拍到了医疗纠纷,但由于没有得到其中一方的允许,不能呈现事件全貌,放弃了。他们还接触到号贩子、“血头”、医药代表们,但感觉重要性暂时排后,先让医院与公众达成基本共识为好,也没有深入。
“医院与公众之间的裂缝,我在内心深处是深深想去缝合的;但是,媒体又有一个属性是发现矛盾,那么,如果我们发现了矛盾,就有责任把这矛盾的背后呈现得最深刻。”《人间世》总制片人李振宇说,他不希望自己继续成为医患矛盾的推手。
纪录片第一季的成功,让更多医院与他们联系拍摄。公安局、幼儿园也表示了欢迎。他们希望继续拍摄第二季。拍摄了一年多器官捐献案例的记者秦博,和摄像大哥一起去红会登记了器官捐献。另一位记者董路翔,则与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位医护姑娘结了婚。
“我们不是传播者和布道者,而是观察者和记录者。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人们回归到比较理性的生死问答。”不过,总导演周全说自己似乎越来越迷茫,因为最终发现,所有人需要面对的,是一些人类的终极问题。它无限复杂,却又值得我们孜孜求索。
(实习生张池羽对本文亦有贡献)
一部由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的十集医疗类新闻纪实片《人间世》,和以往看到的医院故事有些不同。第一集开篇,就是两位年轻病人“不治”的案例——32岁的急性心衰病人朱建峰和24岁的海鲜中毒病人邹磊。一共5个案例,其中3个案例中的患者最终不治。
這一集取名为《救命》,有人开玩笑说,救命就是很难救命;第二集《理解》,记录了急救车不被理解,舍近求远、周转不畅的现实。十集的片子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比如一位做试管婴儿失败的失独母亲,一台被迫中止的手术,一位手术做了9小时、直到手抽筋的院士,一位怀孕了被查出癌症的准妈妈……
片子刚播出,就引起不小社会反响,相应的微博微信阅读量也很快攀至十万 。
“我们不想做非黑即白的报道,不写非黑即白的人生,而是想展示黑白之间的灰度。”《人间世》总导演周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起初,他们担心是不是呈现了太多人生的残酷、生命的痛苦。然而,“人性的光辉是很奇怪的,当你遭遇困境的时候,当生命遭遇悬崖的时候,才会看到生命力的存在”。
他们更希望,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反映社会变革时期,和谐医患关系如何艰难前行,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的表达,去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
医院主动提出拍摄医学局限性
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宣传处处长王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部纪录片能够在上海拍摄并完成,绝非偶然。
在此之前,另两部医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来吧,孩子》都是他们与电视台深度合作的产品,反响不错。上海医疗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三大健康指标连续多年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表现出“医学不总是妙手回春、不总是人定胜天”的想法,其实是医院自己提出来的。周全记得,早在2014年,在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召集的22家医院协调会上,一些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说,能不能通过纪录片客观反映一下,尽管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但还是有局限性,有可为和不可为。
周全深以为然。他们与上海卫计委很快达成共识。“医生们长期戴口罩,现在,我们要拉下口罩、拿起话筒。”
他们一直希望做实证类报道,要体验、蹲点、沉浸入某一个领域,做长时间观察,回归到社会记录的本原。为此,他们拟定了不少体验对象:社区居委会、街道派出所,甚至是一家深夜酒吧。记者团队,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下属的深度报道团队,共四人,每人另外配两名助理编导,此前他们曾完成315打假、食品安全黑幕等报道。
“拍摄无禁区,播出要沟通”,双方确立了合作原则。电视台想好了“理解”“希望”等几个关键词,但没有预设立场,更不知道将会拍到什么。上海卫计委则为此片成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和医学专业委员会,就片中案例审看、把关。
从2015年初起,记者们穿着白大褂,像见习医生一样蹲守各大医院,做前期调研。“前3个月,完全没有办法跟医生讲话。他说专业术语,还夹杂着英文单词,我们都不懂,只能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记者董路翔说。
有一次,他在手术室里围观。临走时碰了一下主刀医生,告诉他自己要走了。不料医生立刻僵住不动,说“我脏了”。董路翔当时没有概念,医生的无菌环境会被自己的一个指头破坏掉。
在瑞金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赵强主任对于记者秦博的到来没什么避讳,依旧像往常一样工作。医疗小组开会,赵强照常批评某位医生:“你不能光看病人目前的病情,他后来的预症你想到了吗?这样方案是不是正确的?”说着说着,意识到记者秦博就在旁边,赵强便稍稍收敛一点儿。
还有一次,赵强查房时和病人聊天,旁边一个小箱子从输液架子上突然掉了下来。他当场发了脾气,直接在现场把护士叫过来追责:“这个东西是要放到中间的,是谁让你放到这边的?是谁?”
这段指责护士的画面出现在了纪录片中。赵强,这位做完手术要喝可乐、雷厉风行的医生,在秦博的镜头下显示出了真性情的日常状态。他为秦博讲解人工心脏泵的工作原理,还在复杂、困难的手术之前,主动叫上秦博。他的微信签名是,“每天都要开心”, 与别人的“开心”不同,他的“开心”是指“开心脏的手术”。
“赵强医生有一个特点,他只关心自己的专业,别的不是不关心,是他想不到。”起初担心医生对媒体有所保留、利用专业知识屏蔽记者的秦博,最终在瑞金医院拍摄完成了大部分素材。
慢慢地,医生们接纳了记者的存在。有一次拍摄肾移植手术,两名医生周佩军和王祥慧,不约而同在手术快完成时,提醒秦博说,最珍贵的礼物在病床下面。秦博挺纳闷,往下一看,是病人的尿袋子——有尿液,说明新的肾脏开始正常运作了。医生捧着带着血水的尿液袋,像个孩子般开心地笑,还直接指挥摄像,说“赶紧拍特写、赶紧拍特写”。
由秦博制作的第一集《救命》,5位病人中有3位在手术中去世。医生开玩笑说电视台太“狠”,拍摄的二三十个案例中,成功的几乎都没用。瑞金医院领导也很担心,主题和立意能理解,但毕竟以失败病例为主的纪录片从未出现过,观众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家大医院的“失败”呢?
最敏感的还是医务处。处理医患关系多了,医务处几乎养成了一种惯性,十分注重基层医生的操作标准。审看时,医务处希望删掉一个几乎是一闪而过的镜头——一位护士,戴的口罩一边没有遮住鼻孔,而是滑落到嘴唇上方。院方担心,这个镜头可能引起争议。 他的成就感,来自于病人的亲身感受,而不是必然死亡的结果。当老人们离开,他会想成是一位老朋友离开了,但在生命最后路口,自己是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有尊严的送别。
不论是黑子明,还是车在前,医生们这种对于生死的坦然,会被认为是“麻木”与“冷漠”。记者秦博曾被一位病患提醒,“哎呀,我觉得你这个人挺不错的,但是你在医院待的时间长了,可千万别麻木了。”
秦博起初还这么提醒自己,但他后来发现,这种“麻木”是必然的,因为医生很难再对日常工作一惊一乍;但是,“麻木”其实是打引号的,“因为医生知道自己最该做的是什么,保持热情还是最重要的”。
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秦博记录下了一位34岁病人朱剑辉的抢救过程。病人突发细菌性心肌炎、极度心衰,状况紧急到来不及上手术台,布帘子一拉,医生和护士就在监护室的病床上准备开胸手术。
当时,三个医生轮番心肺复苏,两个医生在大腿做静脉管。床头医生按十下停一下,床尾医生就趁这短暂的间隙在病人大腿割一刀做插管,动作反复交替。不料,床尾医生突然大叫一声:“不行了,不行了,主动脉瘪掉了,我管子插不进去。”连手术条件都不具备,这位病人最终去世。
“那一次,我能感觉到整个团队非常沮丧。”秦博说。下班后,医生们第一次提出要去蒸桑拿,休息一下。一路上,有医生说病人急诊来得太晚;还有医生埋怨病人6岁时做的心脏手术是在哪家医院做的,发现瓣膜不全怎么不补上、或者安上人工瓣膜。还有的医生分析,器材准备如果再快一点,如果早个几秒钟,也许就好了呢?
对生死坦然,并不意味着放弃努力与希望。“我最看重的是这些医生身上的理想主义。尽管医患关系很紧张,尽管这个社会可能没有变得特别好,但是这不妨碍我冒着风险去救人——这是两回事儿。”秦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接触了多次抢救之后,他觉得,面对病人濒死,医生是一定想着把病人捞回来的,“有时候甚至比病人家属还纯粹”。
所有人需要面对的,
是人类终极问题
“我们不是不救,是已经救过了,没办法了。他已经百分之百脑死亡了,还让他躺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要面对现实……”2016年6月30日下午,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面对着三位病人家属,苦口婆心。
病人44岁,患帕金森综合症,10天前转到ICU,很快转为脑死亡。然而,家属们无法接受这一切,病人依靠一台呼吸机维持至今。在中国社会,传统的死亡概念仍然是,心跳停止、自主呼吸消失,才算死亡。
实际上,中国死亡标准二元并立,脑死亡标准在医学界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我国通过了脑死亡标准,但没有就“如何认定死亡”立法。因此,“家属没有让我们拔掉呼吸器,我们就不能拔掉呼吸机,在这里压着,等着家属来接受这件事”,这位脑死亡10天的病人,最近让车在前医生比较纠结。
《人间世》里,记录了一个器官捐献案例。一对父母,在获知24岁的儿子脑死亡后,忍着剧痛,捐献出了儿子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肺脏和两个眼角膜。另外,还有一颗被浪费的心脏。因为没有绿色通道,深夜上海没有民航航班,心脏无法在4小时内到达北京。
事实上,这个案例曾被建议不要播出。2015年被称为我国“器官捐献元年”,然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器官捐献通过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来进行,相关信息由OPO录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根据结果分配。不过,目前主要是肾脏、肝脏,心脏还没有录入。
拍摄越深入,记者们越发现医疗制度、体系的不合理之处。比如,医保,经常有外地病人问医生,这个手术能報销多少?每个省的报销制度不一样,还随时变化,一线医生很难摸清楚。患者不满、医生无奈,误会由此产生。
其实,误会无处不在。有一次,病人手术后,麻药劲儿还没过。医生跟病人说,张大嘴、深呼吸。不巧,这病人姓张。第二天,医生就被投诉了,原因是给患者起外号。后来,医生就只说“放轻松”。
记者们还拍到了急救车被压床而无法出车。因医院病床饱和,已经没有多余的床位,病人只得在急救床上接受治疗,急救车只能等待。有一个人喝多了,掉进井里摔伤,被急救车送到医院。然而,因为他希望得到赔偿,怎么都不肯从床上下来,急救车只能停在医院门口等着,无法离开。
他们拍到了医疗纠纷,但由于没有得到其中一方的允许,不能呈现事件全貌,放弃了。他们还接触到号贩子、“血头”、医药代表们,但感觉重要性暂时排后,先让医院与公众达成基本共识为好,也没有深入。
“医院与公众之间的裂缝,我在内心深处是深深想去缝合的;但是,媒体又有一个属性是发现矛盾,那么,如果我们发现了矛盾,就有责任把这矛盾的背后呈现得最深刻。”《人间世》总制片人李振宇说,他不希望自己继续成为医患矛盾的推手。
纪录片第一季的成功,让更多医院与他们联系拍摄。公安局、幼儿园也表示了欢迎。他们希望继续拍摄第二季。拍摄了一年多器官捐献案例的记者秦博,和摄像大哥一起去红会登记了器官捐献。另一位记者董路翔,则与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位医护姑娘结了婚。
“我们不是传播者和布道者,而是观察者和记录者。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人们回归到比较理性的生死问答。”不过,总导演周全说自己似乎越来越迷茫,因为最终发现,所有人需要面对的,是一些人类的终极问题。它无限复杂,却又值得我们孜孜求索。
(实习生张池羽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