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从2010年初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算起,本轮货币紧缩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在此期间调升存款准备金率12次,每次0.5%,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15.5%调到了21.5%;加息5次,每次0.25%,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25%升至3.5%,一年期贷款利率则从5.31%升至6.56%。因为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所以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弹最近才逐渐变得强烈起来。一方面,有企业开始抱怨融资难;另一方面,有学者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和滞胀。这使得决策层进入一个政策困惑期,放松还是继续紧缩,确实成为一个问题。
在各方面的争论和压力眼看就要汹汹展开之际,7月6日央行宣布本轮第5次加息。这一时机选择相当微妙,一方面,表明决策层大体已经理清了思路,也坚定了信念;另一方面,对那些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会有所松动的幻想来说,这也是一个警示。无论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本次加息可称是半渡而击,多少是有些兵法之妙的。此后,随着珠三角、长三角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传闻的澄清,对货币紧缩政策的反对意见开始有所平息。
一、周期拐点和外部冲击相互叠加
回顾本轮宏观调控,起因要从2007年说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当时的形势:我国经济周期的拐点和负面的外部冲击相互叠加。一方面,本轮经济周期经历了长达9年的扩张阶段(图一),在2006年出现明显过热后,决策层开启了紧缩进程,直到2008年下半年;另一方面,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逐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同年下半年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巨大负面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看,这里其实隐藏着两个“前所未有”:其一,如此长的扩张期前所未有;其二,如此大的负面外部冲击也是前所未有。在紧缩政策和负面冲击的效应相互叠加之际,宏观经济形势一时显得非常严峻。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的紧缩进程其实还没有完全到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部冲击,紧缩政策应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外部冲击不但影响了我国的实体经济,也扰乱了我国宏观调控的节奏和步调,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很大挑战。
二、刺激政策反应过度
面对当时的形势,我国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刺激政策。从货币政策方面看,2008年第四季度总共降息4次,合计1.89%;降低存款准备金率3次,合计2%;贷款和货币供给增速也从2008年底的15%左右迅速飙升到2009年下半年的30%左右(图二),上涨近一倍。从财政政策方面看,最突出的就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
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复苏,刺激政策当然功不可没。应该说,各方面对此已经达成共识。然而,最近正在逐步形成的另一共识是,刺激政策多少有些反应过度。如果政策出台的频率能够稍慢一点,力度能够稍轻一些,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应该会有所不同。这种反应过度虽然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复苏,但是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很快面对过热和通胀,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不得不又一次转向紧缩。
当然,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当时的情势前所未有,一时也显得非常严峻,决策层手足失措、反应过度,一定程度上也是情有可原。公平地说,很多批评政策反应过度的言论都是“事后诸葛”,事前有理有据的反对之声并不多。实际上,面对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大家都有些懵,对危机的影响和后果缺乏准确的预见。
三、利率工具沦为“替补”
如果说我国刺激政策的出台显得大刀阔斧、毅然决然,那么政策退出则正好相反,变成了小心翼翼、犹豫不决。
这在货币政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央行在2009年下半年即有退出动作,无奈没有及时给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变成了一种暗紧。如果要控制通胀预期,退出动作当然是宜明不宜暗。其次,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分外青睐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则沦为“替补”。目前已经提准12次,累计达到6%。加息则只有5次,累计只有1.25%。这和刺激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货币政策真正发力其实是从2010年第四季度才开始的,主要原因是消费价格指数出现明显上行,一度突破了5%。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政策操作还比较死板,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类型,缺乏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预判。
关于利率为何沦为“替补”,坊间广泛流传两个理由:其一,加息会引致热钱流入;其二,加息会恶化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针对第一条有很多有理有据的反驳。总的来说,热钱贪图的恐怕不是那点利差,人民币升值、利率高企的民间借贷以及不断飙升的资产价格,似乎都更有吸引力。而且,许多国家的利率都比我国高,热钱大可以去冲击它们,为什么偏偏要和中国死磕?从最近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状况看,第二条理由也许才是关键所在。然而,为此就牺牲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甘冒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的风险,这恐怕就是因噎废食了。
四、滞胀仍属无稽之谈
在上一轮紧缩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反对者祭出两面大旗,其一曰,硬着陆;其二曰,滞胀。全球金融危机不期而至,扰乱了我国经济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步调,各种争论遂不了了之。本轮紧缩进行到这个当口,这两面大旗又如约复出了。
怎么会想到滞胀?因为看到通胀并未有效缓解,实体经济却显示出下滑势头。可见,“滞胀论者”是善于联想的。殊不知我国经济周期有这样一个特征事实,经济增长要比通货膨胀领先一年左右。也就是说,在增长见顶后,通胀大致会在一年后见顶。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看到增长下滑、通胀上行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依“滞胀论者”的逻辑,我国已经发生过多次滞胀了(图一)。
到底什么是滞胀?图三是美国的增长和通胀组合,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滞胀。1973年到1982年,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2.4%,其中有4年是负增长,经济10年累计增长26.3%。同时,这10年美国的平均通胀率为8.7%,物价10年累计增长130.7%,翻了一倍还多。结合图三来看,滞胀至少要有两个标准。首先,通胀率要高于增长率;其次,这种组合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无论如何都与滞胀无关。
滞胀的原因是什么?这仍然是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即滞胀是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菲利普斯曲线——的巨大挑战。菲利普斯曲线是指通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宏观经济政策会对二者造成反向影响。也就是说,如果要降低通胀水平,就需要忍受一定的失业;如果要缓解失业,就需要忍受一定的通胀。滞胀则是通胀和失业同时持续恶化,这意味着忍受失业也没有降低通胀,或者忍受通胀也没能缓解失业。对于滞胀这一著名反例,经济学家大致给出了两种解释。因为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所以传统解释把负面供给冲击作为滞胀的主要原因。近来的一些研究则认为,货币政策失误才是滞胀的原因。比如说,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不合理规制打击了实体经济,从而出现滞胀。
总的来说,滞胀是一个在特殊时期发生过的特殊现象,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的著名反例,其原因仍存有很大争议。因此,滞胀一词要慎用。看到经济出现下滑、通胀还没有缓解,就如此轻易地将滞胀帽子扣在中国经济头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五、通货膨胀或年内见顶
纵观本轮货币紧缩,可以用八字总结:方向正确,出手偏慢。在各种因素干扰下,央行的紧缩政策往往被拖延,从而错过最佳时机,同时,也就导致了政策力度不足。然而,无论是2009年下半年的暗紧,还是2010年底开始真正发力,紧缩的大方向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动摇。货币紧缩的这一特点和当前的通胀形势密切对应。由于出手偏慢,所以当前的通胀形势仍然紧迫;由于方向正确,所以当前的通胀形势总体可控。
我国的通胀何时见顶?这是当前最重要,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实体经济层面看,GDP已经连续4个季度下降,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降到今年一季度的9.7%。预计二季度仍会有小幅下降。从货币层面看,各项指标大致都在2009年11月见顶,此后即开始出现回落,目前处于15%左右的正常区间(图二)。由于CPI指标一般要滞后实体经济1年左右,滞后货币总量指标1年半左右,因此,通货膨胀应该会在年内见顶。国家统计局8月9日的发布显示,7月份CPI为6.5%,又创出新高。应该说,这一结果增加了通胀年底见顶的可能性。当然,这要以政府坚持当前的宏观调控方向不变为前提。年内货币政策不应松动,而且可以考虑再加息一到两次。如此,则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甚至在今年底摆脱负利率的窘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编/赵哲)
在各方面的争论和压力眼看就要汹汹展开之际,7月6日央行宣布本轮第5次加息。这一时机选择相当微妙,一方面,表明决策层大体已经理清了思路,也坚定了信念;另一方面,对那些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会有所松动的幻想来说,这也是一个警示。无论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本次加息可称是半渡而击,多少是有些兵法之妙的。此后,随着珠三角、长三角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传闻的澄清,对货币紧缩政策的反对意见开始有所平息。
一、周期拐点和外部冲击相互叠加
回顾本轮宏观调控,起因要从2007年说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当时的形势:我国经济周期的拐点和负面的外部冲击相互叠加。一方面,本轮经济周期经历了长达9年的扩张阶段(图一),在2006年出现明显过热后,决策层开启了紧缩进程,直到2008年下半年;另一方面,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逐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同年下半年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巨大负面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看,这里其实隐藏着两个“前所未有”:其一,如此长的扩张期前所未有;其二,如此大的负面外部冲击也是前所未有。在紧缩政策和负面冲击的效应相互叠加之际,宏观经济形势一时显得非常严峻。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的紧缩进程其实还没有完全到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部冲击,紧缩政策应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外部冲击不但影响了我国的实体经济,也扰乱了我国宏观调控的节奏和步调,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很大挑战。
二、刺激政策反应过度
面对当时的形势,我国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刺激政策。从货币政策方面看,2008年第四季度总共降息4次,合计1.89%;降低存款准备金率3次,合计2%;贷款和货币供给增速也从2008年底的15%左右迅速飙升到2009年下半年的30%左右(图二),上涨近一倍。从财政政策方面看,最突出的就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
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复苏,刺激政策当然功不可没。应该说,各方面对此已经达成共识。然而,最近正在逐步形成的另一共识是,刺激政策多少有些反应过度。如果政策出台的频率能够稍慢一点,力度能够稍轻一些,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应该会有所不同。这种反应过度虽然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复苏,但是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很快面对过热和通胀,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不得不又一次转向紧缩。
当然,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当时的情势前所未有,一时也显得非常严峻,决策层手足失措、反应过度,一定程度上也是情有可原。公平地说,很多批评政策反应过度的言论都是“事后诸葛”,事前有理有据的反对之声并不多。实际上,面对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大家都有些懵,对危机的影响和后果缺乏准确的预见。
三、利率工具沦为“替补”
如果说我国刺激政策的出台显得大刀阔斧、毅然决然,那么政策退出则正好相反,变成了小心翼翼、犹豫不决。
这在货币政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央行在2009年下半年即有退出动作,无奈没有及时给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变成了一种暗紧。如果要控制通胀预期,退出动作当然是宜明不宜暗。其次,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分外青睐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则沦为“替补”。目前已经提准12次,累计达到6%。加息则只有5次,累计只有1.25%。这和刺激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货币政策真正发力其实是从2010年第四季度才开始的,主要原因是消费价格指数出现明显上行,一度突破了5%。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政策操作还比较死板,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类型,缺乏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预判。
关于利率为何沦为“替补”,坊间广泛流传两个理由:其一,加息会引致热钱流入;其二,加息会恶化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针对第一条有很多有理有据的反驳。总的来说,热钱贪图的恐怕不是那点利差,人民币升值、利率高企的民间借贷以及不断飙升的资产价格,似乎都更有吸引力。而且,许多国家的利率都比我国高,热钱大可以去冲击它们,为什么偏偏要和中国死磕?从最近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状况看,第二条理由也许才是关键所在。然而,为此就牺牲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甘冒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的风险,这恐怕就是因噎废食了。
四、滞胀仍属无稽之谈
在上一轮紧缩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反对者祭出两面大旗,其一曰,硬着陆;其二曰,滞胀。全球金融危机不期而至,扰乱了我国经济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步调,各种争论遂不了了之。本轮紧缩进行到这个当口,这两面大旗又如约复出了。
怎么会想到滞胀?因为看到通胀并未有效缓解,实体经济却显示出下滑势头。可见,“滞胀论者”是善于联想的。殊不知我国经济周期有这样一个特征事实,经济增长要比通货膨胀领先一年左右。也就是说,在增长见顶后,通胀大致会在一年后见顶。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看到增长下滑、通胀上行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依“滞胀论者”的逻辑,我国已经发生过多次滞胀了(图一)。
到底什么是滞胀?图三是美国的增长和通胀组合,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滞胀。1973年到1982年,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2.4%,其中有4年是负增长,经济10年累计增长26.3%。同时,这10年美国的平均通胀率为8.7%,物价10年累计增长130.7%,翻了一倍还多。结合图三来看,滞胀至少要有两个标准。首先,通胀率要高于增长率;其次,这种组合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无论如何都与滞胀无关。
滞胀的原因是什么?这仍然是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即滞胀是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菲利普斯曲线——的巨大挑战。菲利普斯曲线是指通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宏观经济政策会对二者造成反向影响。也就是说,如果要降低通胀水平,就需要忍受一定的失业;如果要缓解失业,就需要忍受一定的通胀。滞胀则是通胀和失业同时持续恶化,这意味着忍受失业也没有降低通胀,或者忍受通胀也没能缓解失业。对于滞胀这一著名反例,经济学家大致给出了两种解释。因为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所以传统解释把负面供给冲击作为滞胀的主要原因。近来的一些研究则认为,货币政策失误才是滞胀的原因。比如说,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不合理规制打击了实体经济,从而出现滞胀。
总的来说,滞胀是一个在特殊时期发生过的特殊现象,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的著名反例,其原因仍存有很大争议。因此,滞胀一词要慎用。看到经济出现下滑、通胀还没有缓解,就如此轻易地将滞胀帽子扣在中国经济头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五、通货膨胀或年内见顶
纵观本轮货币紧缩,可以用八字总结:方向正确,出手偏慢。在各种因素干扰下,央行的紧缩政策往往被拖延,从而错过最佳时机,同时,也就导致了政策力度不足。然而,无论是2009年下半年的暗紧,还是2010年底开始真正发力,紧缩的大方向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动摇。货币紧缩的这一特点和当前的通胀形势密切对应。由于出手偏慢,所以当前的通胀形势仍然紧迫;由于方向正确,所以当前的通胀形势总体可控。
我国的通胀何时见顶?这是当前最重要,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实体经济层面看,GDP已经连续4个季度下降,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降到今年一季度的9.7%。预计二季度仍会有小幅下降。从货币层面看,各项指标大致都在2009年11月见顶,此后即开始出现回落,目前处于15%左右的正常区间(图二)。由于CPI指标一般要滞后实体经济1年左右,滞后货币总量指标1年半左右,因此,通货膨胀应该会在年内见顶。国家统计局8月9日的发布显示,7月份CPI为6.5%,又创出新高。应该说,这一结果增加了通胀年底见顶的可能性。当然,这要以政府坚持当前的宏观调控方向不变为前提。年内货币政策不应松动,而且可以考虑再加息一到两次。如此,则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甚至在今年底摆脱负利率的窘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编/赵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