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绿色建筑理念的内涵出发,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不足做了相关分析,为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重要意义;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对住房改善的旺盛需求,近年来,房屋建设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因其对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牺牲与破坏,大力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概述
1.1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和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①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②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沒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③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④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①节约环保:就是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把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②健康舒适: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③自然和谐:就是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4绿色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和电磁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有40%为建筑垃圾。
2、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我国每年将约有1200~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镇人口平均耗能水平比农村人口高3~3.5倍。同时,近年来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而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占用了全部资源和能源的50%,并增加了环境负荷。这对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理念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3、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
3.1 法制建设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国已颁布实施的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只有节能与节地的相关规定,缺乏对节水、节材与环保方面的专门法规;二是强调规划设计、评价、施工,忽视了物料生产、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阶段的相关政策。同时,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等方面的激励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规范和制约各方利益主体。
3.2 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我国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多停留在建筑设计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等方面,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3.3 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片面:绿色建筑的核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污、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有人片面地认为加强建筑内外的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
3.4 绿色建材行业发育不健全:在绿色建材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材料的性能使用,对于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环保考虑不多;缺乏完整有效的绿色建材认证体系,对绿色建材的评价简单和盲目追求新型材料等问题。
4、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性政策:首先针对建筑节能的相关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同时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由统一的基本法律和相关配套法规组成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其次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等方面的成套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
4.2 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未形成体系化。建设部制定出版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是一套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将能够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
4.3 加强科研和宣传教育:应加强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GBTF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 柏乃宁,姚利华.对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探析[J]城市管理,2008(4)
[3] 姚玉蓉.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政府职能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8)
[4] 张文禄,胡永东.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探讨[J],铁道建设,2007(3)
作者简介:陈旭峰(1977-),男,河北唐山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源监测工作。
【关键词】绿色建筑;重要意义;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对住房改善的旺盛需求,近年来,房屋建设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因其对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牺牲与破坏,大力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概述
1.1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和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①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②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沒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③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④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①节约环保:就是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把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②健康舒适: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③自然和谐:就是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4绿色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和电磁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有40%为建筑垃圾。
2、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我国每年将约有1200~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镇人口平均耗能水平比农村人口高3~3.5倍。同时,近年来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而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占用了全部资源和能源的50%,并增加了环境负荷。这对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理念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3、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
3.1 法制建设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国已颁布实施的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只有节能与节地的相关规定,缺乏对节水、节材与环保方面的专门法规;二是强调规划设计、评价、施工,忽视了物料生产、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阶段的相关政策。同时,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等方面的激励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规范和制约各方利益主体。
3.2 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我国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多停留在建筑设计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等方面,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3.3 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片面:绿色建筑的核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污、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有人片面地认为加强建筑内外的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
3.4 绿色建材行业发育不健全:在绿色建材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材料的性能使用,对于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环保考虑不多;缺乏完整有效的绿色建材认证体系,对绿色建材的评价简单和盲目追求新型材料等问题。
4、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性政策:首先针对建筑节能的相关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同时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由统一的基本法律和相关配套法规组成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其次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等方面的成套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
4.2 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未形成体系化。建设部制定出版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是一套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将能够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
4.3 加强科研和宣传教育:应加强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GBTF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 柏乃宁,姚利华.对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探析[J]城市管理,2008(4)
[3] 姚玉蓉.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政府职能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8)
[4] 张文禄,胡永东.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探讨[J],铁道建设,2007(3)
作者简介:陈旭峰(1977-),男,河北唐山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源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