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检测某蓄电池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铅外暴露和内暴露的状况,评价铅接触对蓄电池行业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为完善铅接触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对蓄电池厂作业场所铅烟和铅尘进行监测和评价,对该厂全部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该蓄电池厂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均比较落后,铅烟和铅尘超标严重,员工血铅异常率达79.80%,并有多名员工出现贫血和轻度中毒性
【机 构】
:
510620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检测中心,广州市职业环境与健康效应实验室,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职业健康监护科,510620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检测中心,广州市职业环境与健康效应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某蓄电池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铅外暴露和内暴露的状况,评价铅接触对蓄电池行业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为完善铅接触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对蓄电池厂作业场所铅烟和铅尘进行监测和评价,对该厂全部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该蓄电池厂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均比较落后,铅烟和铅尘超标严重,员工血铅异常率达79.80%,并有多名员工出现贫血和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疾病.结论 该厂生产环境存在十分严重的铅污染,已严重威胁到工人的身体健康.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相关政府部门也需加强对此类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有关急性砷化氢中毒所致心脏损害方面的临床报道鲜见,筛选近年我院诊治的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例,对资料完整的13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一、一般资料13例患者既往均体健,无心血管疾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依据GBZ 44-2002《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1诊断职业性急性轻度砷化氢中毒3例;职业性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10例。
目的 调查广州市货运司机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5家物流公司374名货运司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可疑鼾症或OSAHS者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推算此类人群中鼾症及OSAHS的发病率;并对OSAHS发生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实际完成调查人数335名,应答率90%;习惯性打鼾125名(37.3%),以呼吸暂停低
目的 探讨溴苯腈对SH-SY5Y细胞毒性及NF-κB、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10、50、100 μmol/L溴苯腈分别染毒SH-SY5Y细胞,阴性对照组(0μmol/L)为溶剂DMSO对照组,不含溴苯腈,其余处理均相同.染毒24和48 h后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其细胞毒性;染毒12、24、48、72、96 h后用细胞计数法测定SH-SY5Y细胞增殖;染毒2
职业卫生标准涉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厂房设计到车间布局,从采光照明到车间环境与车间空气质量,以及机械设备工具材料适合劳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等等,都与职业卫生标准的设定、要求、核心内涵、发展水平和贯彻落实密不可分.从专业人员到职业人群,从管理者到劳动者,从政府监管人员到创业者,他们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正确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工作场所的贯彻实施一直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质量、创造力、职业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没有劳动卫生学(职业卫生学)学科,相关文献报道也很少.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设立劳动卫生专业,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其他几所院校最早设立了这一专业,刘世杰教授是我国劳动卫生学奠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发展迅速,急需大批劳动卫生专业人才.刘世杰教授和其他老一辈科学家一起,编写教材,招收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技术骨干,他们在全国各地为劳动卫生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减退检查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181例从事放射工作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将其分为X线诊断组、介入放射组及放疗组,另以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甲状腺功能、声像图及血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X线诊断组、介入放射组及放疗组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在不同工龄段间的差异具有统
我国著名职业卫生学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桃李奖获得者、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张书珍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9月24日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第五届国际人因与工效学(职业)学术交流会(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liedFactorsandErgonomics)将于2014年7月19—23日在波兰召开,会议期间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将分别就职业卫生、卫生工程、人机工程、认知工效学、职业应激、职业工效学、特殊人群的职业卫生、健康促进、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学术交流。为便于组织和办理有关手续,我们将以团
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家族成员之一,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体[1].它通过与靶基因的结合来抑制mRNA的翻译或诱导其降解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表达[2],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miRN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肿瘤领域,近年来miRNA在职业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日益增多。
目的 通过对一家3人毒蕈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毒蕈中毒早期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一家3人进食毒蘑菇临床表现及中毒后20、25、40、64、70 h的实验室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进食约8h后均出现频繁呕吐、腹泻.20、25、40、64、70 h病例1乳酸为1.4~8.1 mmol/L,病例2为1.7~4.1mmol/L,病例3为1.1~2.2 mmol/L.乳酸均进行性升高,病例1的血乳酸增长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