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影像的交融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成为国产电影的新风尚,尤其是小说和电影的交融更是为导演与编剧所热力推崇。但由于小说和电影分属不同艺术门类,从文本到影像的改编面临诸多症结;对此诸多症结处理,电影《一九四二》在国产电影的影视改编中有着诸多成功之处。本文也基于此,从叙事视角的宏观转变、人物性格的重新构建以及叙述之于影像的风格转变三个方面,探析从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一九四二》叙事转换,在为受众提供多维审美视角的同时,以期为国产电影影视改编提供可行性框架。
  一、 叙事视角的宏观转变
  小说和电影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在叙事上呈现着不同的叙述语态;但正由于二者兼具叙事功能,才使得小说和电影有相同之处,“小说和电影文本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共同完成的是艺术对于人和人生的阐释”[1];换句话说,正是艺术叙事的共通性,使得小说和电影这两门艺术有了交融的可能。电影《一九四二》也正是基于此,通过对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叙事视角的转换,满足观者的期待视野,使电影从抽象文字到具体影像变换中显得更为顺畅,主题表达也更为深刻。
  首先,相对于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挥文字自由度和灵活性来塑造形象;但要把诉诸受众抽象思维《温故一九四二》,具象化为真实可感的活动影像,尤其是小说中着眼于个体叙事与电影对于历史的宏观表达,却呈现着艺术本体上的矛盾,影响着影视改编的主题表达、风格建树以及基于虚构本质上的艺术真实;鉴于此,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导演对原作中叙事方式做巧妙处理,消解叙事视角之于文本与影像的叙事矛盾,进而最大限度在尊重原作精髓的同时,尽可能贴合电影艺术镜像语感。所以,在文本到影像的叙事转换中,原作原有第一人称的叙事表达被最大化的削弱,转为电影《一九四二》中的宏大表达。比如,在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第一人称叙述贯穿全文,但是到电影《一九四二》中,第一人称这一叙事方式却只运用在了电影的开头和结尾,而在影片中间片段的主要篇幅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选取角度也是宏观视角而非私人化的个体表达。这种影视改编,虽说消解了原作中的私人化视角,但相对于电影艺术而言,在处理观众审美与严肃主题呈现之间,可以看到导演与编剧都做了自己最大努力。
  其次,小说《温故一九四二》,通过私人化的叙事方式,选取众多人物,呈现多样叙述主体,叙事线索也更为多维,这相对于讲究戏剧冲突的电影艺术而言有着媒介转化上的矛盾,也影响着影视艺术的镜像表达。所以,鉴于电影的宏观叙事以及戏剧冲突的需要,必须适当地转换小说中的艺术表达。在原作中,在私人化的叙事视角之下,呈现的是多线发展,除了对于故事本体严肃主题的感知外,很难找到真正的叙事主线。所以,在影视改编中,导演在叙事上做了巧妙选择,立足宏观视角,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做了调整,尤其是削弱以东家老范为代表的逃难乡亲这条线索,转而把叙事的主线放在以蒋委员长为代表的官僚阶级,并由此交代历史背景,勾画历史运行轨迹。也通过这样的叙事转化,使得观者在把握影片故事脉络同时,深刻思辨生命之于群体毁灭下的的个体涅槃,也以此来消解文本与影像之于观众的叙事矛盾。
  二、 人物性格的重新构建
  “人物,作为小说和电影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体现主题的载体,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2]之于小说而言,借用间接的语言媒介,塑造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但相对于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灵活与自由,影视艺术却只能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来实现。也基于此,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要想塑造出鲜明生动的银幕典型,必须处理好之于小说与电影间的抽象与具象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由私人视角讲述下的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缺少鲜明的人物形象,许多人物大都是作者身处家乡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于各种史料的堆积;再加之作者自身的想象与推断,附加作家独特的反讽、丑化、戏谑、戏仿、虚拟等修辞特征语言风格,使得原作中人物不但繁多,而且形象模糊,难以直接呈现于荧幕。也基于此,导演对原作中众多人物进行了重新定位和确认,利用扩展和移植等改编方法,塑造出了典型的人物形象,使得影片在对于个体生命价值作哲学探讨之时,也强化了电影对于战争和社会的反思,以及人类之于群体毁灭下的道义准则。
  首先就是对老东家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说中,老东家老范原型是郭有运和范克俭舅舅的爹,也借郭有运之口说逃荒是为了大家都有一条活命,可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求生之路成了所有人的毁灭之路;在这过程中,老东家的追随者,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借其之口论道“还不如不逃,至少死能死到一起”这一之于生命价值的终极探讨。所以,在小说中,老东家老范的人物性格更为单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私人化的讲述,介绍老东家带领家人逃荒,最后通过自身的人生体验得出“还不如不逃,至少死能死到一起”这一关乎生命的终极思考。这一单一的人物性格对于讲究人物性格要饱满、立体的影视艺术而言,既有悖于观者的审美思维,也不利于银幕典型的塑造以及严肃主题的表达。所以,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导演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对老东家老范这一人物在移植的基础上进行扩容,使得其在性格塑造上更为立体、饱满和真实。在影片中,一方面通过其遇到抢食的劫匪就设计报官、为保护闺女大施骗术、借给瞎鹿一碗小米时再三嘱咐灾后归还、怂恿栓柱和瞎鹿偷白修德的驴等情节展现其狡诈、小气、自私自利等性格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借给瞎鹿一碗小米避免其卖闺女、呵斥小孙子不许吃儿媳妇的奶水、领养失去亲人的小孩等凸显其善良与仁慈。也通过这样对人物形象的多维塑造,让影片更为真实、人物性格更为立体、戏剧冲突更为激烈。也正是这样的叙事改编,使得老东家人物性格趋于多维,让观众在缅怀历史与反思战争的视域下,在深刻思辨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也褒扬关乎文化传统的民族精神,透视人性光辉。
  其次就是对蒋介石的影视改编。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中对于蒋介石的描写较多,但大都是同过一些史料和调查来描述,可在全文中的布局较为分散,所以在对其的影视改编中导演一方面是集中处理上的移植,一方面是原著基础上的扩展。首先,在集中处理上的移植,由于小说中很多关于蒋介石的叙述都是依据事实,所以导演对其处理选择语言上的转换,也就是从文本语言转换到视听语言。比如在影片中,白修德与蒋介石的会面,因为本就具有历史真实性,所以在电影中除了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上的转换外,内容几乎和小说相同。比如在小说中反复呈现蒋介石“这是不可能的”讲话,在影片中同样多次出现;此外,蒋介石关于让《大公报》停刊反省、信仰基督、只喝白开水都与小说相同。其次就是在原著基础上的扩展,也就是基于历史真实而呈现的艺术加工,这也是艺术有别于历史的关键所在。在影片中,蒋介石对军官遗霜的赞扬与承诺、为李培基剥鸡蛋、借粮时与张钫母亲卧膝交谈情节,都呈现着基于原作和历史基础上的艺术加工,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改变才使得蒋介石性格刻画合乎现实可能,显得更为真实;也让观者感知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之时,引起其对贫穷、饥饿、人性等问题作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探讨。这亦或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所提及的“合情合理的不可能”[3],亦即在合理处理艺术改编的同时,注重切合人性发展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按照人物原有的样子去“摹仿”;也基于此,通过蒋介石人物形象的内在性格与外在形式的矛盾处理,关乎电影的主题诠释更为深刻具体,也由此印证黑格尔式哲学思辨下的伦理冲突与正义毁灭。   三、 文本之于影像的风格转变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以完整的艺术作品呈现在受众面前,就带有各自艺术样式的特点,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对于小说和电影来说,前者属于语言艺术,侧重于观者的想象与思考,后者属于视听艺术,侧重于观者的感知与体验,也由此在叙述表达上呈现着不一样的风格语调。也基于此,优秀的影视改编寻求文本与影像的交融,在保留原作叙事符号精髓的基础之上,通过小说的叙述语调和之于影像表达的共性逻辑,选择更利于电影发展的叙事风格。电影《一九四二》正是基于此为转换基点,通过消解原作中的反讽、丑化、戏仿的语言风格,在满足观众期待视野的准线之上,寻呼更为严肃的主题表达和人性探讨。
  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的叙述风格更多的是呈现着某种解构本质。尤其是在文中借助自身反讽、丑化、戏谑、戏仿、虚拟等语言,描写各种身份的人对这段历史的态度。比如在小说中,当论及被烧死之人时,却以戏谑的人生态度,借范克俭舅舅这一人物,谈论自己后悔当逃兵,以至现在不能当台胞的事情,而对于灾难本身带给人们内心的伤害与痛苦却没有触及。但在电影《一九四二》中,这种叙述风格就有明显转变,导演用镜像呈现当年灾难时,延续对于严肃主题的尊重,消解小说戏仿本质,注重灾难之于个体的摧残与毁灭,并由此激发出的人性善良与温情。比如,在影片中老东家老范借给瞎鹿一碗小米避免其卖闺女、呵斥小孙子不许吃儿媳妇的奶水、领养失去亲人的小妮这些情节,透视着些许人性的光辉与温情;也因此老东家老范的人物塑造极具悲剧色彩,影片也由此更加具有艺术力量与人性张力;也基于此,才把人性扭曲、信念沦丧、命运毁灭的多重探讨提升到新的高度,由此生发关乎生命的柏格森式的哲学之思。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影视改编,淡化了原作之于影像的戏仿风格,拉近了观众与电影审美的距离,使得电影之于社会的情感价值更为真实合理。正如影片开头所呈现的“Back to 1942”的字幕一样,其目就是借助小说之于电影风格转换,寻求合乎自身艺术创作规律的艺术表达,告知人们1942年那段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悲剧。
  结语
  《一九四二》在保留原著之于历史真实的基础之上,把抽象的文字镜像化为客观可感银幕形象,总体说来,还算“够格”。尤其是通过叙事视角的宏观转变、人物性格的重新构建、叙事风格之于人性的多维解读三个方面的艺术加工,重构了小说之于电影的二维语系,使其叙事基点转移到对于人性本真的探讨之中;虽然还存在些许不足,但这对于当今谈及20世纪四五十年代镜像呈现抗日系列剧的国产电影来说,昭示着艺术创作中社会历史观的进步;同时,电影《一九四二》的出现,在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提供艺术手法上的借鉴之外,也为国产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叙事思维转变提供实践上总结和帮助。
其他文献
摘 要: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独特的自然观是贯穿他的许多诗作的精神存在,他的自然观又与他的儿童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儿童观正是他独特自然观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自然观 儿童观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湖畔派诗人的领袖。他独特的自然观既是他独特的诗学体系的核心,又是贯穿他许多诗作的精神存在,所以,虽然人们谈到
摘 要: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其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与动作。歌唱艺术可分为歌唱技术和歌唱表演两大部分。其中,歌唱表演的本质在于它的主观表现性,即如何使内在的情感获得形态的活动,从而使欣赏者从心理上产生美感效应。而歌唱表演的好坏,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歌唱表演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歌唱表演 舞台表演 基本素养    优秀的歌唱是演和唱的自然融合,所以歌唱技术和歌唱表演是相
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和语文教学备受争议乃至非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就是语文的专业性不够明显,这表现在语文专业话语权泛化、大众化,学生语文素养专业化程度不足等方面。要让学生具备深厚的语文专业素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语文专业话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升语文的专业品位,让语文因子融进学生的血液中。  关键词:语文专业语 语文素养 专业化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被有的人戏称为“万金油
摘 要: 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为了达到这个理想的目标,我们就要特别注意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方法,就要多讲一些批评的艺术。本文作者结合长期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实践,联系当前社会现象和学生实际,浅谈高中教师批评的艺术。  关键词: 教师批评 关爱学生 情感投入 讲究艺术    2009年,社会上曾因教师批评学生的权力引起过一场争论,众说纷纭、莫
现象学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现象”一词源于希腊文phainomenon,意为显现出来的东西。现象学方法主要有三种:“还原”“本质直观”以及“描述法”。简言之,现象学的方法就是通过还原对现象进行描述,找到事物的本质。现象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与电影批评的关系也密不可分。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现象学可以促进对电影的认识,因为现象学近似电影。”[1]  作为中国第六
1925年,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应用库里肖夫提出的“碰撞和冲突必然是电影中所有视觉符号所固有的”的理论,结合剪辑技巧,在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发明并使用了蒙太奇。2002年,电影《俄罗斯方舟》上映,这部由俄罗斯著名导演亚历山大索库罗夫在克林姆林宫内拍摄的神奇电影仅有一个镜头,以一位穿越到1700年前圣彼得堡宫殿里的当代电影拍摄者的视角,见证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的变迁。  一、剪辑与蒙太奇的区别与联系 
摘 要: 高校开展国学教育已渐成趋势。针对财经高校学生的专业特点,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围绕学院“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国学资源、环境条件和综合服务上的优势,对国学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财经高校 国学教育 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    一、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是大势所趋  20世纪80年代始,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并持续升温至今。许多高校成立了国学教育研究机构。1984年
2018年4月5日,日本动画大师高畑勋因病离世。高畑勋在日本动画界驰骋一生,从动画监督(导演)、编剧、到制片人、脚本监督(美术),创作角色纵横整个动画制作体系,其作品《平成狸合战》《萤火虫之墓》《岁月的童话》《我的邻居山田君》等,成为日本动画电影,甚至世界动画电影的经典。不同于宫崎骏作品中宏大的主题、绮丽梦幻的动画世界架构、以及“沉浸式”的情感表达,高畑勋聚焦小人物、平凡个体的生活,尽量用客观冷静
在主流长篇动画依赖于经典的戏剧模式来吸引观众时,加拿大的诺曼·麦克拉伦却选择了通过各种实验性质的短篇动画最大程度开发动画艺术的创造力。诺曼·麦克拉伦1934年首次接触动画制作,他善于把各种优美的古典音乐、虚拟和声、几何图形、舞蹈以及真人制作等形式融入短片动画的创作中,他的影片中出现的各种平面立体抽象或具体的以及出现在虚拟三维空间的异类生物,都是现代动画艺术对浪漫梦想与广袤文化资源的把握。文章通过对
【作者简介】  电影《罗丹的情人》海报  “我们的文化深深根植于各种男性本位的创造神话里,表现在宗教、艺术、科学诸种领域中。正如女性主义宗教学者们指出的那样,基督教就建立在上帝——父亲的权力基础之上。是他,从‘无’中创造出自然万物。”(《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女性意识的觉醒方面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女性在社会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