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对农业生态学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考试、成绩评定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农业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 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249-02
农业生态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能掌握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又能具备一定的专业应用能力,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大胆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 的双向交流、互动,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运用,包括考试设计和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农业生态学作为一门覆盖农学类众多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应突出农业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与学科的最新进展、农业生产实际和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可能遇到的农业生态学问题紧密结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教改实践的指导思想在于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技能,克服专业越分越细、基础越变越窄这一不利人才培养的错误倾向。教学内容力求高度概括农业生态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充分反映学科最新成就及发展趋势,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大力突出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与整体性,从而达到拓宽学生专业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农学领域内其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 改革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被动式灌输的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难使学生钻到教材和参考书中去,即使提问题也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对学生起不到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作用。所以,我们积极实践,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将知识传授为主变为能力培养为主,知识与能力并举,精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的作用由过去灌注式教学转变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如何发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就是以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能力教育为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主战场,认真教好每一堂课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因为课堂教学面对的学生人数多,受益面广。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师除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授课中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于讲授过程之中,丰富、扎实的专业底蕴,流畅热情的语言表达,再辅之以生动、恰当的农业生态案例分析,这会给学生对农业生态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要做到启发式教学,在讲授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时,要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和现实生活实例,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来分析、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理论与实例的讲授,帮助学生学会解析、推理、归纳、总结、运用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1)采用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使用 “为什么”、“如何理解”、“表现在哪里”这样的语言,同时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适当在课堂上提问,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在讲述生态农业时先提问班上的同学“你的家乡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学生一般认为家乡的农业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生态农业较少,教师会紧接着问为什么,你对家乡生态农业发展有什么建议,由此引起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同时在教学中随时补充一些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态,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开展课堂讨论,教师给出讨论题并开列出阅读参考书单,要求学生在阅读图书的基础上做好发言准备,讨沦会上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及时归纳总结,将大家的观点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这样一方面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使学生在逻辑、口语表达、临场应变、团队协作、自学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得到缎炼。
(3)通过课外阅读和查阅文献,提交读书报告,组织交流或专题讨论,培养自学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组织信息与应用科技的能力,表达想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个由知识、能力、方法、应用、创新这样一个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4)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教师要与学生平等讨论问题,多在课后与学生谈心,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往往会转化为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配合教师把课上好。特别要注重学生对讲授效果的评价,在教改过程中利用课间先后对三届所面向的部分班级进行有关教改的问卷调查,在课程改革的初期主要对课时安排、教材编排、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四个方面对上课的学生进行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课时安排、教材和教师比较满意,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在介绍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中的一部分内容有重复,我们就有针对性地把两章的内容揉合在一起进行介绍,避免重复;还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中后期,问卷调查着重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多媒体的使用、双语教学的引人和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学生对教师所作的教学改革持肯定的态度,同时也提出极为中肯的意见,如有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文字部分过多,讲述速度较快,学生疲于记笔记导致听课效果不佳等,我们都积极作了调整。
(5)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多运用案例教学,如发动学生在假期对家乡的农业现状、农业的主要污染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培养自己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要求巢湖地区的学生针对巢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就如何通过生物自净方法和生物操纵法治理巢湖的水污染,提出自己的可行性调查报告;针对淮南、淮北煤矿塌陷区,要求两地的学生就塌陷区回填、复垦及如何恢复其农业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
(6)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有利手段。多媒体课件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直观性强,是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整合的有效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环节的合理化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更新,能成倍提高课堂教学及课后指导学习的效果。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图形、对应比较的手法,更直观、形象的将错综复杂的知识原理的关系明确、简单化,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更为生动,更富有感染力。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作用,还在于它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和可控制性。通过在课件中设置的大量按钮、热字,用以增强媒体的交互性,有了这些按钮和热字,学生即可以看到分解的细节,有可以看到完整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消化、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根据当时学生的反应、需要自主控制,使学生的思路和讲解同步,达到讲、看、学的和谐默契,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运用配置和自行研制的录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教学。
3 加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不同专业的实验内容,根据教学大纲,采用少而精的原则,对原来的实验内容进行了全面审核,根据内容适用性、选材典型性、手段先进性等要求确定新的实验内容,并将其分成两部分,一是验证、巩固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二是提高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们的目标是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内容广泛的、技术操作性强的综合性、基础性实验课程,系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技能性、综合性、设计型、研究性实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野外教学实践环节,现正极积向学校申请经费带领学生走出去,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巢湖市中垾镇和滁州市现代农业园等)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将多种小型研究性课题作为重要内容,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独立科研能力。
4 健全考核制度,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成绩考核是高校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时考核结果作为信息反馈给学校和教务部门,对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以前的课程考核方法,多以单纯的理论知识考试为主,考试形式单一,考核标准未完全规范化,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达到教育培养目标,在教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该课程考核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改革。
(1)闭卷考专业理论知识,因为每一门课程都有着一定的理论体系,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否则根本谈不上应用,试题内容的覆盖面要广,一般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以上。通过闭卷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真正掌握,其成绩占总成绩的70%。由于该课牵涉的班级较多,因此命题必须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尽可能做到内容的数量、深度、覆盖面具有合理性。
(2)综合能力考核。该课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须具有综合分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所以在闭卷的基础上,我们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核,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结合所学内容和实验的某些环节,通过布置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案例讨论等,以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验技能的考核。由于该课强调实践能力,其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33%,故必须将实验技能作为总考核的一部分,才能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实验课的考核方法为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操作技能综合考试相结合,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以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为目标,推进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围绕学生动手操作、现象观察、数据分析和运用综合知识得出科学结论的实验技能为核心进行考核;在教学实习中,以学生数据采集的方案及其有效与分析、生产与管理流程合理性分析、当地社会环境的调查与分析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注重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对课题的难点惊醒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参考文献
[1] 罗慧中.关于提高课堂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探讨.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0-22页.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 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249-02
农业生态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能掌握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又能具备一定的专业应用能力,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大胆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 的双向交流、互动,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运用,包括考试设计和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农业生态学作为一门覆盖农学类众多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应突出农业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与学科的最新进展、农业生产实际和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可能遇到的农业生态学问题紧密结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教改实践的指导思想在于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技能,克服专业越分越细、基础越变越窄这一不利人才培养的错误倾向。教学内容力求高度概括农业生态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充分反映学科最新成就及发展趋势,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大力突出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与整体性,从而达到拓宽学生专业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农学领域内其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 改革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被动式灌输的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难使学生钻到教材和参考书中去,即使提问题也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对学生起不到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作用。所以,我们积极实践,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将知识传授为主变为能力培养为主,知识与能力并举,精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的作用由过去灌注式教学转变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如何发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就是以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能力教育为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主战场,认真教好每一堂课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因为课堂教学面对的学生人数多,受益面广。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师除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授课中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于讲授过程之中,丰富、扎实的专业底蕴,流畅热情的语言表达,再辅之以生动、恰当的农业生态案例分析,这会给学生对农业生态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要做到启发式教学,在讲授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时,要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和现实生活实例,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来分析、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理论与实例的讲授,帮助学生学会解析、推理、归纳、总结、运用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1)采用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使用 “为什么”、“如何理解”、“表现在哪里”这样的语言,同时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适当在课堂上提问,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在讲述生态农业时先提问班上的同学“你的家乡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学生一般认为家乡的农业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生态农业较少,教师会紧接着问为什么,你对家乡生态农业发展有什么建议,由此引起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同时在教学中随时补充一些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态,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开展课堂讨论,教师给出讨论题并开列出阅读参考书单,要求学生在阅读图书的基础上做好发言准备,讨沦会上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及时归纳总结,将大家的观点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这样一方面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使学生在逻辑、口语表达、临场应变、团队协作、自学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得到缎炼。
(3)通过课外阅读和查阅文献,提交读书报告,组织交流或专题讨论,培养自学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组织信息与应用科技的能力,表达想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个由知识、能力、方法、应用、创新这样一个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4)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教师要与学生平等讨论问题,多在课后与学生谈心,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往往会转化为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配合教师把课上好。特别要注重学生对讲授效果的评价,在教改过程中利用课间先后对三届所面向的部分班级进行有关教改的问卷调查,在课程改革的初期主要对课时安排、教材编排、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四个方面对上课的学生进行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课时安排、教材和教师比较满意,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在介绍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中的一部分内容有重复,我们就有针对性地把两章的内容揉合在一起进行介绍,避免重复;还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中后期,问卷调查着重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多媒体的使用、双语教学的引人和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学生对教师所作的教学改革持肯定的态度,同时也提出极为中肯的意见,如有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文字部分过多,讲述速度较快,学生疲于记笔记导致听课效果不佳等,我们都积极作了调整。
(5)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多运用案例教学,如发动学生在假期对家乡的农业现状、农业的主要污染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培养自己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要求巢湖地区的学生针对巢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就如何通过生物自净方法和生物操纵法治理巢湖的水污染,提出自己的可行性调查报告;针对淮南、淮北煤矿塌陷区,要求两地的学生就塌陷区回填、复垦及如何恢复其农业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
(6)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有利手段。多媒体课件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直观性强,是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整合的有效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环节的合理化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更新,能成倍提高课堂教学及课后指导学习的效果。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图形、对应比较的手法,更直观、形象的将错综复杂的知识原理的关系明确、简单化,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更为生动,更富有感染力。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作用,还在于它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和可控制性。通过在课件中设置的大量按钮、热字,用以增强媒体的交互性,有了这些按钮和热字,学生即可以看到分解的细节,有可以看到完整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消化、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根据当时学生的反应、需要自主控制,使学生的思路和讲解同步,达到讲、看、学的和谐默契,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运用配置和自行研制的录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教学。
3 加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不同专业的实验内容,根据教学大纲,采用少而精的原则,对原来的实验内容进行了全面审核,根据内容适用性、选材典型性、手段先进性等要求确定新的实验内容,并将其分成两部分,一是验证、巩固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二是提高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们的目标是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内容广泛的、技术操作性强的综合性、基础性实验课程,系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技能性、综合性、设计型、研究性实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野外教学实践环节,现正极积向学校申请经费带领学生走出去,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巢湖市中垾镇和滁州市现代农业园等)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将多种小型研究性课题作为重要内容,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独立科研能力。
4 健全考核制度,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成绩考核是高校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时考核结果作为信息反馈给学校和教务部门,对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以前的课程考核方法,多以单纯的理论知识考试为主,考试形式单一,考核标准未完全规范化,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达到教育培养目标,在教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该课程考核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改革。
(1)闭卷考专业理论知识,因为每一门课程都有着一定的理论体系,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否则根本谈不上应用,试题内容的覆盖面要广,一般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以上。通过闭卷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真正掌握,其成绩占总成绩的70%。由于该课牵涉的班级较多,因此命题必须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尽可能做到内容的数量、深度、覆盖面具有合理性。
(2)综合能力考核。该课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须具有综合分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所以在闭卷的基础上,我们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核,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结合所学内容和实验的某些环节,通过布置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案例讨论等,以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验技能的考核。由于该课强调实践能力,其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33%,故必须将实验技能作为总考核的一部分,才能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实验课的考核方法为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操作技能综合考试相结合,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以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为目标,推进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围绕学生动手操作、现象观察、数据分析和运用综合知识得出科学结论的实验技能为核心进行考核;在教学实习中,以学生数据采集的方案及其有效与分析、生产与管理流程合理性分析、当地社会环境的调查与分析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注重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对课题的难点惊醒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参考文献
[1] 罗慧中.关于提高课堂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探讨.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