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巴西去种地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国际农夫”,比在祖产上安分守己地种地、坐等运气砸在自己头上的父辈要成功得多
  
  这一潮怎么又被美国人赶上了?!怎么又没有中国人的份?!
  我懊恼得直跺脚。我看到的,是一位21岁的美国小伙子,脸上的青春痘还没有退,举止仍不脱乡下的土气。但他却站在众多的CEO面前,在高级商务会议上报告自己在巴西的事业。
  这是美国财经电视网CNBC在报道巴西经济起飞的专题节目中的一个镜头。这位小伙子是来自美国中西部艾奥瓦州的农民。艾奥瓦是典型的穷乡僻壤。他家里世代务农,自己也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但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到巴西种地比在艾奥瓦划算得多。首先,巴西的地价便宜得多。典型的美国农地要5000美元一英亩(比一个标准足球场略小),在巴西只需要2000。第二,巴西的农工也便宜得多。美国不断收紧移民政策,对非法劳工查得越来越严;而这种挣着市场价值之下的工钱的非法移民,正是维持美国农场生存之必须。第三,巴西不仅土地肥沃,而且气候好。在艾奥瓦只能种一季,巴西则可以种两季。于是,他和父亲商量去冒险。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的父亲勉强凑足了资金借给他,十几岁的儿子就这么远走高飞了。
  几年下来,这位毛孩子在巴西的农场已经发展到了52000英亩,比父亲在家乡经营的几千英亩的祖产要大十几倍。他要开着飞机巡视自己的农场,雇佣着上百名当地劳工,每天通过计算机了解市场动态、最新技术。目前,他正考虑明年再购买两万多英亩的农地。虽然他还自认为是个农民,但当记者把他每天的日程和CEO相比之后,他勉强承认自己确实就是个企业的CEO。
  如今在巴西,已经云集了一群这样的美国农民。他们大多来自中西部的艾奥瓦、蒙大拿和伊利诺斯,而且几乎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所经营的农场规模一般都是上万甚至几万英亩。传统上,中西部乡下是美国最为落后、封闭的地区之一。当地居民世代务农,所受的教育很少,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结果,他们的价值观念也非常保守,本能地抗拒变革。60年代世界掀起“绿色革命”,导致全球农业产量大增、农产品价格暴跌,这些农民的日子就更不好过。没有联邦政府的补贴,家庭农场很难维持。然而,人们万没有想到,在这里生长出来的“80后”的新一代农民,竟然和华尔街、硅谷的高级白领一样,成为全球化的先锋。
  他们的业绩,当然有天时地利的因素。当今世界,又一次进入了“农业革命”的时代。人口的增长还在其次,中国和印度等发展国家的崛起,迅速改变了这些国家的饮食结构,肉食比例猛增。要知道,“草食”比“肉食”节约很多粮食。从人吃谷物转化到肉(牲畜)吃谷物、人再吃肉的营养供应链条,需要增加数倍的谷物才能维持。另外,能源危机刺激了植物能源的诞生,大量玉米、甘蔗被用去制造代替燃油的乙醇,进一步削减了人类的食品资源。最近几年,农产品价格翻倍地涨,使原来靠政府补贴生存的农业,一下子成了赚钱的产业。美国中西部的大量农户,如今年收入都有十几万美元。
  另一方面,巴西正在崛起为一个能够挑战美国、澳大利亚的新农业大国。巴西虽然是左翼政府执政,但坚持亲企业的政策、欢迎外资、拥抱全球市场,和美国、中国、乃至古巴等不同政治阵营中的国家都能保持良好关系,在国家上交友而不树敌,进而获得了在全球市场中的稳定地位。更重要的是,巴西地大物博,土地和美国差不多,人口却少得多。巴西政府坚持积极的农业政策,通过大规模的施肥,把中部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领土规模的土地从荒地转化为世界最重要的大豆种植中心之一。这么迅速的发展,单靠自己的力量当然不可能。而掌握着最先进的大规模耕种技术的美国农民,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而捷足先登。他们的成功,又带动了美国农业机械、肥料、种子等方面的跨国企业的扩张。美国终于为自己优待农民而尝到了甜头。
  相比之下,要解决十三亿人吃饭问题的中国,在这个农业全球化的时代,却无法成为弄潮儿。中国的农民长期受到不正当的盘剥,农业资本积累微乎其微。他们种的地不被非法圈占就已经算不错了,哪里有钱投资扩张自己的事业?看不起农民、甚至把农业视为“落后”经济的后果,使农业只能在温饱线上维持。制度性的问题,就是有钱烧也解决不了。中国在全球化的“农业革命”中只能错失良机。这一惨痛的现实,也该让我们猛醒了。
其他文献
164米长的“武汉”号驱逐舰轰鸣着,从中国南海舰队的榆林基地驶向深海。在发动机的推动下,青色的烟雾从船体最高处的制动装置排气出口喷出,瞬间又被猛烈的海风吹散。随后,几股强劲的水注从船下端的阀门喷出,在绿色的海面上激起浪花。  这艘舰艇的甲板上,18名身穿黑色作训服的海军特战队员依然保持着统一姿势——两手背在腰后,双腿叉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一旁的5名身着浅蓝色航空兵制服的直升机机师则轻松起来,摘下
从两岸双向“三通”变成现实,到“胡锦涛的六点意见”的出炉,看似只有区区16天的时间,但中央的谋篇布局,早在这一年的春天即可看出端倪      18年来,作为两岸唯一没有落下每次“海协”“海基”协商的采访者,台湾《中国时报》主任记者王铭义却在2008年连“栽”了两个跟头。  第一次发生在这一年的春天,报道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王铭义判定胡锦涛不会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会见台湾地区当选副领导人
欧洲的大学曾在高等教育普及的热潮中扩招,大学严重超载,引起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美国的一流大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扩招压力,但慎之又慎,进而保证了质量    2007 年底,美国的教育之都波士顿有两则新闻。一则已经轰动全国甚至世界:从明年起,哈佛将要求家庭年收入在12万到18万美元的学生,以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支付哈佛的教育费用。当然,年收入在12万以下的家庭,支付比例更低;而年收入在6万以下的,仍然按几
解决官员带病复出,单靠道德谴责无济于事,仅靠舆论监督、网络监督也只能解决偶然暴露的个案,这需要对政府管理体制、尤其是人事任免制度进行广泛的改革,实行真正的公务员制度。    今年3月20日,监察部网站发出消息,对在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五部委的八位主要负责人作出处理。不过,有网民近日发帖曝料称,早在2008年底,被记大过的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原副司长鲍俊凯,早就在受处罚之前,被任命为安徽出
30元一碗的故宫面条,在近日挑动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经。这个被外地人视为神圣、被北京本地人忽略的“皇宫”,在60年来,以它亘古不变的姿态迎接着时代的巨变。可是历史、文化厚重如故宫,面对网络时代,也不得不考虑,它深厚的文化内涵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展示给现代的人们?而台北故宫已为北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我们欢迎社会批评。但是不管是谁接受批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北京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坐在故宫
一边是民工荒,企业招不到工;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这既是中国的写照,也是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工作的起点。那么为什么一边企业需要人、一边毕业生会找不到工作呢?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和戴尔·莫滕森(Dale Mortensen),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的理论,就因对这一
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全世界都会兴奋地侧耳倾听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声音。按照常规,诺贝尔委员会会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先后宣布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被分别由来自英国、日本和美国的6位科学家获得;文学奖由秘鲁-西班牙著名作家巴尔加斯·略萨获得;经济学奖则由美英两国的3位经济学家分享    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秘鲁-西班牙大作家马里奥·
中国海军正向多兵种合成,具有核潜艇、常规武器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发展。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逐步进入导弹化、电子化、自动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崭新阶段。海军在运用一切手段提高军官素质——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军官比例大幅度提高;在这个兵种里,拥有了近千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指挥员。      海军上将杨怀庆家里保存着一幅精致的油画。  画面上的“哈尔滨”驱逐舰比照片上更有张
不久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中国购买世界”的封面故事进行了大幅报道和分析:随着近年来的经济起飞,中国正在国际上掀起一股跨国并购狂潮,其目标从矿产资源到沃尔沃这样的名牌企业,几乎无所不包。今年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跨国并购属于中资所为。这也难免引起西方的紧张。美国不说,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并购都开始警惕,并不断设计对策防止其“战略性”企业落入中国之手。  诚如《经济学人》所指出,中国的并购潮,
“现在中国在IMF改革以及美元问题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本身就是积极的表现。但是中国要参与的不仅仅是经济活动,在一些规则的制定和遵循方面也应该进一步增强”    经济危机似乎远远没有停步的意向,衍生自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在席卷了全球金融市场后没有丝毫的懈怠,第二波似乎随之而来,目前东欧诸国的经济状况也在表明这一波危机就在眼前。  危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现有的游戏规则,G20峰会被赋予了变革的重任,但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