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进程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教育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衍生出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本篇文章旨在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起始以及迄今为止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历史契机,虽然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但是对中国未来的教育还是充满了期待。
  [关键词]中国教育 近代史 中外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239-02
  中国教育正处于不断发展、探索的阶段,成就和失败并存,在自我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借鉴了历史的经验,并且也开放地接受着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接收理念之后,衍生出了一种叫“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要分析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碰撞,就要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说起。
  一、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首次碰撞
  纵观历史进程,有关于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有过交集点的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中,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说起。1901年7月25日,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签署了一个赔款最多,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辛丑条约》。赔款金额达到九亿多两白银,分给各国后,美国得到了3200多万两,约合2500万美元,为了减少赔款,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Arthur Smith向政府提出了“退款办学”的号召,美国政府同意Arthur的提议,并且和中国政府确定了,退款用于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经费,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作“庚款留学”。这个事件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在教育方面与美国教育碰撞的起点。之后,20世纪初,美国对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这次的始作俑者不是政府而是美国的一些有足够强的经济基础的人群,资金的投入,专业人士的投入,成熟的理念的投入,让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再一次碰出火花,互相影响帮助。
  二、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合作的现状
  回到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涉及到与国外的教育交集的新闻,逐年增多,就笔者所在吉林省来说,发展的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当属吉林大学的莱姆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吉林大学和美国及加拿大的大学合作办学的学院,当时建校十周年的时候,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伯还特意向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发去贺电,并且代表加拿大政府,希望中加的教育合作关系始终保持着。可见不仅中国重视合作办学的理念,国外政府也给予支持的态度。
  “中外合作办学”这个理念,最初仅应用在我国高校当中,尤其是综合实力比较强的高等学校,例如,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建的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址在广东省珠海市,虽说香港不能归类到国外,但是香港的教育理念是国外教育理念的延续,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这种合作办学的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这些在中国相对发达城市发展起来的合作办学学院,起着带头人的作用。发展到现在,很多普通的本科或者大专院校也都开始效仿这种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增加学校本身的竞争力
  三、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教育模式融合,实践后出现的问题
  从根源说起,中国的教育模式和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用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做了一系列纪录片,这一系列的内容是和中国教师有关,名字叫做《中国式教育》,拍摄内容主要包括,50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当地的中学进行讲课,教师是中国的教师,学生是英国的学生。英国的中学学生,很显然已经接受了很长时间的英式教育模式,50名中国教师都是来自国内重点中学的教师,无论学识还是管理方法都已经达到了很成熟的水平,当然管理方法那是对待中国的学生,并且他们不是中国的英语教师,都是数学、语文等其他的学科教师,所以他们还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说英语的能力,既然能被选择上,去英国教英国的学生,英语能力方面也就不言而喻了。双方都接近各自的极端,在这个纪录片当中相遇了,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就凭这点,想想都会有多的分歧之处,所以在这一系列纪录片中,最多的部分就是,英国学生完全十分地不理解中国老师的做法,包括罚站、留作业等,这就涉及到中国和英国的教育特点,中国的教育不仅是在学校,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中,小孩子,尤其十几岁的孩子,一定要严加管教,因为长辈或老师都认为,如果小的时候管不好,长大就更不好管理了;这点完全和英国的思想不一样,國外崇尚的自由理念,所以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任由其发展的管理方法。中国教师过分管制的思想,对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的学生来说,无疑是种煎熬,有的学生甚至不来上课,有的时候中国的教师却也无可奈何,中国老师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学生没办法入选乐队,就不来上课。
  最后,这个纪录片的结果是用最后的成绩评定的,普通话,数学和平均分,都是中国教师团队获胜,英国中学校长最后也总结到,每个学生经过足够的努力都会在考试的时候得到好成绩,但是一天要学习15到16个小时,这好像却不是我们要的童年,不过中国和英国这次大胆的尝试,也让我们英国的学校学到了很多。中国的教师在采访的时候也说,其实最后的这个结果和预期完全不符,但是还是险些胜利了,在这次经历当中学到了很多,我们互相学到很多从没拥有过的知识。临离别的时候,中国老师和同学们告别,学生一一发言表示对中国老师的不舍之情,有一个英国的男学生说,其实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数学老师说我有潜力,让我对自己更加的有信心,很感谢数学老师,并且数学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孩子都很不舍,哭红了眼睛,班长一起喊着,“万岁、万岁、万岁”(这是他们表示欢呼的一种方式),依依不舍地和老师合了影,拥抱送别。
  中国的教育第一次真正走近英国课堂,虽有很多不足,但是结果还是如预期一样,胜过英国的中学老师,因为评判的标准是最后试卷的分数,但是显然英国更注重学生们的个体发展,这样就会在书本上所放的精力少于兴趣培养的时间。中国、英国最后的总结都是,这是一次很珍贵的相互学习的过程,寻找适合自己的优点。以上是中国教师带着中国的教育模式去国外渗透的一个经历,接下来我们来看,国外的教育理念与中国教育的实践碰撞。   笔者的专业是英语专业,所以接受到的外国教师的机会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讲多一些。做学生的角色是,很容易就会对比出,中国教师和外国教师的讲课差别,中国教师注重传授本专业的知识内容,在教学法中称作“讲授法”,并且教学目的都是要求学生重点识记本节课的内容,对比外国教师,他们注重的是课堂的活动,他们很会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点,让学生充分动脑筋,为外教提出的一个话题,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认真听取外国教师的建议、改进观点等。就在这个动脑筋的过程中,其实教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已经实现了。当然也不能说现今所有的中国教师的教学方式都重在传授,部分高校还引进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法,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将主动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当中去,教师不再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样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直至现在,很多中国高等院校甚至有一些中小学已经开始把这个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了。但是,实施相对成功的学校,仅占少数,不具有代表性,不过这个也有可解释的理由,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仅需要教师做一个全面性的改变,而且还在于学生的适应程度,按照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逐渐把这个“翻转课堂”适应给中国学生。
  (二)中外合作办学现今在专业上存在的弊端
  文章前部分提到,之前在中国建立的合作办学学院大部分在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发展至今,现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甚至还有职业院校也都开展了这种“中外办学”的方式,但是究其开展的专业来讲,大部分都以经济、贸易、英语、教育、商务等为主,对比中国高等院校已经存在的专业来看,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大部分偏文科专业,涉及到理科的知识很少,笔者认为可以在专业上涉猎广泛一点,多种专业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首先高等院校专业一旦单调,就会导致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就业的局限性。不仅要在合作办学的院校学到国外先进的知识,归根结底主要问题还是要强调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中外合作办学在普通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了解,一些普通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所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中,国外教师甚少,大部分還是由中国教师讲授,只是教材都是全英的版本,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与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倒置了,合作办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领教国外教师的授课方法,讲课风格,来达到教学目标,不管怎样,整个课堂上都是全英授课,但是如果一个中国教师教授一个英文版本的教材,一旦学生听不懂老师说英语,学生可能就会希望老师说中文,有的时候老师重在完成教学目标,就会形成惯性,再加上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中国老师传授课程的时候就会一味希望老师讲中文,如果一旦这种习惯养成,便不再有合作办学应有的效果。
  还有一些国外的教师资历不足的问题,合作办学邀请过来教学的老师,资历条件并不是教师应该有的资格,所以就这影响到,这位国外的老师在传授课程的时候是否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建议在邀请国外教师的同时,中国校方一定要查清该名国外教师的背景,包括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因为这会直
  中外合作办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实际教育环境中不断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适合中国学生,为规划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强大的铺垫。从最初的不成熟的想法,到现在逐步走上正轨,为中国教育发展史翻开了新篇章,主要目标是提高中国整体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赵凤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2):45-47.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而言,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它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消化,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和扩展。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云南省桥头堡建设
摘要 进入21世纪的新阶段,伴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国内的社会变革的加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本文概述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深层原图,并从教学体系、教师素养、教学考核等方面探讨了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
摘要 高校云集了大批高水平、丰富知识、突出个性的年轻人,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高校是一个易于演变成突发事件的地方。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而且它是高校教育广大学生的重要形式,所以如何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原则来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就是我们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 突发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近几年来,“人才培养”“俄语教学改革”“俄语办学模式”已经成为了俄语学习者耳熟能详的词汇。为了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教材陈旧等问题,教学改革已是势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人才培养是基础环节。实现依法治国的系统实现,离不开法治人才及其培养机制的创新。本文认为应直面和反思我国现行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问题,重新界定法律
摘要 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又可以称为法律硕士,是专业学位之一,法律专业学位教育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民族地区的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的法治建设。本文从民族地区法律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案,旨在为民族地区的法律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法律专业 学位  中
首次对桂林岩溶区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穴土壤受到了有机氯农药的轻度污染,其中大气传输对有机氯农药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在17种有机氯农药
项目研究了风廓线雷达信号及数据处理算法,重点设计风廓线雷达数字中频系统、分析风廓线雷达探测大气返回信号谱特征、形成数据处理算法和流程等;研究了风廓线雷达强度定标方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 法律全球化趋势使法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法学双语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对法律双语人才的需要,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法学双语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明确法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与定位。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索法学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模式选择、考量标准等问题,从中找出制约当前法学双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关键词 法学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