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是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关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已经成了阻碍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瓶颈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信息技术课堂现状,包括以下方面:学生爱玩游戏,上网,QQ聊天;上课铃响起后总是安静不下来,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利用分组讨论的机会浑水摸鱼,说一些与讨论内容无关的话;在合作学习中偷懒,学习过程往往只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完成,其余学生则无所事事;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形同虚设,经常演变为自我吹嘘和相互贬低的过程;学生对计算机不爱护,常常出现不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开关计算机及用力乱击键盘等情况……
信息技术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学科地位低下。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力度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学科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中学仍远不及语、数、外等传统学科的影响力大,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这直接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等同于上体育课和音乐课,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上网、聊QQ、玩游戏是正常的,也是理所应当的。
2.教学环境变化。信息技术课多半在机房上,学生面对的学习工具突然由传统课本、文具和纸张变成一台台计算机,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不自觉地就会兴奋起来,自控能力下降。另外,由于所有计算机同时开启,产生一定的噪音,与普通教室里的安静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反差。
(二)主观原因。
1.学生能力差异性。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经常接触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甚至已经事先掌握了教学内容,认为信息技术课不过如此,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部分学生极少使用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往往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
2.教材处理简单化。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剩余时间就用于玩游戏、上网;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重,学生难以完成,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渐渐失去了完成任务的信心。
二、对策
(一)健全规章制度,优化课堂环境。
机房是信息技术课程特定的教学环境,必须建立健全机房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学生明白在机房里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绝对不能做,坚决奖优罚劣,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进行。另外,课前做好计算机的检查工作,确保学生上课时能正常使用;利用如速龙等电子教室管理软件对学生机进行控制,屏蔽一些游戏网站,尽可能减少学生从网上下载游戏的机会。
(二)转变学生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通过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阐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说明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利用不同方式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程,了解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方式,彻底消除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副科”,是“上网课”、“玩游戏课”的错误观念,端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三)了解学生情况,合理进行分组。
信息技术学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因此计算机是信息技术课最重要的学习工具。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有多有少,操作能力差异较大,全面了解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水平尤显重要。因此在每学期伊始,应该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及接触使用计算机的频率进行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确保每一个学习小组里至少有一个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这样既可以使优生充分展示计算机才华,又便于后进生及时询问、迅速解决难题;既实现了学生资源共享,又大大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对网络、游戏充满探究的兴趣。要想将学生的兴趣由游戏、网络上拉回到课堂上,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精心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对于重点、难点要针对性地讲解,其他可以由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操作创新。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建立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体系。为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必须确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强调评价时多关注别人作品的特色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闪光点,淡化评价等级,消除相互比较,真正使信息技术课堂欢快和谐。
笔者根据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信息技术课堂现状,包括以下方面:学生爱玩游戏,上网,QQ聊天;上课铃响起后总是安静不下来,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利用分组讨论的机会浑水摸鱼,说一些与讨论内容无关的话;在合作学习中偷懒,学习过程往往只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完成,其余学生则无所事事;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形同虚设,经常演变为自我吹嘘和相互贬低的过程;学生对计算机不爱护,常常出现不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开关计算机及用力乱击键盘等情况……
信息技术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学科地位低下。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力度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学科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中学仍远不及语、数、外等传统学科的影响力大,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这直接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等同于上体育课和音乐课,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上网、聊QQ、玩游戏是正常的,也是理所应当的。
2.教学环境变化。信息技术课多半在机房上,学生面对的学习工具突然由传统课本、文具和纸张变成一台台计算机,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不自觉地就会兴奋起来,自控能力下降。另外,由于所有计算机同时开启,产生一定的噪音,与普通教室里的安静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反差。
(二)主观原因。
1.学生能力差异性。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经常接触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甚至已经事先掌握了教学内容,认为信息技术课不过如此,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部分学生极少使用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往往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
2.教材处理简单化。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剩余时间就用于玩游戏、上网;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重,学生难以完成,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渐渐失去了完成任务的信心。
二、对策
(一)健全规章制度,优化课堂环境。
机房是信息技术课程特定的教学环境,必须建立健全机房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学生明白在机房里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绝对不能做,坚决奖优罚劣,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进行。另外,课前做好计算机的检查工作,确保学生上课时能正常使用;利用如速龙等电子教室管理软件对学生机进行控制,屏蔽一些游戏网站,尽可能减少学生从网上下载游戏的机会。
(二)转变学生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通过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阐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说明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利用不同方式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程,了解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方式,彻底消除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副科”,是“上网课”、“玩游戏课”的错误观念,端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三)了解学生情况,合理进行分组。
信息技术学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因此计算机是信息技术课最重要的学习工具。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有多有少,操作能力差异较大,全面了解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水平尤显重要。因此在每学期伊始,应该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及接触使用计算机的频率进行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确保每一个学习小组里至少有一个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这样既可以使优生充分展示计算机才华,又便于后进生及时询问、迅速解决难题;既实现了学生资源共享,又大大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对网络、游戏充满探究的兴趣。要想将学生的兴趣由游戏、网络上拉回到课堂上,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精心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对于重点、难点要针对性地讲解,其他可以由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操作创新。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建立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体系。为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必须确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强调评价时多关注别人作品的特色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闪光点,淡化评价等级,消除相互比较,真正使信息技术课堂欢快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