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此次”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选的观察员,本人感触颇深。我与这个平台的渊源可追溯到2011年第一届展览开幕,可以说有幸和平臺的组织者、评委会、推委会、入展作者们一同见证了“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的诞生。当时的我还是一名学生,作为专家评委的助手之一,参与并学习了评审的全部过程,故而对“何为当代”“何为新锐”产生了初次思考。
如今,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者,二次观看这个奖项的全貌,我已然抱有不同的心态。引发我思考最多的两个问题是:创作者如何在一种局限性的展示选拔中尽可能完美地呈现自己对于作品的全部思考?而经过反复斟酌推选出的入展者们接下来如何在全世界的视角下进行“新锐”的对话?前者,我想是每一位希望有机会透过不同的摄影比赛或展览平台来发表作品的创作者所热切关心的问题,而后者或许是留给平台及入展作者们接下来持续思考的问题。由此,我想以创作者的身份分享关于以上两个问题的观察随想。
关于作品意识
今年,“新锐展”这一平台发展到第四届,从投稿数量来说,似乎是有史以来最少的一届,但从作品题材、手法的多样性来说,不输任何一届,加之在500多份来稿中包括40多份纸质图像与摄影书的参评辅助,无疑也给评选增加了一丝趣味。多种评审参考机制,一方面提供给参赛者呈现方式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也在考验参赛者对自己作品的认识是否清晰。
所谓“作品意识”,换句话说,是一种完整度较高的创作意识。走完调研、实验、完成及展示的一系列过程,无论你从哪一点开始展开思考我都觉得并无关系。尽管近年来有一些声音强调着艺术思维的逻辑性,我始终认为创作仍需感性和灵光,并不能固化为某一种流程,至于作品何时完成也应由创作者来决定。很可惜的是,我观察到许多投稿者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而是局限在某一种呈现机制当中,而入围作品在这一点上相比其他的作品会考虑地更甚一筹。
纸质作品包括书和单幅作品两种形式,书本的叙事手法与图片排序并不一定适合大屏幕上左右浏览式的叙事方式,而电子版作品选择打印成单幅作品所选择的纸张和尺幅也并不一定能达到最佳呈现效果。在评选过程中,出现过同一份作品,既递交了电子版,又加以纸质输出,殊不知,二者相抵,反而会让观看者不明其意图。故,作者应提前根据自己的作品深思熟虑合适的呈现方式,并根据此方式进行图片的排序与编辑,二者相加,才能让观众无论以何种方式观看都能感知作者对作品细致入微的考虑。
作为艺术家,在初期的艺术生涯中,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展示自己的作品,而每一次如何呈现作品的样貌取决于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你所要展示给的观众对象。而对于此次参选者来说,投稿就好比打包呈现项目的整条脉络,需要包括清晰的阐述,强大的编辑与排序,突出的作品主体,创作探索的延续性以及原创发声。但不是走完这一套程序就等于说有了作品意识,虚有其表的形式只能装饰和包裹空洞的作品内核。这一次评选让我注视更多的是作品本身想说的话,而非作者加之以阐释。
关于原创发声
也许因近年来在纽约和巴黎学习的经历,让我在观察此次投稿作品时,总能联想到一些“别人”创作风格的影子,可能我们认为在国内相对新锐的创作题材和手法放在国际语境下看已不能代表什么。此刻与我在2011年第一次的观看参选作品时的感受已不能同日而语,我试图从往届入展作品以及今年投稿的全部作品中挖掘一些个人风格强烈、具有原创性的作品,的确有许多由内而外散发着艺术家个人气质的作品,但同时我也发现每年总有一些相似的主题和创作手法出现。再反观国内其他展评,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使我不禁开始思考,时至今日,我们所探讨的新锐话题是否与国际流行趋势有时差?内外是否存在着信息不对等呢?什么才是属于中国的当代摄影新锐?我也许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但这也是我本人及年轻一辈艺术家面临思考的难题。
“试图做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人们总是想做自己知道的事情,这样能感到舒适,但也必须时刻保有一个未知的范畴用来推动自己前进。”
没错,当摄影在罗恩·纽伦(Loan Nguyen)的作品中成为记录和参与表演的道具,当图片以物理空间结构的构成元素存在于阿缇·维尔康(Artie Vierkant)的作品当中,当超媒介的影像来袭、挑战着摄影本体的边界,我们或许可以借助摄影这个可无限延伸的媒介建立或者探索一种新的知识结构。
回望前几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国内首个以“新锐”命名的摄影评选活动,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浙江省文联发起、联合中国摄影的媒体平台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力量,历经6年,每一届挖掘推出20名中国当代摄影新生力量,积聚至今所产生的结果和效应推动着国人对“摄影”媒介本体与边界的探索与发声。
本届评选在保持寻找具备艺术家潜质的新一代力量的初衷上,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点关注了作者的创作脉络、实验媒介探索以及作品意识的成熟度等几个方面,历经初选、复选及几轮复议所选出的二十组作品,其过程着实不易,接下来,就看承载着“新锐”头衔的入展者们在展览中如何与观众的对话了。
(作者为独立艺术家,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同年被推免为影视系研究生。期间获纽约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研修证书。获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荣誉奖学金、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吴冠中奖学金、潘天寿奖学金、林风眠奖学金、崇丽艺术奖学金及仟游奖学金。)
如今,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者,二次观看这个奖项的全貌,我已然抱有不同的心态。引发我思考最多的两个问题是:创作者如何在一种局限性的展示选拔中尽可能完美地呈现自己对于作品的全部思考?而经过反复斟酌推选出的入展者们接下来如何在全世界的视角下进行“新锐”的对话?前者,我想是每一位希望有机会透过不同的摄影比赛或展览平台来发表作品的创作者所热切关心的问题,而后者或许是留给平台及入展作者们接下来持续思考的问题。由此,我想以创作者的身份分享关于以上两个问题的观察随想。
关于作品意识
今年,“新锐展”这一平台发展到第四届,从投稿数量来说,似乎是有史以来最少的一届,但从作品题材、手法的多样性来说,不输任何一届,加之在500多份来稿中包括40多份纸质图像与摄影书的参评辅助,无疑也给评选增加了一丝趣味。多种评审参考机制,一方面提供给参赛者呈现方式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也在考验参赛者对自己作品的认识是否清晰。
所谓“作品意识”,换句话说,是一种完整度较高的创作意识。走完调研、实验、完成及展示的一系列过程,无论你从哪一点开始展开思考我都觉得并无关系。尽管近年来有一些声音强调着艺术思维的逻辑性,我始终认为创作仍需感性和灵光,并不能固化为某一种流程,至于作品何时完成也应由创作者来决定。很可惜的是,我观察到许多投稿者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而是局限在某一种呈现机制当中,而入围作品在这一点上相比其他的作品会考虑地更甚一筹。
纸质作品包括书和单幅作品两种形式,书本的叙事手法与图片排序并不一定适合大屏幕上左右浏览式的叙事方式,而电子版作品选择打印成单幅作品所选择的纸张和尺幅也并不一定能达到最佳呈现效果。在评选过程中,出现过同一份作品,既递交了电子版,又加以纸质输出,殊不知,二者相抵,反而会让观看者不明其意图。故,作者应提前根据自己的作品深思熟虑合适的呈现方式,并根据此方式进行图片的排序与编辑,二者相加,才能让观众无论以何种方式观看都能感知作者对作品细致入微的考虑。
作为艺术家,在初期的艺术生涯中,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展示自己的作品,而每一次如何呈现作品的样貌取决于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你所要展示给的观众对象。而对于此次参选者来说,投稿就好比打包呈现项目的整条脉络,需要包括清晰的阐述,强大的编辑与排序,突出的作品主体,创作探索的延续性以及原创发声。但不是走完这一套程序就等于说有了作品意识,虚有其表的形式只能装饰和包裹空洞的作品内核。这一次评选让我注视更多的是作品本身想说的话,而非作者加之以阐释。
关于原创发声
也许因近年来在纽约和巴黎学习的经历,让我在观察此次投稿作品时,总能联想到一些“别人”创作风格的影子,可能我们认为在国内相对新锐的创作题材和手法放在国际语境下看已不能代表什么。此刻与我在2011年第一次的观看参选作品时的感受已不能同日而语,我试图从往届入展作品以及今年投稿的全部作品中挖掘一些个人风格强烈、具有原创性的作品,的确有许多由内而外散发着艺术家个人气质的作品,但同时我也发现每年总有一些相似的主题和创作手法出现。再反观国内其他展评,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使我不禁开始思考,时至今日,我们所探讨的新锐话题是否与国际流行趋势有时差?内外是否存在着信息不对等呢?什么才是属于中国的当代摄影新锐?我也许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但这也是我本人及年轻一辈艺术家面临思考的难题。
“试图做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人们总是想做自己知道的事情,这样能感到舒适,但也必须时刻保有一个未知的范畴用来推动自己前进。”
没错,当摄影在罗恩·纽伦(Loan Nguyen)的作品中成为记录和参与表演的道具,当图片以物理空间结构的构成元素存在于阿缇·维尔康(Artie Vierkant)的作品当中,当超媒介的影像来袭、挑战着摄影本体的边界,我们或许可以借助摄影这个可无限延伸的媒介建立或者探索一种新的知识结构。
回望前几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国内首个以“新锐”命名的摄影评选活动,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浙江省文联发起、联合中国摄影的媒体平台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力量,历经6年,每一届挖掘推出20名中国当代摄影新生力量,积聚至今所产生的结果和效应推动着国人对“摄影”媒介本体与边界的探索与发声。
本届评选在保持寻找具备艺术家潜质的新一代力量的初衷上,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点关注了作者的创作脉络、实验媒介探索以及作品意识的成熟度等几个方面,历经初选、复选及几轮复议所选出的二十组作品,其过程着实不易,接下来,就看承载着“新锐”头衔的入展者们在展览中如何与观众的对话了。
(作者为独立艺术家,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同年被推免为影视系研究生。期间获纽约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研修证书。获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荣誉奖学金、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吴冠中奖学金、潘天寿奖学金、林风眠奖学金、崇丽艺术奖学金及仟游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