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辅助手段。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当坚持“生本理念”,以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及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语文素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达到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78-02
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好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有效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知识,还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进,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构建语文作业新形式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把握“生本理念”,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和多元性,从优化作业设计角度出发,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一、坚持“生本”作业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尽可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到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此,作业设计应同样遵循“生本理念”,由学生自己选择与自身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相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新课标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且玩心重,对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兴趣。针对这一特征就要求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把握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趣味性原则,即作业内容和形式要具有趣味,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主体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将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三是有效性原则,摒弃旧的“题海战略”,而实行“减负”作业,让学生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大的学习收获;四是开放性原则,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包括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答案及作业评价方式等,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业设置的单向性。
自上而下的作业是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的主要方式,教师设计作业的主要思路大多是从教材中直接选取,其中问题基本选自教材习题或者练习册。学生只能被动记录作业并照做。这种单向的作业设置,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同一套作业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最终结果必然导致作业对学习基础好、水平高的学生没有挑战性,而对学习基础较差、理解水平较低的学生又“难于登天”等问题。
2.作业内容的单调性。
生字抄写、注释背诵、文章复写等都是当前小学语文常见的作业内容,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强调和要求学生反复抄写,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这种方法或许对学生积累知识有所帮助,但从长远来看,极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联系实际,将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作业答案的绝对性。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份语言材料,从不同角度解析,由不同人解析,就会产生多种不同答案。这是语文自身具有的模糊属性使然。然而,在传统语文作业设计中,却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作业问题的答案往往唯一且绝对,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时,常常采用“标准答案”作参照。非对即错作业很容易致使学生形成定式思维,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
四、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导致当前语文作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材方面的因素,目前很多教师惯用的作业布置方式是从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选取,但从当前许多教材课后习题的编排来看,存在题型单一、内容简单重复、数量多但缺乏层次性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语言综合能力培养;二是教师方面的因素,部分教师设计作业时,由于自身观念的影响,对作业功能的认识出现偏差,致使其设计作业时随意性大,且规范性不足,同时对作业结果的重视远远大于对作业过程的重视,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受到损害。
五、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构想
1.設计唱跳表现型作业。
好玩、爱表现是小学阶段学生最突出的个性,在“减负”的背景下,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设计出能让学生自我表现的作业,如唱歌、跳舞、绘画等。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朗朗上口的文辞,教师可以将其编成童谣,教给孩子,让他们唱给家长听。或者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描述,用笔画出文章内容,充分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
2.设计专题收集型作业。
收集型作业是很多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因为大多数收集型作业都与大自然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对此,教师应当结合实际,适当设计些专题收集型作业。如带孩子深入大自然,让他们观察自然中的一切,然后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成调查报告。这种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新奇又富有挑战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设计想象趣味型作业。
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应当贯彻快乐学习原则,让孩子在兴趣的推动下,逐渐深入学习、探索知识。对此,教师设计作业要题目新颖,形式活泼,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多古诗词和童话故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仿写或者续写,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设计内容层次型作业。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不同,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从作业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必须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业,最终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作业设置成高、中、低三层,每层之间存在一定难度梯度,进而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业。
参考文献
[1]夏荣敏.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小学时代:教师,2012年6期.
[2]刘杨.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索[J].民风(科学教育)2013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78-02
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好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有效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知识,还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进,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构建语文作业新形式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把握“生本理念”,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和多元性,从优化作业设计角度出发,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一、坚持“生本”作业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尽可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到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此,作业设计应同样遵循“生本理念”,由学生自己选择与自身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相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新课标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且玩心重,对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兴趣。针对这一特征就要求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把握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趣味性原则,即作业内容和形式要具有趣味,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主体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将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三是有效性原则,摒弃旧的“题海战略”,而实行“减负”作业,让学生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大的学习收获;四是开放性原则,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包括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答案及作业评价方式等,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业设置的单向性。
自上而下的作业是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的主要方式,教师设计作业的主要思路大多是从教材中直接选取,其中问题基本选自教材习题或者练习册。学生只能被动记录作业并照做。这种单向的作业设置,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同一套作业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最终结果必然导致作业对学习基础好、水平高的学生没有挑战性,而对学习基础较差、理解水平较低的学生又“难于登天”等问题。
2.作业内容的单调性。
生字抄写、注释背诵、文章复写等都是当前小学语文常见的作业内容,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强调和要求学生反复抄写,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这种方法或许对学生积累知识有所帮助,但从长远来看,极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联系实际,将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作业答案的绝对性。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份语言材料,从不同角度解析,由不同人解析,就会产生多种不同答案。这是语文自身具有的模糊属性使然。然而,在传统语文作业设计中,却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作业问题的答案往往唯一且绝对,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时,常常采用“标准答案”作参照。非对即错作业很容易致使学生形成定式思维,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
四、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导致当前语文作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材方面的因素,目前很多教师惯用的作业布置方式是从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选取,但从当前许多教材课后习题的编排来看,存在题型单一、内容简单重复、数量多但缺乏层次性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语言综合能力培养;二是教师方面的因素,部分教师设计作业时,由于自身观念的影响,对作业功能的认识出现偏差,致使其设计作业时随意性大,且规范性不足,同时对作业结果的重视远远大于对作业过程的重视,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受到损害。
五、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构想
1.設计唱跳表现型作业。
好玩、爱表现是小学阶段学生最突出的个性,在“减负”的背景下,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设计出能让学生自我表现的作业,如唱歌、跳舞、绘画等。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朗朗上口的文辞,教师可以将其编成童谣,教给孩子,让他们唱给家长听。或者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描述,用笔画出文章内容,充分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
2.设计专题收集型作业。
收集型作业是很多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因为大多数收集型作业都与大自然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对此,教师应当结合实际,适当设计些专题收集型作业。如带孩子深入大自然,让他们观察自然中的一切,然后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成调查报告。这种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新奇又富有挑战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设计想象趣味型作业。
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应当贯彻快乐学习原则,让孩子在兴趣的推动下,逐渐深入学习、探索知识。对此,教师设计作业要题目新颖,形式活泼,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多古诗词和童话故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仿写或者续写,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设计内容层次型作业。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不同,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从作业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必须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业,最终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作业设置成高、中、低三层,每层之间存在一定难度梯度,进而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业。
参考文献
[1]夏荣敏.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小学时代:教师,2012年6期.
[2]刘杨.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索[J].民风(科学教育)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