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大学生创业队伍日渐壮大。本文围绕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了民办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现状,提出了引导民办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对策,以期提高创业教育效果。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业大赛;创业教育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广,创新创业的先行军——大学生,创业的队伍日渐壮大。许多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学生群体,都在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发展机会,自主创业的念头已经在他们心里萌生。但是,如何锻炼他们的各种素质?如何使学生切实体验并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如何使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游刃有余?对此,学校需形成一套完整的体验机制,正确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利用竞赛平台引导创新创业的实证研究。
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学校加强了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关注力度,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牵头,由教务、科研、设备、财务、产业、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参与,各个部门分工合作,井然有序。教学管理部门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课和创业实训课;团委加大相关创业社团的建立,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招就处系统性地举办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引入知名企业家进校园做评审,学生创业团队不断涌现。种种举措加强宣讲力度的同时,也完善了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热情膨胀,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生创业成功率依旧很低。本文对无锡太湖学院的创业教育实践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二、民办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创业大赛认识不足,参赛积极性不高
我校学生的创业项目有:摄影制作、广告创意设计、服装DIY设计、展示空间设计、无人机等类型。只要学生专业基础扎实,设计新颖,运营起来难度相对较低。但有的学生过于务实,比赛意识不强烈,认为比赛耗时费力,从性价比上来说,不如跑业务、自己接项目做方案。另一方面,学校对比赛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单凭下发的文件告知学生,难以使学生对比赛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难激发学生对创业大赛的兴趣。
2.创业项目核心竞争力不强,学生缺乏信心
创业大赛作为科研实践类比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摄影制作,要面对的是行业里的资深人士,与他们相比,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学习能力强是学生的优势。但真正面对市场多变的行情,学生会呈现出无力状态,他们社会阅历不足,工作经验匮乏,面对突发事件缺乏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和素养。因此,面对评审的连环追问,有些学生会手忙脚乱。在参赛阶段,一部分学生就因缺乏某些能力而惨遭淘汰。
3.学校资源投入不足,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专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实战经验欠缺,对学生参赛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制约。
三、引导民办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对策
1.充分认识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
民办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更加灵活的机制。如举办校内创业大赛,动员学生参加大型创业大赛,采取多种奖励形式等,都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别的创业赛事。这样不但学生自身有所获,而且也能展现学校育人成果。
(1)参加创业大赛,有利于推进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学校围绕创业大赛,开展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拟演练和参加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可以刺激学校加强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即让科班出身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但缺乏实际企业管理经验的教师走出去,通过担任企业领导助理或公司顾问的形式,增强教师的实践体验。另一方面,邀请企业老总来校指导参赛项目或进入课堂,分享他们创业的故事。
(2)参加创业大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方面,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以前学生认为创业很高大上,没有资金,没有强大的人脉圈,光有创业梦想,不敢轻易参与其中。但在参加大赛的过程中,通过资料的搜集,通过自身的完善,他们会转变观念,只要有好的想法和创意,也会有风投或公司来做资金支持的。这样,既改变了学生对创业活动的认知,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提升团队协作以及沟通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团队合作是最重要的,大家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强项的同时又能步调一致,这需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资源。除了离不开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外,还需要学生学会放下姿态,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比赛不仅加强了相关专业的沟通和融合,提升了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也增进了同学间及师生间的关系。
因此,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以及师资建设,都会发挥很大的引领作用。
2.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方法
学校要吸引学生的关注,进而完善教学体系;加大与公司的联系,做好产学研实践;加大学校对创新创业的投资力度。
(1)学校:加强创业师资建设,加大对创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引进模拟创业实训体系,做好学生从创业培训到实际创业的过渡工作。
(2)教学管理部门:要制订出更加完善,适合指导大学生创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以及评估体系。课程设置上可加大相关通识知识的比例,寻求知识多元化、国际化;专业教师定期参加实训培训,了解最新市场动态,与市场行情接轨,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创业。
(3)校团委: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創业创新社团建设。结合创业必备的知识体系,破除呆板的理论学习模式,以兴趣社团的方式开展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
(4)招就处:加强和公司的合作,邀请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走进大学课堂。也可聘请他们作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的校外导师,进行具体的创业实践指导,便于学生把书本理论转为实践操作,使他们为未来创业做好心理准备。
兴趣、师资、实践多种方式的衔接,为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对提高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品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作为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创业大赛受到了很多高校的关注。作为民办院校,我们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不要只是以模拟为主,为了迎合评审的理念,而不关注创业项目的长远发展。民办高校一定要放下身段,做好与企业、市场的接轨,为学生的创业项目保驾护航,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创业。只有如此,创业大赛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坤.参加创意类大赛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估[J].中国林业教育,2015(7).
[2]王西文,王菁华.创业大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4(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无锡太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化时代民办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5WUSS017)。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业大赛;创业教育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广,创新创业的先行军——大学生,创业的队伍日渐壮大。许多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学生群体,都在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发展机会,自主创业的念头已经在他们心里萌生。但是,如何锻炼他们的各种素质?如何使学生切实体验并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如何使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游刃有余?对此,学校需形成一套完整的体验机制,正确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利用竞赛平台引导创新创业的实证研究。
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学校加强了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关注力度,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牵头,由教务、科研、设备、财务、产业、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参与,各个部门分工合作,井然有序。教学管理部门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课和创业实训课;团委加大相关创业社团的建立,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招就处系统性地举办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引入知名企业家进校园做评审,学生创业团队不断涌现。种种举措加强宣讲力度的同时,也完善了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热情膨胀,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生创业成功率依旧很低。本文对无锡太湖学院的创业教育实践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二、民办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创业大赛认识不足,参赛积极性不高
我校学生的创业项目有:摄影制作、广告创意设计、服装DIY设计、展示空间设计、无人机等类型。只要学生专业基础扎实,设计新颖,运营起来难度相对较低。但有的学生过于务实,比赛意识不强烈,认为比赛耗时费力,从性价比上来说,不如跑业务、自己接项目做方案。另一方面,学校对比赛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单凭下发的文件告知学生,难以使学生对比赛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难激发学生对创业大赛的兴趣。
2.创业项目核心竞争力不强,学生缺乏信心
创业大赛作为科研实践类比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摄影制作,要面对的是行业里的资深人士,与他们相比,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学习能力强是学生的优势。但真正面对市场多变的行情,学生会呈现出无力状态,他们社会阅历不足,工作经验匮乏,面对突发事件缺乏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和素养。因此,面对评审的连环追问,有些学生会手忙脚乱。在参赛阶段,一部分学生就因缺乏某些能力而惨遭淘汰。
3.学校资源投入不足,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专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实战经验欠缺,对学生参赛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制约。
三、引导民办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对策
1.充分认识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
民办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更加灵活的机制。如举办校内创业大赛,动员学生参加大型创业大赛,采取多种奖励形式等,都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别的创业赛事。这样不但学生自身有所获,而且也能展现学校育人成果。
(1)参加创业大赛,有利于推进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学校围绕创业大赛,开展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拟演练和参加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可以刺激学校加强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即让科班出身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但缺乏实际企业管理经验的教师走出去,通过担任企业领导助理或公司顾问的形式,增强教师的实践体验。另一方面,邀请企业老总来校指导参赛项目或进入课堂,分享他们创业的故事。
(2)参加创业大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方面,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以前学生认为创业很高大上,没有资金,没有强大的人脉圈,光有创业梦想,不敢轻易参与其中。但在参加大赛的过程中,通过资料的搜集,通过自身的完善,他们会转变观念,只要有好的想法和创意,也会有风投或公司来做资金支持的。这样,既改变了学生对创业活动的认知,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提升团队协作以及沟通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团队合作是最重要的,大家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强项的同时又能步调一致,这需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资源。除了离不开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外,还需要学生学会放下姿态,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比赛不仅加强了相关专业的沟通和融合,提升了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也增进了同学间及师生间的关系。
因此,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以及师资建设,都会发挥很大的引领作用。
2.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方法
学校要吸引学生的关注,进而完善教学体系;加大与公司的联系,做好产学研实践;加大学校对创新创业的投资力度。
(1)学校:加强创业师资建设,加大对创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引进模拟创业实训体系,做好学生从创业培训到实际创业的过渡工作。
(2)教学管理部门:要制订出更加完善,适合指导大学生创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以及评估体系。课程设置上可加大相关通识知识的比例,寻求知识多元化、国际化;专业教师定期参加实训培训,了解最新市场动态,与市场行情接轨,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创业。
(3)校团委: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創业创新社团建设。结合创业必备的知识体系,破除呆板的理论学习模式,以兴趣社团的方式开展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
(4)招就处:加强和公司的合作,邀请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走进大学课堂。也可聘请他们作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的校外导师,进行具体的创业实践指导,便于学生把书本理论转为实践操作,使他们为未来创业做好心理准备。
兴趣、师资、实践多种方式的衔接,为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对提高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品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作为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创业大赛受到了很多高校的关注。作为民办院校,我们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不要只是以模拟为主,为了迎合评审的理念,而不关注创业项目的长远发展。民办高校一定要放下身段,做好与企业、市场的接轨,为学生的创业项目保驾护航,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创业。只有如此,创业大赛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坤.参加创意类大赛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估[J].中国林业教育,2015(7).
[2]王西文,王菁华.创业大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4(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无锡太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化时代民办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5WUSS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