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它不断消解着教师的知识权威,使传统课堂教学 “三中心”模式受到挑战,加大了课堂教学难度。基于此,教师需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学,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 挑战 策略
互联网使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处于相互关联之中,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相互联系的群体或个体进行没有时空限制的交流,它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电话、书信、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媒体,微博、微信、QQ、贴吧、论坛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数字化、交互性、多媒体、实时性等鲜明的优势便利了学习与生活。新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拓宽了教育资源,打破了教学的时空界限,便利了知识的获取与传播。然而,新媒体也是个大熔炉,各种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诋毁先进价值的言论充斥于新媒体上,信息化时代,新媒体酷似一个大熔炉,各种不良信息、虚假信息、暴力色情以及诋毁先进价值的言论常常充斥于新媒体上,如何趋利避害,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时代性、政治性和育人性,是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新媒体技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1.传统教学“三中心”模式受到冲击。教师、教材和课堂“三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占有主导地位,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基本特点,单项式互动明显,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极具权威性。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三中心”地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材内容更不能包罗万象,课堂也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压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逻辑抽象性和高度的政治性使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灵活性,在大学行政化管理的背景下,教师自主探索空间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热情。应付式上课、被动式学习和灌输式教学常常占据于课堂教学之中。新媒体的应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课堂中无法触及到的资讯,海量信息涌现在学生面前,解构着教师的知识权威。学生往往会通过搜索引擎去验证所质疑的内容,教师权威容易受到挑战。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度加大。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学生能接触到教师所不能了解和掌握的知识。随着校园网络的全覆盖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课堂教学中的“低头族”现象严重,学生管理和课堂秩序往往成为很多教师较为头疼的问题,需借助于校纪校规才能维持课堂秩序。在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课,班级人数较多,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较难开展,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较少,导致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不够,加剧了课堂教的难度。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常常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缺乏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借助网络拼凑教师布置的作业,甚至不惜以抄袭为代价。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研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较少应用,知识灌输和讲授法是教学常态,教学范式和教学理念没有大的变化,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样态中,注重教而忽视学,这种教学并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诉求。
3.学生思想观念易受新媒体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微博、QQ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融入到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對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源于娱乐和猎奇心理,大学生热衷于对热点新闻的追踪、对明星娱乐节目的追捧和对暴力色情新闻的浏览,若较长时间沉迷其不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型塑。新媒体的虚拟性为学生自由、平等与民主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浓厚的兴趣、探索欲望和个性容易在虚拟空间中释放,但面对零散的、碎片化的和缺乏系统整合的信息,学生往往无所适从,缺乏综合判断力,只愿意了解一知半解的知识,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知识渐失兴趣。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上网成为大学生群体最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成为了“第二生活空间”,如何抢占这一网络阵地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二、新媒体技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有效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既是大势所趋,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1.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拓展新媒体教育阵地。以 “三中心” 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信息技术、民主化教育思潮和人本主义观念的冲击,要求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主动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和人本化管理。思政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面对新媒体技术革命,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拓展新媒体教育阵地。借助新媒体阵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国情校情,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创造性地开展专题式教学,主动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式教学,充分利用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主动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得以丰富,也有效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方式。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教师要主动反思自身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受班级人数多、师资缺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政治性强、理论概括性和逻辑抽象性强等特点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法为主,较难满足学生诉求。教师要认真备课,充分挖掘所讲内容的全面性,积极通过新媒体寻找有用材料,探索启发式教学、专题研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分组讨论式教学。新媒体技术下创新教学方法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强化问题意识。事实上,教学效果好坏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新颖和生动活泼的特点,也要充分利用传统课堂内容充实、条理清和重点突出的特点,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师生新媒体技术素养。通过新媒体强化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进行资源共享和开放合作,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索,也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良好的媒体素养,能熟练应用新媒体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甄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新媒体开展互动式教学分让“低头族”现象从课堂中消失,使学生享受学习乐趣。教师要积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与学生主动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疏导,确保学生崇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知识基础差异较大的不同群体,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技能、过硬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及时把握社会发展动态,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慧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阵地拓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2]肖长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思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3]杨浩,卓慧萍,熊伟.权变理论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关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4]杨浩,吴遥,陈海燕.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2).
[5]李炳毅,张爱萍.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1).
作者简介:李淑娟(1987.1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武昌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2015GB334).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 挑战 策略
互联网使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处于相互关联之中,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相互联系的群体或个体进行没有时空限制的交流,它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电话、书信、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媒体,微博、微信、QQ、贴吧、论坛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数字化、交互性、多媒体、实时性等鲜明的优势便利了学习与生活。新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拓宽了教育资源,打破了教学的时空界限,便利了知识的获取与传播。然而,新媒体也是个大熔炉,各种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诋毁先进价值的言论充斥于新媒体上,信息化时代,新媒体酷似一个大熔炉,各种不良信息、虚假信息、暴力色情以及诋毁先进价值的言论常常充斥于新媒体上,如何趋利避害,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时代性、政治性和育人性,是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新媒体技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1.传统教学“三中心”模式受到冲击。教师、教材和课堂“三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占有主导地位,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基本特点,单项式互动明显,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极具权威性。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三中心”地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材内容更不能包罗万象,课堂也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压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逻辑抽象性和高度的政治性使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灵活性,在大学行政化管理的背景下,教师自主探索空间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热情。应付式上课、被动式学习和灌输式教学常常占据于课堂教学之中。新媒体的应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课堂中无法触及到的资讯,海量信息涌现在学生面前,解构着教师的知识权威。学生往往会通过搜索引擎去验证所质疑的内容,教师权威容易受到挑战。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度加大。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学生能接触到教师所不能了解和掌握的知识。随着校园网络的全覆盖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课堂教学中的“低头族”现象严重,学生管理和课堂秩序往往成为很多教师较为头疼的问题,需借助于校纪校规才能维持课堂秩序。在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课,班级人数较多,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较难开展,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较少,导致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不够,加剧了课堂教的难度。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常常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缺乏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借助网络拼凑教师布置的作业,甚至不惜以抄袭为代价。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研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较少应用,知识灌输和讲授法是教学常态,教学范式和教学理念没有大的变化,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样态中,注重教而忽视学,这种教学并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诉求。
3.学生思想观念易受新媒体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微博、QQ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融入到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對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源于娱乐和猎奇心理,大学生热衷于对热点新闻的追踪、对明星娱乐节目的追捧和对暴力色情新闻的浏览,若较长时间沉迷其不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型塑。新媒体的虚拟性为学生自由、平等与民主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浓厚的兴趣、探索欲望和个性容易在虚拟空间中释放,但面对零散的、碎片化的和缺乏系统整合的信息,学生往往无所适从,缺乏综合判断力,只愿意了解一知半解的知识,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知识渐失兴趣。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上网成为大学生群体最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成为了“第二生活空间”,如何抢占这一网络阵地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二、新媒体技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有效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既是大势所趋,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1.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拓展新媒体教育阵地。以 “三中心” 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信息技术、民主化教育思潮和人本主义观念的冲击,要求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主动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和人本化管理。思政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面对新媒体技术革命,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拓展新媒体教育阵地。借助新媒体阵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国情校情,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创造性地开展专题式教学,主动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式教学,充分利用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主动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得以丰富,也有效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方式。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教师要主动反思自身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受班级人数多、师资缺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政治性强、理论概括性和逻辑抽象性强等特点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法为主,较难满足学生诉求。教师要认真备课,充分挖掘所讲内容的全面性,积极通过新媒体寻找有用材料,探索启发式教学、专题研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分组讨论式教学。新媒体技术下创新教学方法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强化问题意识。事实上,教学效果好坏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新颖和生动活泼的特点,也要充分利用传统课堂内容充实、条理清和重点突出的特点,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师生新媒体技术素养。通过新媒体强化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进行资源共享和开放合作,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索,也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良好的媒体素养,能熟练应用新媒体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甄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新媒体开展互动式教学分让“低头族”现象从课堂中消失,使学生享受学习乐趣。教师要积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与学生主动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疏导,确保学生崇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知识基础差异较大的不同群体,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技能、过硬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及时把握社会发展动态,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慧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阵地拓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2]肖长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思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3]杨浩,卓慧萍,熊伟.权变理论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关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4]杨浩,吴遥,陈海燕.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2).
[5]李炳毅,张爱萍.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1).
作者简介:李淑娟(1987.1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武昌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2015GB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