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促进传统戏曲发展的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k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传统戏曲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陷入观众锐减的困境。这种局面是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多观众,是挽救戏曲免于衰亡的当务之急。市场化之路是传统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传统戏曲和广场文化的融合是是传统戏曲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戏曲市场化广场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戏曲诞生以来,经历过相当长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需求,目前传统戏曲早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很多戏种却陷入了戏曲人才青黄不接,观众锐减的困境,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娱乐传媒的竞争中,传统戏曲文化是否真正失去了市场呢?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如不及时转变思路,传统戏曲生存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
  传统戏曲发展至今,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小圈子、小团体的活动,不仅失去了商业价值,更失去了文化意蕴。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戏曲所受到的冲击、发生的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些剧种已经消亡,一些剧种濒临灭绝,大多数剧种境况欠佳,观众减少。以我县为例,传统的豫剧和越调,观众群越来越少,年轻的观众群则更少。而相对于歌舞、魔术、杂技、小品等文艺活动相比,戏曲晚会上人数总是寥寥无几,更显孤寂。戏曲俨然变成一项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这本身就不符合戏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今天这种局面是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多观众,是挽救戏曲免于衰亡的当务之急。
  二、改革传统戏曲的策略
  传统戏曲改革要面向市场,面对开放,定位于广大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的检阅,这样才能达到戏曲的推广和普及,才能让大家走近戏曲艺术,领略其艺术魅力。
  1、走市场化之路
  市场经济条件下,戏曲与戏曲剧种发展的市场之路是一条必由之路。没有市场,就没有戏曲,没有戏曲剧种。戏曲史、剧种史表明,戏曲的发展、戏曲剧种的生成发展是也市场化的产物,市场的核心是观众的审美趣味,封建时代戏曲乃不登大雅之堂之物,没有谁人为的去生成剧种,戏曲与剧种都是按照百姓的趣味、自然而然的生成、定位,没有人为的干扰,其地方化过程也是一个艺术优化的过程,使新的戏曲与剧种在地方化的转化中经历一次吐故纳新、整合变革,适应当地观众的趣味和要求,对市场和观众的敏感使戏曲和剧种的发展充满活力,使戏曲与剧种生生不息,既保持戏曲与剧种的特色,又能顺应时代和地方的变化,极其主动、灵活。
  20世纪50年代,我们对戏曲及剧种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目的是推动戏曲及剧种的发展和顺应时代要求,反映现实,但人为的干扰和政治上的偏激使我们出现许多失误,不能做到客观、科学,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目标的丧失。市场化不仅是为生存、找观众,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按艺术规律行事。经历了许多人为的挫折后,市场也是戏曲、戏曲剧种发展按艺术规律行事的最好调节。近些年的市场实践,不同地区、不同剧种的状况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如鱼得水,有的一落千丈,形成很大的反差,总的看并不理想,这也是反拨、回归中的必然,有相当一段时间将处于这种文化的转型过渡时期,这种转型过渡要比经济企业的更为复杂、艰难,因为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戏曲有它的特殊性。而一旦戏曲与剧种发展的市场机制建立,形成一种良性、健康的市场链,戏曲与剧种的发展生态将逐渐恢复,21世纪的戏曲及剧种将成为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新世纪走向市场的戏曲,既不同于旧时完全的自发与无序,也不同于当代某些时期的过于人为与凝滞,而是在科学理论引导下的市场探索,是在总结历史与当代经验基础上的市场探索,避免盲目性与重复性,少走历史弯路。精品性与市场化追求的侧重点不同,但彼此不是不容的,精品应该是有市场、有观众的精品,不应曲高和寡,束之高阁;市场化不意味不要质量,徘徊于低俗,一味追求热闹。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化运作还不会是以精品剧目为主的运作,尤其在农村市场戏曲演出主要还是一种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结合的仪礼娱乐,而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种精品与市场的界线逐渐会缩减。
  2、实现传统戏曲和广场文化的融合
  过去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因为场地的局限性,不能更好普及,而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传统戏曲和广场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创新才能发展。实现传统戏曲和广场文化的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支持和引导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当地政府要在政策和市场上扶持,走"政府组织,企业投入,百姓参与"新形式,模式以政策上的支持为戏剧团体提供演出便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以文化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在不少地方看到,这类虽然众星云集,载歌载舞,却往往有台无"戏",没有真正的主角,花钱搭起的大"台",没能唱出真正的好"戏"。戏剧团体可以在政府、企业的需求下,创作一些贴近企业文化生活,反映现代气息和热点题材的戏曲,以企业赞助的形式在广场冠名演出。企业得到品牌宣传、戏剧得到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另外,当地文化部门要定时定点的举行一些戏曲文化活动,争取一些相对稳定的群众观看,推出一些适合广场活动的戏曲演出,吸引观众。
  第二,经典和创新并举促进传统戏曲和广场文化融合
  有的传统戏曲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地人听不懂和当地年轻人热情不高的事实,这样容易流失观众群,为吸引观众,需要在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一些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但是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以多元化形式把普通群众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这样既得到本地群众的欢迎,也能使外地人正真融入进来,参与进去。
  当然,戏曲的改革是多样式,根据场地、环境等不同因素,插入说唱、舞蹈等新的形式,本地方言要做到字幕与声音匹配,让外来群众理解本地文化,真正达到有机的融合,通过一些新戏让不懂戏曲的人懂戏曲,让不喜欢戏曲的人喜欢戏曲。做到戏曲只要有人看、有人学、也有人做,进入到这样的良性循环,戏曲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发展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 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0,(3).
  [2]吕若禾. 传统戏曲的创新不要流于形式[EB/LO].
其他文献
现在许多政府机关忘了机关是干什么的.过去我们讲,政府是裁判员,就别当运动员;既然是政府,就别办企业.现在政府虽然不直接办企业了,但有的对企业仍然非常“关怀”,关照得“无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学习神经网络匹配算法(SLNNMA).该算法基于图像特征点的提取,通过二维神经网络来实现图像匹配.SLNNMA有别于其它神经网络算法(如IPBNNMA)的显著特点在于:通
儿童美术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逐步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锻炼儿童的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法自由的表现对生活的感受。  泥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大地是我们的母亲,粮食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人每天也在土地上行走,这是养育我们的地方。小花、小草、大树的根基也在土地里面,有阳光、有水
期刊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在文化方面却有些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竖向家族文化;而日本文化却是横向的“恩情”文化。这种“恩情”的思想贯穿了整个日本
简要总结了LPEC渗铝钢(渗铝吹灰管、散装填料、换热器管束、塔板)在加工进口高硫原油炼油厂的常压炉、减压炉、减压塔、催化分馏塔、焦化分馏塔、脱硫吸收塔、液化气脱硫塔的工
主要阐述了改进型包埋渗铝工艺特点、渗铝层的特征及实验室渗铝钢腐蚀试验情况.并介绍了渗铝钢在炼油厂应用情况.工业应用表明,改进型包埋渗渗铝钢是一种耐高硫、高酸腐蚀的
图案设计,是艺术构思,是内容与形式、理智与情感、美与用的辩证统一。图案设计的成败,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构思,一是表现技巧。  艺术构思,是决定设计的倾向、深度、意境的关键。技巧是为了体现构思。目前,许多设计缺乏深度,不敢大胆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和艺术技巧,关键在构思不成熟,没有把握,缩手缩脚,不能突破一般化。  图案设计,什么是美的,什么不美,怎样才美,怎样就不美?这里面除了艺术技巧外,更重要的
期刊
期刊
【摘要】依据"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在施教过程中怎样将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首先教师要潜心研读文本,把准数学专业知识;其次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思想方法;第三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升华数学思想方法;最后要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使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无痕",逐渐根植于学生心中。  【关键词】数学广角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期刊
剪纸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间艺术,它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瑰宝,又是典型的东方艺术代表,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有着特有的文化和审美内涵。  作为剪纸特色园,我园从2008年起,在幼儿园实施开展了《构建幼儿园剪纸特色文化的研究》这一课题,而如何在幼儿园各年龄段实施富有地方特色的剪纸教学,让孩子感受、体验剪纸活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呢?  一:快乐剪——让小班宝宝爱上剪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