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_CBSC_C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山东省食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16—2018年上半年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上半年全省共完成840 786批次食品的监督抽检工作,检出不合格样品24 645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7.1%。其中,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饮食品、豆制品合格率低于96%;婴幼儿配方食品、速冻食品、乳制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合格率高于99%。[结论]食品添加剂超标和农药残留不符合标准为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二者合计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50%以上。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质量状况;抽检结果
  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3-020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3.06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着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法》明确要求,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2015年6月,原国家食药总局下发文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抽检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食药监食监三〔2015〕64号),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做好监督抽检的基础上及时公布抽检信息[1]。全国各级食药监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2],并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及时对外公布[3-5],提高政府公信力,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倒逼生产经营企业,引导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山东省历来为食品生产和消费大省,全省范围内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涉及的食品种类多,抽检数量庞大,可以较全面地反映该省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应用价值。为了解山东省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为以后的监督抽检提供数据支持,笔者统计分析2016—2018年上半年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的相关数据信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1材料与方法
  从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查询“质量安全公告”专栏,选择2016—2018年上半年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并下载附件中的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匯总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6]、《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7]等法律法规执行。检验工作按照产品标准、通用标准、部门公告[8-22]等开展,检验项目涉及品质指标、食品添加剂、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微生物、农兽药残留等。
  2结果与分析
  2.1总体情况
  根据山东省食药监局的公告,2016—2018年上半年全省共完成840 786批次食品的监督抽检,其中不合格样品24 645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7.1%,详见表1。其中2016—2017年全省共完成689 675批次食品的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20 101批次,合格率依然为97.1%,低于全国总体合格率(97.7%)0.6百分点[2]。从样品的合格率看,3年基本持平,食品安全整体平稳。
  2.2各季度情况统计数据显示(表2),2016年和2017年各季度的监督抽检的合格率以第4季度略高但整体变化不大。2016—2018年的第1季度和第2季度监督抽检的合格率基本相当,无明显的波动。另外,从全年各季度看,4个季度的抽检总批次呈递增趋势,其中第4季度的抽检总批次超过全年抽检总批次的50%,占比较高。这种现象与全国范围的监督抽检结果一致,吕冰峰等[2]就2016—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结果分析认为,这种季节之间的不均衡可能是由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计划和组织实施的程序导致的,建议采用滚动计划模式替代年度计划模式等手段调整抽检计划及组织实施。
  2.3食品大类情况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检样品覆盖《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8版)》[23]中规定的33大类食品,超出此范围的,如食盐、阿胶糕类食品归为其他[24]。2016—2018年上半年各食品大类中,抽检数量最多的为食用农产品,占所有食品抽检总量的24%;其次为食品添加剂和餐饮食品,占比分别为9%和8%。从各类食品的抽检结果看(表3),合格率低于96%的食品大类有蔬菜制品(94.0%)、淀粉及其制品(94.6%)、餐饮食品(94.9%)、豆制品(95.7%);合格率高于99%的食品大类有婴幼儿配方食品(99.3%)、速冻食品(99.4%)、乳制品(99.7%)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100.0%),部分情况与全国数据一致[2]。
  另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类别,粮、油、肉、蛋、乳、食用农产品的合格率较高,与全国抽检情况基本一致,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和乳制品的合格率高于全国抽检情况,而其他品种均低于全国抽检情况[2]。详见表3。
  3年数据对比发现(图1),合格率持续上升的食品大类有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水产制品、肉制品、罐头、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粮食加工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糖果制品和速冻食品等;合格率持续下降的食品大类有餐饮食品、饮料、食用农产品和乳制品;合格率有所波动的食品大类有豆制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特殊膳食食品,以保健食品合格率波动较明显。粮、油、肉、蛋、乳、食用农产品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类别的合格率虽有所变化,但合格率均较高。
  2.4不合格项目类别情况
  全省监督抽检结果(表4)显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不符合标准为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二者合计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50%以上。3年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有所好转,但依然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与全国的监督抽检结果一致[2]。涉及的主要不合格食品添加剂类别为防腐剂、甜味剂、漂白剂、着色剂等,尤其以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山梨酸、苯甲酸、甜蜜素、二氧化硫、胭脂红等为常见不合格项目。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问题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食品安全监管突出问题导向而持续加大抽检力度有关,也可能与农兽药的长期不规范使用产生环境污染导致的再残留或是蓄积作用有关,涉及的主要不合格项目包括毒死蜱、克百威、氧乐果、腐霉利等农药残留项目和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氯霉素、孔雀石绿等兽药残留项目。质量指标不合格情况有所降低,但降幅较小(4.3%),涉及的主要不合格项目有过氧化值、酸值、酒精度等。   另外,山东省食品监督抽检结果显示,微生物污染情况占比低于全国监督抽检结果,且2018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16—2017年各季度的数据看(图2),与全国的特征一致的是微生物污染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即第3季度不合格情况较为严重,主要不合格情况为包装饮用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
  3结论与建议
  自2015年5月至今,全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网,各级监管部门按月按季度在官网上公布其行政区域内的食品抽检结果[2]。根据山东省食药监局的通告,2016年全省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近30万批次,2017年完成近40万批次,同比增长31.1%;2018年上半年全省完成抽检超过15万批次,同比2016年增长141.5%,同比2017年增长63.9%。2016—2018年上半年,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2%、97.0%和97.0%,除保健食品外,各大类食品的合格率无明显波动。粮、油、肉、蛋、乳、食用农产品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类别的合格率均较高。监督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不合格标准、质量指标不合格以及微生物污染情况。基于近3年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规范生产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阶段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而质量指标不合格是食品品质的主要问题,两者均发生于生产环节。建议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切实提高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格管控原材料和生产线,从生产环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加强源头监管,多部门联动,完善产业全链条。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是食用农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源头管控,从农兽药质量和指导种养殖环节合理使用农兽药两方面入手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一方面加强对农兽药生产厂商和经销者的监督管理,确保生产和销售的农兽药质量,杜绝假劣生产和销售假劣农兽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植保专家和兽医工作者的职能作用,指导种养殖户科学合理使用农兽药。另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多部门联动,因地制宜,出臺有效措施,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全链条无缝对接,确保上市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关注微生物指标的季节性特征。微生物污染情况占比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尤其是第3季度包装饮用水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率较高。建议相关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提高警惕,采取安全有效措施,严格管控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原料的品质把控以及包装材料的清洁卫生,最大程度降低致病性微生物的阳性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抽检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 [EB/OL].(2015-06-08)[2018-08-20].http:∥samr.cfda.gov.cn/WS01/CL1605/121161.html.
  [2] 吕冰峰,吕卓,应雨晴,等.2016~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1):2862-2867.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总局关于1批次蔬菜制品和1批次调味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EB/OL].(2016-01-05)[2018-08-20].http:∥www.cfda.gov.cn/WS01/CL1687/140820.html.
  [4]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7年10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EB/OL].(2017-11-01)[2018-08-20].http:∥www.sdfda.gov.cn/art/2017/11/1/art_3715_181825.html.
  [5]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6年1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EB/OL].(2016-02-03)[2018-08-20].http:∥www.sdfda.gov.cn/art/2016/2/3/art_3715_129668.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EB/OL].(2015-04-24)[2018-08-20].http:∥www.gov.cn/zhengce/2015-04/25/content_2853643.html.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EB/OL].(2014-12-31)[2018-08-20].http:∥www.sda.gov.cn/WS01/CL0053/111725.html.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1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EB/OL].(2002-12-24)[2018-08-20].http:∥www.moa.gov.cn/zwllm/tzgg/gg/200302/t20030226_59300.html.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560号[EB/OL].(2005-10-28)[2018-08-20].http:∥www.moa.gov.cn/zwllm/tzgg/gg/200511/t20051117_496523.html.
  [18] 中華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EB/OL].(2008-12-12)[2018-08-20].http:∥www.gov.cn/gzdt/2008-12/15/content_1178408.html.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的通知[EB/OL].(2009-02-04)[2018-08-20].http:∥www.gov.cn/gzdt/2009-02/07/content_1223971.html.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的通知[EB/OL].(2010-03-22)[2018-08-20].http:∥www.moh.gov.cn/zwgkzt/pwsjd1/201004/46534.shtml.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EB/OL].(2011-01-03)[2018-08-20].http:∥www.gov.cn/zwgk/2011-01/25/content_1792065.html.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EB/OL].(2011-06-01)[2018-08-20].http:∥www.moh.gov.cn/sps/s7892/201406/3d82efba36ad4adea736a7a59c26f865.shtml.
  [2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8年版)的通知(食药监办食监三〔2018〕14号)[EB/OL].(2017-01-24)[2018-08-20].http:∥samr.cfda.gov.cn/WS01/CL1605/223270.html.
  [24]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7年第二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EB/OL].(2017-07-29)[2018-08-20].http:∥www.sdfda.gov.cn/art/2017/7/29/art_3715_170815.html.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 2019,47(3):206-207,225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探讨了三七的切片厚度、预冻时间、冷冻时长对三七冻干品质的影响,对比了自然晾干、烘干、冻干的三七片品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了三七冻干的技术参数。结果显示,在晾晒、烘干、冻干处理后的三七中,冻干处理的三七品质最好;冻干三七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切片厚度为7 mm,预冻时间为15 h,冷冻时间18 h。在此条件下,测得三七中人参皂苷Re含量最多为2.33%。  
期刊
摘要通过沙丁胺醇与对氨基苯甲酸反应,制备出沙丁胺醇免疫磁珠分离富集试剂盒,试剂盒对样品中沙丁胺醇的捕获量为20 ng/mL,与沙丁胺醇结构或者功能相似的竞争药物: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苯乙醇胺A、溴氯布特罗、溴布特罗、特布他林、羟甲基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妥布特罗、马喷特罗、赛布特罗、克仑潘特、奇帕特罗、喷布特罗、克仑丙罗、马布特罗、氯丙那林等17种药物进行特异性反应时,均无交叉反应。  关键词沙丁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了水果样品前处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C-FPD)测定水果中6种有机磷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6种有机磷农药为检测对象,通过超声波系统辅助提取水果中农药残留,GC-FPD测定水果中6种有机磷农药的含量。[结果]在0.025~0.500 μg/mL浓度范围内,农药残留浓度和峰面积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5,回收率为71.2%~104.5%,精密度(RSD)为1
期刊
摘要双堠西瓜是山东省沂南县名优特产,于2012年被确认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阐述了双堠西瓜特定的生产地域、独特的产地环境和人文历史及特有的产品品质,并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生产管理过程、收获与包装等方面总结了双堠西瓜独特的生产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维护双堠西瓜的品牌质量,进一步提高双堠西瓜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  关键词双堠西瓜;沂南县;地理标志;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651文献标
期刊
(1.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药学院,药物质量控制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2)  摘要[目的]对虫生真菌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niannulata)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分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配伍比例刺五加-树舌灵芝醇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配伍比例的刺五加和树舌灵芝用75%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20,利用冷凝回流提取1.5 h后得各配伍比例的乙醇提取物;利用差热分析仪对得到的不同配伍比例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析;应用苯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的方法,研究刺五加和树舌灵芝乙醇提取物改善睡眠的量效关系。[结果]差热分析结果显示,刺五加和树舌灵芝配比为1∶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用HPLC测定加米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XBridge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0.05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用稀磷酸调节pH至8.0)-乙腈(30∶7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05 nm。[结果]加米霉素在0.498 4~1.993 6 mg/mL(r=0.9
期刊
摘要生态保护导论作为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4个方面对生态保护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生态保护导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01;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3-027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山药曲奇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面粉和山药粉为主要原料,糖、黄油等为辅助原料,研究山药曲奇的加工工艺及山药粉对曲奇质构性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比容、质构硬度和咀嚼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山药曲奇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山药曲奇的最佳配方为:以面粉为基准,山药粉10%、绵白糖37%、黄油67%,感官评分为92,比容为4.6 mL/g;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焙上火温度200 ℃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沙雷氏菌JXJ-54胞外脂肪酶的产酶条件以及粗酶酶学性质。[方法]以沙雷氏菌JXJ-54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其产胞外脂肪酶的条件并对该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牛肉浸膏10 g/L、K2HPO4 2 g/L、菜籽油乳化液体积分数2.25%,初始pH 9.0、培养温度20 ℃、装样量40 mL、接种量2%、发酵时间20 h。JXJ-54脂肪酶的最适底
期刊